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奥马哈之雾-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部分残缺的影像误(18) … 第三部分残缺的影像误 … 奥马哈之雾 
  就股票投资而言,我们一直观察到的现象是:以复杂的方式去操作,不仅不会比用简单方式去操作带来更高的回报,甚至经常适得其反。读者不妨回想一下,被美国主流媒体评出的20世纪的10个最伟大的投资人中,有谁是靠复杂操作而取得最后的成功的?让我们感到十分有趣的另外一个现象是:一边是发明了现代投资理论以及市场有效假说的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边是对该理论嗤之以鼻的人在投资领域获得了令全球瞩目的巨大成功。巴菲特为何能笑到最后?如果你不认为他只是一个“幸运猩猩”的话,那么答案就只有一个:他是一个“简单投资”的执行者与倡导者。“价值投资的思想看起来如此简单与平常。它好比一个智力平平的人走进大学课堂并轻易地拿到了一个博士学位;它也有点儿像你在神学院苦读了8年后,突然有人告诉你:你需要了解的其实只是‘十诫’那点儿东西。”来自巴菲特在纽约证券分析家协会的演讲,1996年12月。发现一家好企业,就把它部分或全部买下来,然后长期持有,还有比这更简单的投资方法吗?正是靠着这种原始的操作模式,巴菲特在充满怀疑和不屑的目光中,让一直追随自己的合伙人的财富在数十年里增加了数万倍。在1997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年会上,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们低估了一些简单却有效的想法的重要性。假设伯克希尔是一个讲授正确思考方法的教育机构,它所开设的主要课程就是少数几个简单但有效的重要思想。”讨论至此,有读者可能会问:既然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是如此的简单,为何这么多年来没有成为股票市场操作的主流呢?这是一个让巴菲特也困惑不已的问题:“使我们困惑的是,知道格雷厄姆的人那么多,但追随他的人却那么少。我们自由地谈论我们的原理,并把它们大量地写入我们的年度报告中。它们很容易学,也不难运用。但每一个人都只是想知道:你们今天买了什么?像格雷厄姆一样,我们被广泛地认可,但绝少有人追随我们。”(巴菲特在1995年伯克希尔年会上的讲话)这个问题同时也引出了我们在本节要讨论的另外一项内容:巴菲特的投资操作简单却不容易。其不容易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也就是专业层面。下面引述的是巴菲特在1996年致股东信中的一段重要表述:“投资者也可以选择建立自己的股票组合,但有几点大家必须特别注意:智能型投资尽管并不复杂,但也绝不容易。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给予所选择的企业正确评价的能力。能力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 投资要成功,你不需要研究什么是贝塔值、效率市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选择权定价或新兴市场等,事实上大家最好不要懂得这些理论。当然?的这种看法与目前以这些课程为主流的学术界有明显不同,就我个人认为,有志从事投资的学生只需要修好两门课程:①如何给予企业正确的评价。②如何正确对待股票价格的波动。”尽管只有两门课程,但对一个业余投资人来说,真正能学到并掌握这两门课程其实并不容易。例如,第一门课程就至少包含了对企业的商业评估、财务评估、内在价值评估、市场价值以及投资价值评估等。尽管不容易,但也并非不可为。投资者只要做足功课(不少投资者其实做了不少功课,只是内容与智能型投资无关),在投资上的持久成功就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巴菲特式投资?作的不易,其实可能更多地来自另外一个层面:非专业层面。说起来也许并不复杂:所有投资都是由人来操作的,而人的任何行动都会受到其心理的影响。尽管我们不能完全割裂两个层面之间的联系,但就心理因素对人的单独影响而言,应当是实实在在的。巴菲特和他的合伙人芒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是性情而不是智商或者技能影响着人们的投资。我们在股票市场上看到的许多失意其实都是源自非专业因素。下面就列举出10项会影响到投资者实施“智能型”投资的较为普遍的心理因素:①一夜暴富的梦想。②不切实际的年度获利目标。③总想不劳而获的搭车偏好。④在短期“成”与“败”前的大喜与大悲。⑤在重大挫折面前的惶恐与举止失措。⑥在投资操作上表现出的不自信或过度自信。⑦在错误面前的顽固与执著。⑧以赌徒而不是投资者的心态去作每一项投资决策。⑨对自己曾经相信的投资方法总是那样轻易地放弃。⑩在精神上总是显得分散与游离而不是集中与专注。对巴菲特的成功以及投资者自己在投资实践中的借鉴与模仿,都需要事先明白一个道理:它简单而不容易。