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隐士的悠闲人生-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突如其来的一道命令,不但梁婉婉傻眼,除了姚大勇以外,全场的人都惊了。

“啊什么啊,小孩子忘性大,今天这事可能明天就忘了。做人要懂得投其所好,既然那小少爷喜欢,那就先让小如尝试着适应。万一他以后不喜欢秋秋,小如的机会就来了。你应该替孩子着想,小小的牺牲与未来的大利益相比,实在微不足道。”

姚大伯的意思姚夏如听懂了,要她吃了上边那堆恶心的东西?!她瞪大眼睛,大受惊吓地扑进妈妈怀里扯开喉咙哭了起来……

☆、第18回

姚家发生的一切,同在一座城市里的秋莲不知道,更别说远在清平镇的野妹子秋宝了。

这一天放学,秋宝背着小书包带着小黑回到家,发现院子里坐着一个跟姥姥差不多年纪的女人,摇着一把大葵扇与姥姥说话。

这人秋宝认得,是姥姥的大嫂杨琴,一个整日里惦记姥姥家青砖大屋的人。

“舅婆好。”秋宝打着招呼,一边往屋里走。

“阿宝回来了,饿了吧?厨房里有眉豆花生粥,还煨了蕃薯。咦?小狼呢?”见她回来,姥姥指指厨房说。发现只有小黑跟着她,便问了一句。

“它跟姥爷和车爷爷上山去了。”把小书包抛进堂屋的沙发上,秋宝先上楼瞧瞧仙草的长势。三棵仙草都长出几片嫩绿毛茸茸的菱形小叶子,精神好得很,她才放心地出来厨房找吃的。

车爷爷是姥爷的老友,年轻时一起退的役。他儿子开车来隔壁镇收购蔬菜,车爷爷记得老友秋光明就住在清平镇,所以跟着来了。两个老头喜相逢,听说老秋在山上训练一个小丫头片子,车爷爷大感兴趣,给了姥爷不少建议。

幸亏她前世练过,普通小孩除非天赋异禀,否则很难应付得了。正因为她勉强能应付,两个老头以为她天赋了得,今天又上山去给她添加暗桩,明天她得加倍小心了。

今天测验,怕她负担太重,所以姥爷特地给她放了一天假,今晚不用上山练习。而晚饭的时间在晚上七点,现在下午四点还没到,这两个蕃薯等于秋宝的下午茶点。

她从灶膛旁拿了两个出来院子随地一坐,先掰开一个,顿时一股香甜的味道在院子里飘散开来,诱煞人也。姥姥给小黑倒了一盆眉豆粥,它不挑食,喂啥吃啥。

“阿宝啊,今天又在课堂睡觉被罚站了吧?你这孩子,怎么说你好呢?住在姥姥家也不懂得好好学习,真是把脸丢到姥姥家了。”杨琴挑着一双三角眼斜了秋宝一眼,嘲讽道。

“大嫂,乱说啥呢?小孩子会当真的。”姥姥没好气地瞟她一眼,道。

自家兄弟家里都是些什么人,她很明白,以前看在父母的份上才没计较。如今父母不在了,而自己家只有一个女儿,便个个盯着她家的青砖大屋犯眼馋病。恨不得她家死绝了,好尽快接手这间青砖大屋。

如今在上陈村最穷的人家,莫过于她的这些兄弟家。

男的好吃懒做,女的做得不多还到处闲嗑八卦。到处跟人说他们的儿子在外边打拼赚了很多钱,也不知是真是假。这些年也没见过那几个侄子侄女拿钱回来,那间祖屋都住几十年了还是老样子。

秋莲刚嫁没多久,陈爱弟曾给他们钱修葺一下祖屋,结果全被他们的儿女分光了。如今厨房的屋顶破瓦漏水还没补上,每次下雨都能听到他们家在骂天骂地。

以前秋光明还帮着修修,后来他不肯去了。

因为他们四处取笑老秋家是绝户,死了没人送终,还说老秋这个外乡人到老只能埋尸村口外。秋宝来了之后,他们又说秋宝是灾秧子,想怂恿村里的老一辈把秋家撵出村子。

如今姥爷见了他们,那锐利的眼神简直能把他们削片,所以杨琴总是挑秋光明不在的时候来。

“唉,爱弟呀,我这是为你好。家里没个撑门户的男丁怎么行?难不成指望这么个小丫头片子?日后死了没孙子摔火盆打幡多凄凉啊!”

摆出一副真心为你着想的态度,杨琴继续说:“以前想过继有根给你们,你们偏不要。如今他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就不勉强了。不过我们家孙子也不少,而且个个脑子灵活顶呱呱。哪像阿宝,没个丫头样,整天不是偷鸡摸狗就是上课睡觉。见天的被罚站,以后还不知是一个什么东西……”

“大嫂!这番话若孩子学给光明听,有你好受的。”姥姥恼了。

“好好好,不说了不说了,唉,我这张嘴呀,总是那么老实……”杨琴很清楚自家小姑是个软包,生气只是偶尔的膨胀,根本没把姥姥的怒气放在心上。

见姥姥气得面色铁青,坐到树下棒着蕃薯啃的秋宝忽然脆声说,“舅婆,今天测验,我不用罚站,而且我上次的测验得了65分。”这分数原本不值得骄傲。

杨琴不屑地撇撇嘴角,“哦?这么乖啊!上课没睡觉了?”老秋家的小外孙喜欢上课睡觉在上陈村是一大笑谈。

“我答完卷子才睡,大牛哥答卷作弊被罚站门口示众,因为上次的测验他才16分,老师怕影响我的智商所以不敢让我站他旁边。”大牛是杨琴的长孙。

没搭理杨琴的黑脸,秋宝的小嘴继续吧啦吧啦,“而且大牛哥今天罚留堂哦,老师说给他补补课提高一下文化水平,估计很晚都回不来,舅婆您不回去给他送饭吗?听说苏老师家昨晚闹鼠灾,被老鼠碰过的食物她是不会吃的,所以校长给了她一筐萝卜。”

啥?自家金孙只能啃萝卜?!

