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中的心理学-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本身就是很值得部将注意的举动。想必这位部将当时也有着类似的心理活动,至少他注意到了主帅的“异常”举动,然后对这一举动进行了心理分析,再加上结合当时前沿阵地的情况,那么他很快就可以得出主帅那样做的真实意图。一个这样的下级,作为上级是很乐意拥有,并委以重任的。     
    我们常说:“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其实,不是你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只是你没有用心观察他的举动,没有用心揣摩他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原因。谁也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谁也不是孙悟空能钻进别人的肚子里,看他在想些什么。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必然会在他的行为举止上体现出来,关键是看你有没有用心去揣摩它。同样的,你必须也拥有这样的心理,才能观察到上级的举动,否则,即使你注意到上级的举动,你也一样揣摩不出上级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毫无疑问,“揣摩学”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产物。在过去“伴君如伴虎”的时代,作为臣子,倘若不善于揣摩皇上的心思,日子肯定过得惶惶不安——说不定哪句话哪件事触怒了龙颜,摘掉乌纱帽挨板子还是轻的,弄不好项上人头也得搬家,甚至还有可能诛连九族。史家巨子司马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大将李陵在一场大战中因寡不敌众被俘降敌,汉武帝震怒,要治李陵全家之罪。太史公在汉武帝气头上为李陵辩护,说他乃名门之后,一贯忠勇善战,这次又以五千士兵杀敌万余,完全可以将功补过;这次降敌,指不定是诈降,日后会伺机回报汉朝的。司马迁的一番慷慨陈辞自有他的道理,却不料此时的汉武帝需要战死沙场的武将来作天下人的榜样,以巩固江山。不会揣摩领导意图的司马迁就这样触了霉头,被送进了蚕室。     
    固然,在现在的职场中,即使揣摩错了上级的意图,也不至于落得个司马迁那样的下场,但想想看,一个连上级真实意图都无法真正领会的下级,又如何能够得到上级的赏识和重用呢?那事业的步步高升又从何谈起呢?    
▲虹桥▲书吧▲BOOK。HQDOOR  
懂得欣赏自己的上级   
    懂得欣赏自己的上级   
    上级,作为是自己的领导,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因此,对于很多管理者来说,能得到上级的赏识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他们的心理总是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上级也存在着需要得到他人赏识的心理,尤其是需要来自他的下级的赏识。这不是阿谀奉承,而是真心的赏识和赞赏,对上级才能的一种肯定。这种赏识,会让上级得到很大的心理满足,对协调上下级关系是很有好处的。     
    其实,懂得赏识他人,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和智慧。无论是对方是你的上级、下级,甚至是你的对手、敌人。在管理中,上下级彼此之间难免存在利益的差别、思想的分歧,但更具有一致的目标、相通的感情,更需要相互的支撑、相互的理解。在一个人的周围,无论是上级、同事,还是下级、朋友,都有可以欣赏的亮点,有可以学习的地方。一个人懂得用心去欣赏别人,在把慰藉和力量给他人的同时,也把激励和鞭策给了自己。因为在欣赏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往往也能以人为镜,看出不足,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和修养水平。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胸怀宽广、虚怀若谷的人,才能懂得欣赏他人。     
    懂得用心欣赏他人,有利于形成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人希望得到他人欣赏,并不等于图虚荣、好面子;一个人懂得用心欣赏他人,也不是不顾事实、只唱赞歌。真正的欣赏是内心真诚和善意的流露,是理解和尊重的体现。这样的欣赏,给人以温暖和关怀,有利于激励人们施展才华、发挥才智,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一个人如果在心里把同行视为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往往会引起摩擦和冲突;而一个人如果从心里把上级当成无所不能的人,那就往往造成了盲目顺从,丧失自己的判断力,也影响了上级的判断,最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只有学会用心欣赏他人,以诚待人,学人之长,才能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集中精力干事业。     
    上级之所以高高在上,是因为他确实有过人之处,有很强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平常的工作中会得到充分的展现,但如果再加上来自自己下级的真心赏识,那么上级在得到心理满足的同时,更会从内心感谢你的赞赏。这就像每个人做了很让自己得意的事情,总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赏一样,其实,他期望得到的是别人的一种认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认可,一种真正来自内心的心理共鸣。这甚至比事情本身更让他有成就感。     
