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大学问加小窃门-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列有点好奇地问老板:这种并不起眼的瓶塞为什么会这样好销呢?老板笑眯眯地告诉他:这种新型瓶塞是“用完即扔”的一次性产品,消耗得快,自然也卖得快。由于它价格便宜,人们重复购买也觉得能够承受。这位老板无意中透露的“生意经”使吉列受到强大的心理冲击:既然“用完即扔”的产品如此受消费者欢迎,为什么自己不能设计一种这样的产品来赚钱呢?没准这就是自己的事业起点! 
 
 

 
第32节: 安全剃刀的发明人(2) 
康丽
伟大的发明人 
吉列并不是一个空想家,而是个敢想敢干的人。他立即买来锉刀、夹钳、薄钢片等工具和材料,关起门来细心地研究和构思。他想,代替刀身的薄刀片可以“用完即扔”,但刀片必须能和刀柄分开。这样,刀片钝了可以更换,刀柄可以反复使用,剃须刀的成本也会降低,用户才不会有重复购买的心理障碍。这确实是一个成功的构想。 
于是,吉列把刀柄设计成圆形,上方留有凹槽,从而能用螺丝把刀片固定。刀片用超薄型钢片制作,并夹在两块薄金属片中间,露出刀刃,使用时刀刃与脸部始终可形成固定的角度。这样,既能方便地刮掉脸部和下巴上任何部位的胡须,又不容易刮破脸。确定设计方案后,吉列请专业人员制作出样品,虽然使用效果不算太理想,但与传统剃须刀相比,无论是锋利程度还是安全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就在吉列把设想变成设计,信心十足,期望其新产品能更加完美时,却成为朋友取笑的话柄。他对此耿耿于怀,于是又去请教那些机械和工具的专家和学者时,他们也认为他的新产品设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应当立即放弃。 
但吉列坚持自己的想法,同时他也需要有人提供启动资金。他在四处寻找合作人。好的创意终究是有人赏识的,1901年,吉列的好友将这个设想告诉了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机械工程师尼克逊,尼克逊对此很感兴趣。数周后,尼克逊成为吉列的合伙人。为了筹措所必须的5000美元生产设备费用,公司的名称改为美国安全刮胡刀公司(后来改名为吉列安全刮胡刀公司)。 
其实金·吉列并没有发明安全剃须刀。早在19世纪末期的几十年中,有许多安全剃须刀都有专利,但它们都是极其昂贵的,只有贵族才能使用。也有发明者设计成一种自行操作的“安全剃刀”,然而却卖不出去。原因很简单,去理发店只花10美分,而最便宜的安全剃刀却花5美元——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大数目,因为1美元就是高工资者一天的薪水。 
吉列的安全剃刀并不比其他剃刀好,而且生产成本也更高。但是吉列剃刀并不“出售”剃刀,他出售的是5美分的吉列专利刀片,由于一个刀片可以使用6~7次,因此每刮一次脸所花的钱不足1美分,甚至不到去理发店所花费用的1/10。因为剃刀和刀片分离,新刀片瞬间就可装上,省时省力,刮时不但不会伤及皮肤,而且舒适无比,所以消费者才会愿意花钱去买。 
他靠的是一种创意,一种灵感,所以才会有了方便和安全的吉列剃刀! 
吉列对自己的产品充满着信心,认为必定会引起消费者极大的热情,产品必定供不应求,财源必定滚滚而来。然而,事实给了过于乐观的吉列当头一棒:新产品上市后竟然滞销!1903年全年的销售记录是:刀架51,刀片168片! 
但吉列没有就此放弃,多年的推销经验告诉他,坚持才是胜利!他开始总结教训,一方面在刀片上下功夫,一方面开始利用广告攻势。 
吉列选择几个闹市区设立了几个大标牌,将画卷贴在标牌上,这比直接在标牌上画要省事、省钱。标牌画上主要有这样一些创意: 
一对情人相拥在一起,女士指着男士的满脸胡须,一付讨厌的神态;男士表情尴尬地用眼睛盯着不远处的吉列安全剃刀。 
几个男士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悠闲自在地刮胡须,手上用的是吉列安全剃刀。 
这个广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此同时,吉列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选择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报纸和刊物大做广告。他拟定了诱惑力很强的广告词:“新型刀片瞬间就可装换,使用时不仅会保护您的皮肤,还会带给您美妙舒适的感觉。”“您想干净卫生、安全轻松地剃去您的胡须吗?您想节省时间和金钱吗?为什么不去试一试新型刀片呢?”此外,吉列还反复介绍并演示新型刀片的质量和优点,他向顾客做出承诺:每片刀片至少可使用10次至40次。这使不少顾客动了心,愿意掏钱购买质优价廉的吉列刀片。 
 
