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便轻松地抬起了尊者的遗体去火化(SariraNissanda)。到了火化场,
内道者又说:“如果是你们的尊者,请你们把尊者的遗体点燃吧。”但外
道怎么也点不燃,内道者又说:“不是你们的尊者吧,如果是你们的尊者,
你们为何点不燃?你们看着我们点燃。”他们边说边引起了火,火燃得正
旺时,内道者对外道们说:“如果是你们的尊者,你们用牛奶把火熄灭吧。”
但外道怎么也熄不灭。内道者又说:“你们看,不是你们的尊者,是我们
的尊者,我们可以用牛奶把火熄灭。”他们边说边用牛奶把火熄灭了。“如
果是你们的尊者,你们可以把骨灰拿去供养。”但外道怎么也看不见骨灰。
内道者说:“说明不是你们的尊者,是我们的尊者,我们供养。”说毕,
内道梵净行者把尊者的骨灰拿来做了各种各样的供养。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前后因缘。世尊告诸比丘:“这是他前世的发愿力。
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印度鹿野苑有一位直智国王,他手下的一位大臣生
了一个很庄严的孩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⑴。大臣为孩子举行了隆
重的诞生仪式,依其种姓取名迦叶,大臣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
他。后来相士对迦叶预言:‘这孩子如果出家将成为如来、正等觉,若在
家则是转轮圣王。’当时,有一个小时候就与迦叶要好的的婆罗门孩子—
—无忧,听到相士的授记后,觉得自己要与他生生世世在一起,便告诉迦
叶:‘您将来去森林中苦行的话,不要舍弃我,一定要带我去。’迦叶心
里想:在涅时我不能舍弃他,但现在我不能答应他。于是在表面上答应
了他。迦叶观察到人生的老病死之痛苦,便发心到寂静的森林中去修行。
无忧童子知迦叶没带自己一起去,便很生气:‘迦叶这么不守信用,本来
答应带我一起去森林中修行,为何现在把我舍弃了?’几年苦行后,迦叶
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便回到鹿野苑为众生转****。直智国王准备了各种
甘美的饮食祈请迦叶佛去应供,并在迎接的道路两旁布置了各种花、香、
伞盖、幡幢等,隆重地将迦叶佛迎请到王宫,敷起高座,请佛入座。此时,
无忧听说迦叶已证得佛位回到了鹿野苑,并且接受国王恭敬供养。虽然心
里很想亲近迦叶佛,但因旧怨未消,不愿意去迦叶佛面前,只是站在远远
的地方观看。迦叶佛知道无忧没来亲近自己,便遥伸右手,如象鼻一般把
无忧拿到自己身边,问:‘无忧,你为何不来见我?为何不来亲近我?’
无忧说:‘佛陀,您本来许诺带我一起去森林,可后来您独自去了,我心
里对您生气,所以就不来亲近您。’迦叶佛告诉他:‘你误会了,我当初
的意思是在涅时不舍弃你的。当时,把你带到森林中苦行有什么意义?
现在我们的缘起成熟了,你自己发信心吧。’无忧此时才解开心结,他对
迦叶佛祈求:‘佛陀,我愿在您教下出家受持比丘戒,祈请开许。’迦叶
佛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辞为他传了比丘戒,又传他一
些相应的教言。但无忧非常懈怠,没有精进修持。迦叶佛对他宣讲了寂静
处的功德,让他去一个寂静处修持,他遵从佛意住了很久。后来,迦叶佛
圆满了一生的弘法事业,准备示现涅。这时,很多天人互相告曰:今晚
中夜,如来、正等觉迦叶佛要趋入涅。也对无忧说了,他听后非常痛苦,
心想:我虽然在佛陀教下出家了,但什么境界都没得到,非常惭愧,而今
佛陀即将涅,不得不离开他,内心的痛苦无法形容。天人对他说:‘不
要如此痛苦,我带你去佛陀那里,对你今生会有很大意义的。’天人便把
寂静处的无忧带到迦叶佛处。迦叶佛观察他的根基给他传了相应的法之
后,无忧灭尽了烦恼,获证了阿罗汉果位。此时,他想:佛陀中夜入涅,
我还是先趋入涅
好一些。便先于佛取涅了。带他来的天人想:无忧能趋入涅是我带
他来得到加持的缘故,以这个善根愿我将来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
在佛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位,要先于佛趋涅。诸比丘,当时的那位天
人就是现在的极贤,他当时是发如是的愿,今愿力成熟故,在我教法下出
家证得阿罗汉果位,先于我而涅。”
