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者-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的空间里化解(有些危机自然无法在其中化解掉)。于是,他们纷纷穿上已有的或现成的盔甲,或日夜由生猛的保镳护卫,或一味将繁杂的业务缠于一身,或进入不知为谁忙乱的债滚债的泥沼,或干脆就患上抑郁症,陷入了深深的生存危机……据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发展报告》称,近20年中,我国已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种种心理障碍走上了自杀之路。至于非正常死亡的数目,更为惊人。
  盔甲骑士,可以跟众多智者交流,他们可以带他走上一条求生之路。而我们的企业家,则没有骑士那么幸运。他们没有智者和法师指点,也很少能得到被他们偶尔发出的火暴脾气弄伤的亲人们的谅解。固然,虚荣心、胆大妄为、虚伪的羞愧、豪赌的果断、无尽的贪欲、信仰的迷失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但是又有谁曾探究过这些受到创伤的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了解过他们隐藏在内心深处而不为外人所知的奥秘呢?在那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的家人、朋友、公司同事、社会的智者等,本来是能够发现、捕捉、探听出这些人心灵中的某种奥秘,以理解和缓冲其内心的烦恼和痛苦的,但人们却没有这样做。企业家艰难攀登上了众人向往的无限风光的峰顶,还没来得及陶醉喜悦,旋即被那里冰刀一样的寒冷、稀薄的空气、不见底的悬崖等窘境所迫,于是便想走下山来。可是,他们却找不到插足的地方。而且,他们原来上山时住过的客栈此时已经没有了他们的容身之地。因为,一种不平衡的情绪在酝酿、生成与膨胀。企业家们的出类拔萃,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这些人要在思想上、理论上、舆情上将企业家们摧毁,有时甚至要摧毁其肉身。好像企业家就应该承受高风险,就应该为自身的出类拔萃埋单,就应该为取得财富付出代价。显然人们忽视了这些企业家也是人,也有脆弱的情感,也存在承受的极限。




每个人的盔甲(2)



  2400年前,柏拉图在《裴多篇》中说出了千古难解的话:“真正爱好哲学的人,无不追求着死亡和死。”这很可能不为他人所理解。危难、压力、阴谋、成功、失败、无聊与孤独,使企业家或多或少地在某个时刻,能够听到内心深处的一个声音———“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他们深知看破“生死之门”是一种内在的情愫,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因为即使说出来,也没有人相信这样的话。死亡有自己的真理,自己的明显性,自己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并且不容忍我们的寻常观念,我们也很难理解死亡。只有特异之人,在精神极度兴奋的罕见时刻,才能听到和理解神秘的死亡语言。
  企业家危难的哲理,要比人们想象的更为深奥。




为自己出发



  本我和盔甲、理想和镣铐,绝不像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是对立的。任何本我都不能自然而然地显露本色,都要启用各种各样的规矩和礼仪修饰打扮一番,甚至改装整形成另一个与本我完全不同的影像。任何成功和善举,都不能使人摆脱自己无期监禁的处境。因此,盔甲不只属于骑士,每个人都有一幅形影相随的盔甲。那么,就让我们跟随骑士一起踏上去掉“盔甲”的新生之路,去寻找那个真实的本我吧。
  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城堡,骑士发现吃喝都成了大问题。他所能找到的,只有偶尔出现的野莓子,还要靠自己把它们捏碎后,塞进面盔里。唯一喝水的方法,就是把头放进小河里,让他的头盔里充满水,有两次,他差一点被淹死。经历了几个月的磨难,他悟出了一个又一个真相:以前一直认为自己聪明绝顶,现在却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在树林里活下去,他觉得自己一点儿也不聪明,甚至分不清东西南北。是荣誉和惧怕,让他当初穿上了盔甲,而不是什么征战需要;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世人的中心,最少也是妻子与儿子的依靠,实际上妻子和儿子并非像他想象的那样。这一系列真相终于让他忍不住痛哭起来。哭泣,这种与骑士禀赋全然不同的软弱的代名词,却正是骑士脱掉“盔甲”的第一步。骑士终于明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活和思考了。”
  能够直面现实,并且在不确定性之中果断决策,一直是企业家成功的要素。而谁又知道,这两大长处常常又是企业家的真正短处。惧怕,正是那些果敢企业家的另一面。他们虽然全副武装,但是,一种对人性根深蒂固的、一种对真相莫名其妙的恐惧,已经紧紧地禁锢了他们。他们深知怀璧其罪。于是,他们更愿意呆在自己熟悉的空间里,一如苗建中龟缩在由防盗门和摄像镜头守卫着的屋子里。
  1998年5月,德州晶华集团董事长苗建中的弟弟苗建国被一名“黑社会”成员用钢管砸死在德州街头。之后苗建中发誓要为弟弟报仇,在历经两年时间之后,终于协助公安人员将德州的“黑社会”老大王铁流捉拿归案。王铁流后来被处以极刑,作恶德州20年的王氏黑帮就此被瓦解,但苗建中一直担心遭到王的余党报复。疑惑与恐惧交织,使他很少出门,通常都躲在家里办公。2005年12月1日12点半,苗被发现上吊身亡,没有留下一个字的遗嘱。据警方调查,当天上午,苗还与三个客户通过电话。但三人均反映苗总通话时语气平和,和往常并无二样,谈的都是工作上的问题。出事前一个小时,苗还在电话中详细地指导一位开矿山的客户如何布局生产场地、如何提高开采效率。没有人可以在电话中了解到真正的苗建中。人们低估了弟弟的横死对苗建中的影响。而他也不愿让人们看到这一点。他发现掩饰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与人隔绝。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帮他了解社会,研读MBA,割断了无味的打扰,但也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以至于患上了抑郁症。神秘感成为他面对一切的锐利武器。他不愿意出门,已经看透了厌烦了各种嘴脸。他学会了用声音塑造出平静,以至于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还能够压得住内心的抑郁,让人听上去,宛如通常的平静。可是,那是万念俱灰的平静。警方最后确认他是因患抑郁症自杀。
  使企业走向成功,这一因素带给他无上的荣誉和无尽的责任,同时也把他带到如履薄冰的紧张与精神崩溃的临界点。躲避不是办法,为了拯救千千万万个“苗建中”,我们还要跟随骑士继续上路。




