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稽核与控制--企业审计手册-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不能作为商品购进核算。
在审计时,必须据此三条衡量企业商品采购业务核算范围,缺少任何一
点都不行,以保证商品采购业务核算的正确性、真实性。

2。审查商品采购成本的真实性、完整性
审计时,特别要注意的有两点:
(1)应当列入商品采购成本的项目是否已经包括。商品采购成本是指购
入商品的进货原价,即实际支付给供货单位的商品的全部价款。根据进货渠
道不同,有所区别。国内购进用于国内销售和用于出口的商品,以进货原价
为其采购成本;企业进口的商品,其采购成本包括进口商品的国外进价,应
分摊的外汇价差和进口环节的各种税金;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
品,其采购成本为实际支付给代理单位的全部价款;企业收购农副产品,其
采购成本包括支付的收购价款、税金等。
(2)应当从商品采购成本中扣除的项目是否已经扣除。例如,国内购进
商品所发生的进货费用,包括购进出口商品到达交货地车站码头以前支付的
各项费用和手续费,均作为当期损益列入经营费用;进口商品如对外合同以
离岸价格(FOB)成交的,商品到达我国口岸后,发生的费用记入经营费用;
进货折扣与折让,应当按发票价格予以扣除。
3。审查商品采购的结算方式及其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并真正
得以执行采用支票结算方式时,要检查财会部门是否根据业务部门商品购进
计划及有关领导签字批准的文件,开出转帐支票,留下存根,支票交给采购
人员进行商品采购后,采购员持发货票、进货单报销,财会人员是否对此票、
单审核无误后,再行编制记帐凭证;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下,要检查开具的
票据是否有延期付款商品交易的购销合同或协议,汇票是否记名,承兑期是
否超过了 
9个月的最长期限;在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下,由于商品

发运与货款结算完成时间不一致,往往形成“货到单未到”和“单到货未到”
的情况,审计时要分别接收商品和结算货款两个环节进行检查。

发运与货款结算完成时间不一致,往往形成“货到单未到”和“单到货未到”
的情况,审计时要分别接收商品和结算货款两个环节进行检查。
审查预购定金的发放和收回情况
农副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商品流通企业为了保证货源及时购入,事先
向收购产品的产地支付预购定金,待产品生产后,由产地人员将产品送到商
业企业,并按实际货款结清预购定金。审计时要注意预购定金是核算部门发
放还是报帐单位发放,报帐单位发放的预购定金是否全部,有无贪污和挪用
现象;发放的预购定金是否按期收回和全部收回,因特殊原因不能收回的,
在第二年有无重新发放和收回;收回预购定金是否及时报帐和处理。

5。审查商品采购中的特殊业务
这类业务主要包括一些商品交易中因经济纠纷导致的业务,如在商品购
进中发生的拒收商品,拒付货款,进货退出,进货退补价以及商品购进中的
商品溢缺等。

(1)对拒收商品,拒付货款,要审查是否以购销合同为依据,是否确实
因为企业在承付期内,发现商品品种、规格、等级、质量与合同规定不符;
企业在承付期间发现供货方多计货款,是否办理部分拒付;货款已承付后商
品到达,验收时发现与合同不符,是否及时与供货方联系,采取措施尽快解
决。
(2)对进货退出业务,要审查发现商品不符合规定后,是否及时与供货
方协商退货;因为商品已正式办过入库手续,因此还要审查是否办理了出库
手续,财会部门根据有关凭证进行帐务处理。
(3)购进商品的退补价,不仅关系到购销双方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
库存价值和销售成本的正确反映,审计时要注意是否存在虚假退补价,个人
从中牟利的现象;发生退补价的在库商品是否直接增减库存价值;商品已销
售并已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时,是否增减商品销售成本;对部分库存、部分销
售的,是否采取适当方法分摊退补价款,如按存销比例分摊退补价款;退补
价全部转入销售帐户的,是否确因难以查明存销数量,并且金额不大。
(4)购入商品溢余和短缺的审查,首先要检查溢余或短缺的原因真实
性,看有无利于商品购进溢余或短缺调整库存价值和当期损益的现象。其次
要检查溢余或短缺商品处理的合规性,属于商品自然升溢的,有没有不作“待
处理财产损溢”处理,个人贪污或集体私分问题;属于供应方多发货的,是
否及时与对方联系,采取退回多发部分或多发部分作增加购进处理;属于应
由供应单位、运输机构、保险公司或其他过失人员负责赔偿的损失,是否明
确责任,及时清偿;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记入“营业外
支出——非常损失”借方时,是否扣除了残料价值和过失人、保险公司赔款;
属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是否确实存在,金额是否真实。再次要审查商品购
进溢余和短缺的报批手续。
□库存商品的审计
库存商品属于存货的范畴,新制度规定,只要商品所有权属于企业,不
管存放在企业仓库、门市部、还是寄存在外库,或是委托其他单位代管、代
销的商品,陈列展览的商品,均属于库存商品的核算范围。库存商品审计的
内容包括记帐价格、调价、削价、溢余、短缺、销售成本以及清查盘点七个
方面。

