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操纵术-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他们没有在向上司提意见时使用这种策略。他说:“我们必须先思考一
下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然后才能向那个双眼放光、头脑顽固的老古董老
板提意见。”
    聪明的人都知道,通常来讲,让他人相信你的建议是没什么报酬,也谈
不上愉快的。因此,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驾驭他人的力量,聪明的人经常愿意
牺牲自己可以得到的名声,而使自己的主意能够执行下去。只要他人能完全
信任他们的建议,他就会十分满足。
    可里夫兰水压炼钢厂的创始人福斯特就是这样。如果他想在工人中间
施行一个计划,哪怕这个计划明显是有利于工人的,他也会事先在一些工
人心中播下“意见的种子”,让工人们相互讨论,让他们以为是他们自己
提出的这个计划,而他只是个帮忙的人而已。
    麦克?汉纳是美国最权威的政治领袖,在1896年召开的共和党会议
上,他力扛所有的反对意见,将那条著名的“黄金党纲”收入政纲之中。
这一成功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当时,他警告政纲委员会的人说,如果他
们不支持“黄金党纲”,他就会反对他们准备选为总统的麦金利!汉纳强
硬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给委员会的人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最终取得了成
功,不负他的追随者的拥戴。
    因此,如果你想要他人按照你的意见去做,那么,就让他们以为是他
们自己提出了这个意见,并绝对信任他们,这才是最好的方法。这样,他
们就会信心百倍地去执行你的意见了。
让他人尝到小甜头
    怀特罗?利德是赫拉斯?格里莱手下的《纽约论坛报》的主编,当
时,他想找一个能干的助理编辑。这位助理编辑不仅要自己能成名,还要
帮格里莱成为《纽约论坛报》的所有者和出版人。
    利德看好年轻的海?约翰。当时,海?约翰刚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完
成外交任务,正准备去伊利诺伊州做律师。
    利德的全部外交目光都集中在毋庸置疑的海?约翰身上。
    他是如何使这个年轻有为的人抛弃原来的计划,来到报馆就职的呢?
    西亚思记载道:“利德请海?约翰去‘智慧俱乐部’吃饭……就算他
替朋友想出了其他计划,他也不能立刻就在俱乐部宣布出来。”
    吃过饭后,他请海?约翰去报馆玩。他从众多的电报中找出一条十分
重要的消息。当时,正值负责国外新闻的编辑外出,于是他对海?约翰
说:“帮我给明天的报纸写一段关于这个消息的社论行吗?”
    海?约翰当然不好拒绝。
    他的社论写得非常棒,格里莱特别满意。于是,利德请他再待一星
期,一个月,就这样,海?约翰成了报社的一名编辑。
    就这样,这名年轻有为的人放弃了回乡做律师的计划,留在纽约做了
一名新闻记者。
    就是运用了这样的策略;利德使得海?约翰甘心归于他的麾下。
    他并没有很冒失地就说出自己的想法,一开始,他只是请海?约翰写
一篇小社论,从而逐渐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运用同样的策略时,我们要明白一点.如果想让他人加入自己的事
业,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他人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
    当我们想让他人做一些并不难做的事情时,我们应先让他尝到胜利的
滋昧。我们一定要强烈地刺激他,激发他内心的渴望,想马上获得成功。
这样,我们就激活了他的自尊心,成功也在激励着他。为了进一步获得成
功的快感,他们就会很愿意在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尝试第二次。
    因此,奥弗斯特利特在他的名著中说:“如果想知道一个人是否能影
响他人,就要看他能否激发他人参与到他的事业中去。”
    聪明的人都深谙此道,并知道什么时候才是运用它的最恰当的时机。
    比如,比亚来在准备远征北极时,几乎把所有做雪橇用的材料都带齐
了,可在需要做雪橇时,他却总是十分诚恳地放手让那些爱斯基摩人做。
    我们知道,西班牙战争结束后,莱昂纳?伍德是如何将已支离破碎、
陷入疯狂的古巴变为一个独立的、近代国家的。伍德的秘诀就是:让那些
古巴人竭尽所能,参与国家的发展。他甚至不让美国教师来古巴施教,而
是把古巴的子女送到美国去接受教育。
    聪明的人往往也要经历很多挫折才能自如地运用这个策略,但是,在
通常情况下,比如利德在处理海?约翰这件事上,只要稍加准备就行了。
激起对方的自尊心
曾经有一位一意孤行的爱尔兰老妇人使鲍尔文机车公司的一个重要
工程受到了阻挠,她把撒默尔?夫克兰的计划彻底打乱了。当时,夫克兰
还只是那家公司的小职员而已,而后来,他竟成了这家公司的总经理。
    公司在夫克兰的建议下买了一块地,想建造一座急着投入使用的办公
场所。
    有100多家住户住在这块土地上,公司通知他们之后,他们答应
搬迁。
    可到后来,竟有一些住户在这个一意孤行的爱尔兰老妇的煽动下坚持
不搬迁。而且,由于她的煽动力特别强,使其他人一致支持这位老妇人的
做法。
    夫克兰对上司说:“如果动用法律强迫他们搬迁,肯定会拖上几个月,
而我们需要尽快破土动工。我们不想以不理想的方式将他们驱逐出去,那
样会招致很多仇敌……公司是在我的建议下才决定在此建楼,所以我请求
公司将此事交给我去处理。”
    结果,他竟然让那些住户立刻自动搬离了此地。
    这次行动的困难之处就在于那个一意孤行的爱尔兰老妇身上。一天,
她坐在巷子里一个带屋檐的门槛上,他们同时看见了对方。
    老妇人口气很不友善,她对夫克兰说:  “你在这儿走来走去想干
什么?”
