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导演李翰祥 作者:窦应泰-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丰的历史资料,使你自己渐渐熟悉晚清年代的生活!……”

  梁家辉就这么确定下来演咸丰了!

  在大皇帝咸丰的演员选定之后,剧中的另一位小皇帝——同治皇帝的扮演者,又再次成为导演李翰祥心中的难题。因为这个小演员不仅要求形似,而且还必须神似,同治皇帝距当今的年代很近,国家的档案馆里还保留有同治皇帝驾崩前所拍的照片,李翰祥要求所找的小演员,必须做到脸型相符,气质贴近。所以,当副导演将十几张儿童的照片都摆到李翰祥面前时,得到的是李翰祥的摇头否定。

  副导演王淑琰提出到北京的一处名叫“官园”的小学校去看看。

  李翰祥与她亲自驱车前往。“官园”果然很宏大,这里是儿童们天真烂漫的世界。朗朗脆音,欢声笑语,使许久以来埋头在书海中的李翰祥精神一振。

  “李导,这个孩子就是张树义,我们认为他很符合您所说的要求!”副导王淑琰将她从“官园”中数百名小男孩子中发现的张树义领到办公室来。李翰祥定睛望去,那张树义果然很有神采。他非但生得虎虎有生气,脸蛋清秀而白皙,而且有一双非常有神的晶莹大眼睛。李翰祥将那小男孩认真地看过后,又与他搭起了闲话。张树义机灵而性格内向,他回答起李翰祥的问题来,有板有眼,不慌不忙。

  回到摄制组的汽车上,李翰祥以充满喜悦的口气对副导演说:“张树义这个孩子不仅外形清秀,而且脸型和气质都很不错,我看他就是我们最后选定的一个演员了!”

  副导也表赞同,但是她很担心地说:“张树义的确很理想,只是他从来没有演过电影。如果让这个孩子上银幕来扮演小皇帝同治,那么他是否能够听从导演的指挥,按照剧情的要求拍完所有的镜头呢?”

  “对这样的小演员主要是耐心开导,因为他还不十分懂事。”李翰祥说:“但是我们剧中的小皇帝同治,也同样是个不大懂事的孩子。当然,这样的小演员拍戏,我们的难度无疑是很大的。我们要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按清宫中的规矩,如何走路,如何坐,如何在两宫太后的指挥下亲临朝政。当然,我相信张树义是会慢慢进入角色的!”

  最后一个小演员就这样确定了!

  1982年8月10日。

  河北省承德市内,占地五百六十四万平方米的清代建筑避暑山庄内,李翰祥从大清早就来到这里。他指挥着机械师、摄影师、灯光师和照明工人们,在晨曦未露时即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因为今天他将在这里实现他五年前所立下的宏愿——开拍《垂帘听政》这部历史巨片的第一个镜头!

  这座始建于康熙十六年的北方最大的皇家园林,那红色的宫墙蜿蜿蜒蜒达二十里。当绚烂的朝霞从嵯峨险峻的鸡冠山后冉冉升起来的时候,山庄内那由澄湖、塞湖、上湖、镜湖和银湖所组成的偌大一片湖区,碧波湛蓝,在夏日下闪动着粼粼的波光。绿树葱苍的小金山和巍峨的青莲岛,越加显得壮观。远方峰峦起伏,外八庙就坐落在群峦幽谷之间。山庄内殿阁楼台的轮廓也渐渐清晰,水心榭、烟雨楼、文津阁和烟波致爽殿都被霞光辉映得辉煌璀璨。康熙皇帝生前亲笔所题的“避暑山庄”望金匾使这座古老的园林平添了一股魅人的神韵。

  李翰祥第一个开拍的镜头选在山庄内的青莲岛。两架摄影机早已布置停当,大批的工作人员在清晨四时就已进入了各自的阵地。李翰祥坐在湖边一块巨大的青石上,反复修改着今天所拍片子的电影分镜头剧本:

              第七场 烟雨楼口外

    (远)烟雨楼前,水明如镜。

    (近)烟雨楼横匾。

    (中)懿妃(入画)透过花门向外望去。

    (特)门推开,懿妃探头外望。

    (全、仰)懿妃行至栏前,凭栏而立。

    (近)探身栏外而望。

    (全)院外石山处亭中,隐约可见二人嬉戏。

    (特)懿妃愤愤而望,听到脚步声望去。

    (中——全景)如意双手端折,疾行上前(拉)跪是懿妃:

  “回主子各地告急、请安的折子。”

    (全)懿妃:“搁着吧!”

