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烈讨论。他把大家的意见归纳起来,写了一篇《略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
在报上发表,文中引证 1723年宾夕法尼亚省一度发行纸币,刺激了商业繁
荣、就业不断增加的事例,极力赞助市民的要求。这篇文章一发表,舆论急
剧变化,增印纸币的声势大壮,反对的意见被击败。
议会最后通过了增印纸币的提议,为了表彰富兰克林宣传的功劳,决定
把印纸币的特权授予他的印刷厂。这件事给富兰克林带来莫大的收益,他不
但获得政治声誉,而且还清了债务,在经济上自立起来。新纸币发行以后,
收效显著,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费城的商业、建筑和人口都随着增加,富兰
克林的印刷所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第二年,二十四岁的富兰克林结了婚。说来也巧,他娶的不是别人,竟
是过去的未婚妻丽德。原来丽德当初受女友撺掇,误嫁给一个名叫罗泽斯的
陶器商,婚后发现他另有所欢,品质恶劣。丽德整天悲戚,郁郁寡欢,生活
很不幸。她后来和罗泽斯断绝夫妻关系,分居两地。富兰克林知道这些情况
以后,悔恨交集,前去看望丽德。两人一见面,泪如雨下。那时罗泽斯因为
挥霍无度破了产,已经远逃西印度群岛。富兰克林冒着风险和丽德举行婚礼,
终于破镜重圆。丽德温柔贤淑,勤俭操持。她跟富兰克林结婚以后,把家庭
和印刷所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富兰克林从此在事业上多了一个得力助手。
… Page 11…
筚路蓝缕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比喻创业的艰苦就象架
着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一样。富兰克林的事业也是这样开始的。当时北
美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很落后。美国民族正处在摇篮里,还没有自己的文
化和科学。富兰克林在婚后不久,倡导创办了北美第一所图书馆。这是美国
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事。当时富兰克林只有二十五岁。
起初,这件事是在“共读社”上提出的。社友们每次讨论的时候,都感
到手边参考书籍不够。富兰克林灵机一动,建议大家把自己的藏书搬到社里
来,让社友们共同浏览。第二天,一座小“图书馆”就成立了。书架上大小
图书,琳琅满目,大家翻阅起来很方便。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没有专人管理,
随便拿取,图书有减无增,没多久“图书馆”就瓦解了。这个尝试虽然失败
了,却给人很大启发。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由富兰克林主持,用“共读社”
名义发起募捐,请一位著名律师协助,成立了费城图书馆,也是北美第一座
民办图书馆。首批读者五十人,按规定每人先交纳四十先令①开办费,以后
每年再捐十先令。图书馆成立以后,从海外购来一批图书,每周开放一次,
捐款者可以自由借阅,但是要按照规定期限送还。费城图书馆成
立以后,读者越来越多,有人把家里的藏书也捐赠给图书馆。消息传开,
各地纷纷仿效,也建立起图书馆来,大大促进了北美草创时期的文化传播。
几年以后,依靠政府的资助,把图书馆改成公立的。从此,图书馆就成为人
们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文化机构。
富兰克林既是图书馆的创始人,又是最热心的读者。不论刮风下雨,他
每天都要到图书馆去看书。他曾经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
间浪费在酒楼茶肆或者哪种无聊的游戏上。”富兰克林非常珍惜时间,他有
一句名言,直到今天还是人们的座右铭:“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
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一天,图书馆从国外买来一捆装帧别致的新书。富兰克林很有兴趣地翻
阅起来。但是当他打开书的时候却皱起了眉头:书里全是他不懂的外文。富
兰克林这时已经二十七岁,他下决心要掌握外语。那时,欧洲有大量劳苦群
众为了逃避赋税、战祸到美洲来谋生,学外语的条件很好。富兰克林先学法
文,三个月左右就能够看书了。接着,他又学意大利文。和他一起学习的还
