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再坚持一会:一个问题女性的21次自救-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的圈子不是很窄吗?不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灌输了一种等级观念吗? 
在天真无邪的孩子眼里,人们之间的相处应该是不分肤色、种族、等级的。因为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本身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优劣是后人对生命的涂鸦。 
但是我也在提醒自己:和那些恶习较多的孩子在一起的确会受不好的影响,毕竟近墨者黑呀。 
该怎么办才能解决这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呢? 
直到有一天看到中谷彰宏的一篇文章《学校里老师不教的几件事》,我才找到了方向。文中提到: 
怎样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呢?只要能遇到好老师。所谓遇到好老师,其实就是要以周围所有的人为师,应该每天都能在遇到的人中觉得有一位,“跟著他能学到这些”或是“跟著他能学到不少东西”。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而我们过去则习惯看别人的缺点,所以人际交往才会衍生出那么多的矛盾。 
对啊,我们能够赏识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为什么就不能以这种胸怀来赏识我们周围被称作万物之灵的人呢?有人说,一个日本人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一条龙;相反,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就变成一条虫了。为什么呢?不就是相互间缺乏赏识吗? 
有了这个认识,我对孩子的引导就变得轻松多了,我不再限制他和哪个小朋友交往,但有一条必须做到:要有分辨力,从这些小朋友身上找优点,然后努力去学。 
这一招还真有效,儿子很快从玩伴中找到了他们的优点,如全勇涛不随便吃人家的东西,陈昌捷喜欢学习新东西,阿强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赖业鹏能做到按时睡觉等等。儿子在找他们优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改了自己不少缺点,如比以往睡得早啦,学会保护自己啦,等等。我发现他在交往能力提高的同时,观察及思考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很庆幸自己找到了比较满意的教育孩子与人交往的方法,这也成为我后来的为人处世之道。 
'上一篇' 
人就图个愿意

苏菁
人就图个愿意 
由赏识孩子我又发现赏识单位同事同样重要。我知道了,我原来一直感到工作吃力,不就是因为我以前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吗?而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原因就在于我以前老喜欢关注她们的缺点,以致我和同事之间互相排斥、互相抱怨,在有些领导安排不明的工作上互相推诿,从而使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不和谐。 
我不能一直寄望于其他人对我的接纳,不能事事都等到自己或别人做得完美才行动啊。 
我想,既然要求儿子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我自己就也应该做到和大人友好相处。 
想通了,我把以前惹我恼火的同事一一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似地过了一遍。我尽量找她们的优点:常会计虽爱唠叨,但她办事认真,脑子好使;许出纳精明能干,很识时务,人缘甚好;魏质检很懂人情世故,深得领导器重…… 
如果我对她们的优点加以肯定,并且尽可能地融合到自己身上,那么,这样不但改善了人际关系,自己也进步了,工作起来不就得心应手了吗? 
想到这,我竟有些兴奋起来,对,明天我就按这种方式去和同事们相处。 
也真奇怪,换个思路,以前心里恼火的同事一个个可爱起来。 
也真巧了,第二天科室安排我外出,没能按时领职工的工资,因为我当时负责预结算统计兼任部门出纳。 
回来听科室的人说,常会计当时是很不情愿地去领工资回来发给职工的,还说真是倒霉,摊上我这么一个事多的人。 
此时的我已能理解她对我的那份不满。因为她有她的工作,会计平时是不需要代领工资的,除非领每月奖金或年终奖等大额款项时,才须她亲自出马。 
我回单位以后,不像过去那样和她生闷气了,主动找她谈心,并十分感谢她帮我做的工作。她一惊,说道:“我发现你好像变了一个人。” 
以后她加班赶报表时,我也主动提出帮她的忙。 
再后来,遇到我再有什么急事不能按时办的,她都没有怨言地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了。 
原来一直让领导很头疼不好划分的工作,现在我们都能自己协调了。 
人们奇怪之余,问她怎么回事? 
她的嘴角漾起了甜甜的笑意,说: 
“人就图个愿意!” 
