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如此专注-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前关于百度即将登陆纳市的传言已经流传已久。
  从Google方面来看,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收购抑或“亲征”的两种选择。Google上市在即,即将受到非常大的利润增长压力。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本土的在线广告增长率逐渐放缓,而扩张欧洲、日本、亚太等市场是必然选择。在Google的招股说明书中,Google称国际化对于其长远的成功非常关键。目前Google销售收入的1/3来自于美国市场之外,一年前这一比例还是26%。Google官方曾表示,“在美国本土以外缺乏运作经验使Google很难在国际扩张中取得胜利”。同时文化因素也成为扩张瓶颈之一。
  与雅虎相似,Google此前在中国处于“无作为”的境地,雇员人数很少,甚至服务器都设在美国。有观察人士指出,“在中国压低投入正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他们(Google和雅虎)应该对通过收购进入中国早有盘算”。而与Google一样靠“竞价排名搜索”业务打天下的百度,自建立之始就与Google风格“神似”。近两年,百度投入大量资源在渠道营建上,并在全国的中小企业中逐步开拓市场。这对于Google而言是非常难以建立的资源,同时与雅虎看重3721的渠道能力也如出一辙。
  如果Google并购百度,将一举多得,同时将百度的流量、渠道、本土团队揽入怀抱。而同时,百度也几乎是Google惟一的可能收购对象。因为在中国市场3721已有归属,另一搜索商中国搜索的母公司是香港上市公司慧聪,三大门户则已经上市,同时缺乏搜索的核心技术和运作经验。相反,如果Google收购百度失败,让百度上市成功,那么Google在中国的处境将会非常尴尬。一方面,百度上市圈进资金之后,肯定会与Google、雅虎激烈竞争。另一方面,雅虎中国携YST技术和3721的本土渠道和团队,是Google短期内无法自建的。所以Google在此敏感时期出手注资,显示出其志在必得的雄心。


Google注资“隐藏”并购企图?(2)


