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转华尔街:财富公式-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申农的研究成果就开始实用于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到了我们现在的数字时代,对申农学术成果实际应用的范围之广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南加州大学的所罗门 哥洛伯这样评论道:〃克劳德申农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可以和拉丁字母表的发明对人类语言的影响相提并论。〃 现在我们都知道,计算机在进行运算时采用的是二进制的〃0〃和〃1〃两个数字。二进制这个想法就是由克劳德申农首先提出来的。而且,申农还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电子线路来实现二进制:如果线路上存在电脉冲,则为〃1〃;如果线路上没有电脉冲,则为〃0〃。通过这种看上去极其简洁的二进制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我们可以表现文字、图像、声音及动态视频画面,还有任何其他种类的信息。可以说,申农是数字电子计算机的两三个主要发明人之一。但是,二进制还不是克劳德 申农最伟大的成就。

  申农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巅峰之作是信息论。在面世之后的几十年间,信息论融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扫除了人类发展史进程中的无数障碍。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几乎每个年度都会有新的数字〃潮流〃出现,而申农的信息论也随着这些数字潮流的不断涌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论是电子晶体管,还是集成电路、大型计算机、卫星通信、个人电脑、光纤电缆、高清电视、移动电话、虚拟现实技术、DNA排序,在以上所有这些领域中,虽然申农没有实际参与具体的研发工作,但他的理论研究成果却为有线数字领域以及无线数字领域的存在发展提供了基石。而广大的新闻记者和学术专家在分析研究滚滚而来的数字技术大潮时也需要经常提到由申农建立的庞大繁复的信息论。申农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自从1948 年发表了划时代的信息论直到离开人世,申农收到了无数的荣誉学位,他在家里特别安装了一个干洗店用的大型衣架来挂放他的学位礼袍。不论是在太空时代还是在网络时代,申农都可堪称一位英雄。随着数字革命的兴起,申农提出的二进制数位及计算机字节等一度深奥难懂的术语已经像表示热量的卡路里和代表电压的伏特一样变得妇孺皆知了。
第6节:第一章(2)


  但是,当媒体记者或其他来访的人问到申农最近从事的工作时,却很难得到确切的答复。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伯特 法诺是申农多年的朋友,他曾这样评论申农:〃申农的论文写得很出色,但他很少写论文。他在讲课讲演方面也很出色,但他很少讲课讲演。他讨厌在公众面前讲话。〃

  1958年,申农接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聘书,成为了这所大学的通信科学及数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回忆说:〃自从申农来到麻省理工学院以后,就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也很少听到他公布新的研究成果。〃实际上,申农来到麻省理工学院后曾教了几个学期的课。麻省理工学院的信息论学者彼得伊莱亚斯这样解释道:〃根据他自己对教学的理解,申农习惯讲很多鲜为人知的科研工作过程。而且他的工作节奏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事实上,他当时每星期都会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就这样过了几个学期之后,申农向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不想再从事教学工作了。对于这个要求,麻省理工学院欣然接受。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著名的科研学府,即使不教书,申农仍然可以在研究领域大显身手。

  但是,申农发表的科研成果也寥寥无几。如果说申农在贝尔实验室的同事约翰 纳什有一个美丽的大脑,大卫史莱品认为,申农的大脑应该〃属于非常奇怪的那种〃。申农的天分与达芬奇类似,他对各种各样的话题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却很少持续专注于某一项研究,大多项目都会半途而废。申农事事都追求完美,只要他论文中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找到答案,甚至论文的文笔没有做到完美无缺,他都会拒绝发表。

  在来到麻省理工学院之前,申农已经发表了78篇学术文章。但是在从1958年到1974年期间,他仅仅发表了9篇论文。在此后的10年间,申农出版的学术论文只有一篇,之后,由于老年痴呆症,他彻底停止了学术研究。此外,他还就魔方写过一篇论文,但从未发表过。

  克劳德 申农这个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几乎停顿了所有科研活动,一门心思都用在玩具上面,当时这个情况在麻省理工学院已经成了尽人皆知的秘密。保罗 萨缪尔森说:〃当时有人怀疑他得了抑郁症。〃还有人认为他性格过于腼腆自闭,可能心理上有问题。

