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3)
  穷倒也可以接受,忙也能让人理解,但是绝对不可以“穷忙”。因为,真正比“穷”更可怕的就是“穷忙”。
  “80后”是穷忙族的主力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新闻中心展开关于“穷忙”的在线调查活动,共有11351人参与,其中有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12?7%的人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为“穷忙族”,12?3%的人明确表示自己不是“穷忙族”。另外,有超过半数的人(57?6%)认同“穷忙族”多为“80后”,也有16?7%的人认为多为“70后”,只有13?2%的人认为“哪个年龄的都有,但人数都不多”。
  “80后”是中国社会上新一代的特殊人群,他们处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一直见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崛起和发展。但是由于所经历的历史背景特殊,“80后”在人们眼中一直没有留下很好的印象。前些年,在很多网络媒体上到处能找到歧视“80后”的痕迹,包含攻击的字眼处处可寻,如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80后”渐渐走向成熟,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渐渐改变了对他们的一些看法和偏见。尤其是在前不久的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以及奥运圣火护卫战中,这一群年轻人的血性表现,作为有力的中坚力量点燃了国人一次又一次的爱国热潮,充满活力地宣传了爱国、思辨、正义、人性的积极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看法。至此,各种媒体对“80后”进行的积极报道和正式宣传开始进入了主流趋势。
  “80后”是现代社会的动力,是今天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处于当今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当今社会中正趋于成熟的骨干力量。然而,与此同时,“80后”也正一步一步地沦为“穷忙族”。
  有网友专门为“80后”面临的社会压力写了副对联,如下:
  上联:地价涨、房价涨、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粮价涨、肉价涨、蛋价涨、菜价涨、药价涨、医费涨、学费涨、税费涨、罚款涨、婚费涨、随礼涨、送礼涨、丧费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涨了还涨
  下联:上学难、参军难、就业难、买房难、租房难、择偶难、结婚难、育儿难、就医难、养老难、赚钱难、发财难、办事难、送礼难、加薪难、提升难、告状难、维权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字当头、难上加难
  大学毕业的“80后”就业问题已经上升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他们拿着各种证书,四处投石问路。很多人都梦想着进入外资企业,一些人好不容易进了外企,以为从此跳进了龙门,已经混成白领贵族了。殊不知如今的白领生活也未必好过。工作不久他们就发现,原来外企并不新鲜,夸张地说,世界500强中有499家在中国都有分号。上班后,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同时还承受各种压力。可是,所得的薪资并不比没上过大学的清洁工多到哪儿去。如果工作中稍微有点抱怨,老板马上找你开始训话:“你是不是不想干了?我上午把你fire掉,下午就能再找一个!”
  福利分房的政策与“80后”根本无缘,房改优惠政策的雨点也淋不到“80后”的头上,唯一指望的就是单位那少得可怜的住房公积金补贴。连在大城市租房都成问题,还怎么敢谈买房啊?况且现在还有很多富贵族手中留有闲钱,他们用这些资金大肆炒房,越炒越热,越炒越贵。即使辛辛苦苦工作上几年,即使不吃不喝睡马路,自己那点儿可怜的工资还是不够买房子的几块砖。没办法,想买房只能按揭贷款,可是那张贷款条约如同卖身契一样,这辈子恐怕就为还房债而活了。
  21世纪里,“80后”成了社会的主力,同时,他们也成了“穷忙族”的主力。
  月薪上万也是穷忙
  诸多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沦为了“穷忙”一族。可是,在网上的众多论坛里,我们不难发现,在越来越多的抱怨自己是“穷忙族”的网友之中,还有很多是月收入近万元的办公室白领一族。
第4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4)
  根据在网上的调查,在自认为是“穷忙族”的人中,有82?6%的人为在职者,9?2%的人为学生。
  在调查过程中,北京一家物流公司的物流管理师小李讲述了他自己的忙碌:工作加班加点那是家常便饭,过年过节更是忙得一塌糊涂。平时总是要维护客户资源,即便稍微有点儿空闲,还要抓紧时间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给自己充电。虽然每月有上万元的收入,但是收入和工作强度是成正比的。有时候他觉得,自己都不如月收入几千却做着一份轻松工作的人活得幸福。
