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博士pk于丹:解"毒"于丹-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的高频词汇也并非不重要,但我认为这些概念可以被涵盖到这句引文当中。孔子毕生的努力,是令周道复行于东方,即恢复他所知道和构想的周代政治、伦理制度。
  孔子为什么要复行周道?可以简单说他是冥顽不化的复古主义者吗?不是。联系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曾经作为绝对权威的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之间征伐连连,政府政令朝令夕改,人民的生命财产涂炭于战火。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就是说春秋时期(实际上战国时期也如此),各诸侯国之间为了抢夺地盘、扩充实力而进行的战争,没有哪一方是拥有正义性的。孔子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深切地看到了苦难,感受了苦难,并且热切地希望把人们带离苦难。他讲〃仁〃、〃义〃,正是因为当时的现实状况不仁、不义;他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因为当时君主不像君主,臣子不像臣子,老子不像老子,儿子不像儿子;他讲〃礼〃,正是因为礼崩乐坏,古老的礼乐文明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和瓦解。于丹称《论语》教大家〃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如果真是这样,孔子教给大家的应该是不仁、不义、不父、不子……还是借用一句《论语》里面的话来为孔子叫屈:〃何有于我哉!〃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我哪里有这个素质啊!〃诚然,孔子所构想的那种可以借以恢复太平世道的所谓〃周道〃,和柏拉图所描述的〃理想国〃一样,实际上很难把理论转化为现实。但这绝不意味着他的学说和主张就因此而贬值。
  孔子在构想〃周道〃的基础上,为中华文化奠定了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虽然这些标准有时显得有些苛刻,部分生硬的条目在今天看来过于僵硬。但不可否认,道德将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价值标准给予了人们判断是非善恶的尺度。因此,将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在文明发轫之初悬置得高一点是有必要的。这就好比对小孩子的教育,一开始我们要教小孩诚实守信,虽然实际上成年人都知道人一辈子不可能不撒点谎、说点假话。如果我们一开始便教小孩子既可以诚实守信,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说点假话,那么在小孩子的心中便绝对树立不起道德的威信了。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孔子的〃仁〃、〃礼〃、〃孝〃等道德规范之所以还像DNA一样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里,和孔子设置的标准之高是分不开的。
  关于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其集中在《论语》中的具体思想,本书将在其他文章中加以辨明,在这里不一一展开。但是我们首先要明确,孔子绝非安于现状的快乐哲学代言人,也绝非卖弄厚黑的成功学家。他是一个以生命履践理想的大哲学家、大英雄。正因如此,他才无愧于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那个伟岸而孤独的身影,才有资格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脊梁。

