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

  你的未来不是梦?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也曾经像这代人一样心怀一个简单而淳朴的梦想:只要努力打拼,就能〃追求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为此,你〃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血淋淋的现实摆在你面前:企业倒闭,百业萧条,更可怕的是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我们35%的经济产出都要依靠外贸出口,而这些产出所依赖的终端消费形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步步恶化已经昨日不再。美国次贷危机对我们的冲击是有限的,还没有开始,真正的开始会是什么时候?就是美国的防火墙破裂之后。美国的防火墙一旦破裂,冲击到美国的消费市场,由于美国进口的减少,使我们的出口受到影响,从而打击到我们经济的基本面。

  梦醒了吗?没有!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迷惘的感觉:看遍了报纸,看完了电视,却基本上不知所云。很多讲华尔街问题的报道或电视节目,我看了以后,只有摇头叹气的份。第一,怎么发生的,没说清楚;第二,怎么处理的,没谈明白;第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我相信很多老百姓都是一头雾水,只知道了一个名词,叫次贷危机或者国际金融危机。

  前面的梦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令人迷惘的梦境。那就是,这些年在大洋彼岸究竟悄悄地发生了什么变化?昔日不可一世的金融大鳄们,为什么转眼间好景不再,堕入深渊?一直向全球输出金融服务、制定行业游戏规则的美国为什么反而会被伤得最深?更神奇的是,为什么忽然间一个远在天边的小国冰岛会全面破产?你如果也人云亦云地认为都是金融创新的错,那么我想当我告诉你下面这些事实时,你大概除了惊骇,就是惊骇了:冰岛的三大商业银行其实并未持有次级债,也没有参与那些金融衍生工具产品的交易。其实,你一直不好意思开口问同事或同学的问题可能就是:什么叫〃次级债〃啊?


第2节:你的未来不是梦?(2)


  如果你认为问题就出在金融领域,那么好吧,就让我们安心做实业吧。可是很快你会发现,你还是逃不掉。中国中铁公告称,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中铁H股募集资金除已使用的9。07亿元外,其余额折合人民币172。38亿元均存放在中银香港募集资金专户上,H股剩余募集资金的净亏损额为19。39亿元人民币。类似的,中国铁建2008年三季度汇兑损失为3。2亿元人民币。而这些数字在中信泰富150亿~200亿港元汇兑亏损面前简直就不值一提。一笔〃结构性存款〃就能毁掉中铁募集资金的1/10,与汇丰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签订的几份〃累计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就能烧掉中信泰富一半以上的股本!可是,你知道什么叫〃结构性存款〃,什么是〃累计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吗?

  不必沮丧,其实你的同事可能也完全搞不清楚什么叫〃次级债〃,大多数老百姓,甚至包括那些主流经济学家们可能都是第一次听说〃结构性存款〃、〃累计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这些名词(我们不用关心这些名词)。郎教授我也没有那么聪明,只不过我在美国沃顿商学院读博士时修的就是金融学,所以此时此刻面对此情此景,我觉得我有责任把我知道的与大家分享。

  分享当然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我可以跟大家详细地讨论〃结构性存款〃,也可以就〃累计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从最基本的定价公式讲起,不过,仅仅一个最简单的(而且因其假设条件有瑕疵,导致其结果有一定局限)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没有个十来页纸也推导不完。并且,说实话,如果那样就理论谈理论的话,对我的写作来说也更容易,但是我相信这对你阅读和理解这些基本问题帮助有限。所以我将继续用一种简单明了的语言与大家分享我对当前这些迫切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这也正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



第3节:你的未来不是梦?(3)


  解梦一:〃鬼压身〃什么是次级债?为什么次级债的〃传染性〃这么强?

  〃人在睡觉时,突然感到仿佛有千斤重物压身,朦朦胧胧的喘不过气来,似醒非醒、似睡非睡,想喊喊不出,想动动不了。人们感到不解和恐惧,就好像有个透明的东西压在身上一样,再配合梦境,就被赋予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鬼压身〃。我特意使用〃鬼压身〃这个词,并不是因为我迷信,而是因为我相信大家读完上面这段绘声绘色的定义后,都会联想到自己对〃次级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感觉。明白了这一点,问题的关键就清楚了:那种不解和恐惧,就让我们感觉好像有个透明的东西压在身上一样。

