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google真相-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佩奇与布林暂时休学,把计算机、小机械和玩具从大学宿舍搬进了门罗公园附近的一所房子的车库里。车库是从布林的女朋友的大学室友苏珊?沃吉西基那里租下的,苏珊?沃吉西基MBA毕业不久,买下了这套拥有5个房间的房子,租出车库是为了还贷。苏珊?沃吉西基提出每个月租金1500美元,佩奇他们坚持要支付1700美元,额外的200美元用来支付各项费用和税金。

这几个年轻人把这里当成了家。后来,苏珊?沃吉西基成了Google的一名高管,佩奇还有意外的收获,把房东的妹妹变成了自己的太太。2006年,Google花100万美元买下了这个车库,作为纪念。

他们在银行开立了公司的第一个账户,将Sun联合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安迪?贝托尔斯海姆投资的10万美元支票转存入新账户,这张支票的编号为4642。他们还雇用了一个朋友,他们在斯坦福的博士生同学克雷格?希尔维斯通,作为他们的第一位雇员。克雷格?希尔维斯通后来说,如果公司的成立提前两年,或者一年,都注定要失败。1998年以前,Web网页的数量很少,少到任何搜索方法都足够用。Google没有用武之地,也不会显示出Google的优势。

第17节:Google的传奇经历(3)


1998年,网站多了起来,Web网页也多起来了。1998年7月的时候,Google已经抓取2400万张网页,为了方便用户判断网页是否有用,他们在每个搜索结果下添加了一些摘录的片断,并用粗体突出某个网页上同查询语句特别相关的部分。这样的举措帮助Google的用户可以马上知道网站的内容,不再需要逐个访问这些网页来决定哪些结果是最有用的,大大提高了查询的速度。

那时他们一天24小时都在车库里,整天都在工作,Google每天已经有1万次搜索,媒体也开始关注这颗迅速走红的搜索新星。《今曰美国》文章赞美了Google出色的搜索结果,比如查找租赁轿车,Altavista,Excite,Lycos等搜索引擎结果都不是很理想,但是在Google中输入了“租赁轿车”,很快,Google就从网页数百万张网页中找到了相关的搜索结果,搜索结果页顶端出现的是National、Dollar、Alamo以及其他一些汽车租赁公司的官方网站。

1998年,Google跻身于《个人电脑》杂志公布的最好的100家网站和搜索引擎之列——虽然还是以Beta版(即测试版)形式出现。

1999年9月,Google网站正式开通。当时可以浏览3000万个网页。其主页保持了其一贯的朴素风格:整个页面只有37个英文单词,4个制表符和一个用来填写查询信息的长方形空格,充其量最多也只能打10个单词。

Google就这样势不可挡地走向了世界,名声越来越大。Google没有被短期胜利冲昏头脑,当时正是互联网最疯狂的时候,那些著名的商业搜索引擎,包括Altavista、Excite和Lycos,都在疯狂地扩大自己的地盘。当时,主流的观点就是搜索本身并不能成为赢利产品,他们都把网站打造成一站式的门户网站,新闻、邮件、搜索、财经,无所不包,并没有花太多精力花在改进搜索技术上。这些已经上市的搜索引擎大把挥霍着募集来的资金,购买橄榄球职业联赛的广告权或是进行奢侈的市场推广。

Google则异常冷静,完全与那些搜索引擎不同,并没有花心思在推广上,而是全心全意改进其核心搜索技术,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的目标就是打造完美的搜索引擎,给用户最好的体验,他们将筹集到的大部分资金都花在了添置计算机硬件设备上,为了节约资金,佩奇根据从大学艰难时期获得宝贵经验,自己购买便宜的个人电脑配件组装服务器,自己来开发并行计算系统软件,开发自己的数据库系统,这样就不要从惠普、IBM、Sun等公司购买昂贵的服务器,也不要从Oracle那儿购买昂贵的数据库,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这样组装的服务器的能力与数据库足以对付搜索请求的增长和不断增长的网络流量。正是这样先进的技术,低廉的成本,一步一步引导Google向宝座搜索之王迈进。

第18节:Google的传奇经历(4)


其他搜索引擎的战略失误留给Google空子,就像后来Google对中国市场的疏忽给百度留下空子一样。Google抓住了这个空子。其他搜索引擎的粗心大意,糟糕的搜索质量让用户无法忍受,到处寻找更好搜索引擎。Google出现了,《个人电脑》杂志上曾经报道过Google,成千上万的人知道了它 ,就这样Google俘获了用户的心。

