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以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活:应该读点经-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学家给出的结论可能令你吃惊,企业的最大规模应该是利润为零。 
  足够挑战的吧?为了解开这个谜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企业边际成本的概念。 
  理论上来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增加的多少。比方说,生产100个球拍,成本为5;000元,每个球拍成本为 50元。生产101个球拍,总成本是5;040元,则所增加一个产品的成本为 40元,即边际成本为40元。 
  那么,边际成本是怎样变化的呢?经济学家们解释说,当实际产量未达到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 
  再说一个形象的例子,比如小公共按5元的票价来收钱,就要发车时,跑来的人悄悄问司机3块走不走,司机一般情况都会招手让他上来,为什么,难道司机的5块的票价是不按成本算出来的么?其实这一瞬间司机的决策,已经涉及到边际的概念了。多一个乘客,司乘人员的开销和过路费都不会增加,汽油费和车辆磨损费用也不会增加多少,因此,这位多出来的乘客的边际成本很低,几乎可以忽略,那么多挣3块钱谁不干呢?但是,如果还一个劲儿的增加乘客的话,成本的大小可就不好说了,比如,要考虑雇一个售票员了,要考虑提前保养汽车或者更换轮胎,甚至考虑换一部大一点的车来拉了,这时候,实际上是有一个产能的临界点。 
  边际成本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企业判断产能是否合理的标志。当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高于边际成本时,生产就是合算的;反之,生产就是不合算的。 
  而利润为零,就是说此时的边际收入=边际成本,经济学家也称这是企业的盈亏平衡点。这里有一点要着重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利润为零,是指超额利润,但企业会有正的会计利润,即由土地、资本、劳动带来的利润并不为零。 
  对于超额利润为零,我们还能够这样理解,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只要企业的利润为正值,那么就会有其他企业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分享一部分利润,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产品数量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剧价格下降,最终在利润为零的情况下,供给和需求达成均衡,超额利润也就消失了。 
  事实上,在“边际三杰”之前,人们经营决策赖以使用的是平均成本,也就是每个球拍50元的成本,现在人们有了更好的工具,边际成本。经济学家们这么解释两者的差别:平均成本重在总结过去,能让我们清晰地了解过去,而边际成本重在预测将来,为我们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破解神秘的定价之谜 
  除了边际分析之外,产品定价还有两个因素: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其中,固定成本代表无论是否生产都必须支付的开支;而可变成本是随着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开支,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其实有一种常见的定价方法,两部收费法。专业的说法是,将商品的价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反映基础设施投入的固定成本以及其他流量不敏感部分的成本,另一部分反映单位成本,就是每提供一个产品或服务的边际费用。比如,电信公司会分别向电话用户收取月租费和通话费,月租费反映固定成本,而通话费是通过计时收费来弥补运营的可变成本。在美国,天然气用户需要缴纳容量预留费和使用费,其中容量预留费是用户对运输管道的占用费,主要用来回收管道的固定成本,而使用费主要用来回收可变成本。 
  接下来的问题是,厂商如何决定进入费和使用费?是应该把进入费定得较高,还是应该把使用费定得较高? 