杨琴不知秋宝除了做坏事还擅长信口开河,挥着大葵扇被开水烫了似地一阵风刮出院子。

秋宝见状,默默在心里替老班祈祷一下下。

乡下人很尊师重道,尤其对方是自家孩子的老师,杨琴再无知也不敢对孙子的班主任撒泼。何况那苏玲在学校是一名全能式的教育人才,连村长、校长都让她好几分,何况普通小村民。

明明家里穷,杨琴送礼却很积极。当然,这礼无非就是一个蕃薯两个芋头和不到一两重的米。别看每样数量小,混在一块就重了!

这是杨琴一贯的想法。

而且她很喜欢拍老师们的马屁,夸赞的好话翻来覆去就那几句。时不时地自夸她那几个孙子孙女聪明得不像人,曾有人称他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武状元转世,值得所有老师重点关注啥的,其热情程度以及反复的措辞能让老师们望风而逃。

苏老师对差生很凶,面对其他人却很和善。这是一种交际手段,不代表她真的有耐心听村妇们的唠叨。

所以,杨琴这么一去,苏老师肯定很头痛。

不过,秋宝并不关心这一点。

☆、第19回

“姥姥,下次舅婆再胡说八道您硬气点儿,她就是一块硬年糕,您一上火她就软了。”秋宝教育姥姥道。她是小孩,发脾气人家只当她是村里的萌物,没路用。所以她只用说话来戳人心窝子,从不出卖色相卖萌。

她见过梅婶子与杨琴吵架,只要梅婶子一叉腰表情气炸的模样,杨琴的气焰立马碎成渣渣。还有,每次杨琴见了姥爷就像老鼠见了猫似地躲着走,也只有在姥姥跟前她才找到优越感。

秋宝是真把陈爱弟当同龄人了,论心理年纪,两人确实差不多。

她说得苦口婆心,被小外孙一本正经地教训,姥姥却感到一阵阵窝心。

自从外孙女来了之后,她整副心神都放在小不点身上,别人的闲言碎语她从不作理会。因为她知道,有老伴在,谁的算计都不会得逞。可是自己的不管事,反而叫小外孙操心了。

她伸手捏捏外孙女脸蛋上的肉肉,笑道,“好,姥姥下次拿扫帚撵她。”最近没遭雷劈,长肉了。

唉,又把她当小孩哄,秋宝又扒开一个蕃薯默默啃。看来原主的妈百分百遗传了姥爷硬气的性格,姥姥的温柔恐怕要失传了。

至于秋宝,她自己是一个由前世带来的独立人格,不像爹也不像妈,跟遗传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吃完蕃薯,姥姥开始喂鸡和准备晚饭,秋宝和小黑上山练梅花桩。

梅花桩是车爷爷提的建议,他小时候曾跟人学过一些功夫,当兵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好手。他昨晚给秋宝讲了一下基本功,然后让秋宝自己先练习静止站桩,还有走桩的步法等。秋宝是朝着生活有奔头才一一照练,她不认为这些功夫能与那红衣丫头媲美。

不管打不打得赢,总比整日里吃饭上学那么枯燥的好。

而且,车爷爷有句话说得对,好的身手要从娃娃抓起。她今年才七岁,大把的时间挥霍。而且听说他有个孙子功夫学得挺好,家里人准备日后让他参军呢。

还说如果秋宝学得好,以后让他俩结拜,拜堂也可以哦。

说到这里,车爷爷乐呵呵的,姥爷也忍不住笑了笑。小外孙这次回来,想必她那桩婚事是泡汤了,没了利用价值才被抛到这穷乡僻壤来。车鸣与他是老战友,对方的品性值得信赖。如果他的孙子也跟老友一样性子,倒是一个不错的外孙女婿人选。

当然,这些只是长辈的一番戏言,成不成的得等孩子们长大以后再作决定。

当时秋宝在旁边听得直撇嘴,这些老一辈闲着没事干,净喜欢乱点鸳鸯配。

来到山上,发现姥爷和车爷爷没在了,可能绕别的山头参观去了。

秋宝跳上木桩,没有两个老头在旁边盯着,她不像昨晚那么乖静站桩上练习金鸡独立,而是尝试走梅拳步法。可惜她根基未稳,走得摇摇晃晃,与车爷爷和姥爷的沉稳有力没法比。

正自个儿玩得兴起,突然,在桩下钻来钻去随时保护她的小黑停下,面朝半空凶悍地狂吠几下。

诶?咋啦?秋宝一愣,忽然一股危机感闪入脑海中,她本能地尽力向边上一跃赶紧跳离木桩。人还没落地,噼啪砰的一连串声响,一道火红的光球从天而降,把姥爷他们昨天打下的木桩尽数毁去。

侥幸避过一劫的秋宝惊魂未定,便听到一个略显熟悉的冷漠女声,“这种垃圾,学来有什么用?”

对方依旧是那身火一样的红衣裳,秋宝睁大眼睛打量对方。上次没看清她长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