  后Google、百度时代畅想
  此前曾有观点认为,迫于互联网业务在各地区的文化和运作差异,外国巨头很难充分本土化,所以选择并购进入中国市场是必然之举。从Ebay、雅虎到现在的Google,都一一验证。一旦Google收购百度成功,国内的搜索格局将更加趋于简化和定型。雅虎(3721)和Google(百度)在整体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以微软当下的实力和在中国的投入,和中国搜索等一道只在二线阵营。这样就有了后Google、百度时代的猜想。
  应该说在品牌和技术上,Google(百度)和雅虎(3721)都在伯仲之间,但Google(百度)无疑拥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就搜索领域而言,Google是世界第一品牌,百度是中国第一品牌。雅虎则更多在门户领域有号召力,加之其在中国多年不为,品牌在搜索上的力度并不坚挺,而3721作为中文实名商,在搜索上的品牌号召力亦尚需构建。就技术而言,Google和百度一直分别在英文和中文领域代表着最强技术含量。雅虎YST技术虽然打磨日久呼声很高,但目前还没有太明显的市场业绩。 而在渠道上,Google(百度)相信就要逊于雅虎(3721)。Google和雅虎在中国都并无渠道可言,而虽然百度的渠道经营已有时日,但其渠道力量显然要弱于3721。据称,庞大的渠道网络正是雅虎相中3721而非百度的关键因素。
  而另一个重要因素来自合作伙伴。网易、新浪、搜狐、Tom、中华网等手中握着极其珍贵的大额流量,这是必须加以争夺的市场资源。在此之前,除新浪与Google合作以外,其余都与中国搜索保持有不同程度的合作。而对合作伙伴的争夺已经开始。在之前对雅虎的采访中,雅虎中国搜索事业部总经理张谦表示,雅虎已经开始让中华网和网易使用其YST技术。张谦称,中华网已经基本决定采用雅虎的YST技术,而目前网易的四分之一流量也由雅虎承担,“以观其效”。但在合作伙伴的争夺上,Google(百度)和雅虎中国(3721)的两强对立很可能会给中国搜索以可乘之机。当年中搜成功从百度手里抢走门户的流量支持,就是因为门户害怕百度日益强大而形成威胁。而眼下无论在资金、品牌、技术等等都逊于两强的中搜,很可能会成为门户扶持的对象。
  但是,有观点认为,门户为了自己的搜索质量和品牌忠诚度,显然应该考虑与Google和雅虎中国的合作。网易目前把流量分摊至不同搜索商的作法是一种平衡,也是日后各门户可能普遍采取的一种方法。而中搜的赶超之路,除了继续打磨目前并不突出的技术以外,更重在对行业细分搜索和桌面搜索等特色形式上下功夫。同时,在百度被Google揽入怀中后,中搜成为惟一的纯粹民族血统的搜索商,其背后的“中国搜索联盟”也成为其博弈市场的一个优势。但显然,中搜的突围是要以核心搜索技术的突破为前提,这仍然是其最大瓶颈。
  因此,假如Google入主百度,则中国的搜索格局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两强并立的格局。而这不排除中搜依靠自己的特色在一些细分市场发起挑战,以及微软借助其基于文本的搜索技术和垄断优势卷土重来的可能。
  不过,关于后Google、百度时代的畅想虽然美妙,终究经不起现实风暴的洗礼。在经历了百度疯狂上市以及阿里巴巴大手笔收编雅虎中国之后,中国的搜索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再一次被打破,英雄谁属,现在下结论恐怕还为时过早。
  李彦宏智斗施密特
  百度与Google之间的收购与反收购之争,虽然现在以百度选择独立上市暂告一个段落,但是个中曲折却是错综复杂、不足为外人道。在与施密特的这场较量中,百度的掌门人李彦宏显示出了高超的智慧和手法。
  瞒天过海
  2003年之前,Google无论是在世界还是在中国市场上都一直遥遥领先,对于像百度这样的“后进青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0年,李彦宏和创业伙伴徐勇回国创业时都还是无名之辈,他们借鉴美国搜索公司Infoseek的模式,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不久却发现这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从2001年起,李彦宏自立门户,网站初创时,其日点击流量不过寥寥可数的一千左右。但李彦宏锲而不舍,逐渐网罗到一批对互联网搜索技术有兴趣、也有激情的技术天才加入百度团队。由于成功实施了“闪电计划”——在用户体验之上不断改进中文搜索技术,2002年的百度开始奋起直追,不少网民开始发现使用百度搜索“很快,也很方便”。此后,百度在中国互联网的搜索流量一路飙升,开始把3721等搜索对手—个个甩在后面。
  从2003年起,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就开始落后于百度。到了2004年,Google开始意识到百度不可小觑。于是施密特立即放下架子开始了与百度的“亲密”接触。施密特的如意算盘是控制百度——因为这将意味着Google兵不血刃地拿下中国市场。如果按照流行一时的“IT新思路”——做个好网站套现的话,李彦宏们将永远难登大雅之堂。但实力、财力都还欠缺的百度,也不能将业界老大拒之千里之外——那说不定会激怒对方,引致被扼杀于襁褓之中。因此这意味着李彦宏与施密特的交往不得不深谋远虑,保持“竞合”。
  经过谈判和妥协,在新一轮1470万美元的融资中,百度接受Google的投资499万美元——即让Google拥有百度2。6%的股份。Google一时颇为得意,随后立即忙于到纳斯达克上市。在买到百度的大约2。6%股权后,不仅施密特,连外界也普遍认为,作为美国搜索巨头的Google拿下微小的中国百度,将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事后的发展却让人们大跌眼镜。李彦宏深埋心中的志愿是走独立发展和独立赴纳斯达克上市之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李彦宏所谓的“与Google竞争与合作”可能是“缓兵之计”——诱使Google在“合作”的迷魂阵下,推迟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
  士别一年,形势大变。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百度可谓一骑绝尘。2005年首季,百度把Google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中国国内互联网市场的网站搜索流量份额(市场占有率)为44。7%,相比之下,Google位居第二,为30。1%;同时,百度在首季取得了520万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47%。施密特闻之大惊。


Google注资“隐藏”并购企图?(3)


  矢志不渝
  此前,施密特还“振振有辞地”表示,Google 2005年将铁定进军中国市场,但具体的形式还要取决于与百度的谈判结果。对于百度,Google目前有两种选择:其一,Google单纯地持股百度;其二,双方展开深入合作,Google将拥有百度更多股份,甚至成立合资公司。
  但是Google的这个如意算盘随着百度的日益强大而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施密特的“一朝失足”终于酿成“大祸”,估计他颇有“养虎为患”之叹吧。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战略错误,施密特于2005年6月秘密赴京,直奔中关村理想大厦12楼——这是百度总部所在之处。此举被认为是Google收购百度的续演。
  在百度的办公室,想必施密特感受到了“Google中国版”的舒适环境。但是他的好心情立刻变坏了。在李彦宏的办公室里,两人谈了什么无从了解。据说是施密特提出了收购与合作的建议,而且开出的收购条件很优惠。但是精明的李彦宏在这几年示之以弱、瞒天过海之后现在突然间强硬起来了。对于施密特开除的条件,李彦宏似乎并未心动,他只是更坚定地希望百度能走在美国纳斯达克走独立上市和独立发展之路。
  很快外界就收到了百度独立发展的声明——这让施密特震怒。李彦宏曾经对此骄傲地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