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大学问加小窃门-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丽
风靡全美的“脱口秀” 
年仅22岁的奥普拉成为巴尔的摩电视台最年轻的节目主持人,奥普拉的魅力在于她总有非凡的才能施情于每个人。当报道情绪波动剧烈的新闻故事时,她经常不得不忍住眼泪,电视台经理让她坚强些。尽管人们不大意识到像所有人一样,她的长处同时也成为她的弱点,极度敏感是温弗瑞的弱点,她的脆弱使她无法成为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的新闻报道者。 
电视台经理对她所在位置上的表现不满意,再加上许多人批评她“头发蓬松、双眼太分、鼻子太扁、报道情绪化”,奥普拉被降职了,这是她一生中最悲惨伤心的时刻。工作成效不大,她太不适合新闻演播了,9个月后,奥普拉离开了这个岗位,开始做美国广播公司“早晨好,美国”的新闻插播员。在这里,她的亲和力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由于她的荧屏魅力超过播音技巧,电视台决定让她与理查德·西尔共同主持“巴尔的摩之声”。 
以后的7年里,奥普拉和西尔触及了种种议题,从离婚后孩子抚养,到连体双胞胎现象,再到三K党问题,节目空前成功,收视率居高不下。12个城市都选播了“巴尔的摩之声”节目,这个现象引起了芝加哥美国广播公司的WLS电视台的注意。 
WLS的负责人丹尼斯·斯万森开始雇用奥普拉和她的制片人,负责“早晨芝加哥”节目,当时这是这个时间收视率最低的节目。温弗瑞问斯万森,她的黑人身份是否会有碍于“早晨芝加哥”节目,丹尼斯说:“你是绿皮肤我也不介意,我所需要的是节目成功,我负责保证成功,我需要你这么去做。”奥普拉签了4年合同,年薪23万美元。 
奥普拉在“早晨芝加哥”节目以新主持登台,她用了1个月就打败了广播明星菲里杜纳的节目,后者在此行业统治了整整10年。她以火箭喷发的速度,使芝加哥电视台收视率急剧上升。 
1985年,著名导演昆西·琼斯在芝加哥酒店客房看电视时发现了温弗瑞,他正在筹拍爱丽丝·沃克斯的作品《紫色》改编的电影,寻找女主角的人选。虽然奥普拉没有任何表   
演经验,但他依然选中了她,这部片子就像是奥普拉的个人传记,也是一个黑人女孩苦苦奋斗挣扎的故事,片子于1985年12月上映,好评如潮。奥普拉以真情感人,同时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还在1986年6月获得全国妇女协会颁发的妇女成就奖。 
电影的成功使得奥普拉的节目收视率直线上升,1985年,“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正式成立。此后它成为美国最成功的脱口秀节目。 
在当时,脱口秀(Talk Show)是美国历史悠久的电视节目,但历来都是男人的世界,再切实点说,是知识分子讨论时事畅所欲言的“报道式谈话”,如何把传统的Talk Show搞得更有声有色?奥普拉想到了自己在巴尔的摩的成功,她决心发挥自己的长项,做回自我,热诚讲出心底话,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这一点非常重要,当时的奥普拉不算美女,也早过了妙龄。但她的亲和力却让大家感动,她打动观众的力量在于对观众推心置腹、愿意与之分享一切隐秘的真诚。在镜头面前,她公开承认14岁时未婚生子,婴儿出生2星期夭折;在电视节目内,她毫不讳言地承认少时曾有吸食可卡因的经验;甚至在杂志访问中她还透露9岁被强奸的惨痛经历。这些被奥普拉形容为“重大耻辱”的疮疤,奥普拉选择在3300万观众面前哭诉出,事实上,没有人去嗤笑她,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过自己的创痛。乔治·麦尔在他的《奥普拉·温弗瑞:真实的故事》里写道:“观众们信任奥普拉,是由于她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且经常会提一些惊人的问题或暴露自己的隐私……反应是惊人的。” 
奥普拉有时与寻常百姓谈论真实生活经验,把节目办得像一次集体心理诊疗。例如,她经常邀请心理专家作为她的联合主持人,让嘉宾在节目中公开他们个人生活中最隐秘的部分。通过循循善诱,奥普拉和嘉宾们共同袒露心迹,共同成长,摆脱了过去的阴影。这是全国性的发泄,大家都开始关心、重视这些特殊的问题和现象。 
在四年级时,奥普拉曾想当教师,现在她可为此感到欣慰,因为她每天都在向全国的热心观众上课,“我认为我的电视工作成为我观众们的老师和帮助者”。温弗瑞对付怪人和异样生活方式者的能力使她认识到:“我们都应对自己负责,不管胜利。”她是所有人的心理老师。 
 
