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大学问加小窃门-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的“公主”杰奎琳。 
但他生活得不幸福,杰奎琳的大手大脚是有名的,仅仅在与船王结婚的第一年里,她就在曼哈顿购买了价值120万美元的服装。当一张价值9000美元的情人节账单来到奥纳西斯手里时,他大叫起来,她要这么多的衣服干什么!买了又不穿,我看她常常穿的是男式牛仔裤,两个人经常吵架,幸福婚姻的背后是越来越大的裂痕。 
1974年,奥纳西斯在郁闷失望中病倒了,而就在前一年,他最钟爱的儿子,未来的继承人亚历山大因飞机失事而死去,当他离去的时候,身边只有惟一的女儿克里斯蒂娜,后来她继承了所有的遗产,但过得也不幸福,她一生结了4次婚,每次都以悲剧收场,年仅38岁就死去,这个庞大的遗产由4名希腊商人监管,直到她惟一的女儿——船王的外孙女年满18岁为止。 
成功秘诀 
捕捉准了经济复苏的契机。 
一手制造了惊天动地的婚姻。 
一生鲜有的快乐经历。 
 
 

 
第93节:世界拉链大王(1) 
康丽
世界拉链大王——吉田忠雄 
财富档案 
每年生产的YKK拉链是地球与月亮间距的5倍,占日本九成,YKK拉链是日本现代文化的代表;它改变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方式,成了世界讲习竞争中无往不胜的日本工业 产品的象征。为生活现代化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吉田工业公司年营业额20多亿美元,跻身日本最大公司行列。 
企业类型 
拉链制造业。 
成长记录 
现在,每个人至少都拥有一个拉链,或许用“拥有”这个词是不恰当的,毕竟它是再普通不过的玩意儿,价值微小,价格便宜,但是如果从反面来说,如果没有了拉链,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那将是不可想像的,从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我们随身携带的各种物品,我们使用的各种器具,都是在靠拉链而存在的。 
有的东西,虽然看上去很小,不起眼,但对生活的影响却是如此之大。很多人不屑于也不可能会把创业的目光投放在小小的拉链上,只是热衷于做大生意、大买卖。然而,日本的一位企业家却从小小的拉链上发现了大大的利润,这个独具慧眼的人就是——吉田忠雄。他创办的“YKK”拉链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国际上竟与丰田、索尼等日本名牌一样,成为日本发达工业的象征。 
大上海培育的小学徒 
1908年,吉田忠雄出生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海滨的富士县黑部镇,父亲久太郎是个小商人,家中贫寒但其乐融融。由于家境困难,吉田高小没毕业就中途辍学,年仅15岁就到一家陶瓷店当学徒。后来又到哥哥的鞋店工作,这些辛苦的经历都极大地锻炼了小吉田。 
20岁那年,吉田觉得家里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于是他毅然离开家乡,带着哥哥给他的70日元盘缠,独自到东京闯天下,当时中国的陶瓷在日本是比较畅销的东西,他便在一个朋友开的小陶瓷店帮忙,后来被派往上海收购陶瓷。 
30年代的大上海,什么样的人都有,从上流绅士到地痞流氓,需要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就在这里,吉田的“生意经”慢慢地成熟起来,上海不仅孕育了无数国内的商业巨子,也培养了外来的过客。而这个就是他以后致胜的法宝。 
没过多久,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日本国内经济也陷入困境,进入了战时状态。日元大幅贬值,吉田忠雄只好回到日本帮助老板拯救濒临破产的陶瓷店。但在全民皆兵,股票狂跌的浪潮中,他的努力只不过杯水车薪,小店最终仍逃脱不了倒闭的命运。 
在清理店中遗留货物时,吉田意外地发现一大批别人托为代销的拉链。这些拉链因制作粗糙,品质低劣,长时间积压店中,不少已经生锈损坏。这些别人视之为破烂的东西,吉田把它当作是未来的商机。于是,他借来钱买下了这些拉链,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1934年1月,吉田忠雄创办了专门生产销售拉链的三S公司。他自己当老板,员工只有2人,资金是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350日元,而负债却有2070日元。 
说起拉链,还有一段故事,它是一个美国人吉特逊发明的,一天,吉特逊的鞋带松了,他蹲下来把鞋带系好,正在系的时候,他忽然想到,鞋带每天都会松好几次,真是麻烦,有没有一种好办法来替代呢?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他发明了拉链,并且把它缝在鞋子上,当他发明的拉链在芝加哥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有人买下了发明权,还引起过一阵轰动。 
但拉链在日本的发展,则是一战之后的事了。当时的日本人称它为有带子的钮扣,当然也有人生产,但由于日本基础产业较落后,生产方式十分原始,完全靠人工装配,动不动就出故障。顾客退货、商店存货堆积如山是常有的事。当时又是战争期间,更没有人管了。 
但吉田却不这样看,他看重拉链这个行业,把它作为自己事业的起点。吉田来到大阪拉链厂,利用订货的机会,了解了拉链的制造过程。回来后,就潜心研究如何改进。他搞了些修理工具,修理每天退回来的拉链,找出失败的原因,就这样,经他修理而又卖出的拉链,几乎没有人再退回来。他被工人们称为“神奇的拉链医生”。 
三S公司的三楼成了吉田忠雄的拉链加工厂。堆积如山的退货拉链,经过吉田的妙手,全都作为三S牌拉链出售了。并且得到了“金锤拉链”的美称,在日本很是畅销。 
 
