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安东尼.罗宾潜能成功学-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例子,我们接着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摆脱痛苦的基本本能到了怎样的地步?痛苦是一种警告,除了人以外,一切动物都会不可避免地尽力免遭痛苦。但是你具有的文化修养会告诉你,你应该在生活中希望经受一些痛苦。

看一看所谓的职业曲棍球运动所发生的事件。

任何一个玩过曲棍球的孩子都能告诉你,除了一些轻微的冲撞和碰伤外,一场大型比赛中无人受伤并不是不可能的事。1980 年奥运会上,美国队获得曲棍球比赛的冠军。凡是看过这场比赛的人都知道,最精彩的曲棍球比赛并不是以场上的流血换来的。

那么职业曲棍球比赛又是什么样子呢?观众看到的简直不是一种体育运动,而是一场“拙劣的游戏”。那些与比赛无关的纠缠和奥林匹克精神及其规则则格格不入。接二连三的强词夺理的吵斗,不是有人鼻青脸肿,就是有人头破血流。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运动员们的拳脚相加中度过。有时甚至有人冲上看台对对方的球迷施以非礼。所以衡量一个职业曲棍球运动员的标准并非是他得分或防守的技能,而是他是否故意冲撞别人以及当他在自己被撞伤时能在多大程度上表现出“坚强和镇静”。

更进一步,那些被运动员们的所作所为为之震惊的观众又会说什么呢?毫无疑问,他们会说:“他们像动物!”错了!世界上根本没有一种野生动物,当它们能避免痛苦时却迎着痛苦或者使别的动物受到更多的伤害——这种伤害并不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为之的。食肉动物干脆利落地杀死猎物,这是它们的本能。当老虎用它的犬齿咬住羚羊的脖子时,只需脑袋一晃,羚羊就断气了。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而当家猫捕捉一只老鼠时,它可能有点拖泥带水。这里有难言之处:因为它被驯养得与野生动物不同,它已丧失了部分野性,在某种程度上它弄不清为什么非要捉老鼠。但是一旦几天不给它吃东西,你看呢,它将如何对付下一只老鼠呢?当一名职业曲棍球运动员跌倒在场地上,意识到他应该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他会怎么想呢?也许他想到在观众面前建立起男子汉的形象;也许他认为这一切正是观众所期望的,观众来看比赛或许实际上就是为了“欣赏”这一切;也许他会诅咒观众,称观众是动物;有些观众虽然在运动员射进一个漂亮的球时会热烈欢呼,但当他们看到运动员们互相打斗时,他们会叫得更凶。无论他怎么想,他几乎很难意识到每当他来到球场,参加这种被扭曲的运动,他的动物本能也就正在受侵犯。他几乎很难意识到,当他看到斑斑血迹,发脾气,与同行拳脚相加时,他的本能强烈地干预这种非人道的场面,但他的身体实际上是在反抗这种干预,一开始就强制性地制造这样的场面。

因此,他首先并不是与他们相互争斗,而是竭尽全力地与自己天生的动物本能进行一场恶战,因为他的动物本能反抗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反抗使别人承受痛苦。

动物天生倾向于追求享乐,我们的这一本能同样地被颠倒了。有多少鸟儿会在她们建起鸟巢后对自己这样说:“我不能停下来,我得再建三个巢或者将这个巢建得比隔壁的大两倍,我要使自己成为这附近真正成功的鸟儿。”显然,为了舒适地淋浴、欢唱、食虫、玩耍,它们不会把建巢看作是一场苦差使,也不会在建巢中唠唠叨叨,满腹牢骚。总之,它们并不苦于工作与娱乐的非此即彼观,也不会抵抗追求享乐的天性。

只有人才能给自己和别人强加这种奇怪的观念:为享乐而追求享乐是不光彩的,这是享乐主义,你不应该这样做。显然这种观念是违背身体本能的,但你却从这些外在的境遇,使自己感到不幸。

甚至一朵玫瑰花都知道向着阳光生长。无论哪一种玫瑰都不会将她的枝条伸到阴湿的角落,也不会将她的幼芽埋在地下。植物的本能决不会一反常态地对植物说:“因为在阳光下真舒服,所以阳光不是好东西。如果你需要阳光,你应该为此感到羞愧。虽然我知道阳光舒服并且它帮助你茁壮成长,但如果你老是每天都追求阳光,你未免太自私了。”只有人才会说:“等等吧,现在你得忍受孤寂、抵抗‘黑暗’,即使这一切使你窒息。20 年后,等你老了,再享受阳光吧!”真是毫无道理!你的本能要求你以健康的方式生活。只有顺从本能,你才能富有成效地去做人生当中每一件事。
第二章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激发潜能

圆满人生不仅限于个人的独立,还须追求人际关系的成功,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诚信。

第一节  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安东尼·罗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酷寒的冬天早晨,购物中心的停车场,新堆了一处处的雪堆。约翰把车停好,旁边正是好不容易从雪堆中清除出来的唯一出入口。

