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为什么越忙越穷-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王亮看来,没有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所以他想试探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能。每次当他看到报纸上自己那耀眼的名字,感觉特别舒服。然后再看一遍,感觉更舒服。于是便觉得凡事愈大、愈多就愈好。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银行通知他预付款已经到期,需要立即偿还贷款时,王亮崩溃了。他开始责怪每一个人,把错误归咎于银行、社会经济形势和公司员工。他根本没有认识到了症结所在:是自己公司的业务太多了,导致工作上每天都抓不住重点,天天忙碌,却无业绩,以造成资金短缺,使公司无法继续运营。
  有些人忙,却是日理万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从众多繁琐的事务中挑出最具价值的几项,并把大部分时间投注在其中。他们会适当拒绝出席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而置身工作。这样的人往往拥有既定的工作计划,并且抓住工作的重点,在说话时也能一针见血地突出主要部分,选择恰当的时机说出结论。
  这种忙是名副其实的“忙”,这种“忙碌”能够帮助他们飞黄腾达,走向不忙。
  所以,作为“穷忙族”的人们,你们可以忙碌,绝不能在盲目中忙碌,忙不到点子上。忙一定要有重点,有方法,要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为了什么忙。每天工作的开始,如果并不知道当天的哪些工作是重点,哪些工作可以放一放,就难以早日冲出“穷忙”怪圈了。
第28节:第五章 率性而为乱拍板(1)
  一个时代铸就一种个性,一种个性成就一个时代。放荡不羁、我行我素或许是一种洒脱,一种气概,但是当你率性而为时,你已经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成功的航线。
  随随便便夸海口
  对于“穷忙族”来说,最忌讳心浮气躁,自高自大,随随便便夸海口之类。有的“穷忙族”认为自己说话不用负责任,便信口开河,山南海北,夸夸其谈。这样不仅易招人烦,而且信用度也因此大打折扣。
  有些人习惯了夸口,说话时经常夸口是为了表现自己做人做事还不错。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既没有故意撒谎的意图,也没有决心兑现承诺的诚意。他们答应某件事,如果方便的话,也会兑现;稍感困难,就找借口推脱。
  有一个年轻人,在某公司当主管。邻居的妻子是个下岗工人,问他可否帮忙找份事做。他一口答应:“没问题!这点事算什么,交给我好了!”过了几天,邻居的妻子来问这件事时,他说:“暂时我们不招工,过一段时间会有招工计划,你不用着急,这点事包在我身上。”其实他是随口敷衍。过了一段时间,邻居的妻子又问他工作的事,他就说:“我们只招30岁以下的,您不符合招聘条件。”邻居的妻子没想到等来这个结果,满心不快,开始到处讲这个年轻人不诚实。
  人贵在自知,夸口、说大话、吹牛皮而不自知的人,都是爱慕浮于表面的虚荣,他们基本上都是外强中干。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他的关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已。朋友,同事相处,贵在讲信用。自己不能办到的事情,胡乱吹嘘,会给人留下华而不实的印象。随随便便夸口者在人际交往的圈子里终会无立足之地。
  赵女士生在她刚到工作单位的那段日子里,正值春风得意,她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非常自得。因此每天都极力吹嘘她在工作中的成绩,吹嘘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等等得意之事,利用一切机会让人们知道她的存在。
  有一次,一位同事的儿子差两分没被清华大学录取,同事极为苦恼,大家都在极力劝慰,而一旁的赵女士生却插嘴道:“不用烦恼,不就是上清华大学么,我老公的叔叔是清华大学的主任,他今年负责招生工作,你肯花钱通融的话,你儿子上清华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同事见赵女士说得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答应了。没出一周就拿来5万元钱暗地里给赵女士让其帮着打通关系。赵女士还是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告诉同事回家等着清华的通知吧。
  结果,一等就等了两三个月,大学新生军训都快结束了,那位同事的儿子也没有接到清华大学的通知。这位同事便去找赵女士问其原因,赵女士从怀里拿出了那5万块钱递给同事,说:“真是对不起,我老公他叔叔是块死木头,油盐不进,我嘴皮子都磨破了,他硬是不肯收下,说什么照章办事,真是迂腐透顶。”
  同事愣愣地看着赵女士,什么也没有说,拿过钱转身走了。
  只管自己一味自我吹嘘,随便应允别人,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而不考虑自身的能力,这样的人在众多的场合都是不受欢迎的,无论是谁都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尽管不直接说出来,也都会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对他的吹嘘贬斥一顿。即使有优点,有能力,最好也是由别人去发现。“穷忙族”一定要以此为戒,这样才有人际交往中的震慑力和神秘感,也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魅力”。
  做人不随随便便夸海口,做事业也是一样。
  江苏无锡有一家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曾多次被评为“江阴市优秀民营企业”。