    他头戴旧草帽,身穿旧衬衫,像工人一样将两只衣袖一直卷到臂膀
上。他见这个老妇人主动问他,就走到她面前,嘲弄地说:  “你自己在这
儿坐着,什么也不干,真是太丢人了。像你这种有能力的人,就该劝你的
邻居搬出去,去住条件好一点的房子。”
    夫克兰只用这几句话就赢得了主动权。那老妇人的气焰也不那么嚣
张了。
    后来,夫克兰说:“她马上成为那里最忙的女人,她力劝她的邻居们
搬离了那个地方。我却花了不到预想的一半精力就把事情办完了。”
    当一切都顺利结束后,临别时,老妇人对夫克兰说:  “为你帮忙是我
的荣幸。”
    对付这样一个难缠的妇人,他究竟用了什么办法呢?
    实际上,他做的事也很普通。他只是勾起了她的兴趣罢了,这是一切
胜利的源泉。
    可这种方法的效果是十分出入意料的。这样一个困难而重要的业务问
题竟让他在几分钟之内顺利地解决了,还让一个满腔怨恨的生事者成了他
的热忱的拥护者。
    夫克兰胜利地降服这个一意孤行的老妇,与富兰克林使一个反对者成
为自己终身之友的方法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都激起了对方的“自尊心”。
    他尊重老妇人的人格,十分诚恳地请她支援,还恭维地说凭她的才干
足以胜任一名领袖的工作。
    他让她感觉自己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
    这是让他人欢迎我们,并愿意主动与我们共事的良策。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树敌的话,就故意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这是
最有效的方法。
    许多平庸的人遇到这种事就只会想到利用权势、暴力,却没想到这样
只会招来失败而已。如果他们想以自身的力量驯服他人,只能是伤害对方
的自尊心。
    比如,现在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威尔逊总统事业会失败是因为他犯了
两个明显的错误,这使他所依赖的支持者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1918年11月,威尔逊在休战条约签署后大获全胜,全世界都臣服在
他的脚下。在美国,两大党联合拥戴他。世界各国的政冶家和人民也在关
注他的所有言行。可一年后,威尔逊的威望就完全丧失了,谁都不愿再信
任他。
    也许,上议院否决国联和《凡尔赛和约》只是他的失败中的一小部
分。比这更惨的,是使他在个人和政治生命两个方面彻底崩溃的两次真正
的失败。而这两次失败,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
    威尔逊的第一个大错是在休战条约签署的前些天,从他的手中签发了
一封致命的信,他命令选民只能选择民主党议员。无疑,这种举动沉重地
打击了那些忠心拥戴他的共和党人。这样,他的对手就有了可乘之机。结
果,共和党在上议院反而获得了多数席位。
    没过多久,他又犯了第二个大错。他不顾朋友的劝阻,没有安排哪怕
一个上议院议员或者一个重要的共和党人,如鲁特、塔夫脱等人进入和平
委员会。这对于共和党和上议院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大家都知道,
上议院的权力很大,只有上议院批准,威尔逊希望通过的条约才能生效。
    事实上,他在“一战”时各国中的地位完全是他的和平委员会帮他奠
定的。
    因而在国内,等候他的将是狂怒的对手。上议院中,连民主党人都开
始不再支持他,更何况执掌着上议院大权的共和党人。于是,威尔逊几乎
是自己点燃了毁灭自己的烈火。
    在这样一个涉及千百人的大范围内,威尔逊的错误是任何领袖都应避
免的,即: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威尔逊的失败与夫克兰的成功的对比是十分有趣的。因为威尔逊伤害
了朋友的“自尊心”,让朋友远离了他;而夫克兰却因为满足了对手的
“自尊心”而使之拥护自己。
    所以,大人物能够手握重权,使无数人追随其左右,大都是因为别人
能从他这里获得足够的自信。
第6章 化解他人敌意的心理策略

显示自己的谦卑
普莱思说:‘‘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