 

 
第33节: 安全剃刀的发明人(3) 
康丽
一战士兵的必备品 
就在吉列刀片生意逐渐好转的时候,一战爆发了,这次战争给吉列刀片带来了极大的好运。 
战争开始时,美国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并同时与交战双方做生意。对外贸易的增长大大刺激了美国的国内生产,在这有利的形势下,吉列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而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从而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1917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美国向德国宣战,并派兵进入欧洲战场。一次偶然的机会,吉列从报纸上刊登的新闻照片上,看见大胡子士兵在前线的照片,灵机一动,以成本价格向军需品采购部门供应安全剃刀,美其名曰:“优待前方将士”,立即受到了生活艰苦的大兵们的欢迎。 
于是,吉列的安全剃须刀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每一个士兵的背包里。这项举措不仅大规模地增加了公司产品的销售量,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固定和潜在的消费群体。这些士兵在部队里用惯了吉列的安全剃须刀后,一定也会把这种消费习惯带回家中,成为吉列公司长期和固定的顾客。他们还可能会影响周围的人,会让使用安全剃须刀的人越来越多。 
战争结束后,几十万名复员的盟国士兵带着老头牌刀架和刀片,分散到世界各地,广为宣传,产生了强大的广告效果。1917年吉列保安剃须刀共销售了1。3亿只刀片,是吉列公司初创那一年(1903年)70支的近80万倍,市场占有率80%,有44家海外分公司。“吉列”刀片名扬四海,吉列按照他预期计划,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的“剃刀王国”。 
1931年,77岁的吉列因病逝世,但他的事业依然由他的继承者们继续拓展着,他不断创新的精神被他们继承着。这时,他的资产已经达到6000万美元,分公司已开到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他的继承者按照吉列在世时的方针:把业务拓展的目标瞄准全世界每一个有男人的角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虽然金·吉列去世,但吉列公司仍沿用老吉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做法,以“劳军”的名义,把数量巨大的保安剃须刀作为军用品供应美军,随美军走遍世界各地。由此,吉列公司获得了战后的巨大发展。 
吉列公司并未就此止步,在世界经营剃须刀片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吉列公司为保护自己的优势地位,坚持产品创新的决策,于1959年推出了新产品——超级蓝色刀片,称为蓝色吉列,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连续创下了吉列历史上销售新纪录。1962年销售收入达到2。76亿美元,利润率达到了16。1%,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吉列公司以高达40%的投资收益率在当时的500家大企业中名列榜首。 
直到今天,吉列依然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它已经不单单生产剃须刀,而是个人家庭用品系列,不论男女,无分老幼,但作为吉列的最重要产品,剃须刀带来的赢利是无法估算的。无法想象,没有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所以应该感谢吉列——这个创始人最初那一刹那的灵感,给全世界人类以舒适和方便! 
成功秘诀 
首先善于发明,其次善于营销。 
抓住了“一战”的契机。 
 
 

 
第34节: 汽车帝王(1) 
康丽
汽车帝王——亨利·福特 
财富档案 
亨利·福特是在世界汽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先驱者。他采用了适合于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使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公司。他所推出的著名的T型车 、A型车、V型车等都被称为历史上著名的“世界车”,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财富是当时美国的第二位,仅次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企业类型 
汽车制造业。 
成长记录 
如今,汽车已在现代都市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汽车的发明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曾有人把它的出现和蒸气机的发明相提并论,可见意义的重大。而提起汽车,就必须提起一个人,就是亨利·福特,他是第一个将小汽车正式命名为“轿车”的人,也是世界著名品牌“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亿万富翁,福特个人奋斗的历史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的传奇。而他给后人留下的,也不仅仅是有关于汽车的东西,还有更多。 
不愿做农场主的发明家 
1863年7月30日,福特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郊的一个小城。父母都以经营农场为生。作为长子,福特被父亲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可以继承祖业,更多地关注农场事务。 
但是福特对土地根本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机械。童年时看到的蒸气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那是他第一次目睹不靠马拉的车,福特更加相信了机械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于是17岁那年,他离开了家乡,独自一人到位于底特律的密西根汽车制造公司。但在这家拥有2000人的底特律最大的工厂,福特只工作6天就辞职不干了,原因是“该公司优秀的员工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修复的机器,我只要30分钟就可以修好,因而其他员工对我十分不满”。后来,他又先后从事过机械修理、手表修理、船舶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