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科学发明家-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提出了用击穿放电产生电振荡的理论;赫兹产生了这个振荡并且说明了它 

  的特性。洛奇和波波夫的发明只局限在讲演和局部实验的装置上,或是象雷 

  雨观测这种不能实用的仪器。马可尼发现了把这些振荡转变成一定信号的可 

  能,并且利用他自己手中的工具,结合别的实验室已经不用的仪器,做了一 

  系列进一步的实验,经过不断的改进,终于使他的发明发展成为完善的系统, 

  成功地用到商业上。 

       别的发明者,在电学领域的大海中冒险向前,他们遇到赫兹波的浪潮却 

  让它滚滚而去,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新潮流会促进世界商场的货运和贸易。他 

  们也曾经注意到能够揭示它的特性的现象,但是怀疑是否可能实现,并且担 

  心在破浪前进中会遇到暗礁、海峡的阻碍以及搁浅的沙洲。马可尼敢于扬起 

  风帆,到未知的潮流中去勘探,他第一个开辟了新的航线。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庭常常被利害关系所左右,他们的法律不一定就是真 

  理。但是,庭长的这个判决却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后来获得了世界上大 

  多数国家的公认。 

       1909年十一月,三十五岁的马可尼因为发明无线电的功绩,荣获了这个 

  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和马可尼同时分享这个荣誉的,还有一个不大被人知道的德国科学家布 

  朗(1850-1918)。布朗出生在德国哈赛,比马可尼大二十四岁,是阴极射 

  线管的发明人。他发明过耦合电路、定向天线,对无线电的远距离传送信号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于第一个探索无线电世界、毕生为发展无线电事业奋 

       斗的波波夫,由于沙皇的封建腐朽,他的事业没有得到国家的支持。他 

  在1906年患脑溢血,突然去世,只活了四十七岁。 

       由于诺贝尔奖金只发给活着的科学家,波波夫没有获得这个荣誉。 



                                    海洋上的信使 



       在马可尼荣获诺贝尔奖金的那年一月,大西洋上发生了 



① 赫兹发现电磁波的实验是在1887 年开始进行的,取得成功是在1888 年。在科学文献中,一般公认1888 



年是发现电磁波的时间。 

① 克鲁克斯 (1832-1919),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曾经对气体中的放电现象进行实验。 


… Page 108…

                                                               ① 

        “共和国”号同“佛罗里达”号两艘轮船相撞的事件。幸亏船上有无线 

  电装置,用它及时呼救,所有的旅客和船员才脱了险。它向全世界表明,无 

  线电是海洋上遇难人员求救的信使。 

       这个撞船事件发生三年以后,英国白星轮船公司建造了一艘更大的邮船 

   “铁达尼”号。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艘邮船,排水量四万六千吨,总长 

  二百六十七米,双层船底,船上装备了最新式的机器,还有豪华的设备,号 

  称“水上之城”、“人类进步的象征”。 

       1912年四月十日,在几千人的欢呼声中,“铁达尼”号在英国南安普敦 

  港下水,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首次航行。 

       这艘豪华的大邮船载着一千三百四十八个旅客和八百六十四个船员,总 

  共二千二百一十二人。邮船的设计师安德鲁和公司董事长也随船同行。它的 

  航程终点是纽约。当时的英美报刊对这次远航大肆宣扬,英国人都因为“铁 

  达尼”号要去远航而格外感到自豪。一些商人也争着用“铁达尼”号的图案 

  来做商标。 

        “铁达尼”号航行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船舱里不时传出舞会的音乐 

  声和人们的喧声笑语,电报室不停地拍发着旅客的私人电报。按照当时的规 

  矩,横渡大西洋最快的轮船,返航的时候要在桅杆上升起一条漂亮的蓝色锦 

  带,这是海上的最高荣誉。为了夺取这条“蓝带锦标”,在公司董事长的催 

  促下,“铁达尼”号一直全速前进。 

       四月十四日,“铁达尼”号驶进了纽芬兰南边的洋面。船长史密斯考虑 

  到这里常有冰山出现,决定减速航行,并且改变航线,绕过冰区。但是董事 

  长怕夺不到“蓝带锦标”,硬不同意。就在这时候,航行在前面的“加利福 

  尼亚人”号发现冰情,向“铁达尼”号发出了警报。恰好“铁达尼”号当时 

  正在拍发船上一个大商人的私人电报,没有收到这个警报。深夜,当“铁达 

  尼”号发现险情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一座冰山迎面漂来,邮船躲避不及, 

  右舷被撞开一条大裂口。根据设计,“铁达尼”号有十六个密封舱,就是四 

  个密封舱进了水,船也不会沉没。但是裂口将近百米长,五个密封舱都进了 

  水,船注定是要沉没的了。 

        “它不能沉,它不能沉!”史密斯船长不敢相信地对设计师说。 

        “它不能不沉,它最多只能坚持一个半小时了!”设计师冷静地回答。 

        “铁达尼”号撞上冰山以后十分钟,船长走进电报机房,表情很严肃地 

  说:“立刻呼救!” 

