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诗选-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诗选 (上) 

… 页面 2…

                                       魏 徵 

     魏徵 (五八○——六四三),字玄成,魏州曲城(故址在今山东省掖县 
东北)人。隋未李密起兵造反,他从军掌管书檄,李密失败后他投奔唐主李 
渊。后来辅佐太宗,参预国政,成为一代名臣。累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 
公。 
                                                            '一' 
     魏徵虽然对于他早年投笔从戎的经历津津乐道。 ,后来在唐朝表现出 
的才能却在政治而不在军事,所以当唐太宗将他和诸葛亮比较的时候,有人 
认为他不能比才兼将相的诸葛亮。唐太宗还将房玄龄和他并提,说玄龄的功 
绩是在贞观前天下未定之时“周旋艰险”,魏徵的贡献是在贞观后“安国利 
民,犯颜正谏”。不少封建史家认为,纳谏是唐太宗的一大美德,而敢谏则 
                                                            '二' 
是魏徵的特出表现。唐柳芳称颂魏徵是“三代遗直” ,吕温赞美他“危言 
                     '三' 
正色,保太宗德” 。唐太宗自己说,用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死了他就 
少了一面镜子。 
     魏徵除在政治上匡助太宗以外,在文化事业上也是有贡献的。唐初搜集 
和整理图籍的措施就是出于魏徵的建议。当时编史的工作他又是总共事者, 
他自己也参加了 《隋书》的编写,并得到“良史”之名。 
     除史笔而外,魏徵的文章还见于他的许多谏诤和言事的上书,诗歌今存 
三十余首,绝大部分是郊祀乐章和奉和应诏之作,内容无非歌功颂德。只有 
 《述怀》一篇是言志之诗,值得注意。 《述怀》诗笔简劲,扫去浮华,行间 
贯注了慷慨之气,不同于陈、隋、唐初的柔靡格调,在陈子昂之前透露了五 
言古体诗向浑健精实转变的消息。 

      '一'见《述怀》。 

      '二'见《新唐书·魏徵传》引。 

      '三'见吕温《吕衡州文集·凌烟阁勋臣颂》。 

                                      述怀'一' 

                                  '二'                                '三'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 
                   '四'                               '五' 
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 
                                  '六' 
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 
             '七'                                                               '八' 
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 

      '一'题一作 《出关》。这诗作于唐高祖(李渊)初称帝时。当时魏徵投唐未久,在统一战争中 

自己要求有所贡献,所以请命赴华山以东地区,说服李密的旧部。诗中写作者的抱负和旅途的艰险以 

及重意气、报主恩的思想。 

      '二'这两句说当群雄在国中争夺政权的时期,自己弃文就武,投入战争。“逐鹿”,比喻争夺 

政权。《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鹿”,喻政权。“投笔”,东汉班超 

年轻时曾为抄写文书的小吏,一天,他投笔长叹道:大丈夫应该立功异域,哪能长期在笔砚间讨生活 

呢(见《后汉书·班超传》)!这里借班超故事自喻。“戎轩”,兵车。“事戎轩”,即从军。 

      '三'“纵横”,战国时苏秦、张仪在列国间游说。苏秦主张齐楚等六国联合抗秦,就是“合纵” 

之计:张仪宣传诸国听命于秦,就是“连横”之计。苏、张因此被叫做“纵横家”。这里指自己曾向 

李密献策。“不就”,无所成就(指献策不被采纳,以至失败)。“慷慨”,指为国效力的壮心豪气。 

      '四'这两句叙投奔李渊和奉使安抚山东。“杖策”,手持马笙,也就是说赶着马。“关”,指 

… 页面 3…

潼关。 

      '五'这两句用终军和祁食其(音异忌)的故事比拟自己的山东之行,说明所负使命的性质。“请 

缨”,西汉人终军出使南越,他向汉武帝作豪语道:“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见《汉 

书·终军传》)就是说只要一根绳索就把南越王牵来,后来终于说服南越王降汉。 

      “凭”,依。“轼”,车前横木。“凭轼”,就是驾车而行的意思。“下”,降服。“东藩”, 

东方属国。汉初郦食其说降齐王田广,“凭轼下齐七十余城”(见《汉书·郦食其传》)。 

      '六'这四句写旅途的景况。“郁”,阻滞。“纡(音迂)”,曲折。“郁纡”,是形容山道曲 

折难于前进,也是形容心情不舒之词。(曹植《赠白马王彪》:“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 

