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唐录·乱世殇歌 作者:墨叶子(晋江vip2013-06-08完结,穿越)-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夫人连太子殿下的样子都不记得了吗?”
  “我不知道,我只记得,我的夫君是李建成……而昨天,他说他是我的夫君,所以我才……”
  “……”
  雅雅看着梁暮凝,她依旧没有表情,像是已经失去灵魂的躯壳,只是还有气息,还会说话,仅此而已,不过就在她话道此处时,眸中泪水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且无休止。
  “夫人,雅雅求您,不要这样好吗?”她一手扶着梁暮凝手臂,一手按着她背上的伤口,急道:“您的伤口还在殷血,我一定要先帮您清理的……”,她说罢,便掺她坐起,准备扶她下地,只是她刚扶着梁暮凝站起,她双腿一软,即瘫在床边,根本无力起身,而雅雅力道又是有限,一时竟也没了办法,就在她还在着急之时,突听有阴沉的声音由远走近的说道:“好了,你先下去吧,本王扶她过去……”,他话声落下,雅雅只觉自己手心冷汗突冒,忙放下梁暮凝,俯身道:“参见秦王殿下!”
  “夫人如何了?”
  “……”
  李世民虽然问话,却并没有理会雅雅,想来,梁暮凝如何,他的心里该是最清楚的,所以,他走近后,只没有表情的定定看着梁暮凝,而她亦是没有表情的死死盯着李世民,原本眼中不禁的泪水,此刻也是顿时流尽,隐有印痕。
  走到梁暮凝的跟前,李世民俯身把她抱起,直至浴汤的木桶,再把她小心放入水中,然后亲自拿着湿巾,帮她擦拭,梁暮凝不喜不怒、不言不动,如木偶一般,也不吭气,只是一双眸眼,空洞深处,显一片深红,死死看着,似要嗜血。
  “秦王殿下,夫人身上伤处较多,所以还是由奴婢来吧……”,雅雅俯着身子,始终在那候着,她除了要确定李世民并没听到她们说话以外,更不放心的是他此刻对夫人的用心,所以,就算冒险,也要待住。
  听到话声,李世民似才发现雅雅还在,他不禁蹙眉,但却没有生气,只犹豫了一下,便微微的点了下头,而后即把湿巾放下,道:“本王已经命人给夫人准备了午膳,一会你帮夫人处理完伤势,就扶她去用,看好她,不可有意外!本王晚点会再过来……”。
  “是!”雅雅始终俯着身子,简单回答。

  流血千里帝王路(上)

