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大败笔-经典营销失败案例-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九集团从1991年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通过收购、控股先后兼并了数十家企业,经营领域迅速拓宽,形成了医药、汽车、食品、酒业、饭店、商业、农业等八大产业并举的格局,总资产亦由1991年的16亿元迅速膨胀为1996年的70余亿元,5年间增长了4倍多,实现了资本扩张的目的。但是,面对众多企业的加盟及经营领域的拓展,而这些企业所在的行业又缺乏关联性,三九集团不得不分散较多精力去经营管理这些新企业,不得不调出大量资金、人才,致使三九不能集中精力加强医药行业的经营,不能及时进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和生产。任何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随着其他企业的进入,势必对其形成威胁,从而使其核心竞争能力逐渐丧失。从1997年开始,三九渐渐感到经营吃紧,效益下降,不得不放慢扩张的节奏。
  事实上,在赵新先最拿手的资本运营上,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超越企业三经营边界的多元化扩张综合症,“三九汽车”、“三九农业”、“三九洗涤剂”等行业发展都出现了巨大的失误和损失。
  对于壮大了的三九集团为什么不好好做好主业,却是四出扩张,外界普遍不能理解。赵新先对此的解释是,三九集团并不够大,它现在还是个儿童。赵举例说,截至2001年底,三九集团的总资产是186个亿,销售收入80个亿。但它的市场规模只有全球制药工业第一名的3%,美国第一名的5%。
  在这一思维方式下,三九集团继续扩张,且横跨汽车、旅游、房地产等多种行业。但体重越大,摔下来时跌得也就越痛。如在郑州少林汽车一项上的投资损失就有约6000万元,在太原洗衣粉厂投资损失也有约7000万元。最后赵新先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不得不承认,三九集团并购的医药企业成功率是70%,而非医药企业成功率只有50%。
  50%的并购成功率意味着什么?有一半的钱打了水漂!军人出身的赵新先就像那位只知道推进的巴顿将军一样,将他的三九带上了一条盲目扩张的不归路。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多元化战略是经济效率最低的战略选择,美国的大型企业也从80年代开始了放弃不相关多样化战略而回归主业的运动。我国企业同样用实践证明了不相关战略的低效率,不少企业因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而长虹、海尔、美的、格力、康佳等一大批企业则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和经营势头证明了建立核心竞争优势战略的先进性。
  动用核心竞争优势战略可以把企业的资源集中于有限的和最擅长的经营活动上,可以将企业内部的资产收益率最大化。领先建立标准为潜在的行业进入者设置障碍,可以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快速反应能力,降低风险,缩短时间和节省投资;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充分利用外部供应商的投资、规模效益、创新和专业能力。而在运用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下,适当进行战略性收购,兼并一些相关企业,可以在合理安排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等方面使企业在获得最大效益的同时,得到健康发展。
  但是,有一个最根本的矛盾是,怎样处理好主营业务和新增业务的关系。像三九这样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其多元化的触角越长,就越是将自己拖向失败的深渊。
  全美国的制药厂总共才有30多家,而我国却有3000多家。当本土医药企业应该在资源整合上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旗舰”三九却走着一条事与愿违的路——
  三九集团丧失理性的企业扩张(失利指数:★★★★)
  企业做大,然后做强,这个思路的科学性目前大家还在探讨。而在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这种做大和做强是以“盲目”为特征,其结果怎样?