有一位朋友,那小伙子是个棋迷,每天课后都要拉着富兰克林下几盘,常常
耽误学习。富兰克林不愿浪费时间,就想了个办法,他和对方约定,每次只
下一盘,胜者为师,或对话提问,或文法造句,可以随意命题,考核对方。
谁不守约,就取消下次对弈。两人棋艺本来不相上下,所以互有胜负。富兰
克林就用这个办法把那个小伙子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切磋琢磨,进
步很快,不到半年意大利文就过关了。
外语学习常常有相通的地方,富兰克林在学会法文和意大利文以后,乘
胜前进,紧接着又学会了西班牙文,可以直接阅读塞万提斯 (1547…1616)①
的原著。有一天,富兰克林心血来潮,想试一试难度最大的拉丁文。他幼年
曾经在学校学过一年拉丁文,有些基础,只是多年没有用,已经忘得差不多
① 英国旧辅币名。1971 年二月十五日英国政府宣布英镑实行十进位制,把过去实行的十二便士等于一先令、
二十先令等于一英镑,改为一英镑等于一百便士。
… Page 12…
了。出乎意料的是,他拿来一本拉丁文书浏览,由于通晓了几国文字,融会
贯通,居然十有八九都可以读懂!富兰克林又惊又喜,从这里他体会到,所
有的学问只要勤学苦练,入门之后,循序渐进,就一定会有成效。
几年以后,富兰克林作了费城的邮政代表。他整顿邮务,改革市政,发
起成立救火会,热心社会福利事业。也就是在这时,他开始致力研究科学技
术。富兰克林注重实验和观察,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认为科学和技术
应当造福人类。这个观念导致他后来在科学技术上作出重大贡献。
富兰克林最早的科学活动,是发明新式火炉。这种火炉结构新颖,使空
气进入炉膛前先经过预热,可以增高炉温,节省燃料。新火炉试制成功以后,
他的一位开铸铁厂的朋友仿制出售,深受市民欢迎。宾夕法尼亚省长很赏识
这项发明,要给富兰克林专利权。富兰克林婉言谢绝了,他认为应当把自己
的发明贡献给社会,不能用来谋取个人的私利。
富兰克林这种通过科学和发明为他人服务的哲理,对后来美国的科学史
发生了深刻影响。1734年,富兰克林在费城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科学团体“北
美增进有用知识哲学会”。他的科学活动从此进入盛期,其中贡献最大的是
电学研究。
… Page 13…
电学领域的垦荒者
虽然我国商代甲骨文就有雷电的记载,古希腊人也早发现琥珀的静电特
征,但是人类认清电的本质,驾驭它来为我们造福,不过是近两百多年的事。
富兰克林诞生的时候,电学几乎还是一片荒地。在这以前,对电学作过
探索的学者寥若晨星。我国东汉的王充(27…约97)算是一个,他在《论衡》
里解释过雷电。不过王充主要是哲学家,没有对电作进一步研究。到了十六
世纪,英国的一位御医威廉·吉尔伯特(1540…1603)发现除了琥珀外,其他
多种物质摩擦以后也能够吸引轻的东西,他首先使用了“电”的名称。但是
电究竟是什么,这位御医也只好摇头了。以后,在十七世纪整整一百年间,
电学只有一项发明,那就是奥托在1650年用硫黄制成一台简陋的静电起动
机。这台仪器很原始,起电的时候要用手来摩擦。十八世纪以前的电学,不
过就是这样。
到了富兰克林时代,电学才走出襁褓。
1745年冬天,电学界传出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德国的克莱斯特
(1700…1748)和荷兰的马森布罗克(1692…1761),几乎同时发现了电震现
象。克莱斯特用铁杆插在潮湿的玻璃瓶里,用摩擦起电机使铁杆带电。他的
手无意中碰到铁杆,突然感到全身剧烈颤动,几乎昏倒在地。他把这个情况
告诉一位同事以后,不久,又听到荷兰莱顿城的马森布罗克也遇到类似情况。
马森布罗克的瓶中装有水,电震程度更厉害,以至他写信告诉一位朋友的时
候还心有余悸。那位朋友照着他所说的一试,结果同样可怕,电震的时候还
发出响声。这就是有名的“莱顿瓶”和电震现象。这一发现使人们对电产生
了崭新的认识。从前人们只把琥珀吸芥等静电现象当做有趣的游戏,莱顿瓶
第一次向人们显示了电的威力,并且也是第一次可以把电荷储存起来。它象
春雷一样把电学惊醒了!
第二年,一位名叫斯宾士的英国学者来波士顿讲学,表演电学实验,主
要仪器就是莱顿瓶和几根供摩擦起电用的玻璃管。富兰克林恰巧有事到波士
顿,他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斯宾士的表演。虽然实验并不完善,而且有的
现象斯宾士本人也不能解释,但是在富兰克林眼前却展现出一个崭新的领
域。富兰克林当时已经四十岁了,他象年轻人一样兴冲冲地拉着斯宾士问长
问短。学者很感动,临别的时候拍着他的肩头说:“这是一块等待开垦的处
女地,先生确有兴趣,就来参战吧!”
富兰克林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