 “陟(音志)”,登。“岫(音袖)”,山。“出没”,时隐时现(山岭有时隔断视线)。 

      '七'这四句说途中艰险的景象怵目惊心,但是由于想着要报答唐主以国土相待的恩情,并不畏 

惧。“伤千里目”,言远望心伤。《楚辞·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九逝魂”,屈原《哀 

郢》:“魂一夕而九逝。”“九逝”,言精神不集中。“逝”,一作“折”。汉代益州有险地名九折 

板 (见《汉书·王尊传》)。“九折”言道路曲折迂回。此处作“九逝”或“九折”都可以通,但与 

 “魂”字相连,作“九逝”较妥。“惮”。怕。“国士”,一国范围内的杰出人物。魏徵曾勉励别人说: 

 “主上既以国士见待,安可不以国士报之乎?”(见《旧唐书·魏徵传》) 

      '八'这四句表明重视信义不图功名的思想。“季布”,楚汉时人,以守信用著名。《史记。季 

布传》引楚谚:“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侯赢”,战国魏信陵君的门客。信陵君救赵, 

侯赢因年老不能随行,但表示要杀身以报,后来果然照他的诺言做了。“意气”,这里即指有诺必践、 

有恩必报的精神。古乐府《白头吟》:“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那“意气”也相似,不过那是 

属于夫妇之间,这是出于君臣之际。“功名”,功勋和名声。 

                                        王 绩 

     王绩 (五八五——六四四),字无功,自号东皋子,太原祁(令山西省 
祁县)人,一作绛州龙门 (今山西省河津县治)人,在隋官秘书省正字,出 
任六合县丞。人唐为太乐丞。有 《王无功集》(一名《东皋子集》)。 
                                                                           '一' 
     王绩出身世家,在隋在唐,官职都不高,自叹“才高位下” 。并曾因 
                '二' 
 “醉懦”罢官 。他主要的生涯是在隐逸中消磨的,反正他有祖传的“东陂 
                           '三' 
余业”,“园林幸足” ,可以优闲地隐居。他是双重的隐土,不仅归隐故 
乡,而且退隐“醉乡”;事实上,他正在作官、尚未还乡的时候,也早已向 
                   '四' 
 “醉乡”里逃避 。除掉那篇有名的《醉乡记》,他写了《五斗先生传》、 
 《祭社康新庙文》、《独酌》、《醉后》等诗文来宣扬喝酒的妙处,宣扬所 
谓“可以全身、杜明塞智”的“酒德”。这当然渊源于道家常讲的“醉者神 
              '五' 
全”的议论  。他举了刘伶、阮籍、陶潜等酒人为先例,但是他对喝酒的态 
度更认真,把喝酒的借口更夸大,所提倡的不是怡情解闷的陶醉,而是以哲 
学理论为幌子的麻醉了。 
                                                           '六' 
     王绩有时说儒、释、道三家都引起自己的反感  ,有时说三家思想基本 
              '七'                                      '八' 
上可以调和  ,然而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最深  。他一方面说“周、孔制 
                                 '九' 
述,未尝复窥,何况百家”  :另一方面,他却“床头素书数帙,《庄》、 
                          '十' 
 《老》及《易》而已” 。通过晋代王弼的阐释,儒家的《易经》早变为《老 
子》和《庄子》的补编或附录了。王绩的言论和作风也接近他所向往的那些 
师法老、庄的魏、晋名流;正象嵇康、阮籍一样,他鄙弃儒家的礼法'十一'。 

在魏、晋人里,他称道最多的是陶潜,诗文里或则称引他的说话,或则运用 

… 页面 4…

他的故事。 
      王绩为人行事那样的爱慕陶潜,作起诗来就也不免受了陶潜的一些熏 
染。他的诗多以田园的闲适情趣为内容,一部分篇章还能平淡自然,摆脱南 
北朝的雕饰华靡的习气。在南北朝久经酝酿的五言律体,也到他手里渐趋成 
熟。 

      '一'《自撰墓志铭》。 

      '二'《无心子传》。 

      '三'《游北山赋序》。 

      '四'他的朋友吕才记他任六合县丞时,“笃于酒德,颇妨职务”;待诏门下省时,一日给酒一 

斗,人称他为“斗酒学土”;因太乐府史焦革善酿酒,“苦求为太乐丞”,得“饱美酒”。详见吕才 

 《东皋子后序》(《全唐文》卷一六○)。 

      '五'见《庄子·外篇·达生》、《列子·黄帝篇》。 

      '六'《游北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