这句话,我想我要记一辈子。我的人际关系有所改善也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上一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苏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几天来我一直为没能评上中级职称而苦恼。这已经是第二次没评上职称了,第一次我还觉得情有可原,因为很多人都没有那么顺利,可第二次怎么还……听说就我一个人没过,我工作够努力了,领导平时也认为我专业可以啊,怎么关键时刻领导就不帮我说说话?难道我没有什么工作业绩、论文写得不理想?越想越头痛,越想越对自己没信心,越想越恼火那些评职称的人…… 
“妈妈,给我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故事。”儿子抱著一本《成语故事》过来,打断了我的思路。 
看到儿子童稚的脸盘,我的心情一下子平静了许多。 
我跟他绘声绘色地描述: 
“从前有一个住在边疆的老爷爷,有一天,他的一匹老马丢了,他的邻居们都同情他:哎呀,你怎么这么倒霉?可老爷爷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不久,老爷爷的马回来了,还带回了一匹小马。这个时候邻居们又羡慕他:哎呀,你真有福气!可老爷爷说,这不一定是好事呢!”我顿了顿,儿子左手托著腮帮全神贯注地听著。 
我问了一下儿子,你猜后来怎么样?儿子想了想说,是不是又变成坏事啦?“对了!”我接著说,“老爷爷的儿子骑马摔伤了腿,这个时候,他的邻居们又都同情地说:哎呀,你怎么这么倒霉?可老爷爷说,也许是一件好事呢!再后来,还真如老爷爷说的,坏事变好事。当时边疆要打仗,要征兵,很多士兵都死在了战场上,老爷爷的儿子因为腿伤就没有被叫去打仗,他活了下来。” 
故事讲完了,儿子还在回味著。 
我问儿子,这个故事听完了,有什么想法。儿子说:不要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人家说的也不一定对,有些事情人家说是坏事,并不一定是坏事。 
对呀,很多事是可以转变的,要辩证地看问题,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一味地悲观。 
我想起评职称的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提醒了我,表面上的坏事会不会是一件好事呢? 
有什么好处呢?没评上职称,说明能力不行,该享受的待遇没法享受……还说是好事,这不是自欺欺人吗?这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吗? 
不,不,是要辩证地看,我不停地提醒自己,换一个角度看,总能挖出点什么好处来吧。 
真像丈夫说的因为我不会来事?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你做得再好,领导不认可,那也是白搭。 
这么说这次没评上,能让我意识到人际关系方面的欠缺,也可以算是一种收获吧。还有什么好处?对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只要一个人精神不垮,就会越挫越勇的。 
正因为两次评职称失利,使我开始挖掘人际关系的真正内涵,学会了在工作中赏识领导赏识同事,并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 
后来,等我第三次评上职称时,我已深谙为人处世之道了。 
也正因我评职称比别人艰难,才使我渐渐练就了一种从逆境中寻找光明的思维方式,磨炼了我的韧劲。 
其实生活中,真正的烦恼又有多少呢?如果能在每次失去中看到得到的,人生便是升华而不是坠落,这是善待生命的一个原则。 
记得萧伯纳说过:智慧不与经验的多寡成比例,而与对经验的领悟程度成比例。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上一篇' 
别怕,你自己能买票

苏菁
别怕,你自己能买票 
一天,我读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位渔夫打鱼技术很高超,他为了让儿子学到他的高超本领,便手把手地教儿子,包括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情形,都一五一十事无巨细地给予指导。渔夫心想这回该放心了,可是,他儿子打鱼的本领竟不如那些比自己逊色得多的渔夫们的孩子。这位渔夫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一位老者告诉他:正因为你什么都教给了孩子,使得他少了错误的体验,他不能从错误中发现、感悟和学习新知识,而只能是机械地模仿,怎么会有长足的进步呢? 
这个故事启发了我:成长需要体验,成长需要过程。其实,有些事本身并不难,而是做这件事的人,把它想得很难。只要突破第一步,那么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儿子两岁多了,挺内向的,有人提醒我是因为他和老人呆的时间长,且和外界接触得少,我认为挺有道理的,所以尽量抽空带他出去玩。 
一次和丈夫带他去柳侯公园,他提出要坐“猴子抬轿子”,我想练练他的胆量,就试著让他买票:“别怕,你自己能买票。” 
他摇了摇头,一副很委屈的模样。 
“别怕,你把钱交给阿姨,阿姨就给你票了!”我继续鼓励。可儿子还是犹豫不决。 
“如果你不自己买的话,今天你就别玩了,你自己决定吧。”我想“逼”他,以我自己的经历,人有时候是要“逼”的。 
丈夫看到儿子为难的样子,实在于心不忍:“咳,他还那么小!”说完,径直去买了票回来。 
我真后悔事先没有和丈夫商量,不然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了。 
儿子玩回来又提出要开赛车,还没等我开口,儿子竟提出想自己去买票试试。我心中窃喜,丈夫则吃了一惊。 
儿子接过我递给他的钱,鼓足勇气,走到售票处,怯生生地说:“阿姨,我要一张开赛车的票。” 
那声音小得只有我这个做母亲的才能听到,幸亏那窗口只有赛车一个活动内容,售票阿姨接过钱,麻利地撕了张票递给儿子。儿子接过票,兴奋得像过节,他得意地向我们扬了扬手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