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话仙佛奇踪-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道俗共为法会①。师振锡②而入,有韬光法师问曰:“此之法会,何以作
声?”师曰:“无声谁知是会。”后见秦望山有松萝繁茂,盘居如盖,遂栖
止其上,故时人谓鸟窠禅师。元和中,白居易出守兹郡,入山礼谒,乃问曰:
“禅师住处甚险。”师曰:“太守住处尤险。”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
之有?”师曰:“薪火相煎,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又问:“如何是佛法
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曰:“三岁孩子也解恁么道。”
师曰:“三岁孩子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遂作礼。师于长庆四年忽告
众住:“吾今报尽。”言讫坐亡。寿八十有四。

【注释】

①法会:佛教举行的各种宗教仪式的集会。
②锡:锡杖。杖高与眉齐,头有锡环,原为僧人乞食时振环作声,以代
扣门,兼防牛犬之用。

志公和尚
神杖惊鹤定居处

师父本姓朱,幼时即出家,到道林寺修习禅定。师父居止无常规,饮食
无定法。他头发有几寸长,光脚拿着锡杖,头上戴着剪尺铜鉴,或者挂着数
尺布条。好几天不吃饭,他也面无饥色。有时他又说又唱,内容都象咒语一
样令人难懂。官民人等对师父都挺尊敬。建元年间,梁武帝说师父有迷惑百
姓之罪,将他收押在建康的监狱中。人们曾经在市场上看见他,赶忙去监狱
里检查,却见他仍旧在狱里。梁高帝即位后下诏说:“志公身在凡世之中,
心智却非常人所及。水火都无法伤他,猛兽也无法害他,像这样的人怎么能
以俗人常理去胡乱限制他呢?从此以后不准再把他关押起来。”有一天梁高
帝问师父道:“弟子我有烦恼疑惑,怎样才能解脱?”师父说:“十二识者
以为,十二因缘就是提供解脱的药方。”当时舒州潜山的景色最令人称奇叫
绝,而它的山麓风景尤其优美。志公与白鹤道人都很喜欢那里。天监六年,
他们二人都向高帝表白了自己想居住在潜山山麓的心愿。高帝知道他们两人
都有非凡的本领,便让他们用一物去标识其地点,标识在哪里,那里就归他
居住。道人说:“我以我的白鹤落地处为记。”志公说:“我以我的锡杖落
地处为记。”话音刚落,道人的白鹤先飞到了空中,那白鹤正准备落在山麓,
忽然听见空中锡杖发出的呼啸声,白鹤受惊,忙飞落到其他地方去了,而锡
杖则立在了山麓。于是二人各以自己标记所在建筑居室。后来到天监十三年
冬天,师父忽然对弟子说:“我要走了。”过了不到十天,他就端坐去世,
遍体香软。

【原文】

师姓朱氏,少出家,止道林寺修习禅定。居止无常,饮食不定。发长数
寸,徒跣执锡杖,头擐剪尺铜鉴,或挂帛数尺。旬日不食,亦无饥容。时或
歌吟,词如谶记。士庶皆敬事之。建元中,武帝谓师惑众,收付建康狱中。
人或见其在市,及检狱,如故。及梁高帝即位,下诏曰:“志公迹拘尘垢,
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害。岂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自今不
得复禁。”一日问师曰:“弟子烦惑,何以治之?”师曰:“十二识者以为,
十二因缘治惑药也。”时舒州潜山景色最称奇绝,而山麓尤胜。志公与白鹤
道人皆欲之。天监六年,二人俱白高帝。帝以二人皆具灵通,命各以物识其
地,得者居之。道人云:“某以鹤止处为记。”志公云:“某以锡卓处为记。”
已而鹤先飞至,将止于麓,忽闻空中锡声,惊止他所,而锡遂卓于山麓。二
人乃各以所识筑室焉。后至十三年终,忽密谓人曰:“菩萨将去。”未及旬
日,端坐而化,遍体香软。


杯渡和尚
水牛撞网救生灵

和尚姓什么、叫什么,无从考证,只因为他经常在水上乘杯而行,所以
当时人们都叫他杯渡和尚。当初在冀州的时候,他很不在乎生活细节,喝酒
吃肉,和俗人毫无两样。他有时穿着木鞋上山,有时漫步于闹市,除去身上
背的芦图外,他什么东西也没有。一次他在一家借宿,发现这家的佛龛上有
尊金佛,便将金佛偷去。这家人发现后去追,只见他慢步徐行,但是怎么也
赶不上;好不容易到一渡口,他又乘杯水上,不用划桨,飞驰而去。以后他
云游到吴郡,看见一位老人在钓鱼,便上前讨要。老人捡了一条腐烂的鱼给
他,他在手中翻弄了几下,随即把鱼投入水中,鱼竟悠然游去。又有一次,
他遇到一个人正在用网捕鱼,他又上前讨要,那人非但不给,反而张口怒骂。
于是他捡了两块石子投入水中。不一会儿,鱼网中撞进两头水牛,把网弄得
破碎不堪,而后牛不见了,杯渡和尚也不知去向。后来在广陵,杯渡和尚路
过一个村子,看见一户姓李的人家正在设堂斋戒,于是直入斋堂,端坐屋内,
却把随身携带的芦图放在了院子里。李家主人见芦图内只有一件破衲衣和一
个和尚用的木柄,于是让人去拿,然而众人却怎么也抬不动。此时姓李的知
道这个和尚绝非凡人,便请他留住家中,盛情款待了三个多月。一天杯渡和
尚出门后到晚上也没回来,附近忽然发出一种奇异的香气,人们在北山的岩
石下找到了他,只见他身铺一件破袈裟,安然地死去了,周围生满莲花,香
气逼人。然而没过多久,莲花便凋谢了。姓李的人家把杯渡和尚葬殓后几天,
有人从北面来,说见到杯渡和尚背着芦图向彭城方向去了,众人打开棺材查
看,见里面仅有一双靴子而已。

