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民偶像-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张专辑的销量也依然保持着稳定的上升趋势,在四大平台都杀进了专辑销售周榜,近两天时间,预售量已经快接近30万。

柠檬苏打准备在今晚办破历史记录的庆功宴,有邀请他参加,但丁宁婉拒了。

昨天被些狗屁倒灶的事耽误了些时间,录歌的任务都被耽搁了,他这两天实在抽不开身,只能心领。

《贝加尔湖畔》的成绩就比较差强人意了,没丁宁预期中那么好,也就是随乐上比较坚挺,杀到了21的位置,比排在17位的《那些花儿》还差些。

任何现象,都能找出解释的理由,丁宁觉得可能是《贝加尔湖畔》不够接地气,或者说不够通俗。

不过,在各大乐评上,《贝加尔湖畔》的风评,还在《那些花儿》之上。

徐善在自己的一听专栏里,发了篇短评,评价《贝加尔湖畔》是艺术级的作品,是对华语传统民谣的一次复兴和革新,被各大音乐进行了转载,微薄上也有相关话题,热度其实不比《那些花儿》差多少。

叫好不叫座是很正常的现象,《贝加尔湖畔》就像电影艺片,票房比不上商业电影,并不能说明什么。

很清楚播放量可不决定一切,能好看到大家的好评,丁宁心里是踏实的。

无论《贝加尔湖畔》成绩如何,可以确认的是,这是一首能给他个人形象加分的歌,这就够了。

后续三天丁宁基本都在忙于专辑的事,录歌、后期、母带审核,忙忙碌碌。

期间,他还抽出空去参加了青年歌手大赛的彩排,顺带着录制了vcr,说一说假大空的心路历程什么的。

9月30号下午4点23分,《种子》如期完成,杨度开了瓶珍藏许久的红酒,万维工作室所有成员一起举杯庆祝,每个人都喜笑颜开。

当然,有些的人高兴,可不仅仅在于工作室第一张专辑的出炉,而是,艾玛,估计明天开始的长假妥了,这才是最值得庆贺的。

这时,《坐在巷口的那对男女》已经在四大平台上都杀进了前十,《不怕不怕》依然高居榜首。

对于圈外人而言,没有多少人能把这两首歌,尤其是《坐在巷口的那对男女》和丁宁联系起来,但唱片圈里,丁宁这个名字出现在了越来越多人的口头上。

在这歌手如韭菜般一茬又一茬冒出来的年头,哪怕是孙曦这种天王天后级的人物,都没法保证有两首歌能在四大平台都进入前十。

虽然《坐在巷口的那些男女》和《不怕不怕》都不是丁宁自己唱的,但这两首歌词曲都出自丁宁手笔,编曲据说也都是丁宁做的,风格还截然不同,能齐齐走红,这是件很恐怖的事。

而丁宁自己唱的《那些花儿》和《贝加尔湖畔》成绩稳定,四大平台皆位列前四十,这对于早已日薄西山的民谣来说,已经是相当逆天的成绩。

懂行的人,可没人敢把丁宁当新手看,他们都很期待丁宁新专辑正式推出后的表现。

丁宁会是另一个郑维么?他会不会缔造另一番神话?

他们拭目以待。

第二卷 岁月峥嵘 第134章 参赛

母带虽然完成,考虑到种种因素,数字版正式上架的日子,丁宁还是定在10月2号不变。

倒是唱片版专辑的发货时间,可以提前两天,发行公司那边保证在10月7号前,会陆续将第一批次的五万张专辑,全部寄出,后续增补的五万张,也会按照订单陆续发货。

受骂战的影响,《种子》的唱片版卖得还不错,截止10月1日0点,合计卖出了9。3万张,远超预期。

这成绩哪怕不再增长,放在去年的整体实体唱片市场上,也能占个5%,位列第14,估计今年也差不多。

当然了,由于这个世界的整体科技要稍微领先,各种数码设备普及度很高,实体唱片成本又偏高,很多歌手已经放弃了实体唱片市场,要么根本就不出实体专辑,要么就是两三张专辑热歌凑一块出个集锦版,实体唱片销量已经没那么高的含金量。

丁宁之所以愿意出实体唱片,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愿意唱片的,基本都是买去收藏用的铁粉,铁粉的心意,在他看来必须要照顾。

另一方面,身为歌手,不出实体唱片,于他这个从没那么发达的世界穿越过来的人而言,怎么都说不过去。

何况,出实体唱片也是他多年来的心结,不管以后的专辑会不会再出实体版,至少这张,他一定要圆梦。

数字版就是大浪淘沙真正检验是金子还是沙子的大市场了。

没的说,放到数字版这个恐怖的大市场里,截止十一凌晨为止,他那区区34万预售量,小浪花都掀不起一朵,和郑维上张专辑高达774万的预售量比起来,也就是个胎盘的量。

丁宁没想过要一步登天,能有现在这么个成绩,他还挺乐在其中的。

十一当天,是青年歌手大赛第一期pk赛录制的日子,丁宁没能休息。

第一期pk赛是推荐组成员间的内部pk,胜出的,选定自己的导师后,继续到下一轮的小组对抗。

推荐组共有16位成员,只有8位能进入正赛,对手的选择,采用抽签的方式。

茂元元9月27号就给了小组成员名单,丁宁一个都不认识,马楚和杨度研究过名单,发现这16人中,有13个是回锅肉,只有他和另外一男一女三个是纯新人,竞争是显而易见的激烈。

