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牵涉了许多东西。然而到底有没有一个觉察者,还是只有感觉的本身而已?请仔细听我的话。到底有没有一个在思想的人,还是只有思想而已?显然,思想者不是事先存在的。是先有了思想,然后思想再创造了思想者,这意味着,在思想这件事中开始产生了分裂。当这种分裂产生时,就出现了观察者以及被观察者的事物,感觉者以及被感觉的事物。正如这个发问的人所说,如果你注意自己的心,观察自己的意思,这个念头就消失了。但是事实上,只有感觉这个东西,而没有所谓的感觉者。当你看一朵花的时候,如果你只是纯然的看着它,在那主客合一的刹那间是否还有一个在观察的实体?还是只有观察的本身存在?因为看到了花,你忍不住说:“它有多美,我想要得到它。”然后一个“我”就透过欲望、恐惧、贪婪与野心产生了,而这些欲望都是在看到花之后被唤醒的。就是这些欲望创造了“我”,没有这些欲望,“我”根本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真的深入于我们所讨论的这件事,你会发现,如果你的心非常安静,完全静止,如果你所有的念头活动都寂灭了,就没有观察者了,而寂灭的本身就具有创造性的了悟。在寂灭之中,你的心就转变成别的形态了。但是心念的止息是没有任何方法、任何训练、任何戒律可以达到的,也不能坐在一个角落努力集中意念来达到。只有在你彻底明白自心的活动时,寂灭就来到了。是人心创造了石雕的偶像供人膜拜,是人心创造了有组织的宗教及数不清的信仰;要想弄清楚什么是真相,你就必须超越心智所创造的东西。

     问:人除了心智与头脑之外,还有什么东西吗?

     克:你要如何才能发现?如果你只是盲信与推测,或是全盘接受经书、佛陀或是别人告诉你的话,那么你就不是在查明真相,也不是在发现什么是真理了。

      你只有一个工具,那就是你的心,心也就是你的头脑。因此为了找到这件事的真相,你就必须要了解你的心,不是吗?如果你的心是扭曲的,你就永远无法诚实地看事情;如果你的心是有限的,你就不能觉察到无限。心就是觉察的工具,为了要如实地觉察,就必须有直觉心,它必须去除所有的限制和恐惧。它也必须从知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因为知识把人心导入了不同的方向,并且把事物扭曲。人的心力有极大的潜能,它能够发明、想像、推测与思考,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些能力放在一边,让它回到非常清晰而又简单的状态?因为只有一颗单纯的心,一颗饱经世故、却又不受知识和经验束缚的心,才能发现超越心智和头脑的东西。否则你所发现的,永远都会被你过去的经验所扭曲。而你过去的经验都出于你的自我设限。

       问:需求与贪婪的差别是什么?

       克:你难道不知道吗?当你得到自己需求的东西时,你难道不知道吗?当你贪婪时,你的心难道不会告诉你吗?让我们从最低的层次说起,你就能看清楚了。如果你拥有的衣服、珠宝或其他东西已经够你用了,你是不需要经过思索就知道的。然而你的需求一旦变成了贪婪,你就开始思索,并且将它合理化,给贪婪找寻各种解释。举例来说,好的医院需要许多床位以及某种程度的清洁及消毒设备等等,旅行的人需要准备一部汽车、外套等等,这都是需求。你需要某些知识和技术来帮你完成你的工作,如果你是个工程师,你必须知道某些事情,但是这种知识也可能变成贪婪的工具。

     通过贪婪,人心就利用自己需求的事物来作为自我晋升的工具。你可以加以观察,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过程。如果你能明白自己实际的需求,能发现贪婪如何从心中升起,也能发现你的心智如何利用它需求的东西来自我扩张,那么你很容易就能分辨需求和贪婪了。

     问:如果心智与头脑是同一个东西,那么如果有一种不好的念头或冲动升起了,头脑就会告诉我们它是丑陋的,而心为什么还指使我们照样去做呢?

     克:如果有一只针扎到你的手臂,神经系统就把这个感觉传到你的大脑,大脑就把它诠释为痛感,然后你的心就会抗拒这个痛感,于是你就把针拿走或采取一些其他的行动。但是有些事情即使你的心知道它是丑陋的或愚笨的,你还是照样去做。譬如你知道抽烟基本上是不智的行为,但是你照抽不误。为什么?因为你喜欢抽烟带来的快感,这就是所有的理由。

