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态修养-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腹,误解对方的好意;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他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你的言行而对你产生无法抑制的好感,就像男女互相吸引那样;不过这种情形不会太多,而你也要尽量避免这种联想,碰到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只有冷静待之,保持距离,才不会被烫到。
  从自己本身的状况检查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真的有没有“危险”之后,你的态度仍要有所保留,因为这只是你的主观认定,并不一定正确,所以面对这突然升高热度的友情,你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推不迎。“不推”是不回绝对方的“好意”,就算你已经看出对方的企图也不要立即回绝,否则很可能立即得罪一个人;但也不可迫不及待似地迎上去,因为这会让你抽身不得,抽了身又得罪对方,把自己变得很被动;不推不迎就好比男女谈恋爱,回应得太热烈,有时会让自己迷失,若突然斩断“情丝”,则会惹恼对方。
  2.冷眼以观。“冷眼”是指不动情,因为一动情就会失去判断的准确性,此时不如冷静地观看他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并且做好防御,避免措手不及。一般来说,对方若对你有所图,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图穷匕现”,显现他的真目的,他不会跟你长时间耗下去的。
  3.礼尚往来。对这种友情,你要“投桃报李”,他请你吃饭,你送他礼物;他帮你忙,你也要有所回报,否则他若真的对你有所图,你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被他牢牢地控制住;想要临事脱逃?恐怕没那么容易。
  要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陈平遇险
  陈平在当初投奔汉王刘邦的时候,曾发生过一宗险事。
  那是春夏之交的时节。一天中午,天空灰蒙蒙的,碧绿的田野一片寂静。这时从楚王项羽的军营里走出一个人,身穿将军服,佩带一把宝剑,警戒地四下看着,顺着田间小路,急匆匆地向黄河岸边赶去,这个人就是陈平。他偷渡黄河去投奔汉王刘邦。
  陈平赶到河边,轻声叫来一艘渡船。只见船上有四五个人,都是粗蛮大汉,脸上露出凶相。当时陈平早已觉察到,上这条船有些不妙,但又没别的去路。他担心误了时间,楚兵会很快追赶上来,只好上了船。

  第63节:与狼共舞(10)

  船只慢慢离开了岸,陈平总算松了口气,但他敏锐地观察到,船上这几个人窃窃私语,相互递着眼色,流露出不怀好意的举动。
  “看来是个大官,偷跑出来的。”
  “估计他怀里一定有不少珍宝和钱,嘿嘿。”
  坐在舱内的陈平听到船尾两个人这样低声议论,并发出阴险的笑声。他不禁有些紧张,心想:“他们要谋财害命!我身上没有什么财物和珍宝,我只是独夫一个,只有一把剑,肯定敌不过他们。如何安全地摆脱危险的困境呢?”
  这时船到了河中央,速度明显地减缓了。
  “他们要下手了,怎么办?”陈平在上船时已考虑了一计策。
  他从船内站起来,走出船舱说:“舱内好闷热啊!热得我都快要出汗了。”
  陈平边说边佯作若无其事地摘下宝剑,脱掉大衣,倚放在船舷上,并伸手帮他们摇船。这一举动,出乎他们的预料,使他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陈平很用力地摇船。过了一会儿,他又说:“天闷热,看来要来一场大雨了。”说着,又脱下一件上衣,放在那件外衣之上。过了一会儿,再脱下一件。最后,他索性脱光了上衣,赤着身子,帮他们摇船。
  船上那几个人,看见陈平没有什么财物可图,就此打消了谋害他的念头,很快把船划到了对岸。故事解读:
  陈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他一介文士的身份,不论是向船家极力辩解还是凭一时血气之勇拔剑与船家展开搏斗,恐怕都难以逃脱被船家杀害的结局。陈平能在这紧张的瞬间想出办法,不露声色地把危机消解于无形,不愧为刘邦手下的一大谋士。应用之道:
  丛林里的生态圈似乎是天定的,强与弱,谁都不可能去改变。但人类社会却不同,人类固然也有先天的强与弱以及后天的强与弱,但因为人类有智慧,可以通过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在人性丛林里巧妙地获得生存的机会,并进而为自己争取利益。
  有一个法则是值得在人性丛林里进出行走时参考的,那就是遇强则示弱,遇弱则示强。
  人不太容易去改变自己条件的强或弱,但却可以用示强或示弱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有利的位置。
  “遇强则示弱”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高于你,那么你不必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争强,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很高。因此不妨示弱,好化解对方的戒心。以强欺弱,胜之不武,大部分的强者是不做的。但也有一些具有侵略性格的“强者”欺负“弱者”的习惯,因此示弱也有让对方摸不清你的虚实,降低对方攻击有效性的作用,一旦他攻击失效,他便有可能收手,而你便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并反转两者态势,他再也不敢随便动你。至于要不要反击,你要慎重考虑,因为反击时你也会有损伤,这个利害是要加以评估的。何况还不一定可击败对方,“存在”才是主要目的。
  “遇弱则示强”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实力较你弱的对手,那么就要显露你比他“强”的一面,这并不是为了让他来顺从你,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优越感,而是弱者普遍有一种心态,不甘愿一直做弱者,因此他会在周围寻找对手,好证明他也是一个“强者”,你若在弱者面前也示弱,正好引来对方的杀机,徒增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示强则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所以,这里的示强是防卫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因为侵略也必为你带来损失,若判断错误,碰上一个“遇强示强”的对手,那你不是很惨吗?
  人群中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只有相对的强与弱,也没有永远的平衡。国与国之间不易做到此点,但人与人之间却不难做到,只要你愿意,也不论你是弱者或强者。“遇强示弱,遇弱示强”,只是其中一种方法罢了。
  □ 小心挤出帐篷
  在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位阿拉伯人正坐在自己的帐篷里,只见门帘被轻轻地撩起,他的那头骆驼在外面朝帐篷里看。
  阿拉伯人很和蔼地问它:“你有什么事吗?”
  骆驼说:“主人啊,我冻坏了。恳求你让我把头伸到帐篷里来吧。”