    但是,赏识上级表现要注意,不能存有拍马屁、阿谀奉承的阴暗心理。什么是真心的赞赏,什么是夸张的逢迎,上级心里一清二楚。尽管好听的话谁都爱听,但听得多了总会起腻,再说,你不是出自真心的虚张的夸赞只会使上级怀疑自己的能力,最后只能适得其反。而真心的赏识,来自被人的真心赞美,就像一缕春风吹过心田,总会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自古以来,逢迎拍马的人都没有好的结果就是这个道理。     
    要想早日出人头地,首先就要澄清自我的主观意识,尽快地养成随时都能赞美别人的习惯。就像现代心理学家所指出的那样,恭维和赞美至多只会使接受者产生矛盾的心理反应。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欣赏良辰美景愉悦人们的心灵,欣赏精品佳作提升人生的境界。其实,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真心欣赏,欣赏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力量。得到他人的欣赏,就是得到他人的鼓励,自然会从内心感到幸福和快慰。爱人者人必爱之,懂得欣赏他人,拥有一颗欣赏他人的心,自己也必然收获友谊和快乐。    
HQDOOR←虹←桥书←吧←  
消除“向上”的恐惧症   
    消除“向上”的恐惧症   
    许多职场中人都有这样的心理,那就是害怕和上级打交道,害怕和上级接触,甚至对此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而这种“向上”的心理恐惧症直接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束手束脚,无法真正施展自己的才能。这种恐惧心理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工作中的正常表现,以致严重者甚至造成了一种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     
    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们会记得许多学生很怵头见到老师,很害怕和老师接触,甚至一提到老师,就会表现得很不正常,见到老师迎面走来,会绕着道躲开。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和反应,根本上来说,是他们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一个正确的心理状态。如果从心理上分析,那就是他们普遍存在着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我们会发现,那些自信的学生,即使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也一样愿意和老师接触,甚至还被老师所喜欢。     
    同样的道理,那些害怕见到上级,不愿意和上级打交道,甚至对上级存在恐惧心理的下级,同样是他们的不自信心理在作怪。和在学校一样,无论你怎么害怕见到老师,你还是不得不接受每天和老师见面的事实。在工作中,在同一个企业中,无论你怎么恐惧见到上级,怎么恐惧和上级接触,你还是不能避免和上级在工作中的频繁接触。那么,要想做出成绩,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就必须接触“向上”恐惧症这种心理压力。     
    上级固然比你地位高、权利大,甚至决定着你的前途和命运。但是,这种决定因素全部来源于你的表现,你的工作能力和在上级眼中的形象和地位。那么,想想看,一个很怕和上级接触的下级,必然会想尽办法避免和上级接触的机会,即使避免不了,也因为存有恐惧的心理,和平常由于和上级接触少而对上级不了解的心理状态,那么他的表现会是怎样的不自信,乃至糟糕的。并且,如果不能及时摆脱这种心理束缚,就会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你越怕见到上级,你就越抵触,而你越抵触,你的恐惧心理就会越来越严重,这种恐惧心理的加重,必然越来越影响你在工作中的表现,以致最后你就会被这种心理压力完全俘虏。     
    事实上,这种“向上”的恐惧心理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在工作中,首先你不可能完全避免和上级的接触,那么你就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来面对上级。而且,你和上级的接触基本上完全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那么在工作这个范围之内,你们的接触完全是以做好工作为前提的,你需要做的只是正确领会上级的意图,很好地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得到上级的认可而已。如果你恐惧和上级接触,你就无法真正了解上级的为人处事,了解上级的工作方法,无法和上级在工作中达成默契,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外,在职场中,你的上级对你的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你在工作中的表现,你的潜力,你留给上级的印象等等,这些都关系到你的事业。你恐惧和上级接触,一是你无法在工作中施展自己的才华,二是上级无法真正了解你的能力和品德,无法给你的工作下一个肯定的结论。更有甚者,工作了不短的时间,上级甚至都对你没有什么印象,不记得你的名字,更不记得你有什么突出的表现,那么即使有很好的机会,上级也不会想到你。还有,你抵触上级的心理,在上级看来,你就是一个缺乏自信,不成熟的人,这样自然不会给上级留下好印象,反而可能让他对你产生意见。     
    最后,上级的能力和处理工作的方法,有许多是值得下级学习和借鉴的,你恐惧的心理使你无法和上级很好地交流和沟通,你自然也就失去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BOOK。HQDOOR◇欢◇迎访◇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