世尊复告诸比丘:“还有另外的一段因缘。在很早以前,森林中有五
百仙人,附近有一位天人,对仙人特别恭敬,尽力地保护他们。当时,如
来、正等觉、人天导师俱留逊佛(KakucchandhaBuddha)出世,主持了
一次较大的法会,天人也去参加了法会,他听到佛陀的声音后,生起了很
大的信心。回来后,对五百仙人宣说了佛陀的种种功德。五百仙人听说后,
对俱留逊佛生起了很大的信心,祈请天人带他们去拜见佛陀。于是,天人
就带他们去了。这五百仙人遥见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的庄严,心里顿
时生起了胜于十二年禅悦的欢喜心,他们亲近如来,恭敬顶礼,祈求谛听
佛陀的教法。佛陀观察他们的根基意乐,为他们传了相应的法,五百仙人
全得到了无来果位。他们又再三祈求俱留逊佛,愿出家受具足戒。俱留逊
佛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语给他们传授了比丘戒,并传授
了教言,五百仙人摧毁了萨迦耶见,灭尽了烦恼,获证了阿罗汉的果位。
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和牛粪等同,虚空和手掌无别。诸天齐赞他们的功
德。俱留逊佛圆满了一生度化众生的事业,准备趣入涅,五百比丘觉得:
于佛后涅没太大的意义。故于佛前先趋入涅。此时,天人觉得:此五
百仙人能得涅全是凭我的引导,我愿以此善根在象俱留逊佛一样的如来
前,令佛欢喜,出家获证阿罗汉果位,先于如来趋入涅。诸比丘,你们
是怎么想的?当时的这位天人就是现在的极贤。以其愿力成熟故,今生于
我教法下,令我欢喜,出家并获证阿罗汉果位,而且先于我涅。”
诸比丘请问世尊:“世尊,以何因缘极贤在临终前得佛救度,并证得
罗汉果位?唯愿为说,吾等乐闻。”世尊告诸比丘:“不仅是现在,以前
也有同样的因缘。诸比丘,那是很早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梵施国王,因
为他有一匹宝马(宝马具有他人无法伤害主人的能力),很多国家都对他
束手无策。因此,他通过各种手段对一些小国横征暴敛。后来,宝马去世
了。消息传到黎宏国家,很多人特别高兴:以前梵施国王拥有宝马,我们
对他束手无策,现在宝马已失,便可以伺机报复。梵施国王也知道这些情
况,所以,他不敢迈出皇宫半步。后来,国王听说从北方来的马贩子贩来
一批马,便对手下几个擅察良马的人说:‘各位,听说现在北方来了一批
马,其中肯定有宝马,你们去观察,如果确实有,就把宝马连同所有的马
匹全部买来。’他们遵命去观察,确有一匹宝马。回禀国王后,国王非常
高兴,赏给马贩子很多银两,将全部的马匹都买下了。国王又得到了宝马,
也不再惧怕他人的报复了。一次,他乘着新买的宝马去公园里游玩,黎宏
国家的人们听说了很高兴,他们也不知道梵施国王又买了新的宝马,便率
领四大军队将整个公园包围得水泄不通。当梵施国王正在公园里快乐地游
玩时,突然发现被围,便惊慌失措,舍弃了所有的随从,只身匹马往回逃。
而公园的四周,除了一个花池与横栏以外,全都兵马密布。梵施国王决定
越池而逃,黎宏国的军队知道后,马上万箭齐发射向花池,箭射中了宝马,
宝马内脏俱出。国王知道宝马已身负重伤,心里非常恐惧,想是难以逃命。
宝马知道国王此时的恐惧心理,就告诉国王:‘国王,请您不要害怕,我
虽已身负重伤,但没把您送回皇宫之前我是不会死的。’国王听后才得以
安心。宝马忍着巨痛,一直坚持把国王送回皇宫才死。诸比丘,你们是怎
样想的?当时的这匹宝马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的梵施国王就是现
在的极贤。当时我就是在他面临死亡的怖畏时解救了他,遣除了他的怖畏;
今世我也是在示现涅前度化了他,解除了他的轮回之苦,使他得证罗汉
果位。
诸比丘,另外,还有一段在我临死之时度化他的因缘:是在很早以前,
掌管那嘎哇札城的耳朵国王,喜好打猎。有一次,耳朵国王率四大军队去
森林中打猎,他发现了河边自由自在生活的五百只野兽,立刻令四大军队
包围群兽,准备将他们全部擒杀。群兽知道被困,都很绝望,便四处乱窜,
却找不到任何藏身之处,它们决定越河而逃,但个个身体矮小,都没有能
力越过那条河。只有兽王,体大力强,它心里想:只顾自己逃命没有多大
意义,不如借我身体来度大家。便对群兽言:‘各位,请不要慌乱,现在
河这边没有军队,我卧在河里;你们踩着我的身体跳到对岸,就有逃脱的
希望。’说毕便走进河里,让群兽踩着它的身体渡河。到最后一个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