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及的进攻,阻止埃军的进攻速度。
沙兹利中将回到指挥部后,很快从总部那里得到了以军的全面动向情
… Page 389…
报,而前线部队也不断送来以色列军队顽强抵抗的消息,他的心沉重起来,
他站在一张地图前凝视着,眉宇间透出几分焦虑。尽管指挥部里人声嗓杂,
电波声和远处传来的大炮声、飞机声响成一片,但他似乎毫无觉察,他要作
出新的决定:“阿利德上校,请你记下我的命令,迅速下达前线部队,命令
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使用一切手段,部队必须在2时30分前全面突破运河防
线。”
上校复诵完将军的命令后说:“将军,现在离开2时30分还不足15分
钟,是否……”中将有些急躁地面对上校说:“上校,你该知道兵贵神速的
道理,难道我们要让以色列人把我们的士兵赶下运河里吗?现在过不去,那
么我们就永远也别想再过运河了。”中将在说完最后两句话时,声音里带着
一丝悲愤。
沙兹利中将的命令,画出了一幅壮观的战争画卷。
数十架苏制直升飞机不断往返飞越运河水面,把一批批埃及士兵运过河
去,士兵不等飞机着落就从3米高处跳下地面。
140人组成的化学部队携带着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包投入了战斗。
1500门不同口径的大炮把上万吨的炮弹不断倾泻到运河东岸的狭长地
带上。
成千上万的埃及士兵在爆炸声和喊叫杀声中突然出现在以色列的战壕边
沿,出现在他们的头顶上。被火焰烧着的以色列士兵鬼哭狼嚎,他们带着满
身的大火到处乱窜,有的在地下翻滚一阵便不动了。
“轰!轰”埃及雨点般的炮弹在运河东岸不断卷起沙土,黄色尘埃像云
雾停留在空中,越积越厚,几分钟后,东岸形成了一道人造的烟幕。
以色列的炮兵再也看不见两岸埃及的阵地,也分辨不清埃及先头部队的
登陆地点在哪里,大炮全不起作用了。躲在防线沙堡后的以色列步兵此时也
找不准射击的目标。尽管以色列总部命令前沿部队要不惜代价收复滩头阵
地,但是已为时过晚,埃及的炮火太猛烈了。惊慌失措的以色列士兵很快举
手投降了。他们成了阿拉伯军队的第一批战俘。
在指挥部里,沙兹利依然站在作战地图前,用粗粗的彩笔沿着运河东岸
的曲线,画上埃及军队前进的箭头。他的眼角闪出一点晶莹的光亮,回想起
6年前的屈辱年代,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
当埃及人欢呼着胜利的时刻,以色列入第一次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他
们失去了几十年来3次战胜阿拉伯人时的骄傲和威风,但以色列电台在战争
进入第3天的中午时说:“战争决定性的阶段尚未开始……”
以后的战争确实又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但那已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史
上的另外一页了。
(戎林)
… Page 390…
贝卡大空战
黎巴嫩境内邻近叙利亚的一条山谷,名叫贝卡谷地,自从第四次中东战
争以来,这里已经成为最新式的苏制防空导弹萨姆一6的重要基地。
萨姆一6是一种灵活的防空武器,射程为30公里,瞄准器自动搜索敌机,
两个雷达向导弹发射系统的电子计算机提供目标的定向波束,电子计算机在
几分之一秒内就可以计算出飞机的高度、航向、速度,并操纵导弹发射,连
超音速飞机也逃不脱它的打击。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萨姆一6曾经发挥巨
大的威力,一度将以色列飞机赶出天空。那时阿拉伯国家的孩子都会唱:“苏
联的萨姆升天,山姆叔导弹落地……”以色列不得不派出突击队,从地面摧
毁萨姆一6导弹基地,才重新取得制主权。
1981年,叙利亚将大量萨姆一6导弹部署在黎巴嫩的贝卡谷地,因为这
里是以色列飞机入侵阿拉伯国家的必经之地。以色列立即做出反应,杨言要
摧毁这些导弹。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虽然没有去过贝卡谷地,可是他仔细研
究过有关资料,并旦逐渐酝酿成熟了一个作战方案。为了这个方案的成功实
施,以色列已经无数次模拟了对“贝卡谷地”进行的出击。
然而叙利亚人却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仍沉醉在萨姆一6曾经发挥出来的
无比威力之中。
1982年6月3日,以色列驻英国大使在伦敦遇刺,凶手自称是巴勒斯坦
解放组织的人。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6月4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约见苏联大使,要求
苏联在驻黎叙军受到攻击时,根据“叙苏友好条约”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苏
方明确表示,“叙苏友好条约”只对叙利亚本土安全承担义务,在黎巴嫩发
生的战争,不属于条约范围内处理的问题。
这一情况立刻被以色列所掌握。以色列当即玩弄外交手腕,多次向叙利
亚传话,表示只要叙利亚不参战,以色列绝不会主动攻击叙军。美军也应以
色列的要求通知叙利亚,不要干涉以色列在黎巴嫩的事情,以军不会伤害在
黎的叙军。
叙利亚政府陷入了犹豫。
6月6日,以色列军队大举入侵黎巴嫩。叙利亚虽然也向贝卡谷地增加
了军队和导弹,但却没有认真做好参战的准备。因为政府并没有下定同以色
列决一死战的决心,还在打患得患失的小算盘:参战吧,叙利亚并没有必胜
的把握,弄不好反而惹火烧身;不参战呢,以军侵黎,确实威胁到叙利亚的
安全,况且,那么多叙利亚正规军驻扎在黎巴嫩境内,仅仅是做摆设的吗?