  为何获得如此好评?原来,在创业之初,总经理刘立就明确了一个成竹在胸的宗旨,要以诚信的态度办企业,不做力不能及的产品,不生产华而不实的虚名产品。用刘立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能做什么产品就做什么产品,我暂时不能做什么产品,就不急于去做,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去做,决不能随随便便夸海口,吹牛皮,标榜自己什么产品都能做,结果什么产品也做不好。”
第29节:第五章 率性而为乱拍板(2)
  本着这些原则,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在近年来,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而且还有部分产品还远销国外,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泰国和港、澳、台等市场上均已占有一定份额。
  所以,“穷忙族”即使再穷再忙,也不要随随便便夸海口,还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比较妥当。
  犹犹豫豫不作决定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因为一事当前时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拿不定注意而导致走上了“穷忙”之路。遇到事情他们在采取措施前总是要去和他人商量。这种主意不定、意志不坚的“穷忙族”,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也就更不会被他人所信赖了。
  有些“穷忙族”的优柔寡断简直到了无可救药的脚步,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事情,不敢担负起应负的责任。而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样——究竟是好是坏,是凶是吉。他们常常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当然他们由于犹豫,失去了很多机会,同时也使他们自己美好的想法陷于破灭。
  有一位西方的哲学家,从小就好学上进,工作后更是整日埋头苦读搞哲学研究。于是得到了一位美丽姑娘的青睐,有一天,这位姑娘对他说:“我嫁给你吧。”这个哲学家平时忙得没顾得上考虑婚姻问题,他觉得现在一个人也挺好,至于婚姻问题,还是先考虑考虑再说。于是哲学家就开始犹犹豫豫地思考来比较去地在那儿琢磨。犹豫了十年,他终于定下来了,然后他对姑娘的父亲说,请把你的姑娘嫁给我吧。姑娘的父亲说:“亲爱的先生,你来得太迟了。我的女儿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哲人回家后,后悔不已,结果就郁闷而亡。临死的时候,他焚掉所有的书稿,只留下两句话——前半生不犹豫,后半生不后悔。
  犹豫不决,几乎是每个“穷忙族”都必须克服的共同敌人。有人曾将2500位遭受失败的男女加以分析,曾经揭开一件事实:“犹豫不决”在失败的31项重大因素中,名列前茅。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真实的例子。汤姆斯先生的经历就很具有代表性,他不满现状,但他总是犹犹豫豫思前想后不下手去做,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汤姆斯先生进入美国邮政局的海关工作。起初,他还算比较喜欢他的工作,但几年之后,他愈来愈不满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时间、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资升迁的死板人事制度(这使他升迁的机会很小)。
  他转念灵机一动。他已经学到许多贸易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在海关工作耳濡目染的结果。为什么不早一点跳出来,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认识许多贸易商,他们对这一行许多细节的了解不见得比他多。
  结果,从他打算重新创业以来,已过了10年,至今他依然老老实实地在海关上班。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每一次准备搏一搏时,总有一些意外事件使他停止。例如,资金不够、经济不景气、家庭负担、对海关工作的一时留恋、贸易条款的种种限制以及许许多多的借口,这些都是他一直拖拖拉拉的理由。
  其实是他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被动的人”。他想等所有的条件都十全十美后再动手。由于实际情况与理想永远不能相符,所以只好一直拖下去了。他的理想也就成了空想。
  因此,犹豫不决是效率的敌人,同样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障碍。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患得患失之后你会发现机会已经溜走了,那么,再埋怨和懊恼又有什么用呢?
  人生应该思考,但绝不该犹豫。面对十字路口的时候,不该没有选择,只要认清方向,就该放胆前行,犹豫只会让人胆怯。
  拿不定主意和优柔寡断,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溺点。它会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坏一个人的判断力。
  “世上本无路,人走得多了便成了路。”既然这样,还犹豫什么?每一段路的终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当你决心打算走出“穷忙”怪圈的时候,请不要犹豫。开满鲜花的路上或许有陷阱;荆棘密布的山路总是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