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人是死有余辜。
处死阿汉德时,人们注意到,王后和冒尔第梅一直手位着手。
1326年11月,在爱德华王子过了他的14岁生日以后,得到一个消息,
他的父亲已经在一个偏远的修道院里被朗加斯特伯爵捉住了。他的男宠小德
斯旁塞跟他在一起。国王已破囚禁起来;小德斯旁塞则被押送到布雷斯托尔
城堡来了。
所有人的仇恨都集中在这位男宠的身上,他蛊惑国王,迫害王后,把国
家搞得一团糟,砍他的头都不足以泄愤。
小德斯旁塞终于被处极刑——凌迟,就是把他身上的肉一块块地割下
来,开膛剖肚,掏出五脏六腑,都扔到火里烧掉。
行刑的时候,爱德华王子、王后和冒尔第梅都到场观看,还有成千上万
的老召”姓,鼓声咚咚,一片欢呼,刑场气氛极其热烈,大快人心。
行刑的场面既残忍,又刺激,老百姓发出欢腾的喧嚣。伊莎拜尔王后也
很兴奋,她眼睛发亮,嘴微微张着,露出小而白的食肉动物的牙齿,指甲紧
紧掐着冒尔第梅的手心。在这报仇的时刻,她目光专注,不漏掉一个细节,
转过身对冒尔第梅轻声说:“我真遗憾爱德华不在这里,让他看看这场面多
好!”
小德斯旁塞只是一开始尖叫了几声,之后就没有知觉了。他的脑袋也被
砍了下来,准备挂到伦敦桥头去示众。他的身体被剁成4块,分别送往除伦
敦以外的4个最大的城市示众。
英国从上到下,包括教会都一致赞成废黜国上,由年轻的爱德华王于继
位,废黜爱德华二世的理由是:一是他昏庸无能,在位期间完全听从小人摆
布。二是他嬉戏无度,有失尊严,荒怠国务。三是他丢失了苏格兰、爱尔兰
及一部分阿奎但的领土。四是他将高级教士逮捕入狱,藐视教会权力。五是
他将卓有功勋的臣属逮捕流放,没收财产井判死刑。六是他使王国财源枯竭,
无可救药,不能自拔。
… Page 390…
可是,正当大家都认为爱德华王子已经是国王的时候,这位白面孔长睫
毛的年轻人却宣布,除非他父亲宣布退位,同意他继承王位,否则,他不会
接受王冠!
这一表态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王后、冒尔第梅和奥尔顿大主教都呆
了,他们不能不对这个14岁的孩子刮目相看。他居然考虑到要让自己的政权
具有合法性,不愿当一个篡位者,也不愿当一个任人摆布的傀儡。
爱德华二世能愿意舍弃他的王位吗?几乎不可能!这一来便有可能前功
尽弃。王后和所有的人都很紧张。王子的态度很坚决,这就形成了一个僵局。
经过反复紧张的磋商,决定由奥尔顿主教带着几位元老贵族,带着王冠和王
杖到凯尼尔沃斯的宫堡去劝说国王退位让贤。
凯尼尔沃斯的城堡建在一座高山顶殷红色的山崖上,是一座方形的建
筑,高耸入云,像座神庙。国王被囚禁在这里,由亨利怕爵负责看守。成为
阶下囚之后,他陡然衰老了许多,但他拒绝退位。温切斯特的主教宣读了国
务会议致国王的信件,希望他顺从天意民愿,同意他的儿子继承王位。他说:
“各位爵爷,王冠在你们手中,你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可我决不同意退位!”
这时,奥尔顿大主教向前迈了一步,对他说:“陛下,英国老百姓不愿
让您当国王,如果您坚持不肯让您的儿子继承王位,那么老百姓完全有自由
在全国的公侯当中选一位他们喜欢的人来当国王。这事,您最好再慎重考
虑!”
