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技重演没什么,关键是,我们不能指望联合舰队会再次上当,所以我认为,只能假戏真做。”

“何为假戏真做?”

“我们肯定要攻打硫黄岛,特别是在美国注定要参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走这一步,所以干脆利用这次机会攻打硫黄岛。只要我们真的攻打硫黄岛,日本海军就没有任何余地,必须与我们决战。”

冯承乾又点了点头,但是没有表态。

“真要这么打,就得动员陆战队,也就不能急于出战。”鲁志刚说了一句。

“不用急着开打,我们有的是时间。”冯承乾笑了笑,说道,“陆战队肯定能在这个月完成进攻准备,最快本月月底、最迟下月月初,我们就能发起攻打硫黄岛的作战行动,因此我们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这样的话,我们就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了。”

“看来,你们很有信心?”

鲁志刚点了点头,李向龙也点了点头。与冯承乾说事,用不着废话。

“那我就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冯承乾也没有废话,说道,“在此期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但是你们得明白,我全力支持你们,也对你们抱有很大的希望。我不在给你们施加压力,只是希望你们能够成为中国海军的中流砥柱,起到栋梁的作用,因此你们就必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鲁志刚与李向龙都知道,冯承乾一直在栽培他们。

“现在,有什么需要我为你们做的吗?”

“那几艘主力舰什么时候能修好?”鲁志刚首先问了一句。

“年内就别想了,过来之前我就找过几家造船厂的负责人,现在得优先保证三艘舰队航母与防空巡洋舰的建造工程按计划进行,甚至得尽量提前完成,而那五艘主力舰的维修工作最快要到明年年初才能完成。如果美国在明年上半年参战,或者是陆军在明年上半年攻打日本本土,恐怕还得推迟。”

鲁志刚叹了口气,没再多问。

“如果可以的话,得让新式战机尽快量产。”李向龙说了一句。

“这件事已经安排下去了,但是在这个月就别指望了,即便飞机厂能够在本月量产,也赶不上下一场战斗。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能大批量装备。等你们打完了这场海战,再组织航空兵换装也不迟。”

李向龙点了点头,也没再多说什么。

“这么说,没问题了?”冯承乾扫了两人一眼,说道,“过两天,我就回北京,你们提到的事情我会放在心上。这么说吧,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后勤大总管,有任何与作战有关的事情都可以找我。当然,我更加希望你们能够自己来解决问题,毕竟我不可能永远都是海军司令,未来属于你们。”

冯承乾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鲁志刚与李向龙再迟钝,也能明白过来。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九十二章快马加鞭

更新时间:201282117:48:16本章字数:4837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九十二章快马加鞭

第九十二章快马加鞭

在海军司令部呆了两天,处理了一些必要的事情,冯承乾在十月四日离开青岛。

只是,他没有回北京,而是南下去了上海。

在大战爆发前,江南造船厂就已经超越了北方造船厂,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造船厂,准确的说是造船工业集团。在江南造船厂名下,还有一家专门生产舰用高质量装甲钢的、一家生产舰用锅炉与蒸汽轮机的动力设备厂、一家生产中小口径舰炮的枪炮厂、以及一家专门生产大型工程设备的制造厂。可以说,江南造船厂、或者说是江南造船工业集团已经围绕着造船造舰,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工业链。当时,江南造船厂为了融资,甚至开办了一家商业银行。

做为国内第一大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在大战爆发后就被海军“收编”。

准确的说,是按照在一九三四年通过的《战时紧急动员法》的规定,江南造船厂在战争时期交由政fǔ托管。

虽然大战已经爆发了三个多月,但是战争动员工作并没全部完成。

战前,中国政fǔ就效仿德意志第二帝国,拟定了分成三个阶段完成的战争动员令。第一阶段主要动员军队与准军事部队,第二阶段主要动员与军事有关的工业、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征召新兵,第三阶段则扩大到所有产业与所有国民、实施全民皆兵的国家政策。在三个阶段的动员工作完成之后,中国的战争实力将达到巅峰,战争潜力也能在动员完成后的半年到一年之内爆发出来。

只是,完成三个阶段的动员工作,至少需要一年半。

前三个月,只完成了第一阶段动员工作,即让军队、预备役部队、民兵、警察等武装机构进入战争状态。

从九月中旬开始,第二阶段动员工作展开。

显然,江南造船厂也在动员范围之内。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江南造船厂交给政fǔ托管,所有舰船的建造与维修、以及相关工业的生产都由政fǔ按计划安排。

