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续的生命。我们不希望它发生真正的变化,所以我们建立了社会,来保证我们的财产、名声及名字能恒常不变。

     但是生命根本不是如此的,生命是无常的,就像树叶从枝头坠落,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件事情是持久的,永远都存在着变化及死亡。

     你有没有注意过光秃秃的枯树耸立于大地是多么美?天空衬托出它所有枝干的线条,在枯枝中有诗有歌。每一片叶子都脱落了,它正在等待着春天。当春天来临时,它再度以丰盛的绿叶为大树谱上欢乐的音符。等到深秋,叶片又被吹走了,这就是生命之道。

      但是我们不想接受这一切。我们执着于自己的孩子、传统、社会、名声及小小的美德,因为我们想获得永恒,因此我们对死亡恐惧。我们害怕失去自己熟知的事物。

     但是生命并不是我们所能希望的,生命根本不可能恒常不变。鸟儿会死亡、白雪会融化、树木会被砍倒或会被暴风雨吹倒,可是我们总希望每件事都能满足我们对永恒的需求;希望自己的地位与权势能够持续。我们拒绝如实地接受生命。

     生命的实相就像河流一般,永无止境地继续往前流,它永远都在追寻、探索、推动、泛滥,穿透每一个裂缝。

     但是人心却不允许这些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它看出来活在无常与没有安全保障的状态是危险的,因此它在自己的四周筑了一道墙,一道由传统、组织化的宗教、政治与社会理论筑成的墙。家族、名声、财产以及我们小小的美德,这一切都是围墙内的产品,都是远离生命之道的。

     生命是恒动的、无常的,它不断地想要穿透与突破这道围墙,在围墙后面,永远有迷惑和不幸。在围墙内的神祗都是假的,他们的著作及哲学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生命是超越这一切的。

     然而如果有种心智,它没有围墙,也不被自己的拥有物、囤积物或是知识所拖累,一个不受时间限制,也不怕失去安全感的心,对这种心智而言,生命就是不寻常的。这种心智就是生命本身,因为生命是无所住留的。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想要一个住留的地方,一个小房子、名声和地位,而且声称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永恒,并且依照我们的需要创造了一种文化,捏造了一些根本不是神祗的神祗,一些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欲望向外投射而形成的神祗。

     一个追求永恒的心很快就呆滞了,就像河岸边的小水池,它很快就充满了腐败的糟粕。只有那种没有围墙、没有立足点、没有障碍、没有住留、完全和生命互动、不受时间限制而向前推进、探索、充满爆发力的心智才可能快乐,才可能永远保持清新,因为它的本身就是充满创造力的。

     你是否明白我所说的话?你应该明白的,因为这些都是真正教育的一部分。当你了解它的时候,你整个生命才会转变,你和世界、邻居、配偶的关系,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意义;然后,你就不必用任何外在的东西来填补自己,你会认清追求外在的满足只会带来悲哀及不幸。这就是你必须询问老师并且彼此讨论的原因。如果你了解了这些道理,你就会开始明白生命不寻常的真相,而且在这份了解中存在着惊人的美与爱,那是圆善的开花结果。

     但是追寻安全感与永恒的心,只能导致黑暗及腐败。一旦在小池中安身立命,它就会惧怕向外冒险、追寻与探索。但是真理、上帝与实相,都存在于小水池之外。

     你知道宗教是什么吗?它不是圣歌,不是祭供或其他任何仪式,它不存在于锡制或石刻的偶像中,不存在于庙宇或教堂中,不在《圣经》或《吠陀经》中,也不在重复颂唱的圣名或其他人类发明的迷信中。以上这一切都不是宗教。

     宗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一种像河流一样的爱意,永远鲜活、流动。在那种境界里面会出现完全不再有任何追寻的时刻,这种停止追寻就是另一种不同境界的开始。

     这种对于神、真理以及圆善的追寻,不是人为培养出来的美德和谦卑,而是超越人类心智的发明和小把戏的追寻,它意味着感受、活在也存在于那种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宗教。

     你必须离开自己挖掘的小水池,真的进入生命之流中,才能达到那种境界。然后生命就会以令你惊喜的方式来照顾你,于是你就不必在费心照顾自己了。生命会带着你一起前进,因为你已经是它的一部分,于是你就不必再担心安全感的问题,也不再担心别人会怎么说,这就是生命的美。

    问:我们为何对死亡恐惧?

