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
沈浮坐在灯下沉思了许久。从内心里这位威望极高的老导演,十分同情李翰祥怀才不遇的境况,也很想在上海电影界为他找到一个可以崭露头角的新天地。但是面对上海影坛人才济济的现状,沈浮也深感一时无计可施。他思索再三,也对李翰祥只身闯香港的想法深以为然,便颔首赞同说:“好吧,人各有志。既然你想去香港发展,我也不拦你。那里有我的几位影界朋友,你不妨去香港找他们帮助。翰祥,一个人只要有天赋,有意志,迟早会成功的。你去香港吧……”
当即,沈浮在灯下挥毫写下了两封书信。一封给他的挚友、香港演员王豪,一封给著名导演朱石麟。沈浮将两封信封好后交给李翰祥说:“翰祥,希望你能在香港影坛上一展才华!……”
“谢谢!”李翰祥向慈祥的沈浮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捧信出门。
李翰祥辞别了为他引路的导演沈浮,只在上海停留了几日,便与他的同窗好友高海山前往香港。
“翠英,你知道我的冠心病很严重。自从三年前发作了一次,经香港的医生抢救脱险以后,近几年来时好时坏,虽然医生们多次劝我去做一次心脏搭桥的手术,可是因为我与邵氏影业公司的拍片合同上始终有拍不完的片子,所以一拖再拖。这一次我已经下定了决心,非要到美国进行心脏的大手术不可了!”两辆国产小汽车飞快地载着李翰祥、石磊和前往机场迎接他们的中国旅行社梁荣元先生等人驶出机场,便沿着一条高速公路驰向北京市区。李翰祥的目光透过车窗,贪婪地望着久违了的北京郊区那秋色浓重的园林与田畴,前方便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崭新楼房,古老的北京已经认不出了。李翰祥此时虽然在眺望着越来越近的北京,可是不知为什么他的脑际里却浮现出另一幅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那是他所熟捻的香港岛中环。在半月前的一天傍晚,李翰祥和他的夫人张翠英女士登临了中环那幢五十六层的康乐大厦。他与她在赴一次朋友的晚宴后出现在这幢大厦的最高层,从这里可以望见维多利亚海湾在夜幕下闪动着幽光的宽阔海面和对面九龙半岛上的璀璨灯河。在夏日习习的晚风里,李翰祥做出了将去美国做一次心脏手术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让他的夫人激动,甚至李翰祥本人也感到有些突然。但是,李翰祥为了让夫人张翠英知道这一郑重的决定决非他的酒后失言,而是他三年来深思熟虑的结果,他神色庄重地向夫人说:“翠英,我去洛杉矶进行这次手术,已经反复想了三年。现在已经到了非去做不可的时候了!……”
张翠英点点头,颇为赞许地说:“翰祥!你正值人生的壮年,这种可怕的心脏病按理也早就该去认真地做一次手术了。可是你的拍片计划却是一部接着一部,我和女儿们多次地劝你去美国做彻底的治疗,你却一推再推。现在你终于下定决心去美国,真是太好了。只是不知你到底什么时候去洛杉机?”
“我想在今年年末,我是一定会在洛杉矶做完这个心脏手术的。”李翰祥在闪闪烁烁的霓虹灯光里凝望着张翠英那双流露着关切目光的秀丽眸子,略一沉吟便说;“翠英,你应该清楚心脏的手术非同一般,如果我躺在洛杉矶美国医院的病床上,医生的手术一刀下去,是安是危,是生是死,将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我很想在去美国洛杉矶做这一次生死攸关的心脏手术前,回一次祖国内地……”
“回内地?”张翠英对李翰祥的这一决定更加吃惊。
“是的,我想回一次北京。”李翰祥俯望着脚下,只见巨厦之下是一片灿烂的灯海车流。距康乐大厦不远的爱丁堡广场上华灯初上,人头攒动。甲虫般的各色车辆沿着爱丁堡广场左侧的街路穿梭往返,街旁矗立着国际、联邦、太古等大厦。香港的夜生活在车笛声、乐曲声中拉开了序幕。但是,这一切对于久居香港而时时向往内地的著名导演李翰祥来说毫无任何吸引力。他以充满深情的口气对张翠英倾吐心曲,说道:“许多年来,我都怀念生养我的白山黑水,真想回到北京去寻找那遥远的旧梦。天桥、大栅栏、香山的卧佛寺、北海的琼塔、颐和园的昆明湖……那里的一切都令我魂牵梦绕。特别是内地那些久已闻名却未得一见的名山大川,我在有生之年都渴望前往一游,可是从前这种奢望想也不敢想。如今国内已走向大治,所以我想回去看一看祖国的大山大河。这样,我在今冬即便死在洛杉矶的手术台上,也死而无憾了!”
