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仁超文集-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十年代流行嘅品牌、二十一世纪又被放弃。今天流行嘅品牌,唔保证五年后仲流行。 

  ④48%中国人可以因店内销售人员嘅建议而购买唔同品牌产品,喺美国只有25%消费者听信店内销售人员嘅建议而购买唔同品牌产品。换言之,店内销售人员推介喺中国仍可影响48%消费者嘅消费行为,意味中国发展零售业前线员工培训好重要。 

  ⑤传统零售店逐步被大卖物场吃掉。依家中国发展最快系大卖物场,以年率47%速度增长。好多零售店因选址错误而带来损失(上述同香港一样,购物渐集中喺大型商场,街上零售店则愈来愈少消费者)。响中国,百货店及专卖店只能维持10%速度增长,而大卖物场却系47%。未来五年,不但北京、上海等一级城市以大卖物场为主力,渐渐二级及三级城市亦受大卖物场冲击,令传统百货店及专卖店受威胁。 

  ⑥中国有41%嘅人视消费为乐趣,美国只有23%;最低系法国,只有14%(原来法国人系唔喜欢买嘢)。中国人每周花喺购物嘅时间系七点二小时、美国三点六小时。中国消费者买东西嘅频率系法国消费者嘅三倍,较美国人高好多。以食物为例,中国人一周逛店四点六次,差唔多天天都去一次,而欧洲人每周只去一次。中国人视逛大卖物场为娱乐,有事做亦可到大卖物场逛逛作为消遣;欧洲人通常要买嘢才去。响法国,24%消费者系购买同类产品中最便宜嗰种,并认为品质一样。中国60%消费者却买品牌产品(香港人亦一样,外国好流行〃无印良品〃,即有品牌嘅产品,喺香港始终无法普及)。 

  ⑦中国消费者购买食物时,总喜欢只买DD,唔会大量购入保存喺家里。响美国同法国,却习惯一次过购入一大批,相信同外国人拥有私家车、家里冰箱特别大有关。不过,中国人家里冰箱好大嘅家庭,一样习惯逐少逐少购买,认为咁样食物才够新鲜。换言之,开拓中国消费市场,要注意中国人嘅消费习惯,不能照外国嗰一套全搬。 

  年代资讯影视(8043)、中大国际(909)、汇保集团(835)停牌。 

  深圳中航(161)6月6日公布业绩。 

  曹仁超
 
PDF原文:
  
原序号:110序号:
 10 
标题:
 沪深蚊年转战港股 
来源:
 信报 
发布日期:
 2007…06…02 
全文:
   6月1日,周五。恒生指数跌31。6,收20602点;成交七百四十七亿五千多万元,6月期指升49点,收20742点,高水140点。国寿(2628)升2。3%。中国海外(688)升3。4%、雅居乐地产(3383)升4。5%、世茂房地产(813)升3。8%;上述三只内地地产股皆获高盛推介。JOYCE(647)升15%,报四角六仙。佳华百货(602)升3。9%,见一元三角五仙。今时今日,连大行亦推介二线股。 

  花旗推介中海油田(2883),估计今年每股获利三角四点五仙,升22。2%,P/E二十倍;明年每股获利四角三点五仙,假设到时P/E亦系二十倍,目标价睇八元二角。中信泰富(267)估计今年每股获利二元零八仙,上升1 5。7%。P/E十五点二倍,有机会返内地A股市场挂牌。 

  内地炒家沾手港二线股 

  沪深三百指数跌3。16%,收3803点。上海B股跌6。39%、深圳B股跌5。33%。市场传言政府可能公布新调控措施。据从事本港证券公司嘅朋友讲,唔少来自深圳及上海嘅资金5月份起已流入本港股票市场(至于用乜嘢方法则木宰羊)。唔少内地炒家已转移阵地,放弃A股市场,转战本港二线股市场。 

  1996年中国股市快速飙升,当年《人民日报》发表咗一篇措辞严厉嘅社论,股价应声暴跌。十一年后今天,中国股市牛市重临,虽然政府已推出一连串措施,但A股指数今年依然上涨。 

  汇丰银行分析师Steven Sun认为,内地政府对付股市泡沫嘅战略同住宅市场一样,要逐步缩小泡沫,但唔好拮爆佢。上述策略过去令内地住宅市场楼价增速减慢,却没有出现暴跌,相信未来对付股市嘅战略亦一样。 

  一连串措施冀减慢A股升势 

  过去一个月中央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中国基金和个人投资海外嘅限制,令资金有秩序地从大陆转移出去;另筹备推出股权期货合约,令机构投资者可从事对冲行为。其次,让本港H股返内地发行A股,增加A股嘅供应量,以及最近嘅调高股票买卖交易印花税,去减少短线投机活动,并部署加息及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一连串措施嘅目的系减慢A股上升速度而唔系拮爆泡沫。 

  5月30日央行发布《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不但要稳步发展股票市场,让更多蓝筹股上市,吸引优质国企、红筹股回归,更筹建创业板及全国场外交易市场。 