  第4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3)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吗?
  兼说〃论语〃两字的含义
  庄樗
  《论语》是记载孔子与他的弟子、孔子与当时的人们以及孔子的弟子们之间言论的书。当时的人们对于孔子的言行推崇备至。他的弟子和当时的人,一个个跟在孔子的屁股后面,不只把这个圣人的言谈记录下来,而且把孔夫子身体力行的实践都做了备份。他们都知道,这个伟大的人物必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千古芳名。他的弟子,能够称得上登堂入室的据称有七十二个。这七十二人留下了七十二本笔记,因而有〃七十二门徒,七十二《论语》〃的说法。而那些七十二门徒之外的人们,以及那些没能听到课的人,就相互借用、传抄笔记。后来,经过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的编撰整理,删改相同的部分、影响孔圣人的形象部分,终于辑成一本书。这部书可以考证的最初的成书年代是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
  这个第一次定型版本,一直流传到了秦始皇统治的时代。秦始皇后半生,执著地希望能得到长生不老的方术。他榜招天下能人术士,希望能够获得长生不老的方法,使天下永远在他的统治之下。他不惜投出大量钱财人力,极尽所能,试图长生。炼丹师们从中牟取暴利,加官晋爵,顺带把秦始皇当成了小白鼠,做新药的试验。最终因为受到方术之士的欺骗(比如徐福,携带五百童男童女和钱财,消失海上,据说去了日本做了天皇),秦始皇大怒,以为受到读书人的愚弄,于是〃焚书坑儒〃。这一场秦火虽然针对的是炼丹师等方术之士的书,但是却几乎烧尽了当时最有影响的大部分书籍,《论语》也不能免遭这种〃殃及池鱼〃的祸害。秦火过后,孔子的再传弟子们,又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把印象中的《论语》给重新记录下来,便有了《鲁论语》和《齐论语》这两本书。在汉初,它们属于今文《论语》。
  内容上,《鲁论语》和《齐论语》相差应该不会很大,虽然我们不能排除孔子的弟子们因为自己的理解和记忆的偏差,但是复述的弟子们距孔子生活的年代非常接近,而且,我们现在看到的《论语》的版本也并不是那时的版本。
  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以《鲁论语》为原本,参照《齐论语》版本,把两本书合而为一,定名《张侯论》。再后来,因为孔家大作装修,有人在墙壁的夹层中,发现了比《鲁论语》和《齐论语》更早的版本,即《古文论语》。到了东汉末年,经学师郑玄根据张禹所编辑的《张侯论》为基础版本,又参照《古文论语》和《齐论语》,为《论语》作注,即《论语注》,后世流传的版本,即是由此定型下来的。
  虽然仅有二十章的语录,但是《论语》经过历代的注疏,俨然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但它有一条基本的核心线索贯穿在其中。可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却看到了于丹教授的《于丹〈论语〉心得》,无视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把一本传销书籍冠上了〃论语〃
  的名字。须知她于丹也并非是石头里蹦出来的。问题是,在辉煌灿烂的汉语里,还有另一个词叫〃牛嚼牡丹〃。〃《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于丹教授在这里给《论语》是什么样的语录作了一个介绍说明,大致就是以下两点:一是《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二是《论语》是一本快乐哲学,一份〃心灵鸡汤〃。我不知于丹〃教授〃是否把〃简单〃这个词的意思等同于〃朴素〃。我们可以在《汉语大词典》里找到〃简单〃的三个解释:〃①单纯,不复杂;②谓经历、能力等平凡;③疏略草率。〃明显,以上三种含义都不能对《论语》是什么作一个形容。比如我们可以说,真理是朴素的,然而,我们却不能轻易说:真理是简单的。

  第5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4)

  在这里,我们就来看看《论语》是一部怎么样的〃最简单〃的语录。有关〃论语〃两字,历代论说还是有些小小的争议的,但是各种说法对于界定《论语》是怎么的一本书,起到了导向作用。首先,最早的论说可以溯源到汉初刘向的《别录》:〃《鲁论语》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记诸善言也。〃这是说,《鲁论语》总共二十篇,都是由孔子的弟子们记录的,记录的是孔夫子美好的言谈。这种说法,就是说《论语》是一部语言的记纂,与《汉书?艺文志》所持的观点基本相同。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我们可以查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点说法,得到了众多的支持。今人杨伯峻先生在他所撰写的《论语译注》中,承认的就是这种说法。以上说的是关于〃论语〃两字的第一类解释。这第一类解释,最简单地可以概括为,《论语》是对有关前期儒家学派言谈的记录,是一本口水账。我们知道,儒家学派对中国两千年的影响非常巨大,这个学派的前期言谈,是否如于丹教授所说的一样〃永远是简单的〃呢?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向于丹教授和她读古代文学研究生时的导师请教。不知她的导师会如何回答呢?对〃论语〃二字的第二种解释是把〃论〃字解释作〃伦理〃。按照东汉经学家刘熙在他的著作《释名?释典艺》中所解释的是:〃《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也就是说,《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叙说伦理道德的书。可以查证的资料有,东汉末年的刘玄所认为的相似观点,他认为:〃论,伦也;经世,治世〃。这种说法,比所谓的〃伦理〃更为确切,指的是经世治国之大业。这也正是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说法的来源。半部《论语》能否治天下,我们先暂且不论。但是,《论语》被历代的统治者和读书人认定作是经世治国的〃圣经〃,却是有证可查的。历代有关《论语》的注释中,影响最大的当属于朱熹的注释。
  朱熹是宋朝人,是宋明理学最重要的大师之一。朱熹的学说与孔子的学说有许多方面是有经过演绎的差别的。但是,朱熹所撰的《四书集注》(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自从元朝以后,成为了朝廷科举考试的指定参考书。从那时开始,读书人从小要求背诵〃四书〃、〃五经〃,进而接受圣贤的教育,知书达礼,大多数人要经过〃十年寒窗〃的苦读,而最终只有绝少的一部分人能在朝廷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像《论语》的影响这样类似的例证非常多。比如说《论语》里有关〃孝〃道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孔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