  数学家埃尔文 伯莱坎普曾说过:〃如果你从没接触过克劳德 申农,你很可能会以为像他这样一个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会像个超级推销员那样口若悬河,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申农性格很腼腆,待人礼貌,似乎从未怀有任何妒忌、怨恨以及野心之类的负面情绪。几乎所有认识申农的人都喜欢他。他身高大约五英尺十英寸,长得很精神,身材有些瘦削,衣着很整洁。到了中晚年,他开始留胡子,看起来更显得与众不同。申农喜欢听美国南方的乡村音乐。他能像杂技演员那样同时抛接四个球,他常常遗憾地说,如果不是因为手太小,他可以同时玩五个球。申农认为自己很有运动天赋,很明显也不热衷于政治。在翻阅他的文章时,除了他为自己辩解的文章以外,笔者只发现了一篇和政治有关的文字,那是一首关于水门事件的诗,措辞很幽默。

  克劳德申农的手中总是握着一支铅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内容包括各种数学公式、电路图、演讲稿,以及他从来没打算发表的论文,有时还会写一些顺口溜或幽默的短诗以及只有他自己才看得懂的稀奇古怪的文字。他曾经把自己喜欢的事物列了一张单子,上面有国际象棋、独轮自行车、杂耍、股票市场、系谱学、跑步、乐器、爵士乐,以及〃和边缘人群打交道〃,至于什么样的边缘人群却没有进一步说明,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一次接受采访时,申农曾热切地回忆起年轻时到歌舞剧院看舞蹈演出时的情景。

  克劳德申农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时,所有同事都知道他,因为他常常在楼道里骑着独轮自行车窜来窜去。事实上,申农骑独轮车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在骑独轮车的过程中,申农要同时使用大脑和小脑来协调身体,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独轮车理论。起初,申农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小的独轮车可以让人骑在上面而不会倒下去,为了找出原因,他制作了一系列的独轮车,一个比一个小,最小的只有18英寸高,谁也没法骑,为了增加难度,他还把一辆独轮车的车轮特意做成了不规则的形状。最让克劳德 申农感到自豪的成就之一是在贝尔实验室的楼道里一边骑独轮车一边连续抛接皮球第7节:第一章(3)


  1916年4月30日,克劳德申农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彼得斯基市,不久随父母搬到了附近的盖罗德市并在那里长大。当时盖罗德市只是密歇根州北部的一个小镇,只有3000多户居民,散步时只要走几个街区就到了市郊乡村的田地。申农的父亲叫克劳德 艾尔伍德申农,先后做过旅行推销员、家具商、殡仪馆老板,后来当了法官,有时也做些房地产生意,当时盖罗德主干路上的几幢办公楼都是由申农的父亲负责销售。 1909年,申农的父亲与镇上高中校长的女儿梅布尔伍尔芙结了婚,申农出生那年,他父亲已经54岁了。申农的父亲虽然很注意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并经常给儿子买来各种模型玩具和无线电元件,但和儿子却不很亲近。申农的家族有发明家的基因,发明电灯的爱迪生就是他家的远亲,申农的祖父以务农为生,但也经常搞些发明创造,曾经设计过一款全自动洗衣机。而申农自己从小到老一直喜欢亲手制造各种器物。

  克劳德申农小时候曾经制作过一台电报机和好朋友通过信号联络,由于朋友家在半英里以外,克劳德申农买不起那么长的电线,所以一直无法使用。直到有一天,克劳德申农忽然想到各家院子周围的栅栏都是用铁丝做的,而金属可以传导电流信号,于是他就把电报机接在栅栏的铁丝上面,成功地把信号传送到朋友家里。这种干净利落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克劳德 申农后来能够出人头地的重要原因。

  克劳德申农曾经在西部联合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的传信员。1936年,他在密歇根大学完成了学士学位的学习,对于自己下一步想做什么还没有明确的想法,有一天碰巧看到一张贴在墙上的布告,得知麻省理工学院需要雇人维护一台名为〃微分差动分析仪〃的新型计算机,于是决定应聘。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期间,申农结识了这台新型计算机的设计人,万尼瓦尔 布什教授,万尼瓦尔布什教授当时是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的系主任,在学术上很有见地,鼻梁上总是架着一副眼镜,嘴里叼着烟斗。万尼瓦尔布什曾多次向美国总统提出计算机技术的广大前景,他经常说:〃计算机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快得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万尼瓦尔布什设计发明的微分差动分析仪是当时最负盛誉的计算机设备,体积大约有两个汽车库大小,使用工业电,看起来完全像一架大型机器设备,从上到下到处都是齿轮、发动机、驱动带以及传动杆。微分差动分析仪通过齿轮和传动杆的不同排列组合来表示数字,所以,在运算解决完一个问题之后,就要全凭手工把各种机构部件重新安装组合,还要重新润滑齿轮并按照相应的比例把参数调整设置到准确的数值,而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是克劳德申农的工作。这项工作经常需要辛辛苦苦地干上好几天才能输入一个方程式,然后计算机再花上几天来解这个方程。解完方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