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宝美利坚-第9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基本在美国,商店规模的科研单位,都会在中国设立一个实验室的分支机构,就处理最基础简单的科学实验,收集数据这样最苦逼最枯燥的工作,而效果还非常的不错。

如果不是因为经费紧张,斯科特也老早就在中国开设这样一架科研所的分支机构了,之前金沐晨答应他的时候,他已经是非常高兴了,不过当时他琢磨着,这样的分支机构,最起码也得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建成。

可是现在科研所引入了一位新的战略股东,这好像会大大的加快,他们这个分支试验机构的建设速度。

按照金沐晨的说法,人家可是中国地区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商,手里有土地和房屋无数,随便找一套出来给自己改造,就足够自己用的了。

最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家的房地产产权还会让给自己,天啦,他虽然不是财经界的专业人士,可现在也知道中国的几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到底有多么火爆,那边随随便便一套房子,都要上百万美元。

那么大的一家科研机构…怎么也得占地数百平方吧?拿得是多少钱,光是有了这么一套物业,就足够科研所这边骄傲的了。

到时候实在是搞不下去的话,也可以把那块的土地卖掉,自己也能赚不少呢,反正这买卖是怎么看都不亏?

另外这土地和分支机构不算,那王先生还得白给自己一千万美元,看金沐晨这意思,他是不打算稀释他的股份了,所以这一千万全都归自己,这笔钱,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哇咔咔,那自己可有钱了,要知道自己搞了这么多年的科研,虽然对钱不是特别看重,可是谁不想过过百万富翁和千万富翁的瘾?

更何况现在还刚好是他最缺钱的时候?有了这笔钱,他斯科特就能够请得起最好的律师,和自己那个前妻打官司,然后把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夺回来。

毕竟自己在经济实力上,可要比那个没良心的前妻有实力的多。

一想到这些,斯科特顿时就觉得心情好了,气也顺了,腰也不疼了,腿都不酸了,走路都带劲了。

突然他好像又想起了什么,然后扭头对金沐晨说道:“沐晨,前两天你问我是不是认识,有一些美国的中小制药企业要出售是吗?”

“对啊,怎么你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啦?”

听到斯科特这么一问,金沐晨顿时就是双眼放光了,自从昨天听了王学明的想法之后,他就一直在琢磨那独角兽公司的事,也是怎么琢磨,怎么觉得靠谱。

可是这见识运行起来的关键就是,他们手里首先得有一家靠谱的制药企业,可是现在看来,国内的制药企业,基本没有符合他们的条件要求的,这就需要在国外找了。

而这样的企业,找来找去也就在美国找最靠谱,因为他昨天大概看了一下欧洲那边的制药企业的情况,那边的情况,可以说比美国这边更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说,那完全是因为,欧洲那边的制药行业,基本都被几大巨头给垄断了,比如英国的葛兰素史克,还有德国的拜耳医药,外加瑞士的罗氏等等。

基本上欧洲地区的所有医药生产,都被这几家巨无霸给垄断了,那些中小医药制造企业,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他们只能乖乖的给这几家企业,当原料提供商。

至于复制药什么的,那些欧洲的中小规模的药厂,根本就没法做,就算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有那么几家中小规模的药厂,因为他们国内的保护政策,人家在自己国内也混的不错,想要收购这样的制药企业,更是何其困难,再加上西班牙和意大利,那样的国家,国内那种对中国企业莫名的优越感,所以想想也就算了,想要找一家合适的中小型制药企业,还是在美国找才最合适,毕竟美国的国土面积大,国家的经济规模也是世界最大的,而且这里的科技,尤其是制药技术并不落后,所以思来想去,金沐晨和王学明商量了一番之后,也是觉得还是在美国找才最合适。

现在斯科特既然有推荐,金沐晨当然想知道,他推荐的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嗯,其实也是这两天,我和朋友那里打探到的消息。哪天自从你和我说了这件事之后我也一直在帮你们留意着,不过在美国中小型的制药企业,其实真的不多。主要也就是那几家大型制药企业,比如辉瑞,或者是强森等等,其他的中小型制药企业,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当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里根总统曾经推广过一个政策,那就是要大力扶持美国国内的中小制药企业,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美国中小制药企业的黄金年代,光是在八十年代的十年时间里,美国大大小小就涌现出了大概一百多家中小型制药企业,不过后来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十几家,而这十几家,也都是各有自己的独门绝活的。但是在后来的竞争中,这些企业,要不就是渐渐走向了没落,要不就是被那些大型制药企业给吞并了。到现在为止混得好的也就只有那么五六家,我今天要给你推荐的,就是他们其中的翘楚安进制药…”