 

 
第94节:世界拉链大王(2) 
康丽
“YKK”诞生 
拉链生意越做越大,三S公司的规模也随之扩展了,从当初的3人增至26人,销售网也日益壮大。1936年,忠雄还清了全部债务。1938年,吉田忠雄购买了一块土地,兴建了一座新工厂。三S公司改名为吉田工业公司。 
当年日本实施战时经济体制。为了战时需要,要生产出更多的枪炮来发动侵略战争,禁止国内工商界使用“铜”。不能生产铜,而拉链却是以铜为主要原料的,难道事业正在发展中,就得停业吗?吉田不想这样做,他换了另一种角度来思考,除了用铜做原料,拉链还可以用其他东西来代替!这样既不会被政府解散,也能重新开始,经过反复试验,他决定改用铝作替代品。由此,吉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铝代替铜制拉链的鼻祖。此后,他还研制成一种硬度强而又轻的铝合金拉链,受到了广泛欢迎。 
吉田并不满足国内市场,他还积极拓展外销渠道,每月有4万打各式拉链进入美国、墨西哥和南美各国。仅墨西哥一地,吉田公司的外销量就高达5万日元,其他国家销量也相当可观。 
但就在吉田的事业一切顺利的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了。美国加入对日本的战争中,公司的外销市场因此丧失。但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1945年3月10日,在美军的一次空 袭中,吉田在东京的拉链工厂毁于一旦,他多年的心血变成了灰烬。吉田简直欲哭无泪,这就是战争带来的灾难! 
面对废墟的吉田忠雄在悲痛完了之后,并没有一蹶不振,他考虑的是重新开厂,他不想放弃正在进行中的拉链事业。1945年,他在家乡黑部又重新建立了一家拉链制造厂。当时,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国内一片废墟,市场低迷,经济萧条,各种商品严重不足。吉田忠雄正是看到这一状况,便抓紧时机,利用自己办厂的经验和技术,招募工人,筹集资金和设备,很快生产出大量拉链。虽然吉田工厂用人力机械生产的拉链质量相当粗糙,但在当时货物奇缺的情况下,仍然热销,有时甚至供不应求,这使吉田忠雄的资金积累迅速增加。 
1947年,一位美国客户欲向吉田忠雄订购拉链,要求先看一下样品。当他看到吉田提供的拉链样品时,非常不满意,与他自己带来的美国样品相比,吉田的拉链不但质量低劣、粗糙,而且价格很高。虽然这次生意没有做成,但对吉田忠雄却是个新的契机,一定要有新的技术和机器,将其与廉价的日本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质优价廉的拉链,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1948年,吉田忠雄从美国购买了4台制造拉链的旧机器,很快生产出质量好的拉链。但他并不满足,又试用各种合金材料试制拉链,这在当时世界上还是首创。经过吉田忠雄的不懈努力,各种品种规格的、质优价廉的拉链源源不断地从他的工厂里生产出来。这些优质拉链为吉田忠雄的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很快就在日本市场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两年后,吉田忠雄为他的公司重新命名为吉田兴业会社,简称“YKK”,日后闻名世界的拉链王国就此奠基了。 
 
 

 
第95节:世界拉链大王(3) 
康丽
开辟新疆域 
初战告捷的吉田忠雄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外,他期待着再次开辟自己“拉链王国”的新疆域。 
1954年,吉田忠雄在各地详细考察“YKK”拉链打进当地市场的可能性,他的足迹遍及美国、西欧和东南亚,为开辟海外市场掌握了许多第一手实地考察的资料。经过周密的分析论证和制订方案,吉田忠雄开始进军国外市场。 
随着日本与西欧、北美的贸易大战不断升级,颇有战略眼光的吉田忠雄早就预见到,西欧、北美国家必然会通过提高关税来限制日本商品的进口。为在夹缝中求生存,他把发展海外业务的策略定为: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在海外建厂生产,就地推销商品。这样生产出来的拉链便不再是所在国的进口商品,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巧妙地绕过了提高关税的关口,也不影响自己在当地的贸易。吉田忠雄把这称为是“把利益还给当地人,让当地人参与经营”。 
在管理上,吉田也毫不放松,“YKK”公司那么多工厂,很难看到一部使用年限超过3年的机器,因为公司每年都生产上万台机器供给下属工厂更换使用。吉田忠雄认为,虽然生产拉链的机器使用寿命很长,但只有前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