  事实上,这又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出租车的定价模式。大家知道,北京的出租车有起步费,10元,相当于进入费;之后按2元每公里收费,相当于使用费。专家们的做法是,在测算出租车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对乘客的心理预期进行了估计,并根据他们的出行习惯和消费能力确定出租车起步价格。为了使得“吝啬”的乘客们也愿意选择出租车,出租车公司专门针对他们的消费者剩余制定了起步价。进一步,专家们又制订了2元每公里的使用费标准。 
  事实上,两部定价法可以让我们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相机和胶卷、汽车和配件、剃须刀与刀片,这些都能够看作是这种收费策略的翻版,商家在这里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既可以把“门票”定得较高,使用费定得较低;也可把“门票”定得较低,使用费定得较高。 
  对于到公司,如何定价可关系重大。如果可口可乐公司每提高1%的价格,那么将能够增加净收入6。4%;如果是富士通,净收入增加16。7%;雀巢公司为17。5%;福特为26%。事实上,我们熟知的每家大公司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来研究企业的定价策略。 
  经济学家和市场营销专家告诉我们,在市场中,商品的价格往往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至少包括:产品在客户心中的潜在价值、供求状况、公司的生产和管理成本、竞争和替代品价格、讨价还价的能力等等。尽管目前我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四个因素,但是市场中想要真正准确的为商品定价却并非易事。 
  当然,高明的企业会针对行业的不同情况迅速的制订出不同的价格策略,它们会分别针对行业竞争者、新进入者指定出不同的价格策略,后面我们将看到葛兰素和史克、柯达公司和宝丽来公司之间精彩的价格战,有些企业甚至利用价格向消费者发出甄别信号,以此鉴别哪些是优质的客户。 
  定价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 
                    精密的经济学 
  在这一章里,我们知道,土地、资本和劳动是进行生产的基本要素,而将这三种要素恰当地组合起来,制造出产品提供给社会,这就是企业的职能。具体来说,工人应该得到工资,提供资本的人应该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应得到地租。 
  虽然,在这里我们还不知道企业究竟是怎么将土地、劳动、资本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我们需要的各种产品的,我们也不了解企业内部究竟是怎么运行的,但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组织而创造效用并获得利润却是最简单的道理。进一步,我们懂得了企业是如何根据成本制定价格的,“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已经成今天市场上众多商品广泛采用的定价策略。 
  尽管本章的内容仅仅限于经济学的范围,但我们生活中的任何行为都是有成本的,而成本——收益的原则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行动。最后,我希望用这样个故事来结束本章: 
  哲人问他的学生:“如果有一种东西,可以使社会繁荣,生活惬意,但代价是每年要葬送一千个人的生命,你接受吗?” 
  学生说:“当然不接受,生命是无价的!” 
  哲人于是说:“那我们就不要再用汽车了。” 
                    第五章 致命的均 
  (关于市场的经济学) 
  当霜降袭击巴西时,肯尼亚的铝制品加工业的人数扩大了,看起来这之间的推论似乎荒谬,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密?在鲸鱼油快要消失的10年间,石油突然被发明了出来,其中有什么秘密吗?股票市场究竟是好是坏,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们那么热衷,有没有一个更好的市场代替它呢? 
  所有这些有趣的问题都将在本章中获得答案,回答这些问题的核心概念就是“看不见的手”。 
  “屠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得到回报。” 
  ——亚当·斯密 
  清晨,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你还是和往常一样发动汽车,尽管小雨会打湿前挡风玻璃,并且会降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可能你只是犹豫片刻,并同往常一样,轻轻的发动汽车,在妻子的叮嘱声中继续前进。那是因为你相信,有位在东京或底特律的汽车工程师,他已经认真安装了雨刷,并仔细检查了你的刹车系统。 
  不过,当你在湿滑的路口轻踩刹车时,你是否曾默默的问过自己,那位未曾谋面的汽车工程师,真的如同你的妻子一样担心你的安全?他每次帮助你检查刹车系统都是出于对你安全的考虑吗? 
  事实上,真实的答案可能会令你伤心。 
  或许,东京或底特律的这位汽车工程师并非是真的关心你,事实上他根本不认识你。而他认真工作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关心你,而是因为他关心他的家人,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认真工作,也许底特律或是东京的另一位工程师将取代他的工作,他可能无法为家人提供面包、牛奶和生活来源。 
  这样的原因听上去很残酷,但是经济学家们已经肯定了这个答案。400多年前,一位苏格兰的爵士第一个提出并分析了人们的这种想法,他把人类这种行为的驱动力称作“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 
  这个今天看来再平常不过的道理在当时却是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个发现属于亚当·斯密爵士。 
  亚当·斯密(Adam Smith),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创始人,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代表。1776年,斯密发表他一生最伟大的著作《国富论》,这本书是举世公认的划时代的不朽名著,缔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斯密用了一句话简明扼要地解释了这只看不见的手:“屠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得到回报。”在市场上,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的商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自愿交易中,人们各自谋求自身利益,却能使每一个人都得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