  自那日之后;梁暮凝一病就是半月;期间发热、头痛、记忆混乱、神智恍惚;只有雅雅一人照顾时,才得安宁一会,除此之外,吵闹不休,犹如疯子。
  而李世民先前也去探望过几回;只是她一见他即性情大变、暴躁起来,所以他亦总是扫兴离去;久而久之;便也不再去了……并吩咐侍从;将她迁出了王妃寝宫;安顿在府院后面的芳苑中修养;由雅雅主事,安排大夫一日三次把脉,半月之内换了五位,直到月末时,才渐有了好转。
  东宫,明德殿内一片寂静,太子李建成高坐殿中,定定盯着书案上一封拆开铺展的信笺,那是一张铀白宣纸,上面简单的写着八个字:“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即无其它了,但就是这样几个字,便让李建成怔怔不语,半晌不动,明德殿下,独孤心立于当中,亦是不语不动。
  “这信是……?”许久之后,李建成强压着戾气,沉声问道。
  “是太子妃娘娘离开后,末将在她的行囊中找到的……看来,是娘娘早已写好收起,以防万一的。”
  “……那你……?”
  “末将无能,没有保护好太子妃娘娘,请太子殿下治罪!”
  “……”
  此时,李建成的脸色非常难看,他始终看着书案信笺上的那几个字,又道:“她现在、如何了?”
  “不太好!”独孤心双拳紧攥,咬着牙、说出了三个字。
  明德殿的布局本是明朗空旷,一片豁然,可现下却是异常凝重,一片死寂;而殿中两人,也都面色深沉着,不知是在想些什么?就这样,气氛大约僵持了半盏茶的时间,李建成才缓缓抬眼,看向殿下,他眸底幽深,神情淡漠的问道:“凉州和玉门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还算正常。”
  “秦王府那边呢?”
  “染儿姑娘已经安排了她们的人,到了娘娘身边……”
  “能否度她出来?”
  “正在安排……”
  “……”
  李建成听后,没有说话,只半垂眼睑的点了点头,转而道:“有劳将军去趟齐王元吉府上,告知他、我明日将在府中设宴,请他前来一叙。”
  “是。”独孤心没有多问,转身离去。
  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向来交往,这中间,除了兄弟感情外,更多的是,太子一向受皇帝李渊及朝中大臣支持,亦卓有政绩,李元吉想他大哥的太子之位该是无可动摇的,所以示好,但不想,秦王李世民凭借不世战功、及麾下战将的拥戴,竟能与太子形成双方势力一度对持的局面,这即让同为王侯的李元吉实是不悦,而李世民对他又是一向不好,致使他便常向太子李建成进言,一起对付秦王,不过李建成每每听了,总是一笑,并无行动。
  想来,李建成的城府、心智远非李元吉可比,他很清楚,这些年来,自己与秦王在暗中的较量,都各有得失,双方势力,亦在伯仲之间;现下局面如此焦灼,他们均不敢妄动,所谓牵一发毕动全身,如果动了,即是决定他们生死胜负的时刻。
  武德九年六月,正值长安最炎热之时,城内突然盛传突厥将要入侵李唐的流言,打破此时所有僵局。太子李建成即以此为契机,向皇帝推荐由齐王李元吉领兵出征,从而削弱秦王兵权,同时,齐王李元吉请求让尉迟恭、程知节、秦琼、段志玄随行,并挑选了李世民天策大军中的精兵来充实自己军队,由此,李世民手下将领,多数均被削权,或闲散在家、或逐出京师,一时间使之双方势力,骤然悬殊起来。
  六月二日,秦王府,议事厅。
  李世民安坐于厅中,手持茶盏,半晌沉默,大厅内,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高士廉、侯君集、李世勣等数位秦王心腹皆于厅中,喋喋不休,他听着他们的争论、劝诫、建议等等七七八八的内容,只独自品茶,也不询问、也不制止,而任他们自说自的。
  许久之后,厅内的议论声逐渐变小,直至无声,亦没有结果,此时,李世民才放下茶盏,环视众人的笑道:“都说完了吗?”
  众人无语,面面相觑,不明秦王心意,想来,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还能这般淡然处之,李世民终究是李世民,怕是他的应对筹谋,早就了然于心了,所以才会如此,于是,他们亦都安心,只点点头,没有多问;事后,众人散去,李世民留下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三人,闭门筹谋,整整两个多时辰,直至傍晚,才算散去,而他们所谈内容,并无外人知晓。
  秦王府上灯时分,议事厅内却是一片漆黑,李世民曾有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他独坐其中,闭目而思,周围一片死寂。
  回想昔日太原府中,兄弟四人,骑马踏青,以武会友,何等融乐?如今却是各怀心思,死的死、分的分、斗的斗,毫无安生可言,莫非,这便是帝王之家必须承受的内容吗?李世民想到这里,即不由叹息,想这李唐江山大半靠他征战南北,才得稳固的,而大哥仅凭借长子身份,即成储君,谁会甘心?就算他政绩卓著又如何?若是换做自己,定能更好……所以,他不想认命、不能认命、也不会认命!
  “世民,你还好吗?”就在李世民正冥想出神的时候,一个女人的轻唤声,将他思绪拉回,忙整理心神的应道:“我没事!”
  秦王府中,会唤秦王世民的,只王妃长孙锦儿一人,所以,就算李世民看不清来人,他亦知道来人是谁了,便柔和了声音、缓和了态度的起身迎上,且并没有应为她违背了他的吩咐而生气,这即是长孙锦儿在他心中的地位,结发夫妻终与她人不同,而李世民也只有在她面前,才最为真实。
  长孙锦儿步入厅中,先是掌了灯烛,放上桌案,然后才朝李世民笑道:“殿下待在厅中,也不掌灯,是怪为妻不懂持家吗?”
  “就你最后取笑我了,若你不懂持家,那这天下女人便就没有懂的了。”
  “……瞧殿下这话说的,要让伶若妹妹听见,可会伤心死了……”
  “她自是不能和你比的!”
  “……”
  李世民牵着长孙锦儿的手,入座厅中,借着幽暗的烛光,半笑的看她,又道:“这几日,长安城中恐有不安,我想你带着……”,他的话说到一半,即被锦儿扶唇止住。
  “世民,我们一家人……要么同生、要么共死,绝不分离!”此时,长孙锦儿定定凝望住李世民,眸光闪动,神色铿锵。
  看着长孙锦儿的表情,听着她柔弱而坚毅的话语,李世民不禁垂眸一笑,握住她的手,淡淡道:“放心,我们只会同生,不会共死的……”,他的声音轻柔,话也说的风轻云淡,可天知道,这自信简单的应答背后,即是一场血雨腥风、手足相残的人间悲剧,已然呼之欲出

  流血千里帝王路(下)

  六月三日;太子李建成于西池院设宴;请齐王李元吉前来一叙;齐王王妃及太子侧妃陪同,期间宴上换盏畅谈的皆是歌舞风月,好不乐哉,整整一个下午,西池院内都是曲乐不停;直至天黑,才见安静;想来;太子行事向来低调;今日宴请却是张扬;所以宫中内外;没出半日;便已传开。
  今晚夜空格外清朗,皎月高悬,繁星闪烁,任谁也看不出一点风雨预兆。
  雅雅坐在芳苑水榭的阁楼内,正一瞬不瞬的看着孙思邈在给梁暮凝头穴施针,她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会影响了他们,直到大夫先后拔出了梁暮凝天柱穴、风驰穴和头顶百会穴的三根银针后,她才微微叹了口气,忙追问道:“孙神医,我家夫人的情况如何了?”
  “不太好……”,孙思邈边收起银针,边沉声应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