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形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这样,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也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卫青因此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参见河南之战)。
元朔三年,匈奴攻代,杀代郡太守,掠鴈门千余人;元朔四年,匈奴大举攻代﹑定襄﹑上郡,杀掠数千汉人。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汉令卫青率三万骑兵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全归卫青指挥,出朔方;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出右北平。总兵力有十几万人。
匈奴右贤王抵抗卫青等部的进攻。右贤王轻视汉军,以为汉兵不可能到他那里,就放松了警惕,大饮而醉。汉兵夜间赶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带其爱妾与精兵一百人乘夜奔逃,冲破汉军包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人追逐数百里,不及。得右贤王属下副将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数千百万,引兵得胜而归。军到边塞,武帝派使者捧着大将军印,就在军中任命车骑将军卫青为大将军,诸将之兵皆归大将军统率(参见漠南之战)。
得胜而归的卫青得到武帝的嘉奖。武帝说:“大将军躬亲示范率兵远征,得胜而归,获匈奴王十余人,增封卫青食邑六千户。”并且封卫青的三个儿子为侯: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
汉武帝接到战报,喜出望外,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8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青非常谦虚,坚决推辞说:“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拚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他们三人怎敢接受封赏。”汉武帝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卫青坚决辞谢说:“我有幸能在军中任职,是依赖陛下神灵的庇护,军队出战大捷,都是校尉将士们奋勇作战之功,陛下已垂恩多增封邑与我,我的孩子尚在襁褓之中,没有什么功劳可言,又蒙陛下垂恩割地封为三个列侯,这不是我在部队中勉励将士奋勇作战的本意,卫伉等三个孩子怎么敢领受封爵呢?”皇帝表示自己没有忘记诸校尉的功劳,随后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元朔六年(前125年)春,大将军卫青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右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皆归卫青指挥。卫青率军歼灭匈奴几千人而还。这次战役中,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率800精骑首次参战,取得了歼敌两千余人的战果。一个月后再出定襄击匈奴,歼敌万余人。
而苏建和赵信两军三千余人独遇单于大军,苦战一天,汉兵死伤将尽,赵信原为胡人,降汉封侯,现在时局危急,加之匈奴引诱,率残部八百骑兵奔降单于。苏建军全军覆没,只身逃归大将军。大将军卫青询问手下官员,苏将军应如何处置。议郎周霸说:“自大将军出塞以来,未曾斩杀副将,现苏建弃军而归,应斩首以显示将军的威严。”军正闳和长史安却有不同意见,他们说:“兵法上说:两军对敌,一人难抵十拳。苏建以数千之兵抵挡单于数万之众,奋战一日有余,士卒死伤殆尽,不失英勇;而他不敢有投降之心,独自归来,不失忠诚。现在若杀他,就等于预告大家,失败就不要再回来了。”
卫青一向仁爱善良,谦和退让,靠柔和讨皇上喜欢,对这事的处理亦如此。他沉思半响说:“我卫青有幸以皇亲身份受到宠信,在军中任职不怕没有威严。周霸劝我建立威严,这样就大失人臣应有的本分。即使我有权斩杀将领,也不应以我地位的尊贵和所受的宠信擅自诛杀将领于境外,还是送到天子面前,让天子亲自裁夺吧!由此可以看出做人臣的不敢专权恣纵,不是也很好吗?”于是把苏建用囚车送回长安由武帝处理。武帝赦免了苏建的死罪,令其交纳了赎金后贬为平民。
公元前 121年,西汉对匈奴的河西之战开始,此战由霍去病指挥,结果使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
为了彻底击溃匈奴主力,汉武帝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准备发动对匈奴的第四次大战役。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召集诸将开会,商讨进军方略。他说:“匈奴单于采纳赵信的建议,远走沙漠以北,认为我们汉军不能穿过沙漠,即使穿过,也不敢多作停留。这次我们要发起强大的攻势,达到我们的目的。”于是挑选了十万匹精壮的战马,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精锐骑兵五万人,分作东西两路,远征漠北。为解决粮草供应问题,汉武帝又动员了私人马匹四万多,步兵十余万人负责运输粮草辎重,紧跟在大军之后。
