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杰克特劳特:定位-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解释了这样一个现象,你有了全新的产品之后,告诉预期客户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管用。 
    例如,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当年被称作“不用马拉”的车子,这个名称便于公众参照当时已有的交通工具为汽车这一概念定位。 
    像“场外”赌马、“无铅”汽油和“无内胎”轮胎这样的名称都表明了,新概念应该如何参照老概念进行定位。 
“对比”定位法 
     在当今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地位同你的地位一样重要,有时甚至更重要。定位时代的一个早期成功案例就是著名的艾维斯公司(Avis)的宣传活动。 
    艾维斯的活动将成为营销史上建立“对比”地位的经典案例,这是一个参照领先产品进行定位的例子。 
    “艾维斯在租车业中屈居第M。那干吗还找我们?因为我们工作更努力。” 
    艾维斯公司一连13年亏损。但后来,它自从承认自己排行第二以来,就开始盈利了。 
     头一年公司赚了120万美元,第M年是260万,第三年是500万。接着,它卖给了ITT公司。 
    艾维斯公司之所以能有不菲的收益,是因为它在认识到赫茨公司的地位之后,没有直接与对方较量。 
    要想进一步理解艾维斯公司的宣传活动为什么能成功,不妨先设想一下预期客户的头脑里有一个标着“租车业”的产品梯子。 
    梯子的每一层上都有一个品牌名称,赫茨在最高一层上,艾维斯在第二层,全美租车公司(National)在第三层。 
    许多营销人误解了艾维斯的经验。他们认为该公司的成功是更加努力工作的结果。 
    根本不是。艾维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把自己与赫茨公司挂上了钩。(假如工作更努力是成功的秘诀,哈罗德 史塔生(Hamld Stassen)等早就当了好多届总统了。) 
    《时代》杂志最初拒绝使用“我们工作更努力”这句话,认为这是在公然向赫茨公司叫板。其他杂志也同意《时代》的观点。这表明了广告界远远没有认识到对比性广告的的作用。 
    广告部的业务经理乱了方寸,竟然同意把这句话改成“我们玩命干。”(这个糙词也许没有比较性词语那么容易冒犯别人。) 
    直到那份广告被取消后,《时代》杂志才改了主意,同意使用最初的措辞。(那位业务经理却被炒了虬鱼。) 
    建立“对比”地位是一种典型的定位方法。假如一家公司没有拔得头筹,那就得抢先占据第二的位置。这并非易事。 
     但还是能做到的。艾维斯公司在租车业这样做了,“汉堡王”在快餐业里这样做了,霍尼韦尔公司在计算机制造业里也是这样做的。 
“非可乐”定位法 
     另一个典型的定位战略是悄悄进人由别人占据的梯子,就像“七喜(7…UP)”公司那样。这个主意的高明之处,只有在你了解“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消费者头脑里占据的巨大份额之后才能体会到。在美国,人们消费的每三份软饮料里有两份是可乐类饮料。 
      “非可乐(Uncola)”定位法通过把产品与已经占据预期客户头脑的东西联系到一起,把“七喜”确定为可以替代可乐的一种饮料。(可乐类阶梯可以看作是这样分的:第一层是可口可乐,第二层是百事可乐,第三层就是七喜。) 
     采取了非可乐定位法,“七喜”的销量果然陡升。自从1968年非可乐宣传启动以来,七喜公司每年的净销售额从8870万美元增加到了19亿以上。如今,“七喜”成了世界上销量第三大的软饮料。 
     为了证明定位概念的普适性,麦考米克通信公司(McCormick munications)买下了美妙音乐电台 WLKW(这家设在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市的电台乏善可陈),并且把它变成了当地第一大音乐台。他们的主题是:WLKW是一个非摇滚音乐台。 
     要想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你必须放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认为,你要在你自身或你的产品当中找到你的观念。 
     不对。你必须做的是,到预期客户的脑子里去找。 
     你在“七喜”饮料罐里是找不到“非可乐”定位理念的;但    你会在喝可乐的人的头脑里找到它。 
F。W。M。T。S。陷价 
     最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定位需要始终如一,必须坚持数年    如一日。 
     然而,每当一家公司打赢了一场漂亮的定位战后,它往往 
     会掉进我们所谓的FWMTS陷阶: 
      “忘记了使他们成功的根本。”Fnrget what made tnem  successful。) 
     艾维斯在卖给ITT公司后不久,认为自己再也不能满足于屈居第二了。于是它打出广告说:“艾维斯要当第一(Avis is go to the NO I)” 
     那是在宣传你的愿望。从心理学上说,这是错的。从战略  角度说,这也是错的。 
     艾维斯公司除非能找到赫茨公司的弱点并且加以利用,否  则它注定当不了第一。 
     此外,这家公司原先不仅在预期客户头脑里的梯子上把排  名第二的艾维斯同排名第一的赫茨联系到了一起,还充分利用了人们与生俱来的对弱者的同情心。 
     新的广告宣传纯粹是老一套的自吹自擂而已。 
    说话要诚实。在过去的20年里,艾维斯公司搞过许多形式  不同的广告宣传,如:“奇才艾维斯(The wizard of Avis)”、“你用不着跑遍整个机场(You don't have to run through airports”等等。 
    可是,如果有人提到艾维斯,你脑子里冒出来的主要印象是什么? 
