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示彼离尘寂灭法』,这是讲佛对於无福的众生,教他什么?教他修大福德。大福德这里提出两大纲领:一个是「离尘」,一个是「寂灭」。这一段里头清凉有个注解,他老人家说:「以众生本来自尽,故是寂灭。是以智穷妄本,理无不显。妄彻真源,惑无不尽,喜方满足,故法门名出生广大喜。」清凉注解的文字不多,菩萨修行的宗旨完全说出来了。「众生本来自尽」,自是自己,「自尽」就是: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本来没有。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讲「本来无一物」,此地「本来自尽」四个字就是本来无一物,所以他是寂灭的。如果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就入了佛的境界。佛的心清净寂灭,寂是寂静,灭是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都灭了,这是真心,这是本性。由此可知,原本是清净寂灭的,现在生起无量无边的妄想分别执著,这就错了。佛在《华严》、《圆觉》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现在堕落在凡夫里头,而且天天造恶业,将来的前途一片黑暗,非常恐怖。三途进去容易,出来太难了。佛说的都是真实话,不是欺骗我们,也不是吓唬我们,句句说实话。贪心堕饿鬼,瞋恚堕地狱,愚痴堕畜生,这个话在大小乘经论里面讲得最多,是希望我们听了之后牢牢的记住,一定要断贪瞋痴。要想出离三界六道,一定要断见思烦恼;要想出离十法界,一定要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是分别,见思烦恼是执著。你有分别执著,你的麻烦就大了,不但对前程造成严重的障碍,对於学佛法也成了障碍。为什么?你不开悟,为什么不开悟?你有业障,把你智慧障住。这个业障总不外乎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佛教给我们离尘法,尘在此地是烦恼的代名词,一定要远离烦恼。「尘」这一个字里头包括无明、尘沙、见思,三种烦恼都用尘做比喻。
  我们现在在讲席当中是用最粗浅的话来讲,我讲十六个字大家好懂,佛经里讲一个字你不容易体会,我讲得很粗,十六个字:「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沾了一个字,你的智慧就不开,你这一生逃不过烦恼,你这一生不但出不了三界,恐怕来生人天都难保住。你要是细心去思惟,怎么不可怕?所以学佛要真学,老实学,老实学印光大师教给我们,从《了凡四训》,深信因果。《了凡四训》是教我们深信因果,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必定有恶报。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印光大师用《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用这两本书给我们做善恶标准,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违犯?大师不用戒律,而用这两样东西,用心良苦。用戒律,这个社会上许许多多不学佛的人他看不到,他不懂;用这两种书在过去家喻户晓,人人能接受,很容易懂得,尤其纯粹都是中国东西。把这两本书代替戒律,来挽救社会的劫运,这是大师真实智慧,无尽的慈悲。然后再劝你念佛求生净土,你决定得生。
  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念佛也很难往生。净宗法门虽然说是易行道,也不是你想像当中那么容易。佛在《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西方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想想我们善不善?所以印祖用《了凡四训》、《感应篇》、《阴骘文》让我们修善,断恶修善。我们是善人,这才有资格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社团,不善怎么行?在功夫上讲,「一心不乱」,「心不颠倒」。这是《弥陀经》上讲的三个条件,我们三个条件统统具足,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肯定得生。如果这三个条件缺一个,都有问题,能不能往生那就不能肯定。所以我们总要认真努力,千万不要被现在这花花世界欺骗了。这花花世界是什么?妖魔鬼怪,你读读《楞严经》,「清净明诲章」里面讲的妖魔鬼怪。妖魔鬼怪是什么?杀盗淫妄,杀盗淫妄的心是饿鬼、地狱心,杀盗淫妄的行为决定堕三途。所以我们不但这些事不能做,念头都没有,养自己纯善的心,念头都不生,我们的前途才一片光明,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此地这个偈颂里,「离尘」非常非常重要,关键的字眼就是这两个字。远离一切尘垢,我们才能够真正达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此地讲的寂灭法。一心是大定,不乱是慧,普发华神他从这里开悟的。清凉在这里说,「智穷妄本,理无不显」,当然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所以我们学佛求什么?求智慧,智慧没有边际、没有底,要认真努力求,为什么?智慧开了,理就显,理显了之后,这个事你就明了。「妄彻真源,惑无不尽」,妄惑断尽了,真源是讲真心本性,彻底显示出来了。「喜方满足」,所以到喜方满足,这是什么境界?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尽,换句话说,讲到法喜充满,等觉菩萨还欠一分,如来果地上才圆满。那就是说惑要断得干净,这个惑是无明烦恼,《华严经》里面也叫它做妄想,妄想真的断尽,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一念不生,这个是佛。我们今天在境界上还会起心动念,这是凡夫,为什么?起心动念是无明。确确实实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无明舍了;不分别,尘沙烦恼放下了;不执著,见思烦恼放下了。这三种烦恼都放下了,他怎么会不自在?他怎么会不欢喜?
