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圈枭雄-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元,给你10%的版税计算,卖出三百册,你才能得到多少钱,你算过吗?”苏情耐心地解释道。

他觉得肖飞现在绝对是在犯傻。

放着稳稳当当的稿费不要,偏要求什么版税。

版税是那么好拿的吗?

按版税计算,没准肖飞连原有稿费的零头都拿不到呐!还是年轻啊,自视过高或者想得太高。

“肖飞,我个人建议你,还是拿稿费吧。”刘泽来在旁说道。他是在轻声说话,但嗓门仍然很高,震得人耳朵都在嗡嗡作响。

两人一块劝肖飞。

肖飞也知道,他们的确是在为自己考虑。

90年代末的这几年,文学类的书籍的确是卖不动了,一本散文集子,又不是名家的作品,真以为市场会认同吗?

但肖飞仍然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苏老师,刘老师,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觉得采取版税制获取报酬对于我更加有利一点。”

“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呢?”刘泽来皱了皱眉头。

苏情叹了口气。

他想,这小伙子挺难缠的,说得喉咙都冒烟了,他居然仍一意孤行。

肖飞对刘泽来和苏情笑了笑:“两位老师,在没有签订协议之前,先容我卖一个关子可好?”

在出版协议签订以前,他并不打算将自己的小品文将被下期收获包装推出的事情说出来。

在中原晚报上开专栏,影响到的读者只是中原一地。

将来河西文艺出版社将肖飞的书出来后,估计也会销售重点放在中原市,再向全省渗透。销售铺得不够开,销售的量想要快速提升,是不可能的。

而若是肖飞的小品文被收获重磅推出之后呢?

形势就变了。

肖飞将获得全国性的影响力,影响力就是销售力,加上收获品牌的加持以及少年天才的光环,这个销售提升的量就不可评估了。

怎么着出版社也会将肖飞的书当做重点图书面向全国市场发行。

到时候,再在封皮上加上几位名家的推荐,再稍微的宣传一下,那可就不得了了,一定可以在全国拉起一股强劲旋风,到那时几何倍数拉升销售量根本不成问题。

就是仅按照售出十万册计算,肖飞就可获得6万元的版税。

而且,这个销售势头会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那就意味着,自己后续还可以继续获得更多的收益。

区区3000元的稿费,肖飞哪里还放在眼里。

他之所以想要签订了协议之后才对苏情吐露实情,是因为财帛动人心,虽然现在看来这位编辑还不错的样子,但谁知道其本心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苏情跟刘泽来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地摇头,皱眉。

“那好吧,肖飞同学,这样好了,我一会去校外找个公用电话往社里打个电话向付总编请示一下,他若是没异议的话,那我手里的这份协议就修改一下,咱们按照你的意思来签订协议就好,你看这样如何?”

苏情不愿意再浪费口舌,对肖飞说道。

“成,没问题,那我们现在不如就去校外好了,两位老师远道而来,今天中午我一定要请你们吃个便饭。”肖飞说道。

第112章被总编看好的新人

肖飞带着刘泽来和苏情两人出了寝室,直奔大门。

在大门口又被门卫大爷拦住询问。肖飞让了一根红塔山给大爷,跟他说了下自己的情况,请求大爷通融一下。

门卫大爷得知面前这瘦而高的男孩就是肖飞时,大大夸奖了他一番,继而又很是大度地一挥手说:“好孩子,有事就出去办事,咱这是学校不是监狱,要不是学校领导对我要求得严,这得罪人的事我才不会干,你去吧!办完事记得尽快回来就好。”

三个人就出了校门。

河阳一中在县城的南部边缘,学校大门附近一带还是有些小商店、小饭馆、小型的招待所之类的。

但朱旺年上任之后,采取了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制度,平日里学生连学校大门都不能出,附近的这些商店、饭馆、招待所一下子变得门可罗雀、生意惨淡,纷纷倒闭,即使还没关门的也是半死不活。

肖飞觉得在这里招待两位老师似有怠慢之嫌。

还是去城里找一家像样子的饭店吃饭比较好。顺便的,在就餐的饭店附近找个话吧打电话也更便宜一点,让苏情打电话回出版社请示一下领导。

“刘老师,苏老师,咱们往前稍走一段路吧。”肖飞笑着对两位编辑说道。

“啊?!还要走路啊?我脚都快磨破了。”苏情哀叫着。

刘泽来鄙视了自己的朋友一眼:“才走了这么点路就叫苦连天的,不像个爷们。”又转头对肖飞说:“肖飞,这里你熟,你带路吧。”

“什么叫就走了这么点路?我们今天已经走了不下十公里了吧?我怎么就不是爷们了?我这叫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不行吗?”苏情啰啰嗦嗦反驳着。

肖飞一笑,带着两人走了一公里多点的样子,就拐到了河阳县城的南大街上。

虽已入秋,太阳挺大,热气蒸烤。

三人都是走得满头大汗。

肖飞看看时间,才上午不到11点的样子,这时吃饭为时尚早。他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门面说:“苏老师,这里有个话吧,你可以过去打个电话。”