  1992年,三九集团的前身南方药厂与正在中国急剧扩张的泰国正大集团合资组成三九正大药业有限公司。此次合资及其后的股权交易,让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期的企业一下子拥有了近9000万美元的巨资,这使得赵新先至今仍回味无穷。“开了一回资本运作魔力的眼”的赵新先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四处出击。
  三九真正开始发迹始于1995年购并雅安制药厂。当时中药针剂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独立开发中药针剂耗资又太大。三九集团于是购并了国内最早生产中药针剂的雅安制药厂。随后,雅安三九创下了业绩增加几十倍的奇迹。尝到了甜头的三九集团在几年间又先后兼并重组了40余家制药企业,一跃成为国内药业市场巨头。
  资本、产品、市场,这三者之间有一种联系,因为联系,就必然有一种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放松产品研究与开发,如果不再拥有拳头产品,它的发展与成长就成了无水之源和无本之木。这是因为,任何一种资本(包括资本运营),如果不是最终以产品为中心,它有什么“资本”呢?而任何一个市场,包括资本市场,无疑的是要以产品、企业和业绩为前提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常识,被三九忽视了。
  “中药现代化、中医产业化、健康服务全球化”,是三九于2000年开始着手剥离辅业回归到药业的核心业务上来时提出的口号,它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然而,在这样的战略转型中,一旦把握不好,企业刚刚从多元化的陷阱中摆脱出来,就会一转身跳进了扩张战略的陷阱中。
  三九恰恰印证了这一点。据三九集团的统一说法,三九药业的资产负债率在90%以上。正是这些年围绕核心业务的扩张,掏空了腰包。围绕核心业务的扩张,不能说是发展战略有问题,但是核心业务的成长也是有过程的,绝非一日之功,不能依靠突击式的投入一下子武装起一个现代企业。而且投资也有一个市场的置换过程,大量的投资进去了,但是市场却不一定能在短期内置换出来。这都需要企业的理性思考。
  把三九,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理性。
  原来,通过收购兼并的三九集团原来拥有总资产200多亿元。剥离副业后其总资产将骤降到100亿左右,在国内药业板块从排头兵的位置,落到了华源(上药集团的大股东)、华润的后面。老大的地位不保,这是一个莫大的刺激。于是,“输”了的赵新先强调“瘦身”后的三九必须转型。“中国最大的医药企业产值不过200个亿,才相当于美国史克公司的1%,差距十分明显。”赵说,如果按照老路子搞药品研发,“中国的传统制药企业将难以摆脱挨打的落后状态”。
  赵新先的转型思路可以以零售业的整合者沃尔玛为例,这家公司在掌控了零售终端之后对上游制造企业进行控制。“对于没有太多核心技术的国内制药企业,其优势不在技术,也不在研发,而应该是在国外制药大佬进来之前尽快建立自己的‘生存壁垒’。”赵新先强调的这种壁垒,对三九集团来说,就是要从生产向营销、商业服务方向发展,向现代“沃尔玛”转型。
  因此,三九集团在2000年,推出了万家连锁药店计划,其意就是跑马圈地,控制终端,至少获取了与外资谈判的砝码。据赵新先称,目前三九连锁药店在全国开有1000多家,年销售额10亿元。按照计划,三九集团将在5年后形成以市场营销为主的医药产业,年销售额在50亿元左右。
  赵新先毫不掩饰自己对连锁药店的厚望:“它将是三九集团的第一品牌。”
  从做药到做汽车做饮料等再到卖药,看来,三九是很难回到自己的起点了。问题还不止于此,从做多(多元化)回到做专(专业的连锁),扩张一直是三九永恒的主题。三九就像一辆停不下来的战车,从当初的不得不上路,不得不多元化,到如今要剥离上百亿非医药资产,将三九这家以生产中药为主的制造业集团转变成一家大型商业集团,赵新先脚下的路,仍然充满了危险。
  在危险中游弋的三九的最大危险是,它把每一个设想都看做是一个可以使自己成功的理想。在要做“医药沃尔玛”的同时,三九集团开始全力打造全球健康服务网:通过收购、兼并整合海外零散的中医诊所,建立千家连锁的中医诊所;通过创建万家以999中药电子调配中心和免煎中药饮片为依托的三九连锁药店以及深入居民社区的健康服务站,实施三九连锁药店网络、三九药品销售网络和三九中医诊疗网、三九健康网的“四网合一”。赵新先预言,三九集团只要在10到15年内打造出这一全球健康服务网,就一定能超过那些国际巨头。
  “500大企业综合症”——三九集团和赵新先步入了泥沼。
  三九,是一个产权怪胎。赵新先,没有“烂掉”的为数不多的红顶商人之一。也许是因为这样的根红苗正,三九的“速跑”就带有了刹不住闸的感觉——
  三九贪与求:缺乏助跑的起跳(失利指数:★★★★★)
  1986年南方药厂创立开始,到1995年年底,这9年时间被赵新先称为第一次创业时期,即三九胃泰创业;1996年开始,三九走上第二次创业之路,即三九集团创业,其标志是三九大张旗鼓地多元化。三九扩张到药业以外的房地产、进出口贸易、工程、食品、酒业、酒店、旅游、文化、金融、租赁等各种领域。然而,并不是所有涉及的行业都为三九所擅长,多元化“消费”的资金给三九带来越来越大的银行贷款“缺口”;
  第三个发展阶段,也就是最近两年提出要搞主营业务,搞专业化,其标志就是2000年开始提出并努力至今的三化即“中药现代化、中医产业化、健康服务全球化”,目标是建立中医药跨国集团。
  按辩证法的观点,包括企业成长这种最“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