  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积极发展期货市场,同时注重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等协调发展;建立市场之间稳定、规范、市场进入和资金流动嘅渠道,发挥金融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嘅作用;加强资讯披露和债券评级,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引入和培育证券公司、保险机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 

  A股表现同经济关系唔大 

  去年底中国债券市场只有五万七千四百五十五亿元(唔包括央行票据),相等于中国GDP 27。44%;OECD国家债券总值系GDP 163。11%;另一方面,企业债只相等于GDP 1。35%。可以讲,中国债市发展太慢,系股市容易出现泡沫嘅另一理由。 

  在八十年代后期,台湾政府亦曾加股票买卖印花税,台股回落一段日子后又再上升,同时在九十年代初期创新高。沪深A股指数会否一样? 

  A股股价表现同经济关系唔大。例如2003年至2005年上半年中国GDP年增长率10%,但A股一跌再跌,理由系中国股市仍在发展初阶,买卖以散户为主,唔似香港散户买卖只占股市总成交不足25%。A股股价由散户主导,情况同七十年代港股类同(形成唔系狂升就系暴跌)。用分析成熟股市嘅方法去睇内地A股,肯定出错。内地A股狂升暴跌,理由系完全因散户喜恶决定,而非客观因素(即由供求因素决定股价升降)。最后结果系散户Iearn their lesson the hard Way!无人能改变。 

  千祈唔好服毒杀老虎 

  国税总局一位官员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话,短期唔会征资本利得税。1973年香港政府曾宣布征利得税,令恒生指数暴跌93%。九十年代台湾政府曾宣布开征20%资本利得税,亦令台湾股市暴跌,其后不了了之。资本利得税好难下定义,以香港为例,如目的系炒卖(Trading)系要交资本利得税,如目的系投资(Investment)便唔使交税。但何谓炒卖、何谓投资?却冇一定准绳。记忆所及,1974年恒生指数暴跌后,香港政府未见再提资本利得税矣。一直没有抽开资本利得税嘅股市如香港及台湾甚至中国内地,最好唔抽。上述税项有如自服毒药去毒死老虎(老虎未毒死,先毒死自己)。 

  印度股市总市值本周已超过一万亿美元!印度用咗十六年时间将经济制度由社会主义经济转为自由市场经济。今天不但共产主义制度已落后,连社会主义亦不合时宜。依家印度基建落后,必须改良,未来五年估计要投资三千二百亿美元去改善基建,才能令未来印度经济保持增长。 

  新加坡房地产自2004年底回升,但同1986年至1996年嗰次不同。上次是全面上升,呢一次系集中在豪宅及最佳地区,平均升幅约33%;非最佳地区及中价楼升幅只有8…10%,至于政府组屋升幅更十分有限。唔似1986年至1996年楼价平均每年上升18。4%,呢一次由2004年起私人楼价平均每年上升只有6。7%,而且只集中在豪宅区。 

  另一分别系1986年至1996年唔少人动用贷款去买楼,例如1997年3月最高峰期,楼按贷款增长率达43。1%(1991年3月增长率23。6%)。反之,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新加坡物业贷款由占GDP 68。8%降至58。6%,过去三年物业贷款仍在减少。理由系1986年至1996年买楼者以打工仔为主,佢地必须利用贷款去完成置业愿望;今天新加坡93%人口已拥有自住物业(其中83%人口居住在政府兴建嘅组屋),今时今日置业者都系社会上较富有嘅阶层或来自外国嘅新移民;前者只有兴趣购买豪宅,后者成为占21%物业市场嘅私人物业承接者(即购买二手私人楼),一旦成为新加坡市民后,又沽出私人楼转为购入政府组屋,系形成中价楼升幅只有8…10%嘅理由。 

  新加坡人冇细屋搬大屋需要 

  受亚洲金融风暴打击后,新加坡中产阶级及中下阶层收入自1997年起至2005年亦出现萎缩,直到2006年才回升6。6%(主要系就业人口上升,而非大幅加薪)。新加坡物业虽然冇类似香港〃八万五〃房屋政策打击,但1997年至2004年楼价跌幅一样达60%,2004年至今回升20%(豪宅升33%、中价楼升8…10%),展望未来十八至二十四个月相信仍会上升,尤其系未来十二个月。虽然新加坡经济前景良好,但估计楼价升幅十分温和,因93%新加坡人已拥有自住物业(其中70%已拥有四房单位,其余拥有三房单位,即类似香港细屋搬大屋嘅需要亦欠缺)。 

  新加坡人口出生率2。1%,即只能补回死亡人口。政府计划未来四十年至五十年将人口增加到六百五十万,方法系放宽移民政策。过去五年平均每年有新移民四万二千五百个,政府希望增加至每年六万一千个,即每年可新增二万八千八百个家庭(新加坡家庭人口三点六人),去支持物业市场。1996年新加坡家庭收入37。2%用作供楼,2007年供楼支出只占家庭总收入17。6%,大部分住宅单位一百一十平方米。 

  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