“翰祥,你想回就回吧。我支持你实现这一久存心间的夙愿!”张翠英动情地紧紧抓住李翰祥的手,将鼓励的眼光投向李翰祥那张兴奋的脸……
“李导,请看,这就是长安街!”石磊再次地打断了李翰祥的沉思冥想。李翰祥透过轿车的车窗,望见了那条久违了的长安街。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和巍峨的烈士纪念碑一掠而过,前方立刻闪现出东长安街那宽坦的马路和路旁熙熙攘攘的人流……
“石磊,这条长街对我人生的转折起到很大的作用啊!”李翰祥这位影坛大腕以“老北京”的资格向同行的石磊、梁荣元说道:“我少年时从长辈口中得知,八国联军进北京时一些外籍商人便沿着东长安街开设了一些酒吧和舞厅,北京饭店就是最大的一家。小时候这里是禁区,只有外国人和少数高等华人可以进入。我记得1946年国共和谈的时候,北平军调处执行部的招待所就设在这里。叶剑英将军曾在这里多次举行过记者招待会,没想到我从香港回来就住进了从前可望而不可及的北京饭店!……”
当天夜里,酒筵后处在兴奋状态下的李翰祥居然失眠了。他在辗转床榻去寻找他崭新的世界……今天,李翰祥终于回到了他阔别多年的北京。正像他辞别马彦祥时所说的那样,他是在电影上而并非在戏剧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才回来的。只不过他由一个学美术的学生发展到香港影坛举足轻重的大腕,这中间所需要的时间竟用了近三十年!……
李翰祥在北京重温旧梦。在东总布胡同十号那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旧址,他沉湎于往事的追思中。然而故人已逝,当年欣赏他、在危境中保护他的一代大师徐悲鸿先生早已过世了!李翰祥在探访亲友的同时,又遍访京华影视界的名人,他们当中有著名电影事业家汪洋;曾经以执导《早春二月》、《暴风骤雨》等影片成名的江苏籍导演谢铁骊;抗战前后主演过《梦里乾坤》、《压岁钱》和《风雪太行山》等影片的北影导演谢添。他们与李翰祥神交已久,此次在北影见面自有一番佳话倾吐。此外,李翰祥还拜晤了北影著名导演张水华、成荫、凌子风等等。
李翰祥在与这些著名影人畅谈时最令他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他在香港所拍摄的历史巨片《倾国倾城》,在内地同行中普遍地受到赞誉。《倾国倾城》能在内地被准予“内部放映”并受到同仁们的高度赞许,是数十年没在内地的李翰祥所始料不及的。李翰祥数年后曾以激动的语言回忆此事:“《倾国倾城》曾经在祖国内地‘内部放映’过很多场。同行们都认为在香港能把宫殿以及颐和园的布景搭得几可乱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有人希望我能利用真山真水真宫殿真园林,把西太后的一生,到北京的故宫三大殿、西郊的颐和园及承德的避暑山庄,分集分部地连续拍摄。也和意大利拍的《马可·波罗》和美日合作的《大将军》一样,既可以在电视台连续放映,又可在影院里分剪几集公映。对我来说,拍古装历史剧,能够到那些历史人物真的走过或住过的有关环境中去,在实景中再现古人当然是件好事!……”
大导演李翰祥第二章 香港,一个神秘的世界
第二章 香港,一个神秘的世界
李翰祥双手举杯,激动地说:“如果我们真不能在香港干一番事业,
还有何颜面回上海再见诸位!”言罢,一饮而尽。
“李先生,如果你当真得以国内地拍片,这第一部是什么?”李翰祥
略一沉吟,脱而出:《周恩来》!
1978年深秋。
李翰祥、石磊由中国旅行社的梁荣元先生等陪同来到华东重镇上海。
眨眼间倏忽两个月,李翰祥已经实现了他在有生之年畅游祖国大江南北的夙愿。离开北京以后,李翰祥首先前往生他养他的东北。当他来到辽宁省锦州市锦西县沙河营大队苏家屯故里时,阔别了三十多年的李翰祥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伫立在出生地茅屋前闭目凝神地追寻那逝去的旧梦,童稚时代的记忆早已淡薄。但是,他终究又回到了久违的黑土地上,感受到远方游子难以品尝到的温馨。李翰祥从锦州出来,又走马灯般地遍游了承德避暑山庄、西安的临潼华清池、洛阳的龙门、杭州西子湖和天津、广州等地。现在,李翰祥一行来到了当年他启程赴香港的大上海,他站在黄浦江边,想起当年搭乘“长江号”驶往香港的情景。维多利亚港湾那湛蓝的水面闪动波光,虽然是在冬天——1948年11月20日,但是在李翰祥的眼中,陌生的香港却没有丝毫寒意。三日前当他和高海山从上海黄浦码头登上这艘“长江号”时,正是天阴风冷的冬日。而香港却是另一个天地,湛蓝湛蓝的海水,舟船往来。温度比上海高得多,穿一件厚呢西装的李翰祥已经感到后背上汗水如注了。
“轰——轰——轰——”李翰祥正扶着那船舷边的铁栏杆贪婪地翘望着维多利亚海湾边无数的摩天巨厦出神,突然间,听到前方骤然响起一阵震耳欲聋的炮声。这炮声在空旷的海面上引起了回响,也使初次来到这座在英国人统治下的陌生港岛的北方青年人颇为吃惊。那是因为李翰祥来前对这神秘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