但就在这时,另一辆车子却直接停在铲过雪的人行道上。这下害得他不得不绕过车子,在深及膝盖的雪地中行走。

“这个人真是缺乏公德心!”约翰一面念着,一面恼着。好不容易走到购物中心前入口后,他跺脚抖下裤子上的雪,然后转头忿恨地再蹬一眼停在车旁的另一部车子。

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一位行动不便,双臂拄着拐杖的小姐,举步维艰地往前走。她走得很慢,一步一步的穿过滑溜的人行道,最后停在那辆车子旁边,打开车门,好不容易跌坐在前座上,车子这才开走。

他站在原地看了好一会儿,顿时对自己刚才的抱怨觉得不好意思。心里的怨气和懊恼,当然也像他裤管上的雪一样溶化了。

前后才几秒钟的时间,约翰的态度就改变了。到底是什么使他改变呢?情况并没有改变,车子还是阻碍了人行道,他还是必须踏进厚厚的雪堆里,唯一改变的是他的态度。

直到他看到那个跛脚的妇人和她的困境,他才恍然大悟!了解使他改变态度,内心的不悦和批评也才慢慢冰释。

现在你应该有所领悟了吧!与别人相处的不二法门,就是了解。人际关系的分歧,就是由于彼此的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悦、仇视、挫折、淡漠和分离,也都是因为互相不了解。

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合作、相处,首先就必须懂得了解别人。

你纵使可以告诉自己,你为挡在人行道上的车子而生气,这是可以原谅的,又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一般人总难免要提出意见,批评别人。当别人的行为不如我们所想象时,我们就会显得不太高兴。即使程度并不严重,也会对别人造成或多或少的压力或紧张。

在一个人际关系讨论会上,教师对与会人员提出这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人觉得自己无法和别人相处?”结果举手的人非常少。

然后请他们写出三件最令他们生气的事。从一千人的回答结果显示:其中有998 个人,生活中的牢骚都是因为别人的关系!这些人对于他们的答案又有什么说词呢?就像这样:“我和你一直相处得很好、很融洽,一直到你做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我才没办法和你相处。我觉得很生气、懊恼、难过。”一个人如果想要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绝不能要求他们依照规定的模式做事,或处处请求利益。解决人与人之间不愉快的唯一方法,就是去了解。

这真是唯一的途径。旧约箴言第十四章第二十九节:“不轻易发怒的人才有真智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都认同并追寻了解这一解决问题的途径。箴言第三章第十三节也指出:“得智慧、得聪明的,这人便为有福。

“因为得智慧胜过得银行,其利益强如纯金。

“比珍珠宝贵,你一切所喜爱的,都不足以比较。

“他右手有长寿,左手有富贵。

“他的道是安乐,他的路是平安。

“耶和华以智慧置地,以聪明定天”。

一  探察你的了解能力

你的了解能力如何?为了确实掌握与人相处的能力,你必须身临其境。

假设你在路上开车时,有一个小男孩站在路边向你挥手,车子经过他时,他竟拿东西丢你的车,你赫然听到一声“啪”的声音!这下才知道原来他用石头砸车子。

于是你猛然煞车,怒冲冲地走出车外,朝这个男孩子走去,愈走愈气,心里盘算着,你一定要把他带到他父母面前,指责他,并叫他们赔偿你的损失。

走到这个孩子面前时,你心中的怒气正好达到顶点。

他站在你面前害怕得哭个不停,抬头抽泣说:“我实在很抱歉,但是我想不出其它方法可以使你停车。

然后用手指着路边草坪上躺着的人,又说:“我小弟病得很严重,请你救救他吧?”这时,你心中的那股怨气会怎么样呢?它将会如火焰上的冰柱般迅速溶解了吧!为什么?因为现在你了解了这个男孩子用石头砸你车子的原因,所以你原谅他了,心中的愤怒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二  尽量去了解

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例子。假如你妹妹嫁给一位很成功的律师,最近几个月,他对待她的态度改变了。他变得多疑,占有欲强,甚至限制她的行动自由。

只要她离开,他一定会亦步亦趋地跟着他,不准她单独出门,她不停地抱怨,他还是不准她单独去购物。

知道他对你妹妹的态度后,你很生气,于是决定和家里的其他人讨论解决的方法,你们一致同意必须对他采取行动。

后来你接到一位心理学家打来的电话,他邀请你到他的办公室去。你去了之后,他请你回忆并描述一下你妹妹小时候的事情。他解释说你妹妹一直是个有盗窃癖的人,也就是说她无法控制自己偷窃行为的冲动。他还指出你妹婿始终承受着这种压力,不愿为人知道,直到别人揭开了她的这种病态。

听了这个解释之后,你对他的改变有什么感想?你还觉得忿怒不平吗?可能不会了,因为你已经了解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