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翰祥却诙谐地笑道:“看外景也是一种消遣享受,你们在家里拍片,我去河南看外景有什么不好呢?”众人见无法劝阻,也只好由他了。因为剧组对李翰祥这种坚韧的性格无人不知,情知他所决定下来的事情劝也无用。
在雪后的晴日,李翰祥只带少数随员搭乘民航,由北京飞往河南焦作。
“火烧一次圆明园,烧掉了六十四万。这一次如果烧阿房宫的话,恐怕还得烧掉几十万。因为这场重头戏是非精采不行,我要在大火中烧掉数十座的宫殿、楼阁、房屋、牌楼!因为秦始皇的气魄就很大嘛,所以阿房宫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飞机上李翰祥雄心勃勃与他的剧组随员在悄声地计议着未来的一场大火该如何烧。
在严冬与多雪的季节过去后,李翰祥将面临着一场更艰巨的外景战。在《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这两部历史巨片所掀起的高潮过后,李翰祥暗自地体察到他的银幕生涯一直处于寂静,他期望着再一次步入事业的顶峰。现在,他所开拍的首部多集电视剧《火烧阿房宫》便是他事业与人生的另一次飞跃。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明年的七月一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这也是他为祖国母亲献上的一份厚礼啊!
“李导演,此次放火大烧阿房宫,又是您的一大杰作,听说在明年开春您亲自执导‘火烧’这场重头戏的时候,港台地区还要组成一个规模十分宏大的新闻采访团,届时亲自对阿房宫这场戏进行实地采访,是真的吗?”随行人员这样询问说。
“我并不知道什么人要来采访,我也从不介意新闻媒体,我只注重实际的效果,那就是未来《火烧阿房宫》这场大戏的艺术真实性。”李翰祥在飞机的马达轰鸣声里,所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利用“火烧”的盛大场面来招徕记者,他所痴情的完全是未来电视片的真实感。他说:“在这场戏中,要大火连烧十几里,要比《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的场面还要宏大。楼阁牌楼要烧掉数十处,演员还要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中呼喊奔跑,因此,拍摄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为了防止意外,届时还要准备好一定的消防灭火设备!待我们当真将‘火烧’这场戏拍成之后,才可以举行一次封镜仪式,到那时才可以一醉方休啊!……”
在煤城焦作,李翰祥果真找到了他在梦中多次看见的那座“阿房宫”。他命随行人员用摄像机将那偌大一片隐蔽在冬天雪雾中的古代建筑群一一拍摄下来。那是在开拍《曹操》的时候所搭设的仿古建筑,楼宇殿堂,金瓦璀璨。这里既有古代的宫殿、内苑、廊庑、偏厦、长街,也有较为气魄的一道道木制的牌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当李翰祥在旅舍里通过电视监视器去看那些白天拍摄下来的镜头时,他的心里涌动着一股兴奋与激动交织的潮水。因为透过那层朦朦胧胧的冬日岚雾去看那偌大的建筑群,果然有剧本所要求的那种意境:宏伟、雄浑,有那种高阳笔下所描绘的“阿房宫”的景象!
“这就是历史上秦赢政所建阿房宫的雏形啊!”李翰祥一面观望着随行人员所拍录下来的镜头,一面在心里这样喃喃地自语说:“如果将来当真在这里拍摄‘火烧阿房宫’,如果真的能将火烧的场面拍得真实、感人,那么我就可以告慰于在九泉之下的亡友高阳啦!当年我与高阳在台湾说定的事情,多年来几乎快成为我的一块心病了!现在,我总算快要将它变为了现实!《火烧阿房宫》是一定要拍好的!……”
1996年12月17日,这是个很普通的日子。
在北京朝阳区李家坟《火》剧的外景地。这一天李翰祥导演在室内指挥着剧组人员,拍摄了一些并不太重要的过场戏。下午三时三十五分左右,冬天惨淡的日影透过玻璃窗投映进临时拍戏的棚里,映射在李翰祥那张黧黑却又红润的脸膛上。在那次染患感冒以后,李翰祥很快就从疾病中挣扎出来,还像以往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烧阿房宫》的内景拍摄中来。河南焦作一行使他兴奋,因为他不仅见到了那偌大一片梦寐以久的古建筑群,而且,李翰祥在无意间又发现几百名工人正在寒风中修聋着另外一座庞大的建筑。当时,李翰祥说:“这是正在修建的阿房宫啊!它耗资六干万,历时三年半,还未完成。我们不正可以拍摄秦赢政当年大修阿房宫的场面吗?!