【原文】

杯渡者未详名氏,常乘杯渡水,故因名之。初在冀州,不修细行,饮酒
啖肉,与俗无异。或着屐上山,或徒行入市。唯荷一芦图,子更无余物。尝
寄宿一民家,座有金像一尊,渡窃而去。其家觉而追之,见渡徐行走马,追
之不及,至于孟津,浮杯而渡,不假风棹,其疾如飞。东游吴郡,路见钓翁,
因就乞鱼,翁以一馁者施之,渡手弄反复,投入水中,鱼复悠然而逝。又遇
网师,更从乞鱼,网师瞋詈不与。渡乃拾取两石子,掷水中。俄而有两水牛
关入其网,网既碎败,牛不复见,渡亦隐去。后至广陵,遇村舍李家人关斋,
乃直入斋堂而坐,以芦图置于中庭,李视其中,唯一败衲及一木柄而已。数
人举之不胜。李知其异,敬请在家,养侍百日。一日或出,至瞑不返,合境
闻有异香,忽见渡在北岩下,敷一败袈裟于地,晏然而寂。前后皆生莲花,
鲜香逼人,一夕而萎,李因殡之。数日后有人从北来,云见渡负芦图,行向
彭城。乃启棺检,仅存靴履而已。


慧远禅师
诵经腾巨蟒,过溪虎长啸

禅师姓贾,小时候喜欢读书,尤其爱读庄子、老子的著作。长大后他性
情大度,仪表非凡。二十一岁那年,他在大恒山听道安法师宣讲佛法,从此
拜道安为师。一天,大师讲《般若经》时,他豁然有悟,于是和弟弟慧特一
起削发为僧,以宏扬佛法为己任。他坚持不懈,昼夜苦读修行,一时被学者、
僧人们所推崇。后来他去罗浮山,当走到浔阳时,看见庐山清秀幽静,是修
身养性的好地方,于是便在龙泉精舍住下来。当时庐山离水很远,禅师见后
用锡杖点着地说:“如果这里真是修行之地,就应有眼喷泉。”说完,地下
忽然涌出一股清泉,转眼间汇流成溪。有一年浔阳大旱,禅师在池水旁诵读
《龙王经》,忽然一条巨蛇腾空而起,不一会儿,大雨滂沱。正是从这一年
起,龙泉寺才因此得名。在庐山隐居的三十多年里,禅师从来足不出山,与
世俗隔绝,每次送客总以虎溪为界,一旦越过,就有老虎鸣啸,所以人们都
称此溪为虎溪。有一回,禅师和陶渊明、陆修静三人谈得投机,不知不觉走
过虎溪,三人发觉后哈哈大笑,从此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谈。禅师德高望
重,远近僧人没有不佩服的。东晋义熙十二年,禅师逝世,享年八十三岁。

【原文】

师本姓贾氏。弱而好书,尤喜庄老,性度弘伟,风签郎拔。年二十一闻
沙门释道安讲法于大恒山,遂往从之。一日听讲《般若经》,豁然有悟,乃
与弟慧特投簪落发,慨然以大法为己任,昼夜行持,一时宿儒老衲咸推服焉。
后欲往罗浮山,及届浔阳,见庐峰清净,足以息心,遂住龙泉精舍。时庐山
去水甚远,师乃以锡扣地曰:“若此中果得栖息,当使稿地泉涌。”言毕清
流突出,倏忽成溪。其后浔阳亢旱,师诣池侧读《龙王经》,忽有巨蛇自下
腾上,须臾大雨,遂以有年,因号为龙泉寺焉。自师卜居庐阜,三十余年,
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率以虎溪为界,过则虎辄鸣号,故名虎溪。后
与陶渊明、陆修静①语道契合,不觉过之,因大发笑,世遂传为虎溪三笑。
远迩僧众,无不钦服。年八十有三,圆寂于晋义熙十二年。

【注释】

①陆修静:南朝宋道士。字无德,浙江人,曾在庐山修道。

竺道生
飞龙去后影印壁

道生本姓魏。他天生聪明有悟性,不喜欢尘世热闹,遇到沙门竺法汰,
就落发受戒出家。起初他在庐山隐居静修七年,钻研各种佛家经典,不辞疲
劳。后来他游历长安,跟随什公学习佛法,知识觉悟日渐高深,辩论研讨也
越来越机智敏捷。关中地方的僧众对他都敬若神明。后来他游历虎丘山,在
沉静中感到这地方对自己很有启发和触动,就在那里住了下来。他经常独自
坐在大松树下,也没有什么应酬交际。唯独把一块竖石当作徒弟而已。有一
天他讲诵涅槃佛法,讲到阐提亦有佛性处,说:“如我所说,果然是与佛法
真谛一致的吧?”那竖石也点头同意。这年夏天,雷击青园佛殿,忽见一条
龙飞跃升天,光影映照在西墙之上。于是人们把寺名改作龙光寺。当时人们
都说:“龙既然已经飞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