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村里去种地-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上的干部稍后也会一起赶过来,各方面反应都很快。

几十个人要是的埋在了下山,救不出来,这事就大发了,很多人都会落马。几个煤炭老板也赶了过来,一了解事情的经过,一个班头带着二十七个人,全都埋在了下面,煤矿中间的地方塌了。

“马上抢救。”镇上的干部这时候也赶了过来。

要抢救谈何容易,煤矿洞口就两米宽,高不过两米,而且要深入几公路,根本没办法上大机器,只能人工往外面运沙石,可谁也不敢保证煤矿还会不会发现崩塌。

时间已经过了一天,硬是没找到好办法,快到晚上的时候记者来了,好家伙,一来就是省上的记者,所有人都知道大发了。

当天晚上S省新闻就报道了此件事情,一时间风起云涌,这个山沟了半夜就汇聚了村民几辈子没见过的大人物,李无一虽然有一个空间戒指,却仍然没有丝毫办法,毕竟不能瞬间移动。

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发生了,附近的镇上来了很多男人,都是摩托车赶了上百里路来的,目的居然是找老婆,谁都知道万一这几十人挖不出来,就会出现几十个拿着大额赔款的寡妇。

已经有媒婆蠢蠢欲动,这让李无一见识了到了人类自私的一面,深究起来,还是村里人把人命看得太轻。

“出大事了。”老父愁着眉头,他分管农业,虽然跟煤矿没什么关系,但这事闹得太大了。

第二天晚上,圈圈一台新闻联播,居然播放了这次煤矿事件,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会了过来,全县的煤炭全都已经停厂,无论这边的救援工作如何,这煤炭场短时间内是没办法在继续了。

山沟里拉来了好几大卡车的武警,镇上现在已经买不到一瓶矿泉水,煤炭老板满头大汉的守在外面,真要出事,他们就完了。

第二天晚上有好消息传来,那个班头自己从里面爬了出去,原来他被卡在中间的断路中,外面一清理就逃了出来。许多人都松了口气,只要里面人还活着就是好事。

“挖,加快速度。”一个大官吼道,也不知道是什么身份。

来的官员太多了,县长居然都没挤到中间去,可见来了多少人。

鱼庄包括小馆子都住满了人,每日接待几百人的吃喝,让李无一大赚了一把,不过这心思去放在煤矿上面,已经确定,光李家的亲戚,里面就有十来个。

事情闹得太大了,要是人救不出来,真不知道最后怎么收场。

三天之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没死一个人,27个全都救了出来,那班头成了英雄。

大官们也都轻松的走了,不过整个县里煤炭却停了下来,几个煤炭老板赔了钱快速闪人,在也没出现。

村民们这日子就苦了,镇上打麻将的人渐渐少了,没有了煤炭收入,这日子过得相当恼火。

不过大家也认识到了煤炭的危险,都后怕那天自己趟在里面就出不来,婆娘孩子就便宜了别人。

李无一大叹,莫非这就是命运,他的青蛙养殖现在可以提前了,村民的劳动力全都闲在家里,这不是最好的时机吗,只要养青蛙赚钱,就算煤炭场可以开工,估计也找不到人了吧。

PS:今天比较忙,空闲时间少,硬要码四章,真不是人干的活。为了保证质量,就先四个小章了。周六周日都休息,会多码些字,汗颜中……



第六十二章守林老人

空间里种了几十颗人参,已经有二十几天,李无一正打算外出一次,把人参给卖了,好筹集资金修建青蛙养殖场,把小青蛙培育出来,然后组织乡亲们一起养殖。;

山沟里一共有五种蛙类,第一种是农田的青蛙,很常见,个头大,大名田鸡,第二种是山坡上的黄蛙,个头很小,数量也非常少,味道比青蛙上好几倍,第三种是峡谷里的黑蛙,个头更小,只比拇指大上一些,没听说有人吃过,第四种是早些年水库试着养殖的牛蛙,个头非常大,还没掉尾巴的牛蛙就有成年青蛙的大小,第五种就是名气最大的癞蛤蟆,看着就能让人恶心死,偏偏个头还是青蛙的几倍。

牛蛙养殖技术含量太高,只能选择养殖青蛙,就在农田里放养。

不过这需要的资金可不少,光是培育小青蛙的费用就很高,要修建一片温室基地,这可要花不少钱,另外还要养殖蚯蚓,蝗虫等昆虫当青蛙的饲料,而且还需要请一些农业方面的专家来。