    (全)水心榭,柳绿、荷红,宫女、太监鱼贯行过。

    (近)红荷盛开。

    (中)懿妃在假山亭中向下望(摇)见丽妃(背)循假山匆匆而下。

  李翰祥将几组镜头与画面的角度再次确定以后,他的胸中已有了一张可将第一组外景拍成拍好的蓝图。李翰祥亲自站在摄影机前,他将摄影机的镜头对准了那座建于清代乾隆四十五年,仿效嘉兴南湖烟雨楼模式所建起的同名楼阁,二层碧瓦朱柱的楼阁上,檐头悬有乾隆御题“烟雨楼”的金匾。楼前湖碧波清,荷花点点。晨雾氤氲中,景色煞是美妙。李翰祥情不自禁地诵念起乾隆当年为烟雨楼所题写的诗句:

      最宜雨态烟容处,

      无碍天高地广文。

      却胜南巡凭赏者,

      平湖风递芰荷芬。

  烟雨楼内。灯影摇曳。

  化妆师正在为饰演懿贵妃的刘晓庆化妆。椭圆形的镜子里映现出刘晓庆那张俏丽妩媚的面庞。这位刚刚从东北长春结束《心灵深处》影片的拍摄,风尘仆仆赶往承德的女主角,此时由志愿军女战士欧阳兰,一下子变成了晚清宫廷里的老佛爷慈禧。她着朝服、朝冠和朝中女人所穿的鞋子,浓施粉黛,绛唇柳眉,十分艳丽。当刘晓庆从东北赶回北京,试过镜头以后,她就在导演李翰祥的悉心指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垂帘听政》影片的案头准备工作中去。刘晓庆如《小花》时那样用心刻苦,她几乎在灯下将所有关于慈禧历史的书籍都认真地通读了一遍。当她随导演李翰祥的摄制组由北京开进群峦环绕的承德外景地后,刘晓庆在宾馆的灯下,亲笔记下了她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两片的感受。刘晓庆写道:

    慈禧,距离我已有一百多年了。

    久久地凝视着慈禧的画像,我在冥思苦想: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统治

  中国达四十八年之久的女人,她在银幕上该是什么样?作为慈禧的扮演者,

  我意识到,要将这样一个女人展现在观众面前,首先必须要了解她。

    在我短暂的银幕生涯中,已有十二个角色的积累。而扮演历史人物,

  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过去在选择剧本上,我一向以“挑剔”著称。同所

  有的女演员一样,我渴望扮演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女人,扮

  演真正的女人。但是经我而过的好多剧本,都使我感到一种“八股”味道。

  阅读这样的剧本时,我总感到虚假。我觉得自己难于同剧中人、剧中事产

  生真正的共鸣,真实的情感。而当我第一次阅读《火烧圆明园》及《垂帘

  听政》剧本时,尽管觉得它还不是十分完整,却不由得耳目一新。

    在这里慈禧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她和奕囗、肃顺、端华、恭亲王这

  一群形形色色的人物,各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她和他们之间

  的权力之争书写了中国历史的一页。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人们有不

  同的认识和评价。我——刘晓庆这个具体的人,如何来演慈禧,让慈禧以

  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银幕上,这也决定于我对她的认识。

    早在慈禧还未当权之时,清王朝已是强弩之末,清朝的腐朽统治已如

  摇摇欲坠的大厦,坍塌势在必然。慈禧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出现的。

  我扮演的是十六岁到二十七岁这一阶段的慈禧。这一时期,她由幼稚到成

  熟,由默默无闻到成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她有色、有才、有智慧、

  有政治野心。她力敌人臣,在辛酉政变这场权力的肉搏中取得了胜利,登

  上了统治者的宝座,加速了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进程。

    我没有见过慈禧,连见过她的人,我也没有见过。她如何吃饭,如何

  睡觉,如何说话、走路,没有人能以第一手材料给我以帮助。我只有借助

  于各种关于她的文字记载。如何使银幕上的慈禧,既是活人,又有时代感,

  这个问题摆在我的面前。中国有电影以来,拍过不少历史题材的影片。人

  们对这些影片的评价,一个主要问题,是看它有没有时代感。我想这种所

  谓的时代感,一方面来源于书籍的描写,而更主要的直接感受是依靠戏曲。

  ……因此我感到:历史故事影片中的表演,不应该借助于戏曲化的举手投

  足。电影中的一笑一颦,一顾一盼,都应该首先是活人及活人的情感,而

  不能着眼于形式。我对自己这样讲:必须找到表演上正确的时代感。把慈

  禧演成一个人,不是概念化的,不是木乃伊。

    我在探索……

    我扮演的慈禧将会出现在观众面前。她将获得如何的评价?目前还未

  可知。成功?失败?难以预测。总之,在艺术上不能迎合。我绝不随波逐

  流。我扮演的慈禧是银幕上及舞台上从未出现过的慈禧,是年轻时代的她。

  我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积累她的思想及形成脉络,一场戏一场戏地逐渐展

  开她的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当角色同我融为一体,我便进入表演的

  自由王国。什么是电影?电影就是电影工作者通过电影这个特殊手段,将

  人与事交给观众。我将慈禧交给大家,而答案在你们手中……

  “预备——!”现在,身穿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