主教的这几句话打中了爱德华二世的要害,老百姓和国务会议会选谁
呢?最有可能当选的自然是叛军的首领冒尔第梅,他和伊莎拜尔的关系差不
多已全国皆知。他当上国王,王后依然是工后。这样一想,国王的脸色就成
了蜡黄色,下巴不住地抖起来。
国王的堂弟亨利怕爵也在一旁劝说:“奥尔顿主教说得很对,为了咱们
的国家,也为了我们家族能继续当政,您应当退位。”
爱德华这时什么也说不出了,他招手让人把王冠拿近一些,仿佛要最后
看一眼。然后,他就昏过去了。
当国王醒过来之后,哭着同意放弃王位,让爱德华王子接替大英帝国的
统治权。他吩咐侍卫长折断他的王杖,这意味着.一个朝代的结束。
冒尔第梅也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他虽然控制着伊莎拜尔王后,在朝廷中
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他并不满足。首先,爱德华二世还活在世上,这仍是他
的心头大患。为此,他软硬兼施他说服王后把她的大夫除掉。
伊莎拜尔已经深陷情网不能自拔,她虽然于心不忍,但抵抗不住冒尔第
梅的压力,终于答应了。冒尔第梅给她出主意:给看守人员下达了一个带有
暗示性的命令,文字没有标点,可作多种解释。由冒尔第梅手下的人执行,
把爱德华二世处死了,但又没有任何痕迹。他们对外宣称,前国王已暴病身
亡。
爱德华三世毕竟还是个孩子,英国实际上是在冒尔第梅的统治下。在他
流亡期间,英国老百姓曾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当他成为统治秆后,便逐渐
暴露出贪得无厌、暴虐无道的本性,他不容忍任何人与他过不去,而且手段
残忍,更不用说自由公正和繁荣了。贵族和人民由失望发展到憎恨,暗地里
将伊莎拜尔王大后称做“法兰西母狼”,因为这一切都由她而引起的。
冒尔第梅占据了王国四分之一的领土,自封为马尔什伯爵,过着像国王
一样的生活。伊莎拜尔则完全听从他摆布,任其胡作非为。
… Page 391…
1328年10月,冒尔第梅要求议会承认他为元老,他命令自己的卫队带
着武装守候在议会大厅的外面,实际上是威胁。王室最年长的元老亨利·德·朗
卡斯特伯爵没来出席这次会议。这位王叔和当年支持冒尔第梅的几位贵族已
形成一个反对同盟。
两个月以后,亨利趁冒尔第梅和王太后都不在伦敦的时候,企冈组织一
次武装暴动,不料,没等他们开始行动,冒尔第梅已经得到消息,抢先占领
了亨利的须地。这样一来,反对派便不敢轻举妄动了。
因为亨利是政务会议的第一元老,又是国王的监护人。冒尔第海暂时还
不能对他下手,但事后不久,他就被作为特使派往法国,为国王的妹妹向菲
利普第六的长子提亲。
亨利一离开英国,原国王的同父异母弟弟旨特伯爵就成了反对派的头
领。
冒尔第梅开始行动了,他先派一个手下人装扮成修土,带着一封伪造的
爱德华二世的信,找到肯特,告诉他,爱德华二世并没有死,还活着。但目
前他不能露面,他仍在囚禁之中。
开始,肯特伯爵还将信将疑,但后来终于落入圈套,他写了一封回信给
已故的国王,表示一定尽力营救他,并恢复他的王位。
不用说,这封信转眼就落到冒尔第梅手中。
第二天,冒尔第梅在议会、国王和王太后面前公开宣读了这封信。伊莎
拜尔王太后悲痛地对年轻的国王说:“我的儿,我要求您赶快处置这个死敌。
他散布谣言说您的父亲还活着,目的是为了篡夺您的权力,这个人太阴险了,
赶快下令惩罚这个叛贼吧!”
其实,冒尔第梅已经派人去逮捕肯特了。
肯特伯爵也被法庭判处了死刑。死到临头,他才知道中了冒尔第梅的诡
计,悔恨莫及。
处死肯特伯爵是秘密进行的,年轻的国王并不知道这件事。爱德华三世
已经17岁了,已经比较成熟,他并不打算砍掉叔父的脑袋。得知这一消息,
使他开始警醒,他要做一个强有力的国王,不愿再受他的母后以及她的情失
控制。他开始恨自己的母亲,更恨冒尔第梅,他们合谋杀死了他的父亲和叔
父,再往下,很可能就会危及自己。
17岁的国王下决心自己来解决这一切。他无论外貌还是性格,都很像他
的外祖父——人称“铁国王”、“美男子”的法国国王菲利普第四,既无嗜
好也没有恶癖,他无疑将成为一位优秀而强有力的君主。
此后不久,国王在巡视诺丁汉的途中发现他的母亲怀孕了,毫无疑问,
她怀的冒尔第梅的孩子。这一发现使爱德华三世感到非常难堪,也促使他下
决心采取行动。
他得到好友诺丁汉伯爵蒙大古的支持,召集了当地一帮年轻的勋爵和骑
士,深夜,他们通过一条秘密的隧道,进入王太后和冒尔第梅下榻的宫堡里。
王太后的房间门口有6名执盾侍从担任警卫,国王命令他们让开,他们
拒不听命。显然,他们都是冒尔第梅手下的人。于是发生了战斗。
国王这边人多,很快就解除了这6人的武装。他们来到王太后卧室门前,
爱德华国玉高声喊道:“冒尔第梅勋爵,您出来!我是国王,来向您发布命
令。”
冒尔第梅没有答话,只听见拔剑出鞘的声音。接着又听见王太后在里面
… Page 392…
叫喊。
国王又喊了一声:“冒尔第梅,出来!”
仍没有回答。
爱德华从他身边一位年轻勋爵的手中抓过一把战斧,用尽全力将那扇门
劈开。
冒尔第梅穿着短裤和衬衣站在屋子中央,衬衣钮扣还没来得及扣上,手
里握着一把剑。浓眉底下,那双眼睛发亮,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