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得不提及的是当时北宋帝国的太学。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国立学府,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的大学,起始于汉朝,东汉中后期兴盛,到了魏晋南北朝没落,而到了隋唐随着科举制度的崛起而重新复兴,并改传统意义上的太学为国子监。国子监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唐中后期随着国力的衰退,国子监由盛转衰。

北宋基本沿袭唐制,到了仁宗时期,范仲淹推行新政,重点之一是加强高级知识分子人才的培养,兴办太学,制订了太学令,在开封锡庆院兴办太学,最初规模约有两百人。神宗时代王安石变法,也把发展教育作为重点,扩大了太学的招生规模,招纳对象是从八品以下的官员子弟和平民优秀子弟,太学生名额扩大到两千多名,并制定了三舍法:新生入学在外舍学习,各项考试合格后升内舍生;内舍生两年一考,考试优异者纳入上舍生。三舍生,太学均提供免费伙食,内舍生和上舍生可以担任政府的一些闲职,领取一些补助。蔡京变法,教育同样是重点,他在继续推进三舍法的基础上增加外舍生的生源,在东京城南熏门外,建立“辟雍”,专门招收外舍生,达三千人;而城内的太学本部改为内舍生和上舍生的本部,有八百人(内舍生六百,上舍生二百)。

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蔡京完成了王安石想做却没做到的事,以学校养士代替科举养士。宋徽宗下诏罢科举,太学成了知识分子进士的唯一途径。太学在蔡京的手中发展到了顶峰。

徽宗时代的太学生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全国最优秀的年轻知识分子,是帝国未来的栋梁,他们年轻、热血、时尚,喜欢标新立异,喜欢抨击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同时又藐视权贵(虽然他们明天就是权贵)。

太学文体,太学馒头,太学装,在东京城,他们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而他们中的领军人物,则成为了东京城中的偶像级人物,李彪、陈朝老、陈东无一不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话题,当然,李纲也曾经是这其中的一名。

太学的气息和经历一直影响着走入政坛的李纲,李纲在经过进士后的一帆风顺后,很快遇受到打击。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东京水灾,李纲上题为《论水便宜六事奏状》的奏疏,把皇帝和执宰们都狠批了一通,并把矛头直指赵佶迷恋的花石纲。这下踩在了赵佶的痛脚上,赵佶把李纲交吏部贬为税监。随后又连贬两次,最后贬到李纲的老家福建一个叫南剑州沙县的地方当税监,一连降了好几级。

在沙县呆了一年多后,随即其父逝世,他又回家守孝。守孝期满,朝廷重新启用他为秀州知州,随后于宣和七年重任太常寺少卿(正四品官员)。

吴敏是另一个对赵佶的“内禅”起到重要作用的人。

吴敏字元中,真州人,文采过人,在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的外舍生选拔中是佼佼者,并且得到了蔡京的常识。蔡京开始想把闺女嫁给吴敏,结果还是愣头青的小吴不给面子,当场拒绝,蔡太师很没面子,但这并没有影响蔡京对他的提拔,很快提升他为浙东学事司干官、秘书省校书郎,后来老蔡亲自出马推荐他入馆职。

蔡京对吴敏的越级提拔遭到了中书侍郎刘正夫的反对,说吴敏未尝过省还没资格入馆。双方争论不休,而赵佶又没闲工夫处理这件事,于是蔡京请御笔(皇帝给某个大臣处理某个事务的全权委托书,在徽宗皇帝后期,使用频率很高)而出,平息了争议。

以吴敏入馆事件成为一个开端,之后的执宰权臣们经常使用御笔,来对付谏官御史们的非难,北宋从太祖一朝开始即很发达的台谏制度至此荒废,为帝国后来的种种决策失误埋下了伏笔。

作为老蔡重点提拔的对象,吴敏自然全力为老蔡卖命。老蔡被郑居中搞下台后,吴敏就成为他在朝中的重点火力,频频向郑执宰开火,为其重新上台立了不少功。

宣和七年的时候,吴敏为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兼侍讲,正四品官员。

关于吴敏、李纲二人闹事,史料上记载得相当简单,过程大概如此:

蔡攸知道了东家要跑路让位于太子的想法,就把消息透给了吴敏,而吴敏又把消息透露给了李纲,二人决定要做表率,积极响应东家激流勇退的想法,并决定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于是又通过蔡攸的路子受到了赵佶的接见。吴敏当着赵佶的面说了狠话,说你老人家走可以,但是东京是北宋帝国的枢纽核心,是祖宗的百年基业,绝不能丢,太子监国名不正言不顺,你得学人家唐玄宗把位置让出来,让太子名正言顺地领导这个国家,带领东京人民抗击侵略者。

赵佶听到了吴敏的建议“眼前一亮”,说我老糊涂了怎么没想到这层,于是“内禅”的决定就更坚定了。吴敏看合了东家的心,又给他推荐了李纲,说李少卿有话要说。

于是赵佶又召见了李纲,李少卿拿出了在太学时的愤青姿态,向赵佶上书了刺臂而写的血书,说太子监国是和平时期的做法,而现在兵临城下,太子不即位只监国,是无法号召天下抵抗金兵的,只有正式传位于太子才能解决当前的危机,你老人家也好安心地去南方考察旅游。