     如果你的心对抽烟的不智非常了解,就像你对针扎手臂时的感觉一样清楚,你会立刻停止抽烟。但是你并不想把这件事看得那么清楚,因为抽烟已经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习惯。我们对贪婪及暴力也是同样的态度。如果贪婪对你来说就像挣扎手臂一样痛苦,你就会立刻停止贪心,你不会把贪心当做哲理来探讨;如果你对暴力的所有内涵都觉察到了,你就不会再写一大堆有关非暴力的文章了,那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根本没有真实的感受,你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你吃了一样东西引起严重的腹痛,你就不会再继续吃下去了,不是吗?你会立刻把它推到一边去。同样的,当你一旦了解嫉妒及野心是有毒的、邪恶的、残酷的东西,就像眼镜蛇的毒牙一般,你就会对它们警觉。但是你知道,人心不想把这些事情看得太清楚,因为它在这些事情上已经投注了兴趣,它不愿意承认野心、嫉妒、贪婪及色欲是有毒的。所以人们才说:“让我们讨论如何不贪婪、非暴力,让我们怀抱着理想吧!”而在同时间内,人们心中还是充满了毒素。所以你要自己去发现这些事情是如何的腐败,如何具有破坏性和毒害。那么你立刻就能把它们放下了。但是如果你只是告诉自己不要去做那些事,行动上依然如故,你就是虚伪的人。你应该选择一种明确的态度,不论是冷或热。



第二十三章  独处的必要

     这个世界有一种非常怪的现象,它充满了令人分心的事物及娱乐,几乎每个人都是旁观者,极少人是参与者。每当我们有一点闲暇时,大部分人就去寻找某种形式的娱乐。

     我们也许拿出一本严肃的书、小说或杂志来阅读。如果我们人在美国,就把收音机或电视机打开,或是耽溺在喋喋不休的谈话中。我们不断需要被娱乐,被外在事物牵着鼻子走。我们害怕独处,害怕没有伴儿,害怕失去使我们分心的事物等等。

    很少有人在野外或山林里漫步,既不要说话也不要唱歌,只是安静地走着,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自己内心的活动。我们几乎从来不做这种事,因为你知道,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是非常无聊的,我们陷入学习或教学、做家事或上班等无趣的例行公事中,因此,当我们一有空闲,我们就想得到一些轻松的或是严肃的娱乐。我们读书、看电影或是投入宗教,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宗教也变成了一种分心的方式,一种从无聊及例行公事中所采取的严肃的逃避方式。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大部分的人都在不停地被某些事物占据,被祭供、被重复念诵的咒语、被对不同事物的忧虑所占据,因为他们对于单独面对自己是多么恐惧。如果你试着独处,一点分心的事情也不接触,你会发现,不一会儿,你就想逃开,想把真正的自己忘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拥有这么庞大的、职业化的娱乐机构,一种自动化的分心工业,也是我们称之为文明的最显著的部分。

     如果你注意一下,你会发现世界上的人类愈来愈被外务分心,他们愈来愈世故以及世俗。各式各样的娱乐、数不清的书籍、报纸上整版的体育活动,很显然,这一切都代表着我们不停地需要被娱乐。因为我们的内心是空虚、无聊与平庸的,我们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改革,做为逃避自我的方法。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大部分的人有多么寂寞?为了逃避寂寞,我们跑到庙里或教堂,我们打扮自己,参加社交活动,我们看电视、听收音机、读书等等。

     你明白孤独是什么意思吗?有些人可能对这个字眼不熟悉,但是你对这种感觉其实是十分清楚的。你试试看一个人出去散步,不带书,也没有说话,你会发现,你一下子就觉得无聊了。你非常清楚这种感觉,但是你不知道自己为何觉得无聊,你从来不去研究它。如果你稍稍研究无聊的原因,你会发现它起因于孤独。就因为我们想逃避孤独的感觉,我们才会希望聚在一起,我们才需要被娱乐和追求各种分心的方法,譬如上师、宗教仪式、祈祷或是最新出版的小说等等。因为我们内心是孤独的,所以就变成了人生的旁观者,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孤独并且超越它之后,我们才能成为参与者。

      大部分的人结婚或寻求其他种类的社会关系,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单独去活。这并不是说人一定要单独生活。但是如果你结婚是因为你希望被爱;或是因为你很无聊,所以利用工作来忘掉自己,那么你会发现你的人生除了无止境地追求分心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极少数的人超越了这种对于孤独的巨大恐惧,但是人必须要超越它,因为超越它之后就能发现至宝。

      你知道,孤独与空寂这两件事有极大的不同。某些年轻的学生可能还不明白孤独的意思,但是老年人是明白的。孤独是一种完全与外界切断,没有明显理由而突然非常害怕的感觉。如果你的心中感觉什么都无法依赖,没有任何一种分心的方法能解除你这种自我封闭式的空虚,你就明白什么叫恐惧了,这就是孤独。但是空寂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一种解脱的境界,只有当你通过孤独,并且明白孤独是什么以后,空寂就来到了。那是一种在心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