“沉默之堡”



  通常的情况是,我们会设置障碍来保护我们所谓的自我,有一天却发现,自己被关在障碍中走不出来。我们被时间、被一堆又一堆的事情推着走,很少停下脚步,听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们常常没有时间这样问问自己,而只是盲目地操作着逻辑上的下一步。
  盔甲骑士要想自我救赎,所过的第一关就是聆听自我的“沉默之堡”。那是一座全然寂静的城堡,甚至连壁炉里的火,都不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只是无声无息地烧着。骑士必须一个人通过一间比一间狭小的房间。起初骑士不习惯,大呼小叫地给自己壮胆,渐渐地他发现了“沉默之堡”的真实用意:当一个人安静独处时,要认真地去聆听周围,去聆听自己的内心。
  悟透了这个道理,骑士不再去想任何事情,也没有再和自己说话,他静静地坐着,倾听寂静。在这个坟墓般的房间里,他感受到自己的痛苦和孤独。很快,他意识到了妻子的痛苦和孤独———这么多年来,他逼她住在另一座“沉默之堡”里。于是,他开始号啕大哭。骑士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不过,眼泪从他的面盔里奔涌而出。头盔被泪水消融了,密封的墙上也出现一扇门,骑士穿越了“沉默之堡”。
  企业家自身也有局限性。尽管他们关闭视野,专注于一端,以致产生了巨大的创造力,可是,当这种创造力被公众的盲崇不合时宜地夸大后,企业家自我限制的边界就不断被打破,于是,在公众眼里无所不能的企业家,内心深处便生成了令人窒息的紧张与焦虑。然而,我们的企业家却没有骑士般的自由。他们的肩膀上承担着成千上万员工每天的生计,他们没有寻找“沉默之堡”的空当。
  在德州晶华集团资产由5亿迅速扩张到36亿的过程中,“龙头企业”这顶帽子牢牢地拘押了苗建中。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晶华集团最终收购了与自己主业无关的、由德州市发改委主持投资的凯元热电厂。由于煤价上涨等因素,电厂亏损严重,政府无力承担这个大包袱。但要让整个电厂按原规划建成,还需晶华集团投入约20亿元,况且该电厂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于是晶华集团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龙头企业”、“无限责任”、“我帮你贷款你帮我担责”,这一切使得苗建中成为真正的“盔甲骑士”,忘记了自己的本原。他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来省察自己和世象,哪怕他强行把自己封闭在家里,每天还是要处理五六十件公文,接无数电话,而且每件公文都事关资金审批调拨,不能大意。
  山西鑫龙稀土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恩龙,是被责任压垮的另一个典型。2004年初,赵恩龙向银行借贷4亿元,到2004年底,巨额贷款无法归还,经多方协调后达成一口头协议:由赵恩龙出面筹措款项先归还银行,平账后,银行再将此款贷给赵恩龙,赵再还给借款单位和个人。但是,在赵将款打入银行后,银行却未能按口头约定再贷款给赵恩龙。遭遇失信打击的赵恩龙只能跟秘书躲避在办公楼吃住,以免把债权人的骚扰带回家。2005年1月1日早晨6点40多分,在人们迎接新年到来的时候,他却乘秘书下楼洗漱的空当,从办公室4楼跳下,永远地摆脱了世人的挤压。警方在现场发现了赵的一封遗书,上面提到:政策变化快,负担过重云云;虽然自己一心想干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