  小李说,像他一样做物流管理师的,收入差不多都在这个水平,所以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自身价值衡量,他都觉得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穷忙族”。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由的享受空间,唯有无休无止的工作,天天生活在“忙”这个字眼中。
  空姐的收入可以说是很可观的。然而江小姐却说她也是个“穷忙族”。江小姐是某航空公司的空姐,她的基本工资再加上加班费和奖金,每月都接近万元。她每月都要飞好几次国外。由于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她平时穿着光鲜,同事眼里的她始终都是精神十足的。但工作半年之后,江小姐的胃口却变得越来越差,一旦错过了吃饭时间,胃就会隐隐作痛,但为了维持甜美的笑容,她经常拿着药上飞机,一有空闲就吃两片。她说她经常工作很累,有时还会忙着加飞。一般像感冒之类的小病她都不请假,就是为了多攒点儿积蓄。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要保持良好的形象仪表,所以化妆品和服装方面的花销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她每月开销中最大的部分。看着同事们穿的用的都是国际一流品牌,她自然也不能老土,于是她每月化妆品就得花掉近一两千,服饰装扮花掉大约三四千,加上其他方面的开支,江小姐每个月居然也入不敷出。
  张晨是一家媒体的主编,他的月薪收入同样不菲。刚毕业时他进入报社担任记者,每天忙忙碌碌地寻找新闻线索,感觉压力很大,却又找不到真正的头绪。每周,记者部主任安排的采访任务都无法正常完成,有一阵子,他都萌生了辞职的想法,但是想想现在社会上涌现了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而工作的机会却没有增加多少,于是咬咬牙留了下来。经过近四年的辛苦拼搏,他从普通的编辑记者升为了执行主编。事业算得上蒸蒸日上了,可身体却严重透支了。尽管他穿的服装越来越高级,可是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脸上总能看到挥之不去的倦容。他看似一个成功人士,其实扮演的是“重要人士”的角色,单位从上到下,事事都离不开他,在别人眼中张晨似乎就是钢铁巨人,永不疲倦,可是艰辛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假如不工作,他将一无所有,但是工作对他来说反而是一剂强烈的衰老药。
  “穷忙”自有各自穷忙的理由。收入低也好,收入高也罢,总之穷忙圈里并不是只限于普通的工薪阶层,高收入的白领甚至老板也同样会被卷入“穷忙”一族。健康、衰老在“穷忙族”当中普遍流行着。
  世界都在穷忙中
  由于全球社会经济整体的不景气,“穷忙族”这一现象已经成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纽约时报》前资深记者大卫·史普勒在其著作《工作的穷人:在美国所看不到的》中提到“穷忙族”这个群体,认为美国有500万人过着“辛勤工作却朝不保夕”的生活。在德国,穷忙族人数超过100万;在日本,人数超过1500万。全世界似乎都陷入了“穷忙”的风暴。从欧美、日本、韩国到中国,随着产业调整(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金融风暴(国际货币、金融、投资等的变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劳动力贬值)、保障制度缺失(缺乏临时工作保障)的到来,“穷忙”现象接踵而来。
  “穷忙”现象在世界各国的“崛起”速度并不一致。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管理弹性,采取减少正式员工、增加非正式员工(兼职、打工、签约、派遣等)的方式,使在职员工工作强度增大,使大量人才就业压力增大。以德国汽车行业为例,虽然德国的汽车产业越来越发达,影响力越来越深广,但是今天整个德国汽车产业的总雇用员工人数还不到50年前雇员的一半。
第5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5)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1998年德国“穷忙族”占全国在职人员数量的3?9%,到2008年德国“穷忙族”已增加到7?4%。不仅德国,欧洲其他各国的“穷忙族”也在慢慢增多,只要符合欧盟给“穷忙族”定义的范围,都被划作“穷忙”之列。奥地利“穷忙族”每个月只能赚785欧元,就连社会福利非常高的瑞士也有近30万“穷忙”人士。
  在美国,“穷忙族”同样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自从2000年美国经过通货膨胀之后,国家对薪酬进行了调整,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下降了8?5%。工资越来越少,物价越涨越高,工作时间却越来越长,福利水平日益缩减,这是现今美国社会普通工薪阶层的现状。“穷忙族”的队伍不断壮大,令许多中产阶级也被卷进“穷忙”浪潮。
  27岁的露茜毕业于哈佛大学,工作后月薪8000美元,在美国也算是白领阶层了。以前,露茜每年冬天都要和家人一起去滑雪,但如今她已经5年没有滑过雪了。忙碌奔波,让露茜停不下脚步,人几乎变成了机器。而当露茜母亲生了病,露茜又得每月拿出近7000美元用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