1。库存商品记帐价格的审查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记帐价格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采用进价核算和
采用售价核算。商业批发企业或批发商品以及物资供销企业,外贸企业,国
有粮食经营企业的合同订购价和议购价均属于进价核算的范畴。商业零售企
业一般采用售价核算。对库存商品记帐价格的审查,主要看在进价记帐情况
下,库存商品记帐价格与“商品采购”科目核算的采购成本是否一致;在售
价核算的情况下,库存商品记价通过“商品进销差价”备抵以后,是否与“商
品采购”科目核算的价格一致。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记帐价格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采用进价核算和
采用售价核算。商业批发企业或批发商品以及物资供销企业,外贸企业,国
有粮食经营企业的合同订购价和议购价均属于进价核算的范畴。商业零售企
业一般采用售价核算。对库存商品记帐价格的审查,主要看在进价记帐情况
下,库存商品记帐价格与“商品采购”科目核算的采购成本是否一致;在售
价核算的情况下,库存商品记价通过“商品进销差价”备抵以后,是否与“商
品采购”科目核算的价格一致。
库存商品调价的审计
库存商品调价的审计主要是检查商品调价前,企业是否组织有关人员对
调价商品进行盘点,查明调价商品的实存数量;当调整库存商品进价时,是
调整库存商品的帐面价格和商品进销差价,还是按照规定在商品销售后,体
现在企业当期损益中;当调整库存商品售价时,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是否按
照要求根据售价调高或调低的幅度,调整商品进销差价和库存商品;由于国
家统一调整计划价格时,发生的库存商品增值或减值,是否贯彻了资本保全
原则,不再调整实收资本或其他所有者权益,而是在企业的损益中处理,并
随实现随体现。

3。库存商品削价前的审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库存商品削价前的审计,将成为一项发生频率比较
高的审计内容。因为愈是市场竞争激烈,愈是要求商品迅速推陈出新,由于
供过于求或质量低劣等原因,削价处理的情况将会经常发生。对库存商品削
价的审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削价的必要性。检查库存商品削价是否确实由于商品冷背呆滞、质
次价高、残损变质等原因,必须对原售价作减价处理,防止和查处以库存商
品削价为名,变相私分企业商品,或者销售给“关系户”,而损害国家和企
业利益的行为。
(2)削价的核算方法。商品削价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从商品销售成
本中提取商品削价准备,以处理发生的削价损失,二是不提取削价准备,将
发生的削价损失体现在企业当期损益中。前者适用于削价处理的商品损失的
价值较大,导致企业当期利润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继续经营的情况;
后者适用于相反的情况。审计时要注意:
①计提商品削价准备是否按照库存商品年末余额的 
3~5‰计提,并执行
年度中间各月预提,年终进行清算,不再按企业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
②是否仍将商品削价准备与原来的商品削价准备金一样,作为一项基金
而不是列为流动资产用于备抵库存商品帐面价值,在处理上是否在年末将商
品削价准备余额保留,而不是与商品削价准备金一样,余额转回当期损益。
③处理削价商品以及弥补商品削价损失,是否通过销售科目而不是冲减
库存,通过冲减销售成本,将削价商品的销售收入低于其销售成本的差额冲
销。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是否加大当期的商品销售成本,使提取和处理的渠
道一致。
④商品削价准备的明细核算,是否与商品销售收入及其销售成本的明细
核算一致。比如商品销售收入及其成本按类别进行明细核算,商品削价准备
的提取和使用也应分类核算。
(3)商品的削价及削价幅度的确认,是否由业务部门或门市部提出意
见,编制商品削价清单,列明需要削价的商品类别、品种、削价幅度以及削

价原因等有关内容,报经企业领导批准后进行降价销售,财会部门根据削价
商品清单及销货日报表等有关资料计算削价损失,冲减商品削价准备和商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