  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从〃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讲起,因为这是整个金融创新的基石和起点。我们先想想什么叫〃工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土木工程师在修高速公路时都做了什么?用铲装机和载重卡车把大量的土石方从高地移到洼地,然后再一层层填上石头、砂石、石灰等各种材料,每一层还要用压路机夯实,最后再在路面上铺一层柏油。简单说来就是,把原本在不同地方的材料以新的结构和组合填到别的地方去,结果就是高地变低,洼地变高。

  金融工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就拿按揭来说吧,通常是银行向个人发放贷款,然后在30年里面按月收取利息,那么,如果把同期类似的几万笔个人贷款全都一次性卖给某一个独立机构,那这个机构实际上就跟买债券差不多:一次性付出一笔本金,然后分30年按月收取利息,最后一次性收回本金。


第4节:你的未来不是梦?(4)


  这样对银行有什么好处呢?银行把自己有限的资金盘活了,同时利润被急剧放大:比如以前要拿出10亿元资本金来发放一批个人贷款,必须要等上30年才能再收回来;而有了这个机制以后,即便打九折出售,现在就可以收回九亿元,拿出去继续放贷,并且这九亿元的贷款还可以再卖出去,再换回8。1亿元……这样循环下去。通过等比数列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有了这个机制,这10亿元的资本金就可以发放100亿元的贷款,这样银行就可以把利息收入放大10倍,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盈利水平会急剧上升。而实际上,金融工具越是创新,这个折扣就越小,这个机制能够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这对这家收购贷款的机构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不用开设一家分行,就可以涉足商业银行业务。换句话说,它在获得同样信贷收益的同时,却不必建立如商业银行一般庞大的风险稽核机构和柜台业务。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商业银行,所以不需要受到商业银行那样的严格监管,自然也就无需维持那么高的资本充足率。可是问题在于,它从哪里筹集到那么多资金去收购银行贷款呢?

  第一个来源当然是自有资本,不过问题在于,如此高风险的企业,其资产的本质就是形形色色的贷款包,你还能期待它们创造出高于平均利率的回报吗?那怎么办呢?资金成本公式(资金成本等于贷款利率和股东要求回报率之加权平均数)告诉我们一个捷径,就是能不能得到更便宜的贷款?

  可是商业银行好不容易把贷款放出去了,难道会给你提供更便宜的贷款?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向市场发行债券。但是问题在于,对于这种业务模式风险如此之高的企业来说,它筹集资金的成本怎么可能比收购商业银行的贷款还低呢?其资产的本质就是那些贷款啊。所以,它发行债券的成本最起码要比贷款的平均利率高吧?不过,你小看了信誉的价值,特别是美国政府信誉(或者换个更准确的说法,金融霸权)的价值。在美国,从事这一业务(学名叫〃资产证券化〃,不过其行业本质没有这名字本身专业)的机构中,最大的两家就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它们不是政府部门,也没有美国政府部门提供担保,相当于我们中国的事业单位。所以我虽然身为金融学博士,可是到今天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同意把中国那么多的外汇储备用来买这种企业发行的伪国债。



第5节:你的未来不是梦?(5)


  简单地说,这种金融工程就是大家认购某一家机构的债券,这家机构拿钱去把个人住房贷款成批买回来,然后把每个月收到的利息作为其发行债券的利息分给大家。那么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呢?什么是次级债呢?次贷危机爆发后,我们又为什么谴责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呢?

  以前大家是怎么借钱的呢?一群信用良好的人想借钱,比如要买房子或者买汽车,想借一万美元。他们需要通过中介机构来借,中介机构要做什么?要负责收集材料,包括申请人的收入证明、税单等等,看你够不够资格借款。中介机构负责进行第一关的审核,它如果认为申请人够资格借款的话,就会把资料拿到下一关去,那就是银行。银行根据这些资料,再进行第二关的审核,如果审核通过,银行就会把一万美元贷给借款人,完成这个手续。在中国贷款的话就到此为止了,但美国不同,在美国还有后面的环节,也就是我们前面介绍的金融创新。

  后面是什么呢?那就是银行借出一万美元,它就减少了一万美元的资金,它就不好运作了。但是美国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所以银行可以把这一万美元转化成债券卖掉,卖给谁呢?可以卖给投资银行,像美林等,或者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以房利美和房地美为例来说,房利美和房地美,简单地讲就是美国政府的事业单位,就是帮助美国老百姓买房子的。因此当银行把一万美元债券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之后,房利美和房地美就会再把它分割成面额1 000美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