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黄金手-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让李阳的形象在他们的心里无限的攀升了起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李阳也是他们的神,是他们共同的偶像,自然忍受不了别人的质疑。

    “粱会长,我没什么!””李阳也急忙叫了一声,这个时候他还真怕老粱把他的身份揭出来。

    这么多的东西他还没看呢,说不定还能遇上几个漏,一旦让人知道他是玉圣李阳,是故宫的古玉专家,那看中什么东西的时候,持有宝贝的人还不得死命的抬价。

    这个担忧可不是多余的,毛老和白铭都遇到过很多次了,他们也不怕专家不买,旁边有人会要,这些人还会说:看到没,专家都看中我的宝贝了,准没错。

    这些事情李阳早就听他们说过,也一直谨记在心。

    “李先生!””

    老粱有些惊讶的抬起头,李阳又对他晃了晃脑袋,轻声的道:“我只是个普通人!”,李阳没有明说,不过聪明的老粱已经明白了过来,能把生意做这么大的没有笨蛋,他知道李阳是想掩饰自己的身份,既然李阳不愿意暴露,他自然也不会去说,平白无故的去做让李阳不满意的事。

    “几位,你们认为不到官,只是因为品相上不如前后两代的官窑吗?””李阳又微笑着问了一句,还看了看老粱身边的几个人。

    最先说话的那个,抱着笔筒的中年男子最后点了点头:“对,我们一致都认为,这是民窑中少见的精品,价值很高,但却不是官窑所出!””

    “是民窑精品,不是官窑!”

    “民窑也很值钱了,这个盘子最少也得一二十万!”

    “到不了官!”,周围的几个人都纷纷说道,老粱则显得有些着急,他对李阳是很有信心,但这么多人反对,他也怕李阳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老粱还没想好怎么说,李阳又开口说道:“我说到官,其实是有证据的!”

    “证据?”

    几个正在发表自己意见的人瞬间都停了下来,一起回头看着李阳,连一旁的其他几个人都被惊动了,也在看着李阳。

    “咳,这个,小……李先生,您的证据能不能给我们说说,让我们也弄开眼!”

    抱着笔筒的那个人轻咳了一声,他本想继续叫小兄弟的,可一想起刚才老粱的态度马上改了口,老粱在他们几个人之中地位也不低,被老粱这么尊重的人,怎么也不能怠慢。

    不过态度上的改变可不代表他就认同李阳的话,后面所讲的话也有些逼宫的意思所在,你说有证据,就摆出来让大家看看。

    “李先生说有,那肯定有!”,这次说话的是老粱,李阳的话让他的心中大定,他可是对李阳有着深刻的了解,古玩上曾经带队鉴定过很多古玉,长生碗让两大故宫同时打眼,还有很多著名的专家学者都表示过,李阳确实有着很高的实力。

    在他的眼里,李阳不次于里面的那些专家,既然李阳说了有证据,那就肯定有。

    这个时候他的心里也很好奇,想知道李阳的证据是什么?怎么证明这就是空白期的官窑瓷器?到不到官的争论,有时候比到不到代更难判断。

    李阳把盘子放在了桌子上,指了指盘子的边缘,轻声的说道:“证据就在这瓷器的表面上,老东西会说话,其实这个盘子本身早就告诉了我们,它是正宗的正官窑瓷器!”,李阳的话让众人都看向了那个盘子,不过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怀疑的神色,晏然对李阳的话并没有完全相信。

    还是掉出了前十,看到之后有种说不出的复杂心情,小羽知道,朋友们都很给力,被人挤下来,是小羽的自身实力不足。

    知道归知道,可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出去走走,回来继续码字,今天的爆发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断!!~!

网友上传章节 第六八四章 你能发现这些,你也是专家

    第六八四章你能发现这些,你也是专家

    “空白期的瓷器,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很多民窑,在连续验证了几件真正的空白期官窑瓷器后,空白期有官窑的说法才渐渐的被确定下来!”

    李阳轻轻的说着,周围的人都很赞同的点了下头,李阳说的这些都是基本常识,这些大家都知道,在以前,还有过空白期无官窑的说法。

    “而事实上,空白期确实有官窑瓷器出产,而且空白期的官窑瓷器还拥有一些当时民窑所不具备的特点!”

    李阳话锋一转,慢慢的说道,老梁和他身边的几个人都把目光直直的对着李阳。

    李阳环视看了一圈,此时注意着他的足足有二十来个人,周围其他的人则显示很是好奇,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听一个年轻人说道。

    “首先第一点,空白期官窑瓷器的青花瓷质坚致洁净,釉质细平腴润,无片纹,这些都是民窑没有,或者很少有的特点!”

    抬起手,李阳指着桌子上的那个大盘子,继续说道:“我们来这个盘子,底足露出了胎秞,釉质就非常的细腻,一般的民窑是烧不出这样的好东西!”