最后李纲给了赵佶两个选择,说你老人家看着办,要么留下来和东京的军民一起抵抗金军,要么把位置留下,你老愿去哪儿就去哪儿,随你快活。

吴李二人如此锐利的进言,换在任何一个正常时期,等待他们的都将是诛九族的谋逆大罪。但现在是宣和七年十二月,一个混乱的失序的年代,一个文官具有特权的混乱的失序的年代。

最后他们胜利了,赵佶迅速地在金兵到来之前完成了权力棒的交接,仓皇奔南,帝国的新领导人赵桓浮出水面。

仔细去观察这段历史,就有一个很必然的困惑,国难当头,在帝国的领导人传承这件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竟然是帝国的两位中层干部。而此时的帝国执宰们,那些一直以来在政治舞台中央活跃的面孔好像突然消失,人间蒸发了。

当然不是,有些角力是必须在暗中操作的。

此次事件的两大主角吴敏和李纲,他们都和一种势力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蔡氏父子。

我们再来看看钦宗皇帝赵桓上台前的政治环境。

徽宗皇帝赵佶避免了其兄哲宗赵煦无子的尴尬,他登上帝位的第三个月,东宫原配王皇后就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赵桓。

赵桓是幸运的,因为他是徽宗皇帝的嫡长子,按照中国千年的皇室传统,立嫡不立长,这使提前众兄弟诞生的他在皇位角逐的起跑线上成为领跑者。但是赵桓又是不幸的,一则他的父亲是一个多情博爱且生育能力强盛的皇帝,一口气为他增添了二十五名皇弟,这些都会成为他日后皇位的竞争者;二则他的母亲在生下他之后就失宠了,并在赵桓八岁的时候就逝世了,使赵桓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庇护伞。

他那条看似辉煌而光明的路注定艰辛。

随着这个儿子的长大,赵佶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大儿子。赵佶本人是古往今来皇帝队伍中的第一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赵桓却是声技音乐一无所好,连宫中的美女好像也无法勾起他眼中的激情。赵佶热衷于制礼作乐,赵桓却不拘小节;赵佶穷奢极欲搞丰亨豫大,赵桓作为太子却身体力行地搞起了简约主义,号称“恭俭之德,闻于天下”;赵佶搞崇道抑佛,赵桓却认为老君菩萨要一起拜。父子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

三儿子赵楷才是赵佶的心中肉、掌中宝。

赵楷生于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十一月,仅小赵桓一岁,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正月进封嘉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闰九月改封郓王,其母为赵佶比较宠爱的王贵妃。

比较起兄长的木讷忠厚,赵楷是赵佶同志的另一个翻版,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才华非常出众,和赵佶的共同话题那就太多了,无论瘦金体还是小笔花鸟,小楷同学提起笔来那是有模有样,虽然水平略逊当爹的一层,但也是“父尧子舜,趣尚一同”了。特别在政和八年,赵楷同学化名参加了科考,结果一鸣惊人,唱名第一,高中省元(礼部试进士第一名),成为了历代以来唯一一个省元身份的皇子。

有子如此,文学艺术家赵佶那心中可是乐开了花,对赵楷的宠爱也是日盛一日,无以复加,每每出行宴席,总是带上老三,留老大一个独守东宫。而赵楷按规矩十八岁出宫入住郓王府后,赵佶特许他“出入禁省,不复限朝暮”,并且“于外第作飞桥复道,以通往来”(这个待遇只有李师师享受过),而郓王府也是赵佶喜欢去的地方,后来的高宗皇帝、九皇子赵构便曾跟随父亲一起去郓王府习射,展示自己挽弓至一石五斗的惊人臂力。

政和七年,赵佶破例封赵楷太傅,这是太子都没有享受过的高位。同时还任命他为提举皇城司(主要职责为保卫皇城并侦察臣民动静),掌握了几千近卫军,成为拥有兵权的将军,也是北宋一朝唯一一位能拥有兵权的亲王皇子。

不仅如此,后来的伐辽战役,本来赵佶还想让老三去前线为帅,扬威幽云,只不过后来因为北伐军的糟糕战绩赵佶才作罢,不让心爱的儿子去蹚这摊浑水。

徽宗皇帝所作所为,傻子都明白他心头的想法,更何况整天围着皇帝转的那帮心腹,于是王黼、童贯、杨戬等人迅速地站到了郓王阵营。连道士林灵素都嗅到了这股风,在他的林神霄府中,将赵楷尊奉为“长生帝君”,仅次于赵佶的“长生大帝君”。童贯负责修建诸王邸宅,特意将郓王府修建得奢侈华丽,为诸王之最,并亲自为其赐名“蕃衍宅”,取《诗经·唐风·椒聊》“知其蕃衍盛大,子孙将有晋国焉”之意,巴结讨好之心昭然若揭。

郓王党的主要攻击目标当然是太子赵桓。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十月,赵桓为赵佶添了嫡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