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谁埋没了你?答案二:你的位置。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在工作中处处碰壁;觉得干什么事都不顺心。听了别人的介绍,他便去拜访一位高僧。
一见面,他就问:“为什么没有人欣赏我?” 高僧没有马上回答他,只是给他一块石头,叫他去菜市场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不大但很好看,高僧说:“不要真得卖掉它,只是试着问问价钱。多问一些人,然后回来告诉我在菜市场它能卖多少钱。”
年轻人很快来到蔬菜市场,跑到一个小摊贩那儿问;得到的回答是“石头还值钱?”市场上有许多人,看着石头,有人说它可以做很好的小摆件或给家里的孩子玩,于是有人出了价,但只不过是五毛钱。年轻人回来告诉高僧:“它最多只能卖到几毛钱。”高僧说:“现在你去附近的美术学校,问问那儿的学生。但还是不要卖掉它,只问问价钱。”年轻人找到一个素描系的学生,听到的答案是“这块石头造型奇特;值得素描;值10块钱”。
第33节:富人永远是强者(10)
后来,年轻人按照高僧的指示跑到黄金市场,回来后他很兴奋地对老和尚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愿意出到1000块钱。”高僧脸上没有表情,只是说:“现在你去珠宝商那儿,记住仍然不要卖掉它。”年轻人又到珠宝商这里。他简直不敢相信,珠宝商们竟然喊出5万块的价钱,他只能说:“我不打算卖掉它。”他们就继续抬高价格——出到了10万块钱,最后有人索性说:“我们出20万、30万,或者你要多少就多少,只要你卖!”
年轻人不能相信地摇摇头:“这些人疯了!”因为他自己觉得菜市场的价格已经足够了。他带着石头回来后,高僧说:“我们原本就不打算卖了它,不过现在你明白了没有,石头的价值是由你来决定的。如果你的看法停留在蔬菜市场,那么你只会看到一件廉价的玩具。而如果你有试金石,并善于发现它的价值,那它就非常昂贵。”
年轻人这才领悟到原来一块石头在不同的地方竟有不同的价值,而他的价值是因为暂时放错了地方而无人欣赏罢了。
一块石头可能是一文不值,也可能是价值连城,关键在于那双鉴赏的眼睛。你是不是也有过一块石头的遭遇?牢牢记住,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绝对的,那要看你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遗憾的是,许多穷人没有找准自己的坐标,总是把自己远远地放在富人的背后,在穷人圈里寻找自己的座位。
尽管大多数人很普通;很平凡;但是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股富有朝气的、富有活力的血液在涌动。也许因为过去的差距;现在的你自认为很努力了,结果还是落在最后。请你不要放弃自己。每一块石头都有其自己的价值,有的用于筑房; 有的铺在路上; 有的成为雕刻……
也许你会说人与石头不同,对,我们应该学会主动体现自己的价值,不应该只等待上帝来欣赏。我们每个人既是那块石头,又是卖石头的人,能不能发现自己的价值,在哪个层次上理解自己的价值,怎么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能不能“卖个好价”都取决于你自己。
是谁埋没了你?答案三:你的抱怨。
一个铁匠带着自己的徒弟以打铁铸剑为生。枯燥平淡的劳作使徒弟不安分起来,他郁郁寡欢,常常暗自叹息自己的苦命,永无出头之日。
师傅看出了徒弟的心思,便想法启发他。一天,师傅得一铁杵,将其断为三截,留下其中最好的那截,另两截便投入炉火中焙烧。烧至火红,钳出来,师徒二人轮番锤锻,终于打制成宝剑的雏形。虽已成形,却甚为粗劣。师傅命徒儿留下一个,将另一个又投入火中烧红,再取出锻打。这一把剑坯经再三修形后,剑身笔直挺拔,剑面平顺光滑,但仍不是一把真正的宝剑。
晚上,徒弟累了先睡了,师傅把剑又细致地砸砺了大半夜。第二天徒儿醒来时,一眼看到师傅手上那把寒光闪闪、削铁如泥的利剑。
一大早吃过饭,师傅让徒弟带上宝剑、剑坯和最初留下的那段铁杵去集市卖。很快,剑坯卖出去了,得三两银子;过了一会儿,一个农夫买走了铁杵,得一两银子;而那把宝剑因为它的品质和师傅的惜售,价钱扶摇直上。
徒儿顿有所悟。
古语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是三块相同的顽铁,锤炼却改变了它们的命运和价值。人生的命运之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爱拼才会赢。如果只是一味地叹息命运的不公平,看不到锻炼的过程只羡慕结果的悬殊,那只能得到剑坯一样的命运,甚至可能不如这样的结局。
是谁埋没了你?答案四,答案五,答案六……
一句话,埋没你的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
你的财富在哪里?
