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间投资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个人的做法是:每天采取一点新的尝试。如此一来,一个月就能积攒好几种新方法,一年就能学到更多时间管理的新招,替自己升一次级。
难以高效管理的原因②
时间管理的效果很难评定
为什么时间不容易管理,第二个理由就是很难测评效果。
如果长时间体验不到效果,人们很难坚持一种新方法并养成习惯。
这就好比我用了一支书写更流利的笔,也并不能让第二天的写作马上节省5分钟,甚至10分钟。我们一般很难在短期内体验到时间管理的效果。
但是,哪怕只是快了几十秒钟,又或者能够减轻肩酸的程度,从一个月、一年来看,就是很大的改善了。
以天为单位来看每天所作的改善,的确只有几分钟的变化。但是,正是这种细微的、孜孜不倦的持续改善,才是时间管理的良方。
对策2――选择容易坚持的手段
我举个身边直观的例子,比如锻炼身体(很难坚持),来说明如何坚持比较困难的工作。
我写这本书时,一种美国军队式的超负荷强化减肥方式――美式新兵训练营瘦身法正在日本风靡一时,据说如果每天坚持这种瘦身法,一周能瘦好几斤。
但是,实践证明,这种靠短时间增加身体负担的运动方式是很难坚持的。大多数减肥者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减肥法,回到原来的生活习惯中去。
从总体效果上看,比4~50分钟高负荷的训练营瘦身法更容易坚持的是每天花5~10分钟,在睡床上做柔软体操。
每天坚持做50分钟美式新兵训练营瘦身法当然很困难,但即使是每天晚上坚持做5分钟柔软体操,也并不那么容易。这里的关键是要用技巧来解决问题。
我也曾经一时兴起买过很多做柔软体操的器材和DVD光盘,但都没能坚持多久。不是因为自己忘了练,就是觉得有时候看DVD光盘也很麻烦。
2007年春天,我终于下定决心,购买了一张价值15万日元(实买价格)的“智能快眠垫”,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种“智能快眠垫”是松下电器公司生产的床垫,通过气泵挤压可以强制让我的肩膀、腰、脚摆出各式各样的柔软操姿势。我把程序设定为睡前运动15分钟,起床后运动9分钟。
为什么用了“智能快眠垫”就能坚持下来呢?因为只需打开它的开关就可以让人运动,我再懒,也还可以坚持下来。

思考什么样的方法可以令自己坚持下来
人都是懒惰的动物,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坚持。我个人认为,只要准备时间超过了几分钟,或者准备工序超过两道,事情就很难坚持下去。“量体重”是健康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为何那么容易坚持,大概还是因为它很方便,只要踩在体重计上,体重马上就能显示出来的缘故。
对策3――关注“行为”而不是“目标”
我想强调一点,要坚持某种行为的时候,要关注“行为”本身。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准备“方法”和“工具”上花心思,有效地控制“行为”。
为什么高效管理时间这样难(3)
为什么新行动总是难以坚持(1)
我常常听人感叹,好不容易制订了计划,却总是无法坚持执行。别急着抱怨,无法坚持其实有它特定的理由。
理由①
没为行动找一个动机
要放暑假的小学生也常常会制订理想中的计划,规定自己要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睡午觉等,可是常常一天也坚持不下去。大家的计划是不是最终也变成这样了?
想必大家长大之后,也制订过很多计划吧,比如早上要听NHK(日本广播协会)的商务英语,回公司的路上去体育俱乐部锻炼,做有氧健身操之类,结果怎样?几乎都没实践过吧?
用“胡萝卜加大棒”制造动机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理由很简单。
◎ 不执行制订好的计划没什么坏处。
◎ 坚持执行制订好的计划,也没有显著的好处。
没有所谓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人的行为就很难养成习惯。
也就是说有好处的行动容易坚持下去,没好处的行动当然谁也不想坚持。但是(请原谅我再次重复)时间管理“到底有多少好处”是很难测定的。
为什么好不容易制订了计划,结果又忍不住去玩游戏,忘记工作和学习?这一定有它的理由。不认真面对这些理由,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很多人“不能按照计划坚持下去”,就推托说是因为“我意志太薄弱”,其实不是。
每个人都会有意志薄弱和意志坚强的时候。“能坚持下去的人都是意志坚强的,意志薄弱就坚持不下去”,这样归结未免太过简单。
付诸行动和不付诸行动的人的区别在于,是否运用手段和规划来增强自己(并不始终坚强)的意志,从而养成习惯。
理由②
促成良性循环需要花一定时间
那么,能够坚持某种习惯和不能坚持此种习惯的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那就是“能否坚持某种习惯直至达到良性循环”。也就是说,要有耐力,要坚持到初见成效为止。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一直坚持到促成良性循环,而有的人却不行呢?
