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慕恒-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我们要不要告诉李师兄?”电话那头依旧是盲音,普珏放下电话,愁云满地问董宇。
  “依他的个性,我怕他会买张机票就回国的。”董宇说。
  “还是联系不上吗?你确定她是去四川支教的吗?”董宇问道。
  “她临走时给我发了个邮件,我还打电话去她们学院问了,不但去的是四川,还是绵阳市重灾区,这都五天了,电话一直盲音,我真担心她出事儿……。”普珏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你先别哭,不会出事儿的,农村没有楼房,跑出来比较快,过几天等电信网络恢复了她肯定会和学校联络的,我们先等等看。”董宇安慰她。
  “那要让李师兄知道吗?”普珏问。
  “让我知道什么?”李思齐推门而入,将包和钥匙放到门厅的挂钩上。
  “怎么了普珏?你怎么哭了?董宇欺负你了?”李思齐问。
  “哦,没,没有,就是看四川地震的新闻心里特别难过。”普珏谎称。
  李思齐望了一眼她面前的电脑,心下愣了一下,继续问道:“那你们刚才想让我知道什么?”
  “没什么,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加班吗?”董宇岔开话题。
  “别转移话题,你们不是在看四川地震的新闻吗?那电脑上为什么是北大电信学院的主页?是不是慕恒出什么事儿了?”李思齐突然抓住董宇的胳膊,着急地问。
  董宇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告诉他:“慕恒四月份去了四川绵阳支教,地震发生的时候她还在那儿,现在手机一直盲音,联络不上她。”
  “告诉我具体地址。”李思齐面色严峻地对普珏说。
  普珏看了眼董宇,董宇点了点头。
  “四川绵阳市北川县树坪小学。”普珏说。
  李思齐到底还是回国了,和公司请了假,定了最早的航班,简单地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直奔机场,整个航程中他毫无困意,脑子乱七八糟,高速运转,头疼欲裂。终于盼到飞机落地北京,他又马不停蹄地买了北京直飞西安的机票,他决定先回家,因为两天前和父母的通话中他得知,父亲将在三天后和医院组织的医疗队奔赴四川。

  ☆、突如其来的灾难(二)

  李思齐的擅自回国让其父亲李民德很生气,听到儿子要和他一起去四川李民德更加生气了。儿子有爱国之心他很欣慰,但儿子的生命健康在父母的心里远高于一切。
  “胡闹,赶紧回美国工作!”李民德生气地说。
  “爸,您不是一直教育我要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吗!您就让我和您一起去吧,新闻上说地震灾区的通讯已经全面瘫痪了,我的专业和专长正好派上用场,您就带我去吧!”李思齐恳求父亲。
  “你一个人能起多大作用!况且我们这是医疗队,你去了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李民德的口气松动了些。
  “怎么会白去呢,一路上肯定有这方面的支援队,我到时候加入他们就行了,爸,求求您了,就让我去吧!”李思齐恳求道。
  最终,李民德还是没有经得住儿子的软磨硬泡,答应带李思齐一起去四川。
  一路上,到处都是从震区逃出来的老百姓,好多公路早已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覆盖,刚刚下过的大雨使道路变得很滑,车和人都极难行走。
  5月20日,李民德率领的12人医疗队带着血浆、急救药品、医疗设备等赶到了北川县安营扎寨。
  北川的受灾情况非常严重,废墟一片,满目疮痍,死伤的百姓很多,医疗队到了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了救援行动。地震后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遭到严重破坏,李思齐的专业知识也确实得到了极好的利用,迅速加入到通讯设备的抢修工作中,一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可是在他心里,某人的安危一直让他放心不下,心心念念地想要如何才能找到她,得空他便四处打听树坪村的受灾情况和具体地址。
  这天天刚亮,李思齐向老乡借了一辆自行车,瞒着父亲一个人去了树坪村。60多里的山路,加上地震的破坏,格外不好走,基本上是骑一会儿推着车走一会儿。大约四个小时后,李思齐终于来到了树坪村。树坪村的民宅倒塌的也很严重,到处都是搭建的帐篷。顾不得脚上的疼痛,顺着老乡指的方向,李思齐很快找到了树坪小学的地址,只是房子都倒塌了,旁边搭建的帐篷有三三两两进进出出的人,李思齐抓住一个人开口便问:“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个北京大学过来支教的老师?叫江慕恒。”
  “你找江老师啊?她就在那个帐篷里,江老师已经高烧三天了,孙校长正说要找人把她送到县里去治病呢,请问你是她什么人啊?”被问的人恰巧就是树坪小学的老师。
  李思齐来不及回答便急急忙忙顺着老师手指的方向冲进了那个帐篷,帐篷里空间不大,单人床、桌子、七七八八的生活用品、来来往往的人……把帐篷挤得满满当当。
  可是李思齐还是第一眼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她,他快步走到她的床前,她睡着了,五年了,她好像一点都没变,又好像变了很多,她的脸色苍白,人也消瘦了许多,即使是睡着了眉头竟也是微微地皱着的,她的双手上缠着纱布。
  “请问你是哪位?是来看江老师的吗?”孙校长见到江慕恒床前站着的年轻人,走过来问道。
  李思齐转过身,轻声答道:“您好,我是她同学,碰巧在这边支援,听说她在这里支教,就过来看看,她怎么了?”