       报务员菲立普马上按动电键,发出求救信号。第一个回答的是艘德国船, 

  但是它远在“铁达尼”号西南一百三十六海里的地方。接着,从纽约开来的 

   “卡帕夏”号也收到了呼救信号。它离“铁达尼”号出事地点五十八海里, 

  最快也要四小时才能赶到。拍发过冰情警报的“加利福尼亚人”号,这时就 

  停泊在离“铁达尼”号大约十海里的地方,连船上的灯光都稳约可见,完全 

  来得及赶来营救。但是,“加利福尼亚人”号报务员擅离职守,睡觉去了, 

  没有收到“铁达尼”号的呼救信号。 

        “铁达尼”号这座“水上之城”在一分钟、一分钟地向下沉。全船共有 



①  “共和国”号是英国白星轮船公司的一艘邮轮,排水量一万五千吨。1909 年一月二十二日,它从纽约驶 



向英国,船上载有旅客四百六十人,船员三百人,是在黎明前的大雾中和载有八百人的“佛罗里达”号相 

撞的。 


… Page 109…

二千二百多人,救生艇却只能容纳一千二百人,只好让妇女儿童先上。在这 

场悲剧中,船长史密斯十分镇定,船员们也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精神。为了稳 

定人心,船上的乐队一直在甲板上演奏,最后全部殉难,演出了悲壮的一幕。 

只有公司董事长,他溜上了妇女儿童乘的救生艇,苟全了性命。 

     在不停下沉的船上,报务员菲立普一直坚守在收发报机旁边,和赶来援 

救的船进行联络,不过,信号已经变得很弱。在最后的时刻,史密斯船长走 

进电报机房,通知菲立普说:“应该做的事,你都做了。现在可以离开你的 

岗位了!” 

     菲立普还是坚守在岗位上。他大约又继续工作了十五分钟。最后收到他 

电报的是“奥林匹克”号。电文是:“尽力赶来——立刻来——机房就要淹 

没了。”发报时间是四月十五日凌晨两点。二十分钟以后,“铁达尼”号完 

全沉没了。根据一个得救的人说,在“铁达尼”号沉进大西洋的时候,菲立 

普还是站在甲板上。船长史密斯和设计师安德鲁也和“铁达尼”号同归于尽。 

      “卡帕夏”号天亮赶到现场,只救起七百零五个人。另外的一千五百多 

人全部遇难。 

      “铁达尼”号失事的惨剧震惊了全世界。整个事件表明,无线电在航海 

事业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及时发出呼救信号,使七百多人从死亡线 

上被救了起来;相反,也由于“加利福尼亚人”号没有收到“铁达尼”号的 

呼救信号,竟使一千五百多人葬身海底!全船人的安危都维系在无线电上。 

英国《泰晤士报》事后发表评论:“我们感谢马可尼发明的装置,它使 ‘铁 

达尼’号能够最快地发出出事的消息和呼救信号。在这以前,有很多豪华的 

船只,没有发出什么遇难的信号就沉没了。” 

     为了避免这次“冰海沉船”悲剧的重演,1913年,在伦敦召开了海上生 

命安全国际会议。会议规定五千吨以上的轮船必须安装无线电收发报机,二 

十四小时都必须有人值班。另外,会议还规定成立冰山监视国际巡逻船队。 

     在“铁达尼”号失事的调查中,马可尼被请到法庭上去作证。他回答了 

一些技术问题,并且首次提出安装自动报警装置的建议。根据马可尼的设想, 

可以在轮船上安装一种自动呼救装置和自动报警接收机。当轮船遇难的时 

候,只要打开自动呼救装置,就可以自动发出信号和报告船的方位。接收机 

一收到其他船只的特殊呼救信号,就自动响铃报警,通知船长。为了能够启 

动电铃,马可尼提出需要在呼救信号开始以前,先发出十五秒或者三十秒的 

持续脉冲。由于这个建议牵涉到当时国际公约的规定,没有被采用。马可尼 

的设想,直到几十年以后才实现。 



                            马可尼成功的秘诀 



     无线电在航海事业中的巨大作用,使马可尼得到了很大的欢乐和鼓舞。 

他对朋友说过好多次:“我的发明能够营救海上众多的生命,这是我一生中 

最愉快的事!” 

     马可尼喜欢大海。他象开尔文一样,后半生的科学研究活动都是在海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