话吧也算是时代特色的产物。

在电信公司还没有大规模在城市大街小巷布设插卡式公话前,很是流行了一段时间。

“好吧,既然你执意要按版税制付酬,那我就去给领导汇报一下,看他怎么指示吧。”苏情晃了晃脑袋,跟着肖飞去话吧。

十来个平米的一间小房子,隔成一个个卡位,摆放了十多部的电话机。话吧里挺干净也挺凉快的,打电话的人不少,不断地有人进进出出,每部电话都有人在用。

肖飞跟刘泽来在旁等待。

苏情去排队等着打电话。

在等待的过程里,刘泽来跟肖飞交谈起来:“肖飞,你的专栏稿子又快发完了,现在有新稿子吗?”

肖飞就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叠文稿来笑着说:“刘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你要是这两天不来,我就直接给你寄过去了。”

刘泽来接过稿子,翻看了一下,一共是十篇稿子,质量一如既往地优秀。

他心里便感叹起来,这孩子一边学习一边写稿,居然速度还不慢,质量也没有差,没有天分的人根本做不到啊!

“那好,我刚好直接带回去。”刘泽来直接将稿子装进了自己的包里,还小心翼翼地拍了拍。

然后,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笑着从包里又掏出一张纸来说:“我差点忘了,你8月份的稿费已经出来了,这是清单,你先看看,我估计就这两天稿费单子就会寄到你们学校了。”

肖飞将那张清单接在手里一看。

他发现8月份每篇稿子的发稿日期、篇目、稿费都在上面呢。

8月份,他一共在中原晚报发了22篇稿子,每篇150元,合计一共3500元的稿费。

这笔稿费并没有扣税,而是一分不差地都要汇给肖飞。

“谢谢刘老师。”肖飞忙致谢。

“呵呵!谢什么谢,我还要靠你的稿子撑门面呢,自从你的专栏开设以来,好多读者往报社打电话、写信,都夸我们的副刊版面稿件质量高,耐看。”刘泽来搓了搓手,笑着说道。

肖飞的文章受欢迎,他也一样的与有荣焉。

做编辑6年,也曾扶持过不少的新人,但能像肖飞这样飞快蹿升的,他可是一个都没再见。

刘泽来现在对肖飞很是重视。

两人在说话的当儿,苏情已经打通了电话,在跟他们出版社的傅明德总编汇报工作。

傅明德听说肖飞不要稿费,坚持要版税付酬,也很讶然。

一个文学新人。

一个小年轻,能够出书已经是一桩很大的成就了。

这个肖飞居然还谈条件,要求版税分成,这就有点意思了。

傅明德是位将近50岁的老资格编审了,他坐上文艺社总编这个位子也有四年多的时间。他为人宽和,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做了不少工作,但出版社的业绩一直不能有太大的提升。

这让傅明德很是郁闷。

现在的出版社所要做的工作很简单,那就是抢名家新作,将名家的优秀作品争取到本社出版。

争取到的名家越多,那么出版社的效益才可能会更好。

但河西文艺出版社一贯就不是个强势的出版社,就连本省的名家有很多都不愿在他们这里出书。

更遑论外省乃至国内的一流名家?

傅明德心里急呀!

所以他才会想到推有潜质的新人,结下点香火情份,将来推出的新人成名了,能够继续合作。

这几年,余秋雨正是最热的时候,一本文化苦旅92年出版后轰动全国,整个儿的卖疯了,印刷厂的机器日夜不停地重印,都赶不上市场的需求。

傅明德也将目光转到了散文领域。

于是,他就发现了肖飞开在中原晚报上的小品文专栏,读了之后,他很是惊艳,得知作者还是个19岁的年轻人的时候,他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这就是傅明德匆匆派出苏情要找肖飞签订出书协议的原因。

他要将这年轻人攥到自己手里。

即便是一本书捧不红,那应该也不会太差吧?作品质量在那里放着呢,国人又十分的推崇少年天才,大力宣传一下,应该不会太差吧?

电话里,傅明德沉吟了良久,他在想,答不答应肖飞提出来的条件呢?

第113章抛出重磅筹码

ps:这是第二更了,存稿已经没了,亚历山大啊!恳求大大们大力支持一下俺,拜谢了。

在傅明德沉吟斟酌之时,苏情一直在安静地等待,等待着总编做出决定。

在苏情看来,肖飞的散文集子想要大红大紫可能性很小。充其量不过是社里一本普通的出版书籍,想要给文艺社带来效益,靠它不太行,能保本不亏就是很大的成功。

他想不明白,总编为何会看好这个年轻人。

肖飞的小品文写得的确十分的精妙,但跟余秋雨这样的名家相比,缺少了点磅礴的气势,煽情功力这方面差得更远,在文化底蕴上也差了不止一筹。

这样的文章,放在枕边读一读,确实是有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