原计划远征大军从定襄北上,由霍去病率骁勇善战的将士专力对付匈奴单于。后来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匈奴伊稚斜单于远在东方,于是汉军重新调整战斗序列。汉武帝命霍去病从东方的代郡出塞,卫青从定襄出塞。
卫青率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四部兵从定襄出塞。卫青曾暗中受到武帝的嘱咐,认为李广年老又命数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正面对阵。而是与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卫青自己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从正面进兵,直插匈奴单于驻地。这时候,卫青的好友公孙敖新失掉侯爵,担任中将军随大将军出征,卫青想给他立功机会,所以把李广调开让公孙敖与自己一同与单于对阵。
赵信向伊稚斜单于献计说:“汉军不知道厉害,竟打算穿过沙漠。到时候,人困马乏,我们以逸待劳,就可以俘虏他们。”单于于是把他的物资全部运到大漠以北,带着精兵在漠北等待汉兵。
卫青大军北行一千多里,跨过大沙漠,与严阵以待的匈奴军遭遇了。卫青临危不惧,命令部队用武刚车(铁甲兵车)围成圆形营栅,然后派五千骑兵前去冲击匈奴。匈奴也以一万人迎战,正赶上太阳落山之时,狂风大起,飞沙扑面,两军都看不清对方,汉军更纵左右翼包抄单于,单于看见汉兵众多且人马尚强,再战下去恐对匈奴不利,这时已迫近黄昏,单于于是乘六匹骡子拉的车子,带精兵几百人,直冲汉军包围圈向西北飞奔而去。
这时天色已暗,汉军与匈奴军队混战在一起,互相扭打,两军杀伤大体相当。汉军得知单于乘黄昏逃脱,随即派轻骑兵连夜追击,卫青率主力紧随其后。匈奴兵四散逃亡,黎明时分汉兵走了二百多里,却没捉到单于,只俘杀匈奴军一万多人。至掣颜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面支脉)赵信城(今蒙古乌兰巴托市西)得到匈奴储积的粮食供给汉军食用,汉朝大军驻留一日,放火烧掉余粮引兵而归。
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北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的军队遭遇。经过激战,俘获了匈奴三个小王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入,消灭匈奴七万多人。左贤王败逃而去。
卫青与单于会战之时,前将军李广、右将军赵食其军从东路前进,因迷路,错失攻打单于的战机。归来后卫青派长史审问李广,李广愤而自杀,赵食其判罪,赎罪削为平民。卫青此次出征功不如骠骑将军霍去病,没有增加封邑。
漠北之战,汉军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气大伤。从此以后,匈奴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王庭”,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了。此后卫青未再出征。
战后,汉朝设大司马之职,卫青与霍去病都当上了大司马。卫氏一门显赫后,京城中有歌谣说: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意思是说卫氏一门的显贵全靠了卫皇后。其实不然,在两汉时期,左右朝政的外戚大多是靠裙带关系窍居高位的,而卫青、霍去病却是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为如此,即使后来卫皇后失宠,二人在朝廷的地位也丝毫未受影响。
不久,李广幼子李敢怨大将军卫青怀恨其父李广,击伤卫青,卫青因有所顾忌加之内心有愧,没有声张。后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当时霍去病正被武帝所宠,武帝辨说:“鹿触杀之”,(《汉书·李广苏建传》)对此事也就不了了知。
家奴出身的卫青如今变成了贵极人臣的大将军,朝中官员无不巴结奉承。这时,平阳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候中选择丈夫,许多人都说大将军卫青合适,平阳公主笑着说: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现在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候,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汉武帝知道后,失笑道:当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现在他又娶我的姐姐,这倒是很有意思。于是当即允婚。时迁事移,当年的仆人就这样做了主人的丈夫。这样一来,卫青与汉武帝亲上加亲,更受宠信。但卫青为人谦让仁和,敬重贤才,从不以势压人。
后来,汉武帝对霍去病恩宠日盛,霍去病的声望超过了他的舅舅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