  大乘经教里常说的「常生欢喜心」,欢喜心是这么来的,这个道理佛法里讲得多、讲得透彻。孔老夫子也说,《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那个「悦」是法喜,悦是什么?从内心里面生起来的欢喜,不是外面的;外面六尘境界里面生欢喜,那个不叫悦,叫乐。好朋友来了,很欢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乐跟悦不一样,乐是从外头来的,悦是从内心里头发的。「喜方满足」是从内心里头发的,不是外头境界。由此可知,你的欢喜心生不起来,一天到晚生烦恼,是因为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果然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法喜充满。
  放下要紧!学佛,佛教菩萨,教菩萨修行六条,头一条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放下身心世界,真正一尘不染,你就快乐,你就得大自在。佛菩萨那一种乐,一般人根本就无法想像,为什么?他没入这个境界。认真学、努力的修学,那就是认真去放下,天天放下,月月放下,年年放下。这样,上根利智大概三年五载就入境界,中下根性的人用个二十年三十年的时间也能契入境界。我最初学佛得力於老师指导,我能够得的一点小受用,也是二、三十年,才得这个受用,不会受外头境界干扰;也就是说不会受外头境界诱惑了,才会得自在。一定要有耐心,要相当长的时间,不是学了几天就得到,那不可能的事情。认真努力,我们在古人注疏里面看到,最快的大概都是三年到五年,我们在《高僧传》、《居士传》里面看到,绝大多数的二、三十年。我们这种是中等根性的人,要认真努力二、三十年克服自己的烦恼,克服自己的习气,才能入这个境界。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0八卷)  2001/5/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08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偈颂第七首:
  【十方普现大神通,一切众生悉调伏,种种色相皆令见,此护育神之所观。】
  这是第七位,平等护育主夜神,他的名号前面是「平等」,他得的法门是「开悟众生令成熟善根解脱门」。偈颂是他的修学报告,也是他将他的成就,用现代的话来说,提供大众分享。从第一句看,『十方普现大神通』,这决定不是夜神能做得到的。所以从这些语言文字上,我们就完全明了,这是诸佛如来应化,所谓是应以主夜神得度者,即现主夜神身而为说法。所以这个主夜神是如来的化身,他才有能力在十方世界普现大神通。
  「神」是通达的意思,没有障碍,对於宇宙人生的性相理事、业因果报完全通达明了,这叫大神通。能通达明了,就能帮助法界一切众生,从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一直到地狱法界,他都能够随缘现身说法。「神通」两个字包含的境界非常广泛。第二句是讲他教化的效果,『一切众生悉调伏』,调是调顺,是对思想见解说的;伏是对烦恼习气说的。能把我们无始劫的烦恼习气伏住,这是教学的成绩、教学的效果。从这两句合起来看,就是一般讲的「教化众生」,「教」,古德诠述这个字的意思:「先知觉后知」称之为教,「先觉觉后觉」称之为教;跟现代讲教育,这个「教」的意思说法不一样,还是这个字,中国古时候的解释是这个字的本意、正意。
  「众生」包括十法界,十法界都是众缘和合而生,众缘分散而灭。你果然了解事实真相,有没有生灭?没有生灭,所以佛在经教里常讲「不生不灭」,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众生在这个现象里面产生了错觉,以为有生有灭,实际上没有生灭,这个生灭的现象是缘聚缘散。缘聚好像有生,缘散好像有灭,其实没有生灭。诸位对这个意思要是不懂,我们举个浅显的例子,像这一本书,你们看到这一本书,这书是什么?这么多纸张钉在一起的,把它钉在一起,书就生了;拆开来,一张一张纸拆开,书没有了,书就灭了。书哪有生灭?不过是这些纸张钉在一起、分散而已。我们四大聚合就现一个身相,四大分散就没有了,就像这个书本纸张一样。你真正了解事实真相,生灭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事实,事实是缘聚缘散,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因此,十法界众生,特别是六道众生,不能够离开教育。他要接受教育他就不迷了,他要没有接受教育,麻烦大了,决定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