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埋藏宝石的土地,只不过有些人没有发现,或把宝石当成石头扔掉了。
有一位穷人,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他:“年轻人,为什么不快乐?”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这么穷。”
“穷?你很富有嘛!”老人不以为然地说。
“这从何说起?”穷人有点奇怪。
老人不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斩掉你一个手指头,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
“不干!”穷人脱口而出。
“假如一万元买你一只手,你干不干?”
“不干!”穷人毫不犹豫。
“假如给你十万元使你双眼失明,你干不干?”
“不干!”穷人不容一秒钟考虑。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一千万,你干不干?”
“不干!”穷人越来越坚定。
“这就对了。你已经拥有超过一千万的财富,为什么还抱怨自己贫穷呢?”老人笑吟吟地问道。
穷人若有所思,没有说一句话。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足够的衣服,有屋栖身,你已经比世界上70%的人更富足了。如果你的银行账户有存款,钱包里有现金,你已经身居于世界上最富有的8%之列!穷人也有看不见的无价财富,这就是你自己!
从前,印度有个农民,为了出外寻找宝石,他变卖了自己的家产和土地,最后因贫困客死他乡。可是在他死后不久,人们就从他卖出的土地里,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
这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们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东西,恰恰就在自己手中。轻易放弃自己手里的东西,结果与财富失之交臂。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感到不幸福不快乐的穷人总在抱怨没有足够的财富,而快乐的富人则清楚地知道该怎样握紧自己手里的一切。他明白,虽然广阔宇宙充满了好的东西,但是除非耕耘浇灌自己的那块土地,否则不可能得到好的收获。富人之所以有钱的原因在于,他懂得珍惜自己手中的一切。哪怕只有一个柠檬,他也会想办法榨出一杯甘甜幸福水;哪怕只有一寸土地,也要精心耕耘,找出属于自己的宝石。
第34节:有胆有识去冒险(1)
第四章 有胆有识去冒险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冒险总是和人类紧紧相连。虽然火山喷发时所产生的大量火山灰掩埋了整个城镇,虽然肆虐的洪水冲走了房屋和财产,但人们仍然愿意回去重建家园,继续生活。飓风、地震、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无法阻止人类一次又一次勇敢地面对可能重建的危险。
当我们横穿马路的时候,实际上总是有被车撞到的危险;当我们在海里游泳的时候,也同样有着被卷入逆流或激浪的危险。尽管统计数字表明,坐飞机比乘汽车要安全一些,但我们的每一次飞行仍然包含着冒险。毕竟我们依赖于飞机牢固的构造及其良好的性能。如果不是由自己驾驶的话,我们还必须寄希望于飞行员和整个机组。总之,任何地方的旅行都潜藏着冒险,小到丢失自己的行李,大到作为人质,被劫持到世界上某个偏僻的角落。
事实上,我们总是处于这样那样的冒险境地,因为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横穿马路才能走到另一边去;我们也必须依靠汽车、飞机或轮船之类的交通工具,才能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
每个人在每一天都面临冒险,除非我们永远扎根在一个点上原地不动。的确,当冒险的结果不太令人满意的时候,总有人会说:“还是躺在床上保险。”很多穷人从来不愿去冒险,似乎习惯于“躺在床上”过一辈子。
“千万要小心谨慎从事”,许多人都是在这样一种敦促、提醒、告诫的语言环境中一点点长大成熟的。正因为周围环境时时刻刻存在着这样的善意提醒,使得一般人很难挣脱原有束缚去冒一把险。
许多人从不考虑当一个为自己打工的业主,因为那“太冒风险了”。接受大公司的职位是他们所有人的选择,似乎其中不存在某天被解雇的风险。许多人一心只想着“干活——拿工资——花钱”,要公司“关心”他们的生活。这就是理想的低风险的工作。但是,他们错误地估计了这门职业,有朝一日,大多数人会从他们的职位上消失掉。
工作和生活永远是变化无穷的,我们每天都可能面临改变,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不断上市,新科技不断被引进、新的任务被交付,新的同事、新的老板……这些改变。也许微小,也许剧烈,但每一次的改变,都需要我们调整心情,重新适应。
第35节:有胆有识去冒险(2)
面对改变,意味着对某些旧习惯和老状态的挑战,如果你紧守着过去的行为和思考模式,并且相信“我就是这个样子”,那么,尝试新事物就会威胁到你的安全感。
如果你根本没有仔细想过去冒险,那你就只能呆在原地,安于现状,既不能后退,也不前进。你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