  孙校长叹了口气,说:“地震那天江老师和我们一起抢救被埋的孩子,整个手掌全被磨破了,后来感染引起高烧,吃了从县上医疗队带来的药也不见好转,我们要把她送到县上医疗队去治疗,哎,这孩子倔的很,一开始不同意,没想到越来越严重,我们正打算把她送到县上去。”
  “高烧耽误不得,那快走吧,我来背她。”李思齐着急地说。
  “年轻人,去县上的路太远,背着走肯定不成,我刚问老乡借来平板车,我让两个老乡帮你用车把江老师拉过去。”孙校长说。
  “哎,好的,谢谢您了。”李思齐由衷地说。
  一路上江慕恒迷迷糊糊中醒过一次,喝了口水又睡着了,到县上的时候已经快傍晚了,老乡还要赶回村里去,李思齐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后,急忙将江慕恒拉到父亲所在的帐篷外。
  “手掌感染引发高烧,高烧没有及时治疗又引起了肺炎,不过没什么大问题,打几天点滴再吃点药就好了。”李民德说。
  “嗯,谢谢您,爸。”李思齐总算松了一口气。
  “怎么?不打算跟我说说这个姑娘是谁?你小子死活要来这里也是为了这个姑娘吧?”李民德盯着自己的儿子,果然有事儿。
  “就是一个校友,您别瞎想,您赶紧去忙吧,多少病人等着您发光发热呢。”李思齐急忙岔开话题。
  “行,现在不交代也行,等你妈到时候问起来有你受的,好了,我出去了,你叫小周给她打点滴,对了,手上的伤要定期清洗换药。”
  吊瓶打完后,已是入夜时分,江慕恒的烧也退了,李思齐小心翼翼地将她手上的纱布一层层打开,生怕把她弄醒。
  “师兄,你怎么在这里?”江慕恒到底还是醒了,见到眼前的人很吃惊,但声音虚弱又有些哑。
  “你醒了?要不要喝水?”见她醒了,李思齐赶紧停下手里的动作。
  “嗯。”
  李思齐拿了一瓶矿泉水拧开瓶盖递到她的嘴边,扶起她的头,她喝了两口就停下了。
  “师兄,你怎么到这里了?”江慕恒再一次问。
  “我回国探亲,正好我爸他们医院组织了一个医疗队来这里,我就跟着过来了,没想到竟然遇到你,你呢,怎么会到这里来?”李思齐随便编了个理由。
  “哦,我是来这边支教的。”江慕恒说。
  “什么时候回去?”李思齐问。
  “本来应该是10月份回去,但是现在这种情况,我想多待一段时间。”她说。
  “还是回去吧,现在全国各地的救援队都在这边,而且学校估计一时半会儿也开不了课,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待在这里也不能做什么事情,还是尽早回去吧。”
  “对了师兄,医生有没有说我什么时候能好?”江慕恒绕过这个话题。
  “你高烧引发了肺炎,得打几天点滴,估计得一个礼拜,你先在这里住下,等好了再说其它的事情。”
  江慕恒到底还是回了北京。
  孙校长苦口婆心劝了好久,一时半会儿学校的课也开不起来,江慕恒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她一个人在这里也确实帮不上什么忙。最后,还是石禹生亲自给江慕恒打了电话让她回学校。
  “江老师,谢谢你这段时间以来的帮助,回去后好好念书,以后有空了欢迎你再回来看看。”一个月以来,孙校长仿佛老了十岁。
  “孙校长,谢谢您的照顾,孙晓宁奶奶去世前我答应她要供晓宁念书的,直到她大学毕业,以后我每个月都会寄钱过来,麻烦您到时候替我转交给她,以后我有空一定会过来看您还有孩子们。孙校长,您也要保重身体!我走了。”江慕恒百感交集地向孙校长道别。
  9月中旬,李思齐陪着江慕恒回了北京,临走前李民德对儿子说:“你这么大人了,我和你妈不会过多的干涉你,但是你做事一定要有分寸,回美国还是待在中国我们都尊重你,不过我希望你做决定之前要告诉我和你妈一声,知道吗?”
  “爸,对不起,让您担心了。”李思齐抱歉地抱了抱父亲,“您多保重,我回去了。”
  回到北京之后,李思齐在北大附近找了家酒店住了下来。
  “师兄,你不用回美国工作吗?”这天中午,李思齐去学校找江慕恒吃午饭,在学校食堂里,江慕恒问道。
  “慕恒,我想和你说件事儿。”李思齐终于鼓足勇气。
  “什么事儿?”江慕恒疑惑地问。
  “先吃饭,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