当时,江南造船厂只有两座大型船台,第三座大型船台还没建成。

这两座船台上,只有一座船台正在建造一艘“南京”级防空巡洋舰,另外一座船台刚刚完成了“秦始皇”级第四艘的建造工作,船台还没清理出来。按照计划,接下来将建造新型舰队航母。

冯承乾去江南造船厂,主要就是为了新型舰队航母的建造工作。

虽然“秦始皇”级的设计非常成功,甚至算得上是大战前建造的最出色的舰队航母,但是也有不少的缺陷,而且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排水量过小导致的。当然,这也与中国的造船能力有关。

所幸的是,中国的三大造船厂已经建成了五万吨级船台,可以建造更大的舰队航母了。

也正是如此,中国海军在大战爆发前就委托位于南京的海军舰船设计院,完成了新型舰队航母的设计工作。

与“秦始皇”级相比,新型舰队航母大了一整圈,标准排水量就达到了二万五千吨,满载排水量超过了三千吨,飞行甲板的长度增加到二百四十四米、宽度增加到三十七米,几乎是当时船台建造能力的极限。

有趣的是,新型舰队航母的载机量并没有实质性提高,依然是标准的四个中队。

这与中国海军对航空作战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即航母的载机量再多,在航母的起降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战斗力并不会相应增加。道理也很简单,如果一个波次最多只能出动两个中队的战机,那么搭载四个中队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增加第五个中队,而提高载机量避免会使航母的其他性能受到限制。

按照潮汐作业法,即一次性放出飞行甲板上的所有战机,并且在回收战机时把降落的战机置于飞行甲板前端,避免在回收战机的时候使用升降机,那么一次性最多能出动的也就两个中队的战机。

如此一来,继续提高载机量确实没有必要。

显然,新型航母增加的排水量,全部用来解决“秦始皇”级的弊端了。

比如,新型航母采用了装甲飞行甲板,而且厚度为七十毫米,在部分关键部位,比如升降机边缘、后端的加油点上方的厚度还达到了一百二十毫米,如果算上机库甲板所附加的装甲,水平装甲的厚度在一百二十毫米到一百七十毫米之间,几乎赶上了当时正在建造的几种快速战列舰。

又比如,新型航母首次设置了水下装甲带,而且一直从水线下方一米处延伸到舰底。当然,这道水下装甲带不是用来抵抗重炮穿甲弹的,而是用来防御鱼雷的。在增强航母抗击鱼雷打击能力方面,新型航母还采用了侧舷鱼雷隔舱,并且对侧舷舱室加固,设置了多道水密墙。

再比如,机库内的防火栅门又一道增加为两道,即机库被分割成了三个部分,而且防火栅门的强度也有所提高,具备一定的抗爆能力,对于抑制由于中弹而引发的大火,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只是,“硫黄岛海战”给了中国海军更多的启示。

虽然在“硫黄岛海战”中,中国海军没有损失一艘航母,甚至没有一艘战舰中弹,但是联合舰队遭到的惨痛损失,让中国海军认识到,航母极为脆弱,特别是在遭到空中打击的时候极易被毁。

显然,增强防空能力是首要选择。

冯承乾来到上海,就是要跟造船厂的工程师商量,是否能够对设计做小范围修改,增强防空火力。

所幸的是,新型航母的排水量足够大。

经过计算后,工程师确信,在新型航母上增加六座双联装一百毫米高射炮,即刚刚定型的新式高射炮,不会对新型航母的稳定性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通过减少四座四联装四十毫米高射炮,排水量只会增加大约两百吨,影响也不是很大。至于的口径高射炮的布局,冯承乾希望能布置在首部与尾部,但是考虑到对航空作业产生的影响,冯承乾最终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六座高射炮分别布置在战舰左右两舷,右侧的在舰岛右方,炮座稍微低于飞行甲板,左侧的则在飞行甲板的左侧,炮座位于机库甲板的延伸断上,两侧各有一套高射炮指挥瞄准系统。

增加这六座大口径高射炮,新型航母的防空火力甚至强于防空巡洋舰。

除了修改设计,冯承乾还得催促造船厂尽快开工。

为了提高造船厂的积极性,在大战爆发之后,海军就出台了奖励办法,而且直接落实到造船工人身上。按照海军的规定,三大造船厂在建造同一中战舰时,最先完成的一家将获得相当于战舰总造价百分之十的奖励,而且奖励中的百分之五十将发放给工人,另外百分之五发放给造船厂,而最后完成的一家不但得不到奖励,还将从支付给造船厂的建造费用中扣除百分之五,且造船厂不得以此克扣工人的工资。

可以说,这笔奖金绝对不算少,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比如,以往一座船台在完成了建造之后,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清理工作,如果建造的是较为复杂的舰船、或者是准备建造的是技术含量较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