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也只有股票这个资本市场才能培育成一个法制健全的市场,而房
地产市场完全不能作为一个资本市场来培育。到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一个
国家有过把房地产市场培育成资本市场的成功范例,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去
做这种淳种徒劳无益的尝试。2009年的市场现实,已经清楚地让中国社会认
识到,助长房地产的投机行为,只是为权贵们提供了一个掠夺全民财富的
平台,对中国实体经济的振兴,对中国社会财富的平衡,对中华民族的复.
兴没有一点好处。
  所以,资本市场在发挥资本的作用的同时,应该用法治的精神,建立
垒民财富均衡增长的良好机制,这也是资本战略发展的需要。在我们抑制
房地产投机的同时,才能保证投资环境的公平和正义,让全民财富在资本
市场上得到均衡增长,将会极大地提高城乡居民的购买力,从而扩大国内
消费,消化过剩的产能,真正迎来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进入新一轮的繁荣。
¥离破灭仅一步之遥的房地产泡沫
  2009年10月,道琼斯指数在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首次重上万点,预示
擎美国实体经济的见底复苏,也预示着第二次金融海啸预言的破产。美国
道琼斯指数从14600点的高位,跌至2009年3月2日的6740点,直到重
上万点,走出了一条惊心动魄的曲线。同时也可以看出,美国社会对刺激
经济所作出的方向选择和努力。
    2009年10月中旬,中国发改委也公布了一个数据,那就是全国70
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7%,连续7个月环比上涨。
还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009年9月新增贷款达到5167亿元,比市场预期
的3000多亿元高出许多,还有一个是地方政府欠债突破5万亿元。我们
先看看后两个数据。后两个数据说明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失败,即使美国宣
布退出经济刺激计划,中国也没有办法退出。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大量的
钱投到铁路、公路和基础建设上,减少贷款将导致大量的烂尾工程;另一
个是中国房地产已经货币化,减少贷款将直接导致房价暴跌。
    我们来看地方政府的欠债。地方政府欠债突破7.38万亿元的数据,
是发改委公布的,那就意味着仅仅只是公布了在基础建设投资上的欠债,
在大兴土木大量兴建政府办公楼等楼堂馆所方面的欠债,并不是地方政府
的所有欠债,因为还没有包括公费旅游、吃喝接待方面的欠债。这笔欠债
如果公布出来,同样很惊人。地方政府解决欠债有三个办法:一是对冲,
就是用财政收入偿还,但是,根本不可能;二是投机,把部分资产打包上
市,但是这样很多资产将会变着法子流进个人口袋,对偿还债务作用不大;
三是营造一个“庞氏骗局”,最后由银行来冲销。
    这两个数据的公布给市场增加了一个预期,那就是尽管中国还没有到
加税周期,但是,税收将会大幅增加,这其中包括二手房交易税和物业税。
不加税无法应付政府庞大的开支,向企业征税已经到了极致,因此,只有
转向个人征税,而转向个人征税的最大空间显然不是所得税,而是房地产
的交易税和持有税,而持有税属于新开的税种,空间非常大,即使土地出
让金大幅下滑,依靠物业税也足以维持正常增长。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中国的房价泡沫已经巨大,基本上相当于
1986年时期的日本、1996年时的香港。很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房价泡沫的
时候,产生一种臆想,那就是提出了许多如果,如果日本政府当年不颁发
《土地融资限令》,日本的房价就不会破灭;如果董建华不推出8.5万套廉
租房的计划,香港房价泡沫就不会破灭。而历史是没有如果的。现在回过
头来看,不管日本有没有((土地融资限令》,不管董建华会不会推出8.5
万套廉租房计划,这两个地方的房价泡沫都会破灭。
    中国房价泡沫比当年的日本要严重得多。日本股市没有大跌前,日本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市值只占股票总市值的11%,而中国仅在A股上市的
123家地产公司和近170家与地产相关联的上市公司的市值就占A股总市
值的17%(包括中国建筑),如果加上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地产公司和
在中国证监会排队等候IPO的30家公司,那就是一个规模极为庞大的制
造泡沫的机器。道理很简单,这些房地产上市公司本身都不持有物业,没
有固定资产,连龙头老大万科的固定资产都只有市值的5%,一旦破产,
这些房地产公司什么都没有。
    不过说他们什么都没有也不一定正确,他们最大的资产就是泡沫资
产——土地。而土地在中国正在变成一种可怕的金融工具,充当的只是金
融衍生品的作用,而把土地作为公司资产上市也是最近3年的事,这之前
是严格禁止的。中央政府关于土地方面有很多诸如两年没有开发予以收回
的禁令,很遗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2007年的情况来看,地王的
结局都很悲惨,但是,2009年又重演这幕悲剧,而且更加疯狂,是为什么?