再给金沐晨推荐之前,斯科特先是给金沐晨大概介绍了一下,美国国内中小型制药企业的发展情况,金沐晨听了之后也是吃了一惊,他对美国国内的制药企业了解的不多,也就知道那么几家行业内的巨无霸而已,至于中小制药企业,他还真就没怎么关注,所以听到斯科特这么一说,他才知道原来美国国内的制药企业,居然只有这么少。

第1177章安进公司

原本他还以为会和中国一样,有很多呢,要知道在国内,虽然是有那么几家叫得上号的大型制药企业,但是各种中小型的制药企业也是多如牛毛……

他虽然没做过具体的统计,但是据他估计,怎么也得有个上千家,哪想到美国居然数来数去,居然也就那么十几家?

这样一来,他们收购这样企业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更何况斯科特一上来就给他们介绍了一个安进!

虽然这家公司名气不如辉瑞,强森,但在美国医药制造行业,那也是个顶个的大佬啊!

安进制药公司,虽然名声是不如,辉瑞,强森,或者是诺华这样的大型美股医药公司名头来的响亮,但是那在美国,甚至说在世界上,也是能数得上号的大型医药制造公司。

人家的年营业额,都是要以数十亿美元为单位计算的,公司的资产规模,以现在美国市场的行情来说,那起码都是要在一千亿美元左右的。

这样的公司,就算王学明,在国内在有能量,再有资产,可是说收购安进,那也是天方夜谭,更何况人家现在绝对是属于财政超级健康的状态,根本就不差钱。

这样的公司,如果说金沐晨把他光顾了波士顿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搜刮来的那些宝贝,全都拿出去买了,然后再来购买,那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说要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他和王学明找上门去,谈收购,恐怕连人家的大门都进不去,就要被人家的保安给敢出来,搞不好还会被人家给送进精神病医院都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坐在他对面的斯科特,是他比较熟悉的,非常靠谱的人,金沐晨这时候真想喷他满脸的唾沫。

特么的,你真是把老子当成了从中国来的傻老帽吗?居然给老子提这样的建议,你这是要把老子当成傻子玩吗?

而斯科特这时候看着金沐晨脸上那古怪的神情,当然也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于是他连忙就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亲爱的沐晨,你不要着急,我并不是在和你胡说,事实上我给你提供这个建议,也是有原因的。”

斯科特连忙给金沐晨解释了起来,而这时候金沐晨也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你不是在胡说,那你就给我好好说说吧。”

“那好,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安进公司的情况,对了,安进公司你知道吧?”

斯科特打算全方位的给金沐晨介绍一下,他给金沐晨介绍的对象,金沐晨这时候点了点头。

“安进公司的名字,我听说过,不过它具体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到底是干什么的,你给我重头捋一遍吧。”

安进公司的名头,金沐晨确实听说过,但是这家公司,到底是什么出身,怎么发展起来了,现在最擅长的事哪方面,他还真就不太了解。

斯科特一看金沐晨也就是个半桶水,这时候也挺高兴,这说明金沐晨并不了解情况,然后就点点头开始说道。

“这家安进公司说起发展经历来,也是比较玄奇的,他最早的时候就是由一群科学家,和一群风险投资商创立的。他的创立年代,也是在1981年,当时也刚好是里根总统,开始在美国推广,扶持中小医药制造企业的政策刚开始推出的时候。当年有三家风险投资商外加一群科学家,在加州创办了这家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在创立的时候,就已经定型了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就是要不走传统制药企业的道路,他们打算靠生物制药的模式,来走出自己新的发展道路。”

斯科特果然对这方面很懂,金沐晨听了也是频频点头,这安进公司的最初创建理念,还真是挺新颖的。

而且那帮科学家和投资商也都不傻,知道在传统制造领域,他们肯定比不过,那几家传统医药制造的巨头,所以才走了这么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不过从1981年创建开始,他们一直都在搞基础科研,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拳头产品推出,只能靠不断的集资,融资来过活。当时他们的日子过的很惨,从投资商哪里募集来的1900万美元很快就花光了,然后他们又陆续搞了接股票融资,可是钱也很快被花光了,最后他们甚至把他们即将成型的拳头产品的海外销售权,全都抵押给了强森,这才从强森的手里融到了1900万美元,才得以续命。他们公司真正迎来辉煌,是从1986年,他们把雅培公司的高顿。宾得请来当eo之后,公司进行了几次改组之后,才迸发出了战斗力。1989年他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药物,专门给那些肾病患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