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央行货币政策应有超宏观视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ainfo   2006…06…28 07:25: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但是,在当前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不应把宏观调控的重责由央行独臂苦撑,事实上央行也承受不起。在货币政策独立性有限的情况下,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顽症上积极开刀。国家财政要扩大消费支出,包括公共医疗、廉租房、教育等等,拿出更多的公共产品用于消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启动消费、降低储蓄率的关键。同时,在中央、地方财政分权改革方面要有积极作为,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等、地方财政困难,已经成为政府职能转换、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严重障碍之一。对于地方政府,采取简单的行政指令来约束它们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必须给它们一定的出路,关键在于对地方政府的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 
  对央行来说,抑制流动性泛滥也不能冀望于加息和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的常规手段。在兼顾经济稳定、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等多重目标下,保持一个中性的货币政策尤为重要。如果利率、汇率、准备金等变量动了没有产生什么效果,或者动了这些手段又会产生诸多负面效果,那么还不如采取黄老之道,什么也别动。在部门利益博弈中,货币当局不要牺牲掉自己的独立性。 
  当然,在目前流动性泛滥的格局下,在货币政策之外,央行依然是大有可为的。央行可以充分利用目前“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市场格局,大力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仍不失为是一个明智之举。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是要将过多的流动性引入股市而制造泡沫,而是重点放在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上,加快多层次的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这是关系到未来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的大局问题。 
  缓解人民币升值需要前瞻性地建立国家战略储备计划 
  至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短期压力,还应该超越所谓汇率的形成机制本身,要避免以“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来讨论问题,而是应当在“美元本位”的国际金融秩序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中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力避因外部压力而对汇率变动做出单纯的反应,缺乏对全局的整体把握。同时,我们还应该十分清醒地认识眼下“美元本位”的实质:美联储可以让美元在需要的时候贬值,从而减轻其债务,并让一些国家承担大量外汇储备的损失。或者,通过扩大两国之间利差,促使美元回流并可能引发一国的货币危机。值得注意的是,当一国的外汇储备少了时,投机资金就会攻击它的货币,促使它的货币贬值并造成货币危机;当它的外汇储备多了时,美国则会力推弱势美元政策,拉动全球资源价格暴涨,直接削弱它的外汇储备购买力,使它数十年经济增长积累起来的成果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率分别为28%、35%、41%、51%和34。2%。同期,黄金从250美元/盎司上涨到了700美元/盎司水平,石油从20美元/桶攀升到了70美元/桶水平,铜价由1300美元/吨上涨到了8000美元/吨。如果我们算一算,目前中国9000亿外储的购买力其实是下降了。当中国以大量的廉价商品输出换来了一大堆美元时,我们却发现了中国以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的身份来平衡美国经济失衡的代价和风险是巨大的。由此显见,目前中国显然还欠缺这种“风险对立、价格稳定”的金融意识。 
  坦率地说,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通过建立自己的储备战略,来积极地化解升值压力是最为有效的手段。目前,央行最重要的职责是应当尽一切可能性来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为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争取宝贵的时间,而不是依靠所谓弹性机制或其他手段。在美元本位下,目前动用外汇储备来建立石油储备、黄金或者其他稀有金属储备,其实还是一个不需要那么着急加以讨论的问题,但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时机做这件事情以及怎么做。 
  当然,建立一个包含美元资产、石油、黄金、白银、铜等其他稀有金属等大宗商品储备的储备组合篮子,基本上合乎一个简单的套期保值的思想。在美元本位的格局下,如果美元升值,大宗商品价格虽会有所回落,但随着美元资产增值却可以得以平衡。但是,如果美国推行目前的美元政策,美元资产将可能会有所缩水,而全球性通胀会使得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超过预期。至于各种储备之间的比例搭配,什么合适的市场时机可以购买,虽然是一个纯粹的专业性较强的技术问题和策略技巧问题而已,但在中国可能更为重要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中国必须加快培养和吸收一批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操作人才,建立一套高效率的、高度保密的、统一决策的储备管理机制和反应机制。否则,在目前“部门博弈、多头决策”的格局下,反而有可能在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中会牺牲中国的利益。 
  现在,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当前全球发达国家的黄金储备情况。美国人的黄金储备数量多是一个事实,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高达8000多吨,30多年黄金价格攀升20多倍,却没有抛售,说白了也就是无论什么价位它都不会抛售;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黄金储备也都在2000吨以上,所占全部外汇储备比重60%以上,英国所占比重也在11%以上。 
  同样,一直拥有庞大美元储备的日本,事实上早就开始采取措施应对日益增加的美元贬值风险了。早在2003年日本就花掉了1888亿美元,在2004年头两个月里,日本又花了1000多亿美元,来干预外汇市场以防止日元以更快的速度升值。近年来,日本动用了大量外汇储备来建立石油储备,并囤积了从中国进口的大量有色金属。日本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同样作为外需主导的经济体的日本会在全球需求增长强劲的情况下,将美元储备第一的虚衔轻易让渡给了中国?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让我们再来看看印度的情况,印度仅仅依靠金价的上涨,其外汇储备一年就增值了约1000多亿美元,这相当于我们全年的贸易顺差。反观中国,目前中国已拥有9000亿美元规模的外汇储备,但黄金储备数量却只有600吨,且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在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格局下,传统的经济理论对很多现实问题已解释乏力,同时运用这些理论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目前,央行应当更加关注当前美元本位下的国家金融安全。(完)
  (责任编辑: 胡江 )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