 

 
第241节:用口才征服世界(3) 
康丽
一本好书和一个杂志 
1988年奥普拉组建哈普制片公司,并以2000万美元买下芝加哥10万平方英尺的演播室,由此成为经商者和董事长,她是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和制作自己的节目的妇女,也是第一个拥有自己娱乐制片公司的美国黑人妇女。 
温弗瑞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仍在开拓新的领域。于是,她的旨在宣传经典作品的“读书俱乐部”诞生了。1996年9月,温弗瑞开始在自己的脱口秀节目中推出“读书俱乐部”。她的做法是每个月向全美电视观众介绍一本书,她和大家共同研读被推荐的书籍,并请作者做嘉宾和读者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和交流。 
这种从未有过的做法立即在美国读书界树起了一面大旗,奥普拉所倡导的“让美国重新开始读书”得到了最全面的响应。经温弗瑞推荐的书籍无一例外地一夜走红成为畅销书。奥普拉的“读书俱乐部”成为销量攀升10倍的标志!她的点金术得到了包括时代华纳的新任总裁迪克帕森在内的出版业巨头的首肯,逐渐发展成对美国出版业最有影响的一股力量。 
2000年4月,奥普拉再接再厉,以她名字命名的《奥普拉》杂志第一次登场亮相,创刊便印刷了100万份。每一期的封面都是奥普拉·温弗瑞的照片,而里面的文章则表现了她主持的节目的主题。 
这份杂志成为奥普拉人生旅程中的一个标识。她常常把自己的一些痛苦的经历和挫折作为告诫她的观众的范例。正如她在电视台主持节目一样,每天,在杂志付印之前,她仔细阅读每一个字,彻底检查每一张照片。没有节目的时候,她完全可以做到在办公室的电脑前从周二下午3点干到周四晚上8点,再搭上周五一整天。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正如图书俱乐部一样,杂志一出版便产生了很大的轰动。第一次印刷的100万册立刻销售一空,打到公司要求订购该杂志的电话也不绝于耳,随后增印的50万册也被抢购一空。巴诺书店单独销售该杂志就达到了破纪录的10万册。 
奥普拉的追随者说,他们喜欢这本杂志,正如他们喜欢她主持的节目一样。此话不假。奥普拉已经成了他们心中的偶像,男士们更戏称《奥普拉》是“令人着迷的妻子”。一些杂志总裁表示:“我们认为,她身上肩负的并不是一本杂志,而是一项使命。”他们甚至给奥普拉的杂志冠以创造出一项新产品的名誉,即“奥普拉精神”。虽然这个词语听起来比较沉重,但《奥普拉》教会人们明白小孩的死亡或是离婚只是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真实,教会人们改变他们的生活。 
现在,奥普拉已经是美国最富裕和最有影响力的妇女,她也是美国的象征。与她的电视形象相对应,她还是一位自己公司卓有成效的董事长。奥普拉的领袖魅力从她哈普公司忠心耿耿的同伴身上便可得以证明,她的制片人玛丽·凯·克林顿说:“我愿意替她挨枪子。”这是她亲近的人中典型的反应。温弗瑞是个真正的创造天才,每天通过电视在让世界变得美好。 
   
成功秘诀 
奥普拉说:“我生长在一个没有水电的屋子里,人们不会想到我的一生除了在工厂或密西西比的棉花田里干活之外,还会有什么成就。我深信我可用我奋斗的一生向世人佐证——事在人为的道理。” 
 
 

 
第242节:“苹果”电脑创始人(1) 
康丽
“苹果”电脑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 
财富档案 
“苹果”电脑的创始人,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1997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同年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是声名显赫的“计算机狂   
人”。 
企业类型 
计算机业。 
成长记录 
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到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他创造了“苹果”,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封杀,从高楼落到谷底,但是12年后,他又卷土重来,重新开始第二个“斯蒂夫·乔布斯”时代。 
“苹果”出世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刚刚出世,就被大学教授的父亲与颓废派艺术家的母亲无情地遗弃了。幸运的是,一对好心的夫妻收留了这位可怜的私生子。 
虽然是养子,但养父母却对他很好,如同亲子。学生时代的乔布斯聪明、顽皮,肆无忌惮,常常喜欢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不过,他的学习成绩倒是十分出众。 
当时,乔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 
在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沃兹见面。沃兹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对电子也有很大的兴趣。两个人一见如故,8年后他们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 
19岁那年,刚念大学一年级的乔布斯,突发奇想,辍学成为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