    当然是“艾维斯只位居第二,”云云。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艾维斯一向忽视的是,它在人们头脑里留下的只是这个概念。如果有一天全美租车公司的销量超过了它,它才会认识到失去的老二地位的价值。 
     你如果想现在成功,就不能忽视竞争对手的地位,也不可离开自己的位置。用若昂·迪迪翁(Joan Didion的不朽名言来说,就是“球在哪儿,就在哪儿打。” 
     另一个落人FWMT石 陷讲的广告主是七喜公司。它通过“非可乐”宣传成功地把“七喜”饮料定位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替代饮料。但是,它现在的广告却称“美国处处有七喜(America is turning 7-Up)。” 
    美国没有这样的事。“七喜”也是在宣传自己的心愿,这和“艾维斯要当第一”的口号在概念上没什么两样。 
    而且起不了任何作用。   
5你不能由此脏 
    有这么个老故事,说的是一个旅行者在向一位农夫打听怎么去附近的一个镇于。 
    农夫回答说:顺着这条路走一英里,见到岔路时往左拐。不行,这样走到不了。” 
    “你先掉过头来开半英里,见到‘不许前行’的标志后往右拐,”农夫又说。“不好,那样走也到不了。”他想了好长时间后看着满面狐疑的旅行者说:“要知道,年轻人;从这儿是到不了那儿的!” 
    许多普通人、政客和产品的命运恰恰也是这样的。他们恰好处在一个“无法由此及彼”的位置上。 
    美国不是处处见“七喜”。艾维斯当不了第一。愿望不会成为现实。大量做广告也无济于事。 
“我能行””精神不死心 
    从许多方面来说,美国在越南的经历是美国人“我能行”精神的一个典型例子。 
    只要你付出足够的努力,任何事情都可能办到。但是,R论我们怎样努力,无论我们投入多少兵力和金钱,这个问题总是不能通过外力来解决。 
    我们无法由此及彼。 
    尽管有好几百个类似越南的反倒,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我们能行”的状态里。然而,不管你如何努力,许多事情还是不可能做到的。 
    例如,一个55岁的副总裁决当不成第一把手。等首席执行官过几年到了的岁退休之际,董事会将任命一位48岁的接班人。 
    这位55岁的副总裁已经没有当总裁的机会了。要想得到这个提升机会,他必须比现任总裁至少年轻10岁才行。 
    在抢占大脑的战争中,没有竟争机会的产品往往也会落得个相同的下场。 
    如今,公司可以推出一个了不起的产品、拥有一支了不起的销售队伍、发起一次了不起的广告宣传活动,但是,如果它恰好处在一个“无祛由此及彼”的位置上,照样会一败涂地的,无论它打算花多少钱也无济于事。 
     在这方面,最好的例子莫过于RCA公司在计算机业的遭遇了。 
不样之兆 
     1969年我们为《工业营销(Industrial Marketing)》杂志 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直截了当地叫“定位是人们在如今的仿效市场上玩的游戏”,并且把RCA公司当作一个主要例子来谈。  我们在文章里用了一些新名词,并且作了一些预测,依据的都  是一种叫做定位的游戏规则。(这是“定位”这个词第一回用来  描述这样一个过程:即如何应付人们头脑中已经被一个规模更大、资格更老的竞争对手占据的地位。) 
     其中有一个预测的结果准确得惊人。我们写道,就计算机  制造业而言,“任何公司向IBM公司业已占据的地位直接发起  挑战都无望获得成功。” 
     这句话里的关键词当然是“直接”。同市场中居领先地位的  对手展开竞争固然有取胜的可能(我们在文章里提出了几个方法),但定位规则说,“直接”取胜是不行的。 
     这话在当时引起了一些异议。这两位是何许人也,竟然敢  说像RCA这样财大气粗的公司别想在计算机业有出头之日? 
     于是,到了1970年,RCA公司向计算机业全速进军。商    业报刊上连篇累犊地报道了这件事。 
     〃RCA向龙头老大万炮齐发,”《商业周刊》1970年9月19日期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标题如是说。 
     “RCA 与IBM 势均力敌,”《财富》杂志1970年10月号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