马楚本来要跟着,但录制的地点就在申市戏剧学院,也就是叶迪学校的体育馆,和丁宁住的地方距离没多少路,很方便,加上一个选拔新人歌手的比赛,带个经纪人不合适,丁宁让马楚爱去哪疯就到哪疯去好好享受假期。

杨度和章璇倒是跟着丁宁一块去了,不过到了体育馆,他们就和丁宁分道扬镳,消失在了人海中。

丁宁则是联系上茅元元,由他领着到了后台化妆。

化好妆,丁宁来到舞台左侧,看了眼观众席。

体育馆挺大,全封闭后,只有头顶的灯光照明,和晚上没什么区别,离开场还有半个多小时,座位已经差不多快坐满了,基本都是些小年轻,吵吵嚷嚷的。

这可是要上电视的比赛,又有这么多现场观众,丁宁不禁有些紧张。

正式开始录制前,茅元元把所有的推荐组选手召集到了一起,互相做了个自我介绍,算是认识了。

因为赛前大家都有拿到手选手名单,基本都会去了解了解都有哪些人,丁宁发现,选手中不少人对他都有种“虎视眈眈”的感觉,怕是把他当成了劲敌。

没办法,谁让他最近风头正劲呢。

好在,他只要和一个对手单挑就好,没必要一个个轮过去,压力不是很大。

正式录制在10点开始,第一个流程,是所有推荐组成员亮相。

几乎每个人都带了亲友团,主持人介绍到谁,都会有阵阵惊叫。

因为事前没通知过什么人,丁宁过场时比较冷,但现场有节目组自己的托,为他呐喊鼓劲的还是有的,甚至最前排还有三位女生举了有他名字的灯牌。

现场就没看见几块灯牌,也不知道那灯牌是节目组安排的,还是她们自己带来的,丁宁倍感意外。

紧接着就是选手抽签,每个人都会获得一个编号,丁宁抽到的是“8”,一个很吉利的数字。

然后是四个导师抽签,他们是一次抽两个签,被抽中的两个人,会分到同一组pk。

第一组被抽中的是8号和3号,左右转头一看,发现对手是李大路,丁宁心中一愕。

李大路可是他15个潜在对手中最不想遇到的一个,因为这家伙资历挺深,四年前就出过一张专辑,当时的名气和章璇现在的人气差不多,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转型做了幕后,创作了不少流行一时的歌曲,是杨度眼中,15人里整体实力最高的。

像李大路这种幕后台前都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根本就是种子级选手,第一轮就碰上实力这么强劲的对手,丁宁只能暗叹倒霉。

没想到对手是丁宁,李大路也和丁宁一样吃惊。

他可是仔细查过丁宁的资料,了解到丁宁曾凭借《那些花儿》,一度杀上过随乐免费新歌周榜第一,为此还曾和孙曦的粉丝们大干过一场。

而且他写的《不怕不怕》,现在更是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从某些方面说,他们二人有点近似,都是创作型歌手。

尽管丁宁确实是个新人,可这个新人,在李大路看来,有点吊。

说丁宁有点吊,李大路觉得都是小看丁宁了。

以他的眼光看,丁宁是很有可能杀进决赛的选手,这他。妈第一轮就碰上了,必须弄出个你死我活,这不扯淡吗,运气还能再差点么,他压力山大。

可惜结果已定,他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16位选手全部分好组后,主持人开始介绍起四位导师。

本届青年歌手大赛导师还是一贯的三男一女。

唯一的女性叫夏姿言,正当红的女歌手。11年参加了第一届青年歌手大赛,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最强新声”,又在“最强新声”中拔得头筹,是已举办的四届“最强新声”中声名最显赫的选手,如今从选手变评委,有点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意思。

三位男性导师,一个是偏向传统唱法的彭践行,但喜好不拘泥于传统曲风,嘻哈饶舌之类也是说来就来,是四位导师中唯一一个参加过上届青年歌手大赛的导师。

严格说起来,他也是四位导师中唯一能称得上“大师”的人物,有点老顽童的感觉。

一个是2010年曾位列一线,但如今已有些过气的流行歌星吴鸿鸣,曲风比较全面,穿着作风都有点玩世不恭,和彭践行一样,是个不会让人觉得有距离的和善之人。

最后一个叫乔坤,唱流行摇滚的,闻鹤洋时代被淹没的摇滚歌手,闻鹤洋淡出后,他的春天方才到来,如今已隐隐成了摇滚界的领军人物。

介绍完导师,第一组pk的选手,也就是丁宁和李大路留下,其他选手都退回后台。

李大路拿的是较小的3号,第一个上台演唱。

丁宁其实想第一个上,因为这时候导师们还没审美疲劳,判断上不会那么严苛,抛个砖说不定都能算得上良好表现,谁先上谁得利。

李大路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