然而,就在叙利亚政府的犹豫之中,它已经丧失了现代化战争中最宝贵的因
素——时间,失去了有利的战机。
以色列才不像叙利亚这样优柔寡断。摧毁贝卡谷地的导弹基地在它是蓄
谋已久的,一旦时机成熟,它决不会为任何承诺所约束。尽管叙利亚并未干
涉它的侵黎行动,6月9日,以色列还是背信弃义,向贝卡各地发起了突然
袭击。
以色列投入战斗的是美制F—15、F—16战斗机。这两种战斗机是70年
代美国为了争夺新的空中优势而研制出来的,其速度和火力都超过阿拉伯各
国配备的苏制米格一21、米格一23战斗机。一年以前,在震惊世界的炸毁
伊拉克巴格达核反应堆的行动中,这两种飞机充分显示了它们的优越性。而
… Page 391…
驾驶这些飞机的以色列飞行员,号称以色列军队的“天之骄子”,无不具有
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一次,以色列又打破了战争史上突然袭击多在星期天和凌晨进行的惯
例,它选择的既不是星期天,也不是早晨,而是星期三的下午。这个时间,
往往是防守者戒备心理渐渐松懈的时刻。但是,贝卡各地萨姆…6导弹基地的
警惕性并没有放松,整个阵地上像死一样的寂静,而这种寂静本身就充满了
杀机。所有的导弹都威严地对着以色列飞机可能出现的方向,各种人员都在
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一双双眼睛严密地监视着天空。
突然,天空中传来一阵阵嗡嗡的响声,由小变大,由远而近。凄厉的战
斗警报拉响了,回音在山谷里激荡。位于谷地中央一座小山上的指令中心立
即进入临战状态。终于,叙利亚军人都看见了,从白雪皑皑的山头上飞越而
来的是以色列飞机。
指挥员冷静地下达了命令:“雷达开机!”雷达是萨姆…6的眼睛,只要
眼睛捕捉住目标,敌机就休想跑道。
以色列飞机进入了导弹射程,萨姆…6导弹相继发射,山谷里红光闪闪,
空中的飞机接二连三地被击中、坠毁,叙军阵地上一片欢腾:萨姆…6,你果
然名不虚传!然而就在这时,有几个叙利亚士兵发现,坠落下来的飞机竟是
用塑料制作的,而且既没有见到飞行员跳伞,也不见他们的尸体,士兵们忙
将这个怪异现象报告指令中心。指挥官这才明白中了以色列的诡计,心中叫
苦不迭,连忙下令关闭雷达。
可是,一切都晚了。以色列空军已经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原来,叙利亚人看到的以色列飞机,实际上是一种由无线电遥控的、无
人驾驶的诱饵飞机。以色列入企图利用它们来引诱敌人发射导弹。叙利亚人
果然上当。看见飞机就应打开雷达,这是导弹兵的基本常识;然而正是由于
这个常识,使叙利亚人犯下了不可挽救的错误。当叙利亚人为打下假飞机欢
呼的时候,在距离贝卡谷地相当遥远的地中海上,几架以色列的E—2C型“鹰
眼”预警与战斗控制飞机,已经将萨姆—6导弹雷达的无线电电波频率和导
弹指令发射频率接收并迅速运算来,通知已在空中的以色列战斗机。有了这
些频率数据,拥有激光制导装置的以色列空对地导弹和高爆炸弹就能沿着萨
姆—6导弹的雷达波柬准确地攻击目标。
以色列人实在太狡猾了。
现在,尽管真正的战斗还没开始,但主动权已毫无疑问地掌握在以色列
入手中了:叙军如关闭雷达,以军的下F—16就可以从容地轰炸导弹基地;
叙军如打开雷达,以色列飞机上的激光制导导弹和高爆炸弹便能沿着雷达波
束准确地摧毁萨姆—6导弹。在这场现代化的电子战中,叙利亚人可以说败
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