Google的专注终于有了回报。

2。 1999年,融资2500万美元

当年的互联网搜索是Altavista、Excite、Lycos和雅虎的天下,Google还是一个暂露头角的新手,并不引人注目。1994年,Yahoo就是搜索引擎领域的老大,当年Yahoo没有收购Google,但是却得到Yahoo一位股东最明智的建议:自己开公司。两位创始人一直对雅虎怀有敬意,Google标识尾部上曾加上了一个惊叹号,因为雅虎名称后面就一直加上一个惊叹号。

1999年2月,Google搬进了加州的帕罗奥多大学街165号办公。员工人数已经达到8个人。这一年,Google雇佣了第一个销售人员很有才华的经理人奥米德?科德斯塔尼,也是Google的第一个经营人员。

此时,Google每天处理的搜索已经达到50万次,庞大的请求数要求更多的硬件,但是,这时的Google只是烧钱,并不赚钱。 

金钱又一次困扰Google,两位创始人几乎用光了从贝托尔斯海姆等投资者那里筹集到的100万美元,又透支了自己信用卡所有的限额之后,形势极为严峻。不过正巧赶上了互联网最好的年代,当时互联网正在疯狂,许多投资公司手握大把美元,像猎狗一样到处在硅谷寻找项目。经过数月的努力,1999年6月7日,硅谷最有名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克莱那?巴金斯和红杉同意向Google一共投资2500万美元。两家公司的两大人物红杉的麦克莫里茨和克莱那?巴金斯公司的约翰?杜尔同时进驻公司的董事会。这两家公司的来头不小,他们成功投资了Yahoo、Sun等著名公司。佩奇与布林十分固执,坚持接受投资的条件就是投资公司没有Google的经营权,一切由他们打理,但投资公司也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我们没有经营权也行,但是Google必须许诺雇用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级企业管理人才来帮助他们将现在的搜索引擎转化成赚钱的商业模式。一笔交易就此完成了。随后,布林和佩奇发表了新闻公告,宣布红杉和克莱那?巴金斯这两家公司向Google投资2500万美元。在新闻公告中,他们对正在申请专利的用来进行搜索结果排序的Pagerank系统是这样描述的:它包含5亿个变量,20亿个词语。这使它的准确性和搜索质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公告曾经震惊斯坦福大学。


第19节:Google的传奇经历(5)


Google得到资金后,除了购买硬件,还做了与其他公司完全不同的事情:全力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只要是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可能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都考虑到了,目的就是让员工最高效率地工作。

Google的餐厅闻名天下。这里食物免费,饮料免费,早、中、晚三餐的质量足以令老饕心动。员工不仅自己吃,还带着人来吃。有位员工带着在雅虎上班的女朋友在Google吃了差不多一个月。Google有条不成文的规定,百步之内必有饮料,30米内有一个食品站,办公区内咖啡香味四处飘散。

Google的大厨很有名。Google请了一个传奇大厨查理?艾尔斯,他的专业程度与Google的工程师不相上下,他在Google内部享有的声望几乎不下于公司创建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吉。查理?艾尔斯2005年离开后写了一本《食物2。0:Google前任大厨的秘密》。其中除了列举他最喜欢用的调味品,油和厨房必备的啤酒和巧克力之外,手把手地传授近150种菜肴的制作方法,包括Google人最喜欢的“查理燕麦卷”和“Google招牌调味汁”。

两名专职医生提供现场医疗服务,有一个地处海湾的羽毛球场;公司的幼儿园就在附近,只需交一点费用,就可以送孩子入园;工作地点附近还有私人健身教练、理发馆、洗衣店、收集干洗物品的小货车、自行车修理部、洗车和加油等服务。Google公司可以不给老板专门的办公室,但却有给钢琴爱好者专门设立的钢琴房。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人曾提出公司应该提供游泳的环境,公司的地盘不大,怎么解决呢?终于有人发现有一种健身仪器叫游泳机,澡盆那么大,人趴在里面,水动,人不动。

Google如何向投资人来解释这种近乎奢侈的待遇?2004年,佩奇在《股东手册》里告诉Google的股东们,要希望我们增加福利,因为这可以增加工作时间。员工不用离开公司就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工作。因此,Google在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度被《财富》杂志评为最乐意为之工作的公司。

正当Google春风得意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Google差点倒闭。当时,公司共有约300台计算机处理搜索请求。1999年6月25日,这一天是Google接受Netscape搜索请求的第一天,由于Netscape的疏忽,所有的搜索请求全部转给了Google,Google的计算机一时无法处理如此多的请求,只好停机。这是致命的一击,Google员工甚至认为Google翻身的可能性只剩下2%。

痛定思痛,为了走出绝境,Google的工程师们行动起来,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在一个支架里摆放40~80台服务器,每一台服务器都有与大型驱动盘配套的中型台式PC机相同的处理能力。这个做法增加了大量的服务器,彻底解决了请求过量系统崩溃的问题。


第20节:Google的传奇经历(6)


3 2000年,Google一鸣惊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