  第64节:与狼共舞(11)

  大方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
  骆驼就把它的头伸到帐篷里来了。过了不久,骆驼又恳求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阿拉伯人也答应了。骆驼于是把脖子也伸进了帐篷。它的身体在外面,把头很不舒服地摇来摆去,很快它又说:“这样站着身体很不舒服,让我把前腿放到帐篷里来,也就只占用一小块地方。”
  阿拉伯人说:“那你就把你的前腿也放进来吧。”这回阿拉伯人自己就挪动了一下身子,腾出了一点地方,因为帐篷太小了。
  骆驼接着又说话了:“其实我这样站着,打开了帐篷的门,反而害得我们俩都受冻。我可不可以整个站到里面来呢?”
  主人保护骆驼就好像保护自己一样,说:“好吧,那你就整个站到里面来吧。”可是帐篷实在是小得可怜,他们两个是挤不下的。骆驼进来的时候说:“我想这帐篷是住不下我们两个的,你身材比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这样这个帐篷我就可以住得下了。”
  骆驼说着推了主人一下,阿拉伯人就这样被挤了出去。故事解读:
  得寸进尺的要求是没有止境的。与其最后自己被挤到了帐篷之外,不如搭个大一点的帐篷或者预先订好协议,规定好这个帐篷该怎么住。应用之道:
  一味的忍让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这是你软弱的表现,一个软弱的形象很容易被人瞧不起,进而导致在以后的交往中容易被更多的人轻视、欺侮。有的人确实是性格上天生温和、善良,但要注意从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利益出发。心里要清楚,对什么人可以忍让,对什么人却不能忍让。如果你的忍让带着点“讨好”的味道,那就更大错特错了。靠忍让去换得别人的好感,大部分情况下是适得其反。除非你遇到一个非常善良的智者或者和你一样喜欢一味忍让的人。
  一味的忍让还容易让人没有主见,分不清是非。在忍让的同时,总会在是非问题上作些妥协,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有些时候自己也搞不清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在原则问题上一再忍让,有时会害了自己。犯了错误,甚至以身试法,自己还蒙在鼓里。
  一味的忍让很容易压抑自己,放纵别人。很少有人能非常轻松地、愉快地一再忍让别人。大多数情况下,在心里总要作一番斗争。忍让的次数越多,越是痛苦。这种压抑的心情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最大的不利是损害健康。同时也放纵了别人,其实也是“害”了别人。一般来说,别人是不会把一再忍让当做适可而止的信号,相反却容易得寸进尺。妻子对丈夫越轨行为的一再忍让,只会使丈夫为所欲为,变本加厉,甚至他会某一天突然认为这是正常的。母亲对儿子不良行为的一再忍让,会使不懂事的孩子误入歧途。一再忍让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可收拾,让人后悔不已。
  喜欢一再忍让的人要学着改变一下,应该告诉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要警醒一下别人,或在关键时候予以回击。对于一些善意的玩笑,一时过火的行为,忍让一下可以显示你的涵养,但对于那些一贯性的、污辱性的甚至无赖性的侵犯,忍让就等于绵羊投降于恶狼面前。这时候需要的是反抗。当然在此之前不妨先警示一下对方,以示你的风度。即使你也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