就非专业层面来说,投资者显然要尽量减少我们在前面所描述的那10项非理性行为;就专业层面来说,大家可以参照巴菲特说过的一句话:在?读完《证券分析》(对于我们来说则是巴菲特历年致股东信)12遍之前,我不会买任何一只股票。本节要点:(1)投资成功与否不仅不会与投资方法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正好相反。(2)如果把股票投资方法按其复杂程度分成多个等级的话,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当属最简单的那一个。(3)由于在“企业投资”或“长期投资”中需要投资人具备一定的商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其实是简单而不容易。     
第三部分残缺的影像误(19) … 第三部分残缺的影像误 … 奥马哈之雾 
  误读二十快乐投资主要误读:巴菲特不仅有一个辉煌的投资战果,其过程也是快乐的。对后者,人们似乎关注较少。我方观点:投资不仅是对预期?报的选择,也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而且投资回报的“高”度并不与投资过程的“疲惫”深度成正比。几年前,我们曾经按回报的满意度和过程的轻松度将股票投资分为四种状态:①沮丧投资:差劲的投资回报,疲惫的投资过程。②无效投资:差劲的投资回报,轻松的投资过程。③缺陷投资:满意的投资回报,疲惫的投资过程。④快乐投资:满意的投资回报,轻松的投资过程。并作出二维象限图,如图3…2所示。图3…2股票投资的二维象限图根据我们的观察,无论是在美国的股票市场还是在我国的股票市场,绝大部分的业余投资者处于本图的左下区,不但投资结果不?,过程中也没少受累;部分聪明而幸运的机构投资者能够进入左上区,尽管已经操心得可能年纪不大却早生华发,但至少投资的回报还能够慰藉他们的辛劳;小部分懵懂的投资人则处于右下区,既无劳累之虞,也无赚钱之喜。上述三类投资方法听起来就没那么美好,不值得我们多花费篇幅。剩下的右上区,才是我们本节要谈的重点。我们一直把这个区域称为“快乐的右上区”,如果能在轻松的过程中实现满意的回报,谁会不觉得投资是快乐的呢?当然,能够跻身这个区域的投资者即使不是凤毛麟角,也是股市中的极少数群体。巴菲特就是这个群体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员。在我们看来,快乐投资在思想层面包含了期望回报、七层塔、快乐测试、幸福要素四个部分。下面,我们将对它们逐一作出说明。首先是期望回报。当我国股市到处充斥着“翻番”、“每年轻松赚50%”、“年回报低于30%就没脸见人”的承诺与希冀时,巴菲特很早就把自己的预期回报界定为“让合伙人或股东的财富净值每年增加15%”。正是靠着这一理性而现实的目标回报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投资方法与操作准则,最终让巴菲特取得了那些梦想着迅速致富的投资者们连想都未曾想过的辉煌业绩。谈及此,我们当然希望读者也能建立一个理性而现实的获利目标。在设置目标时,不妨可以考虑建立这样的三条基准线:①生死线:长期投资回报是否高于无风险收益率(长期国债或定期存款收益率)。②健康线:长期回报是否不低于基准指数的长期回报。③财富线:长期回报高于基准指数3~5个点。现在假设基准指数的长期回报为10%(根据发达与新兴市场的数据进行综合测算),在表3…7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回报下的投资结果。表3…7不同回报下的投资结果(期初一次性投资30万美元)(单位:万美元) 
  时间段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理性财富线:15%1214911986803732510伯克希尔线:20%1861150712144093273013“有脸见人?线:30%414570178560108000014940000显然,在具备一定投资素养的前提下,理性财富线上的投资者是快乐的;伯克希尔线上的投资者是幸运的;“有脸见人”线上的投资者是梦幻的。     
第三部分残缺的影像误(20) … 第三部分残缺的影像误 … 奥马哈之雾 
  即使“有脸见人”线上的投资者把获利目标设定为先高后低,恐怕还是存在两个问题:①放弃前期成功的策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②回报的压力往往会带来疲于奔命的操作过程。下面谈“七层塔”。正如本书的第一部分中所说的,我们将巴菲特投资思想体系中的几个重要部分总结为“七层塔”,而这七层塔中的每一层都是与“快乐投资”相关联的。请参见表3…8。表3…8七层塔(上栏)与快乐投资(下栏) 
  将股票视为生意的一部分在买入价格上留有安全边际将股价波动视为朋友而不是敌人集中投资有长久竞争力的公司逆向操作并在机会到来时加大赌注有一个有所不为的清晰边界低摩擦成本+递延税负长期投资+定期体检降低了本金损伤风险并提高了回报盯住比赛而不是记分牌不用同时照看40个或更多的“妻子”“静”的时候多于“动”的时候降低了犯错特别是大错的概率将复利效果发挥到极致如果读者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