就是为了圈钱。
    2008年9月,日本人看见中国的土地卖出了那么高的价格,也按捺
不住冲动的喜悦。日本静冈县带来伊豆半岛一块150万平方米的土地到上
海来挂牌出卖,永久产权,随意规划,价格多少呢?每平方米78.88兀人
民币,还不如中国一个四线城市的乡镇土地价格。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
国土面积很小的国家,那土地才是真正的稀缺,而价值呢?再说填海吧’
成本每平方米也只需要600~1000  ,看看土地的真实价值,再来看看
地王的价格,泡沫焉能不破?
    所以,中国房地产泡沫离破灭只有一步之遥。不管是加税,还是加息,
或者是别的诸如《土地融资限令))之类的产业政策出台,都会刺破泡沫。
比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艰难跋涉,比对中国城市居民收入的缓慢增长,再来
比对房价的连续上涨和地王的不断出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中国房价
泡沫是钢铁做的?中国房价泡沫就不会破?拭目以待吧。现在购买住房’
不仅无险可避,而且,面临资产大幅蒸发。
¥中国房产面临长期贬值
    现在的资本流向让市场越来越混浊。我之所以用混浊这两个字,是因
为国际资本已经改变了流向,大量的资金流向了一个不可知的地方,方向
不明,所以混浊。有经济学家用虚拟资本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这是不科
学的。我们通常说,要对经济规律抱有敬畏之心,可是,美国次贷危机以后,
我们发现经济规律尽管不可抗拒,但是却极易改变,而且许多游戏规则可
以随时被打破,而打破了游戏规则引发的严重后果,由下一届政府和晚一
个时代的民众来承担,这才是人类最大的危机。美国如此,中国亦如此。
    说一个市场普遍关注的表象吧。在2009年以前,美元和黄金的关系,
是一种制衡关系,美元涨,黄金跌;反之,美元跌,黄金涨。现在不一样,
美元涨,黄金跟着涨,还拉着原油一起涨。美元黄金一起涨,黄金对货币
的制衡作用就自动消除。我们有许多荒唐的经济学家一个劲地叫嚣,黄金
猛涨,美元危机。那是胡扯,黄金猛涨,美元危机那是放在以前,现在黄
金对货币的制衡作用消除了,他们的涨跌已经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是
推波助澜。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两个对手的合作,两股敌对势力遇
到更强劲的对手,就会走到一个战壕里来。但他们肯定会反目为仇,等把
共同的敌人赶跑了,自己就互相干起来。现在的美元和黄金就是这种关系。
  那么,什么东西比美元和黄金更厉害,而且成了他们共同的敌人呢?
孵就是流动性。泛滥的流动性,将绞杀一切商品的真正价值,摧毁生产与
消费。我们都知道货币理论上有三个名词:MO、Ml和M2。金融学上一
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
控。各国对MO、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
划分的,MO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中国现阶段也
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MO指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
流通的现金;Ml: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O+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M2
指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十居民储蓄存款。在这
三个层次中,MO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居民
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O;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
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这样我们就容易搞清楚其中的道理,M2与社会总需求有关。中国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这十来年,我们的M2一直保持在16.5%左右的增长。
2009年的国务院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M2目标为17%,这就已经考
虑了增大货币供应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举手通过。
    社会财富没有增加,而货币多投放会导致什么后果呢?很多人都会回
答,那肯定会发生通货膨胀啊。可是,我们并没有看见千万种商品平均价
格加权指数的上涨,而是万千种商品价格更加低廉,中国民众的购买力不
足,而所有的商品产能都在过剩。当然,经济学家一直就有这么两种学派,
一个是费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派,理论核心是,只要多发行了货币就是通
货膨胀,因为货币相对商品贬值了;还有一个学派,是萨缪尔森学派,主
张千万种商品加权指数上涨才能认为是通货膨胀。
    明眼人一看,这里会出来一个名义上的通货膨胀和实质上的通货膨胀,
费里德曼讲得正是实质上的通货膨胀,而萨缪尔森讲的是名义上的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