    李阳这么一说,很多人都马上仔细的去看了看摆在桌子上的青花盘,就是老梁也不例外,尽管这个盘子已经被他看过很多次。

    “不错,民窑是很少能烧出这么好的胎秞,但也只是很少,不能就一定说民窑烧不出来,那个时候大户人家所指定的民窑,还是能做到这点的!”

    抱着青花笔筒的那人跟着说了一句,周围的人也都点了点头,李阳只凭这一点还很难让他们信服,不过李阳说的确实一点都没错。

    李阳并没有在意,笑了笑,继续道:“民窑是能烧出这样的胎秞,但有一点是民窑所做不到,那就是上面的橘皮纹,这是延承宣德年间的烧制手法传下来的,这也是当时官窑瓷器的特点之一!”

    李阳的话音一落,几个脑袋都凑了过去,仔细的看着那个被他们之前看过很多遍的青花大盘。

    橘皮纹是宣德瓷器的一个特点,做的好的还被称为橘皮釉,这点很多人都清楚,这些可都是青花瓷的爱好者,橘皮纹在宣德瓷器中也算是个特点了。

    “真的有很细的橘皮纹!”

    那个抱青花笔筒的人首先惊叫了一声,空白期的民窑瓷器确实没有这样橘皮纹,李阳说的这点虽然还没让他就此相信这就是官窑瓷器,但怀疑也没那么大了。

    “这么细啊,我之前怎么没发现?”

    另外一个人也跟着感叹,老梁则嘿嘿笑了一声:“你若是发现了,那你也是专家了!”

    老梁的话让众人都小声的笑了起来,大家又都抬头看着李阳,想听李阳继续点评下去。

    李阳微微一笑,继续说道:“除了橘皮纹之外,整个盘子的釉层较薄而且光亮透明,釉色泛水青色,沿口边还有酱釉,这些都是官窑瓷器的特点,民窑想把这些做的这么完美,不是做不到,但很难!”

    众人都跟着点了下头,这些确实是官窑瓷器的特点,民窑能烧的这么好的不是没有,不过在空白期的那三个朝代却是很难,官窑都艰难的支撑着更不用说民窑了。

    少部分人的心里,已经开始认同了李阳的话,这件盘子很有可能就是空白期的官窑瓷器。

    有些人还羡慕的看了眼老梁,若真是空白期的官窑瓷器,那这件青花盘可就要大大的升值了,原本最多二十万,现在最少也要五六十万,上拍卖的话还有可能更高。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李阳淡淡的说道,所有的人都收起心中的想法,集中所有的精力听着李阳点评。

    “第二点就是青花的颜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只青花盘的青料用的是什么?”李阳微笑着看了看众人,首先问了一句。

    “苏麻离青吧?”

    有个人不确定的回答了一句,其他几个人看着瓷盘都没有说话,但都默默的点了下头。他们也赞同这就是苏麻离青料,毕竟苏麻离青和国产的青料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他们不是专家,没有那一眼就清楚的本事,但对比之后还是能分出来的。

    “你说的没错,这的确是苏麻离青,不过苏麻离青也有好坏之分!”

    李阳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站在盘子的面前,身上还带有一股强大的自信:“苏麻离青的使用有四个时期,元朝是第一个,明朝开国的洪武是第二个,第三个则是永宣时期,永宣时期的瓷器几乎都是使用的这种进口青料,把这种青料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第四个时期,就是正统开始的空白期了!”

    “苏麻离青好是好,但它对火候的要求太高了,空白期社会都不稳定,朝廷还发布过禁烧令,这个时候的烧瓷工有几个还有心思去平衡控制火候?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民窑很多窑口选用了国产青料‘回青’或者其他,这些国产青料渐渐的在民窑中取代了苏麻离青!”

    李阳慢慢的说着,周围的人再次点了下头,李阳说的这些他们都没听过,但很在理,回青确实是空白期之后成化年间的主要青料。

    “就算民窑有很多使用回青,可这也无法证明这个盘子就是官窑的啊?”

    有个人很是疑惑的问了一句,大家都抬头看了眼李阳,这也是他们共同的疑惑,李阳解释了青料的转换,可这一切好像和他们的主题无关,无法证明这个盘子是不是官窑。

    “有办法证明!”李阳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因为这只青花盘所使用的是最好的苏麻离青钴料,只有这种青料,才能烧制出盘子上所散发的靛蓝之色,让整体青花色显得绚丽浓艳,清晰而通透。这种青料所烧出来的效果和永宣类似,大家仔细看一下,不难看出只论青花的话,这只盘子和宣德瓷器有着极大的相似!”

    李阳还没说完,大家就都转过头看向那个盘子,每个人越看眼睛瞪的越大,他们都是收藏爱好者,没有专家懂的那么多但也知道一些基础常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