    克:你认为一片叶子从树上坠落时有恐惧吗?你认为鸟儿对死亡有恐惧吗?当死亡来临时,它就迎向死亡;它并不关心死亡,因为它太专注于生活,专注于捉虫、筑巢、歌唱,为了飞翔的快乐而飞翔。

    你是否注意过展翅高飞的鸟儿,它们一点也不需要挥动羽翼,而只是随风飞翔。它们的喜悦似乎那么无限,它们并不关心死亡。如果死亡来临,很好,它们就从此结束了。

     它们生活在每一个刹那,从不担心将会发生什么事,不是吗?只有人类永远担忧着死亡,因为我们根本不是真正地活着,我们是死的,这就是我们的困扰。老年人已经接近坟墓了,年轻人也离它不远。

     我们对死亡存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因为我们害怕失去熟悉的事物,那些我们拥有的东西;我们害怕失去妻子或丈夫、孩子或朋友;我们害怕失去我们学习和累积的事物。如果我们能够看开自己所拥有的朋友、财产、美德与个性等,我们就不会害怕死亡了,不是吗?

     所以我们发明了死亡和来世的理论。事实上,死亡就是结束,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面对这个事实。由于我们不想离开熟知的事物,因此是我们对已知事物的执着在我们心中制造了恐惧,而并不是不可知的事物造成了恐惧。因为未知的世界不是已知的心智所能理解的,但是这个充满已知事物的心智却告诉自己说:“我要结束了 。”所以死亡才令他那么恐惧。

     但是如果你能活在每一个刹那而不去担忧未来,如果你能不考虑明天而活(这并不代表今朝有酒今朝醉),如果你能觉察你的心是如何被已知的事物占据,然后把这些知见丢开,把它完全丢开,你会发现惊人的事情将开始产生。

     可以花一天时间试试看,把心中所有知道的事都放在一旁,忘掉它,然后看看会怎么样。不要把今天的烦恼带到明天去,不要把这一小时、一分钟的烦恼带到下一小时、下一分钟去,把它们完全抛开,那么在这份自由中就会产生一种有生命也有死亡的存在,死亡只是某件事情的结束,在死亡中还有重生。

      问:有人说,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着永恒的、不变的真理,但是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心中怎么可能有永恒的真理存在?

     克:你知道,我们总认为真理是不变的,但是真理真的是不变的吗?如果它是,那么它就落入时间的范畴了。我们说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这句话意味着这样东西是持续不断的,持续不断的东西就不是真理。真理美就美在我们必须每一刻都自发地觉察它,而不是延续旧有的记忆。一样被记住的真理其实是死的东西。真理必须在每一刹那中被察觉,因为它是活的东西,它永远是不一样的,然而每一次你察觉真理时,它总是一样的。

      真理不是理论,更别说真理在我们心中及其他事物上都是永恒的,这种理论是惧怕死亡及生命的故人所发明的。这些看似伟大的理论告诉我们真理是永恒的,因此你不必惧怕,因为你有不朽的灵魂等,这些理论是被头脑腐化、哲理不当的那些有所恐惧的人发明的。事实上,真理就是生命,生命是恒常的,你必须在每一刹那、每一天中去发现真理,真理必须被发现,你不能把它视为理所当然。如果你理所当然地以为你了解生命,你就不是活生生的。

      一日三餐、衣着、栖身之处、性、你的工作、你的娱乐和你的思考过程,这些乏味的、不断重复的过程并不是生命的真相。生命是要亲自去发现的东西,如果你没有失落感,如果你不把自己已经找到的东西放下,你是不可能发现生命的。请你务必实验一下我所说的话,把你的哲学、宗教、习俗、种族禁忌及其他一切都放下,因为它们都不是真正的生命。如果你被这些东西捆绑,你就永远无法发现生命的真相,教育的功用显然是在任何时刻都帮助你发现生命的真相。

     如果一个人说他什么都知道了,那么他已经是个死人了。但是如果一个人认为他还不真正知道什么,而一直在发现与了解,他不急于寻找终点,也不想达到什么或变成什么,这种人才是活生生的,这样的人生就是真理。

     问:我想了解什么叫做完美。

     克:也许你可以通过猜测、发明、投射而论断:“这是丑恶的,那是完美的。”然后你就得到了一个完美的概念。但是你这种对完美的概念,就像你对上帝的信仰一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完美的境界是无法预谋的,它是恒变而无持续性的,因此你无法计划,你找不到方法可以使它永恒。只有一颗非常宁静的心,它不去预谋、发明及投射,这样的心智才能认识完美和圆满。

     问:我们为什么要对伤害我们的人施与同样的报复?

     克:这是出于本能的自保,不是吗?然而一个有智慧的心,一个警醒的心,它已经透视这整件事,因此就不会产生报复的欲望。这不是因为它想培养美德和容人之量,而是因为它发现报复是愚蠢的,一点意义也没有,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经过觉察自心的训练。

     问:我在戏弄别人的时候,觉得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