我认为答案取决于“是否有好的规划来支持计划”和“是否有过成功的体验”。
擅长时间管理、工作效率高的人,经常会开发出一些既轻松又容易坚持下去的方法。他们相信这样的方法一定会有成效,然后花1~3个月的时间来尝试,最终创造出新的成果。这样的经验使他们坚信,借助方法能够更容易地创造出成果。因此,在下一次采取新方法的时候,他们更有信心多忍耐几个月。
另一方面,不能养成习惯的人,一般都不擅长用新的方法来协助自己。这样通常会坚持得很辛苦,很容易想放弃;放弃之后再去尝试新的方法,同样会觉得辛苦,又不得不放弃了。长期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无论多小的变化,我们首先应该学会坚持,这才是第一步。这个时候,不能单凭意志一味想坚持下去,而是必须开发有利于养成习惯的方法。找到便于坚持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开发有利于养成习惯的方法
有关应该开发什么样的方法,我在后面的章节还会详细说明。在这里大家可以先尝试一下下面的各类方法,为行动找到内在和外在的动机。
◎ 奖励自己,要用轻松好操作的形式,并使之制度化
◎ 向身边的人宣布自己的计划以获得帮助
◎ 借助专家的力量
◎ 利用公司的强制力量
◎ 学习相关知识、理论,说服自己接受改变
理由③
不去思考为什么做不到
为什么新行动总是难以坚持(2)
刚才我们一直讲得有点抽象,下面我们再举一些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克服难以坚持这个难题。
当我们不能坚持,或者不能完成某件事的时候,思考失败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造成失败的理由是我们无论如何克服不了的,那么就应该放弃。
比如,下决心“早上5点起床学习”。除去6~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就必须在10点或11点前睡觉。
但是如果有人每天回家的时间是9点,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11点睡,5点起床吧。这种情况的人就应该明白,“这样的方法不可能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不适合我”,从而放弃。
像这样,要回到最根本的地方寻找原因,再选择放弃或是坚持下去。
理由④
原封不动沿用别人尤其是能人的方法
如果能参考一些能人的时间管理方法来帮助我们学习,这很有意义。
比如川本裕子(《川本裕子的时间管理革命》作者)、本田直之(《杠杆时间管理术》作者)等的方法论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问题在于,想要原封不动模仿这些能人的方法,好像并不是很容易。这是因为川本裕子和本田直之的方法,只有在两人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时间环境中才能生效。
比如,本田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一直十分推崇“出门打车”和“去健身俱乐部运动”,但是就我本人的经济条件而言,出门频繁打车不太现实,健身俱乐部也不可能像本田先生去得那样频繁。所以我用骑自行车代替了出门打车,同时解决了出行时间和运动两方面的问题。
我们不要原封不动地模仿值得参考的方法,而是要对方法稍加改动以适合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调整中模仿。
理由⑤
不改变现状却期待巨大的转机
采用新方法还必须记住一点。
如果你的内心真的期待有巨大的转机,就必须大幅度地彻底改变现状。既不改变现状又能获取巨大的转机,天下可没有这种美事。
那么对时间管理来说,“能够让我们获得巨大转机的变化”具体是指什么呢?我认为代表性的变化有跳槽和搬家。
比如你住得很远、工作时间又长,如果不能改变这种现状,即使想着手管理剩余的时间,也好比对生活中70%的时间无能为力的人,无论如何管理那剩余的30%,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跳槽和搬家对个人生活来说都是巨大的变化,也存在巨大的风险。这不是换一支新笔,也不是换一个记事本。但是,为了获得新的转机,就值得冒巨大的风险。
跳槽、搬家都是获得巨大转机的机会
风险分为可逆性风险和不可逆性风险两种。
搬家如果不满意,仍然可以搬回原来居住的地方,因此叫做可逆性风险。
但是,跳槽就是一种不可逆性风险了。即使可以优化时间管理,在选择职位和跳槽的时候也应该慎重。如果选择失败,会让许多方面的努力功亏一篑。
开发有利于养成习惯的方法,并坚持到初见成效
不做任何改变是无法管理好时间的,这是不言而喻的。时间管理的方法不仅仅是买一个记事本那么简单就能搞定,也不能光靠读几本能人的著作就期望马上领悟。
这全看我们能否做到以下几点:
◎ 学习他人的手法
◎ 调整采纳
◎ 对规划方法一心一意
◎ 坚持到见效
如果下决心进行改变,就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首先要预估自己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不断采用新方法,不断进步。
黄金时间5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