李翰祥坐在椅子上与剧组人员在计议如何拍摄明天的几组镜头。与此同时,他为了看监视器中的一个回放镜头,就从一个座位上站起来走到另一个座位上去。就在这个时候,李翰祥忽然双腿一软,淬不及防地跌倒在地上了。
夏祖辉等剧组人员大惊失色,都上前七手八脚地将李翰祥从地上搀扶起来。李翰祥只吐出:“不要紧……”三个字,就将双眼一闭……
众人将突然陷入昏厥的李翰祥抬进一辆救护车。很快,那辆载着香港导演李翰祥的汽车飞快地驶出李家坟外景地,风驰电掣般地冲向暮色苍茫、车水马龙的大街。
在飞驰的汽车里,李翰祥俨如梦中。“哦,晓庆她在今天晚上就可以从新加坡回来啦!那很好,因为我们还有许多事情等候她回来研究!”李翰祥依稀记得在几个小时前,他得知了刘晓庆当晚将回京的消息以后很兴奋。因为李翰祥与刘晓庆的合作一直很愉快,很默契。多年来的接触中李翰祥不仅欣赏刘晓庆的演技,而且也对她助人为乐的良好艺德给予肯定。李翰祥对刘晓庆艺德的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许多感人的事情使李翰祥难以忘怀。他记得那是1995年的隆冬时节,他因事由香港飞往北京。当时,李翰祥要通了刘晓庆家宅的电话后,方才知道此时她正在西安。当夜刘晓庆赶来团结湖探望李翰祥,两名来自上海的电视记者却来电话催刘晓庆马上到五洲大酒店。直到这时,李翰祥才知道刘晓庆另有约会的全部内容。原来上海将举办《沪上第一拍——希望在行动》的活动。为了给希望工程集资,上海及全国一些知名人士均有珍贵的物品捐献给这个旨在为希望工程筹资的文物拍卖会。刘晓庆在获悉了这次义拍活动的消息后,很快就想起自己当年在四川涪陵艰苦求学的往事。于是,她决计将1982年拍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片时,为作纪念所保存下来的一件慈禧戏装,捐给上海的希望工程义拍活动。刘晓庆说:“我在演完慈禧以后,留一件戏装作为珍贵的东西收藏起来。今天,为了失学的孩子们,我把这套慈禧太后的戏装捐赠出来,我愿意通过这套服装的义拍,向希望工程尽到我一点小小的心意!……”
李翰祥很感动。因为这样的小事往往能够透视人的灵魂,而这类的小事一般是很难做到的。不久,上海的义卖传来了令世人震惊的消息。刘晓庆所穿过的一件戏袍,居然在拍卖会上被上海天天实业有限公司的首席商务代表晏绍礼以十六万人民币买下!
李翰祥仍在梦中,这个梦好沉好沉。“老师,我要到上海去了,特来向您告辞!”他恍惚地记得,好像是在1994年的岁末,一位颀长清瘦的青年走进了他在香港九龙的寓所。原来是梁家辉。这位因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而成名的香港仔,曾经在香港第三届金像奖评选中因扮演咸丰皇帝获得最佳男主角奖,从此成为香港的“影帝”。现在,梁家辉还像当年未步入影坛那样谦逊而恭谨。他恭恭敬敬地对坐在椅子上的恩师李翰祥说:“我是应著名导演陈逸飞的邀请,去上海拍一部名叫《人约黄昏》的影片。这部片子是由香港思远影业公司投资,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协助拍摄的。我在《人约黄昏》这部片中将扮演男主角。老师,我很喜欢这部文艺片!……”
“你去拍吧!文艺片很难得。”李翰祥向谦和有礼的梁家辉挥挥手说:“你自管去拍吧,好好地拍!在香港大多是商业片,难得有拍文艺片的机会。陈逸飞先生不仅是位好导演,他还是一位好画家!他的油画画得很好!家辉,你去上海后要认真向内地的同行们学习,拍好《人约黄昏》!……”梁家辉起身告辞而退……
李翰祥处于无边的梦境中,眼前一片漆黑。但是,不知不觉间他似乎走进了一处非常熟捻的地方,那是一处建筑在高坡上的深宅大院。哦哦,原来是台北的外双溪。有名的住宅“摩耶精舍”——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干从美国回到台湾以后,就一直定居在这里。忽然,两扇紧闭的院门洞开,只见一位银髯飘逸的四川老人,手拄藤杖,在一位穿旗袍的中年妇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迎迓而出。李翰祥在冥冥中似乎依稀辨认得出,那位银髯老者便是他心仪已久的一代画师张大千,左边那位风姿绰约的女子便是大千居士的夫人徐雯波。
李翰祥似乎随着张大干来到宅中,穿过幽雅的庭院,来到梅丘。梅匠上的几丛腊梅在严冬里竞放花蕾,远远望去,煞是好看。在梅丘左方,是一株海棠。张大千蹒跚到一丛幽香扑鼻、红花灿烂的腊梅前,深吸一口清香,信口诵念出一首诗来:
小园忽报有奇事,
腊余尚寒百卉开。
从此人天无缺陷,
梅花聘了海棠来。
“大千居士,这些年来,我一直很想拍一部《张大千传》。”李翰祥喃喃地告诉含笑不语的张大千说:“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已经开始物色一位身材矮小,懂四川话的演员,来扮演您的。可惜的是,我的这一心愿始终没有实现,我就……”
李翰祥还有许许多多的梦没有做完。他多年前拟拍的电影《徐悲鸿传》迄今也没有拍成。而在他“火烧”完阿房宫以后,还有一部“火烧”少林寺的计划,已酝酿在他的胸臆间了。李翰祥带着他无数未竟的心愿远去了。他的双目紧闭,红润而黧黑的面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