就当李无一打算出发的时候,却不得不把事情耽搁了下来。

许久不见的吴庆一家过来了,他家里跟着栽种了不少葡萄,后来也种了一大片金银子花,上次一起打猎的大胡子也跟着过来,虽然早先没种葡萄,不过金银花种得可不少。

因为隔着有点远,两家都是把金银花晒干了才拿过来,李无一爽快的给了70块钱一斤的价格收购。

“我说你们带枪干什么,难不成还有人把钱抢了去。”李无一笑呵呵的说道。

吴庆脸色比先前红润了一些,煤炭场停工了,晒了几天太阳,这肤色也正常了很多,不向以前很少见到太阳,皮肤有些苍白。

村里的劳动力都闲在了家里,好在现在正当五月,正是农忙的季节,大家都是观望,这煤炭场啥时候还能开工。

煤炭说起来真的是暴利,不需要承包山头,也不需要承包土地,一个洞打进去,有煤挖了就往外运,到政府登记在交一些土地使用费,另外就是煤炭的税收。

“山上的竹鸡多了,一起去摸竹鸡怎么样。”大胡子爽朗的开口道。

说到竹鸡,也是属于野鸡的一种,生活山上的野竹林的附近,巢穴就是岩石缝隙或者小土洞里,属于群居类,夜晚挤在一起睡觉,只要动静小一点,一只一只的摸出来,找到一个窝就是摸出好几只,大概一斤半左右。

“好,今天晚上就上去。”李无一也动了心思,抓上一些正好放在空间里养着,要是培育出新品种让乡亲们一起养也好,山里家家户户都种着竹子呢,不缺地方养。

山里其实还有一种野鸡,麻黄色,个头也很小,最大的也才两斤,生活在草笼子里,拣些草仔来吃,非常机灵,人在旁边走过,很可能那野鸡就是你脚旁边,偏偏你还发现不了。

山里的物价不高,猪肉九块钱一斤,但这野鸡能卖到50块钱一斤,还不带活的,几乎都是用火药枪打死或是用药迷倒的。

一行就三个人,吃了午饭,下午就出发了,到了山寨上面,整个沟里唯一没种土地的森林就这只有个山寨,花了一个多小时爬了上去,下午也不闲着,没去祸害野猪,现在正是春季,母猪大多怀有猪仔,现在杀了太可惜。

三人都提着小锄头,打算去挖些药材,如果遇见野物,就放几枪。

山药,板蓝根,黄花,五味子,车前子,马蹄草,金钱草,田七,灯笼草,勾藤,干草……

这些药材都不贵重,讲究的就是一个纯野生,山里上年份的其实也不多见,就拿板蓝根来说,叶子有小孩巴掌大小,青色椭圆形,非常特别,却要七八年才能长成巴掌大小的一块根茎。

药材挖回来可以入药,也可以当补品和肉炖在一起吃,农村里其实有不少的土方子,一些老人自己就会开方子治小病。

这些野生的药材在家里种植成活率非常低,最容易种的野生山药也不容易种活,野生品种对生产环境要求太高了。

“好家伙,运气真不错。”李无一大叫了一声,他发现了一株山药苗子,春天刚长出来的,用锄头挖开一看,下面盘着一大堆,这株山药起码生长了十年以上。

山药炖排骨大补,六味地黄丸的主药就是山药,男人都懂的,治肾虚很有效果。

野生的山药个头小,每年冬季藤条凋谢,却不会死亡,来年在长出新藤条,如果挖开一看,只有几个小块,就会埋起来,杀鸡取卵山里人是一般不会干这种事情。

“有二十来斤了。”大胡子高兴的说道,上山之前就约定好了,不管是谁发现的,最后平分。

野生的山药味道有些像红薯,不过更脆,早些年沟里穷,挖出山药就当红薯一样煮来吃。

把山药挖出来装好,当找到的东西装满一个口袋,就做上记号放在树下,也不会有别人来拿走,晚上抓了竹鸡,第二天在回来取走。

“有板栗。”吴庆叫了一声。

山上大家几乎都熟悉,不过很多的地方也没过去,缠绵的十几里的老林子,谁也不敢说都走完过,忽然发现板栗树,一点也不奇怪。

冬季板栗成熟,果实就会裂开,瓣状的果肉就会掉下来,炒出来卖了,十块钱一斤呢。

板栗树高,如果不是身体特别灵活,很难爬上去,几人运气好,地上还掉落了不少板栗,大胡子猛的爬上树,抓着树枝摇晃,哗啦又掉下来一片。

地上有不少小动物的痕迹,看来也经常过来拣些板栗吃,板栗可以生吃,炒着吃,炖肉也很美味。

“都当心点,山里现在有蛇了。”吴庆看见一处树干上面的有蛇蜕下来的皮,蛇在山里虽然不多却也不少。

一些村民早晨起来,忽然发现房梁上就有蛇皮,已是见怪不怪,蛇吃老鼠,农家人家里大多会有些老鼠,又都堆放着柴火,难免会招来蛇。

李无一忽然发现大胡子有些面熟,不过有些不敢确定,偏偏还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也不好开口问,疑惑了打量了大胡子几次。

大胡子笑了笑,“你是不是认出我来了。”

吴庆也笑了,“无一,你在想想我们小学的时候谁最出名。”

李无一努力回忆起来,猛的一拍大腿,“你是那个二点五。”

大胡子面色黝黑,满脸虬须犹如钢刺,很是粗矿,不过一听到二点五这个称呼,老脸也红了起来,“呵呵,不提这个了。”

李无一善意的笑了笑了,确实不太光彩,当年也是一个壮举,山润考试好歹能考个四,五分,大胡子破了记录,有一次数学只考了二点五分,村里六个年级总共300个人,中午一起大吼着大胡子的名字,后面带了个二点五,一时传为'美谈'。第二个学期,大胡子就在也没出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